> 家具业常用的9种价格促销策略!
详细内容

家具业常用的9种价格促销策略!

时间:2015-09-24     人气:1372     来源:家具迷     作者:
概述: 促销是商家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中,有9种方法被经常用到。但好的促销方式一定是突破了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结合具体经营目标,对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或变换的创新使用。以下9种常用价格促销策略可以借鉴参考。......

    促销是商家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中,有9种方法被经常用到。但好的促销方式一定是突破了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结合具体经营目标,对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或变换的创新使用。以下9种常用价格促销策略可以借鉴参考。

    1、打折策略

    打折是在产品促销中采取的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促销策略,是指通过降低售价的方式进行销售。这种促销策略一般是适用于刚刚上市、急需打开市场销路的新品或需要清理库存、快下市的老产品。采取此策略的优点非常明显,就是生效快、在短期内可以快速拉动销售,增加消费者的购买量,对消费者最具有冲击力和诱惑力。同时,采取打折策略可以快速反应,在不改变标价的基础上令竞争对手措手不及,可以使自己处于比较主动的竞争地位。此策略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营困境,只可能带来短期的销售提升,而且产品价格一旦下降,想要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较为困难,也会引发竞争对手的反击,容易导致价格竞争,不宜长远使用。

    2、返还策略

    返还策略是指在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金额)的商品后,给予一定金额的退款或返券,包括购买单一商品的返还策略、购买同一商品的返还优待、购买同一厂家的多种商品享受的返还优惠、联合返还优惠等形式。采取此策略的优点表现在对品牌形象影响较小,可以刺激消费者再次购买、重复购买或转介绍他人来购买,便于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实现商品的快速销售。

    3、赠品策略

    赠品策略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可以得到一份非本产品的赠送。这种促销策略可以适用于不同状况的产品。赠品策略可以创造产品的差异化,增强产品吸引力,增加消费者尝试购买的概率,加速消费者对产品的重复购买,实现产品的快速销售。采取这种策略时要注意赠品的质量,不要因为赠品品质影响产品口碑。

    4、会员策略

    会员策略是指店铺是某项利益或服务为主题将人们组成一个团体,开展宣传、销售、促销的营销活动。会员营销充分利用人们的从众的心理,满足人们对品牌的渴望,最终产生对品牌的拥有感和归属感。会员营销的基本手段主要为价格优惠及方便购买等。其实世界上销售排名第一的家居企业IKEA也是采用会员制来吸引会员的。

    5、兑换策略

    兑换策略是指在促销过程中,采取的让消费者依据某种认可的兑换券享受购买时的优惠。这种促销策略往往出现于联合促销活动中(同业合作或异业联盟)。两家公司优势互补,实现各自产品销售的最大化,比如说成品家具店可以与定制店合作、橱柜可以与成品家具店合作、建材与家具店合作等,采取兑换策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对有相应需求的消费者效果比较好。但这种促销策略不适合于新的品牌,因为新的品牌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消费者的参与度较低。

    6、产品累积策略

    产品累积策略是指消费者收集产品的购买凭证,达到商家活动规定的数量,到商家指定的地点换取不同的奖励的促销策略。该种促销策略适用于品牌知名度高、消费频繁的快速消费品,家具行业可以变通一下,把产品累积和会员制结合起来,变成消费积分累积。这种策略可以刺激消费者建立多次购买行为,培养品牌忠诚度,而且在活动中可以制造产品差异性,提高产品竞争力。该种促销策略的动作成本低、收效佳,因此成为商家经常采用的促销策略。

    7、试用策略

    试用策略就是将产品或其试用装免费赠送给消费者,供其免费试用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方式主要有:组织专人将免费的产品在居民区内派发或直接入户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消费者尝试率极高,注意率更高;在零售店、购物中心、重要街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派送。免费试用能够提高产品入市速度,是夺取其他品牌忠诚消费者的最佳方式之一。同时由于活动费用较高,做此类活动必须掌握好成本、时机,商家制定此类促销要做好详尽计划,并请富有专业经验的人员来组织管理。当然,对于我们家居建材行业来说,试用策略是需要转换一下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将试用变为“小区样板间”,即免费给顾客提供家具,但顾客需要把房子租借给我们作为小区销售样板。

    8、赞助策略

    当产品进入成长期,品牌广告和公关活动担负着提升品牌形象的任务,此时销售促进应以建立品牌偏好为主,通过赞助某一活动来开展一系列营销宣传,借助赞助项目的良好社会效应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赞助形式主要分为“体育赛事赞助、公益活动赞助、文艺活动赞助”三种。赞助类活动的最大优点就是能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它是企业进行品牌积累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能给企业带来名利双收的效果。但开展这类活动必须善于抓住机会,也要充分做好事前的调研准备工作。大多数家具厂家会在形成规模之后采用赞助策略,其实对于经销商门店而言,赞助策略也是可以应用的,特别是针对城市的福利院、敬老院、希望小学以及最近马上要进行的二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都是我们可以结合的主题。

    9、抽奖策略

    此策略是利用人追求刺激、“以小赢大”的心理,通过抽奖赢取现金或商品强化购买产品的欲望。抽奖活动方式主要分:回寄式、即开即中式、多重连环抽奖式、抽奖活动与其他促销模式的组合运用。抽奖活动的最大优势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更多目标消费群的需求,同时能直接促进销量的提升。炫目的产品广告加上令人心动的“抽奖活动”,使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刺激吸引新老消费者尝试或重复购买。应用此种策略时需要制定好项目的成本预算、巧制活动流程、设计好奖品体系,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人们的参与度。

    对于聪明的经销商或店主而言,以上9种方式对于他们而言启发作用多于实践指导,举一反三、不断创新才是促销成功的必走之路。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由于消费者观念日趋理性,营销创新对于衣柜企业而言就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而“思想”则将成为衣柜营销创新的一大优势。

        纵观衣柜行业,越来越多的中小品牌被卷入行业竞争大潮当中,这时,衣柜企业若能打造独特的营销方式便可推动企业加快打响品牌知名度和拓展市场。但事实上,由于消费者观念日趋理性,营销创新对于衣柜企业而言就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而“思想”则将成为衣柜营销创新的一大优势。

        营销卖点要独具一格

        在衣柜市场仍旧面临同质化问题的背景下,衣柜企业需认清任何企业的产品都不可能全面地超越对手,只能各有所长而已。作为市场营销人员,就是要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设计出在某个方面超越才是最重要的。一旦消费者认同了这种观念,也就认同了企业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卖的就是一种思想,是市场营销人员总结出来的统一的“卖点”。因此,衣柜企业要想上升到卖思想的境界。

        产品、服务得“双佳”

        对于一个整体衣柜企业来说,卖产品是最终的目的,卖服务能增加产品的销量,提升品牌意识,卖思想这是企业统筹全局的战略方针,是核心。衣柜企业要想提升团队的营销水平,就需要通过卖服务实现品牌溢价,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尽管核心产品大同小异,但是服务可以弥补核心产品上的不足。

        不断提高思想高度

        毋庸置疑,当下衣柜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品牌和产品的竞争,也是营销手段的竞争。俗话说得好,初级的企业卖产品,中极的企业卖服务,高级的企业则是卖思想。显然,不少行业中大多数企业的营销理念还只停留在初级和中级层面,衣柜行业也是如此。在消费群体日益细化的趋势下,衣柜企业不可能面面俱到,有目标性的“卖思想”才是上上之选。

        不可否认,如今衣柜市场营销方式花样百出,但是,真正能为企业带来实绩的方式相信各大衣柜企业心知肚明。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衣柜企业卖思想或成为市场营销的一大出路。

    阅读全文
  •     有些话,是你绝对不能在工作场合说出口的。

        这些话带有可怕的力量,哪怕是真的,也会让你的形象一落千丈。

        最糟糕的是,这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我不是在谈论令人震惊的口误、“黄色”笑话,或者不合时宜的失言。因为这些并不是使自己处于难堪地步的唯一方式。

        在职场,最具破坏力的,往往是些微妙含糊的言论,这些言论将给我们帖上无能和不自信的标签。

        无论你多么优秀,抑或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嘴里说出的某些话会迅速转变人们看待你的方式,并可能永远从负面的角度来评价你。这些词语充斥着太多的负面影响,以致会在短期内毁掉事业。

        最近几年,你在办公室听到过多少这类足以毁灭职业未来的话语?

        1.“这不公平。”

        众所周知,生活是不公平的。能够说出“这不公平”表明,你认为生活本应该是公平的,这会让你显得幼稚和单纯。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难堪,你必须忠于事实、保持建设性并放弃解释。比如,你可能会说:“我注意到,您指定安来完成我之前一直期待的大项目。您介意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导致您作出这样的决定吗?我想要搞清楚,您认为我并非合适人选的原因,这样,我便可以专注于提高自己的技能。”

        2.“平时就是这么做的。”

        由技术引发的革命来得如此之快,所以就连刚刚上市六个月的程序可能也已经过时。一句“平时就是这么做的”,不仅会让你变得懒惰,抵抗改变,还可能会让你的老板感到好奇,你为什么不尝试靠自己的努力作出改进。如果你确实是按部就班,那么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

        3.“没问题。”

        当有些人要求你去做某些事或者感谢你做得事情时,你告诉他们“没问题”,你是在暗示,他们的要求应该会是一个问题。这会让人们觉得,他们是在打搅你。

        相反,你想做的事情却是向人们证明,你愿意尽你的职责。说些这样的话,“这是我的荣幸”或者“我很乐意去处理这项工作。”语言的差异很微妙,但却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

        4.“我认为……/这可能是个愚蠢的想法……/我要提出一个愚蠢的问题。”

        这些过于被动的短语会瞬间削弱你的可信度。即便你在说出这些短语之后,提出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但他们会暗示,你缺乏自信,这会让和你谈话的人对你失去信心。

        不要深深自责。如果连你对自己都失去信心,别人就更别提了。如果你确实不知道,就说,“目前我并没有掌握这个信息,但我找到后会立刻反馈给你。”

        5.“这只会花您一点时间。”

        “只花一点时间”这样的话不仅会破坏你的技能,还会给别人留下你在仓促完成任务的印象。除非你确实可以在60秒内完成任务,否则不要随意说它不会花太长时间,不过,不要让它听起来好像这项任务可以提早完成。

        6.“我会试试。”

        就像这个词“想”,“尝试”听上去是没有把握,并暗示,你对自己执行这项任务的能力缺乏自信。获得你能力的全部所有权。如果别人要求你去完成工作,要么全身心投入,要么提供一个选择,但不要说,你会去试一试,因为听上去你不会尽一切的努力。

        7.“他偷懒/不称职/混蛋。”

        说同事的坏话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的评论没错,所有人都已知晓,因此没必要再指出来。如果你的评论是错误的,那么到头来,你看起来像是一个混蛋。

        任何职场都有粗鲁或者不称职的同事,而且有可能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谁。如果你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们改进或者解雇他们,那么大肆宣扬他们的无能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宣扬同事的不称职看上去好像是凸显自己优势的一种不靠谱的尝试。你的冷漠会不可避免地反过来折磨你,比如同事对你的负面评价。

        8.“那并不在我的工作范围内。”

        这样讽刺的短语往往会使你听起来好像,你只愿意完成要求的最少的工作来获得薪水,如果你喜欢工作保障,那么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老板要求你去完成不适合你职位的工作时(而不是从伦理或者道德上不合适),最佳做法就是急切地完成这项任务。稍后,和老板安排一次谈话,讨论你在公司的职位,以及你的岗位责任说明是否需要更新。这么做可以确保,自己看上去不会微不足道。这次谈话还可以帮助你和老板长期深入了解你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工作。

        9.“这不是我的错。”

        嫁罪与人从来都是一个好主意。要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你担任任何职务——不管多小——在什么地方出了错,都要自己处理。如果不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解释。忠于事实,让老板和同事就谁应该承担责任得出自己的结论。

        当你开始推卸责任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你是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这会让人们感到紧张。有些人将避免和你共事,而其他人首先是罢工,之后在出错的时候指责你。

        10.“我做不到。”

        “我做不到”和“这是我的错”是一对邪恶的姐妹。人们不愿意听到“我做不到”,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意味着我不会。“我做不到”这样的话是在暗示,你不愿意为了完成这项工作而拼尽全力。

        如果你因为缺少必要的技能而确实完成不了工作,那么你必须提供另一个解决方案。你要告诉老板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说,自己不会做什么。比如,你要说:“我可以明天一早就来。管用吗?”而不是说:“我今晚不可以在外面待到很晚。”要说:“我还不知道如何进行这种类型的分析。有人可以展示给我看吗?这样,下次我就可以自己搞定了。”而不是说:“我不会进行数字分析。”

        11.“我讨厌这份工作。”

        任何人最不愿意在工作中听到,有人在抱怨自己多么讨厌他们的工作。这么做不仅会给你帖上内心消极的标签,还会打击整个团队的士气。老板会迅速揪出拖垮士气的反对者,而他们知道,待在角落等待时机的替补一直热情高涨。

        总结

        从你的词汇表中删除这些短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会悄悄地走近你,所以除非你不再说这些话,否则你不会发觉自己讲错而突然住嘴。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