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生意不是低迷,是“新常态”
从2014年开始,红木家具行业打招呼的方式变成了“这段时间生意怎样”。之所以会频繁地这样问,是因为大家的生意“都不太好做”。甚至直到2015年3月,这个红木人概念里“生意最火爆的月份”,带给红木家具企业的销售战果都大不如往年。
也许在2014年9月份,红木家具企业们没有再等来2013年一般的火爆行情时,红木家具企业就应该清醒,市场已经不再是原来那样了,红木家具生意也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做了。
其实,不是生意“不好做”,而是红木家具再用原来的思路、原来的模式,生意“做不好”了。
市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消费者从来都不是站在原地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始终在转变。私有制的超市,淘汰了国有制的百货公司;电视普及的时代,大部分卫视都在播放电视购物;互联网的火爆,让“双十一”这个光棍节变成了购物狂欢节;移动端支付的出现,又将销售战线蔓延到了手机上。消费者当然是可以被引导的,但是你首先得知道消费者关注什么、需要什么。
所以,这恐怕不是市场暂时性的低潮,而是红木家具市场未来的新常态。无论是谁,看到在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二期招商会上抢着进驻、大排长龙刷卡付定金的场景,恐怕都不敢说市场不好了。生意不好,只是因为许多企业还没有转变思维和模式。
2015年的市场,其实已经给红木家具企业制造了很多机会。传统的电商模式,对于红木家具这种特殊产品的销售来说,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限制,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却能够很好地解决其中的许多冲突点。行业标准的颁发和修订,产品三证、木材检测证书等诚信产品的相继推出,许多大牌红木家具企业的身先士卒,为整个行业在赢取消费市场信心上做了良好示范,并取得了相当好的市场反馈。红木家具消费者在过去这几年中,对红木家具和这个行业的认识也在逐渐转变并清晰起来,他们要的很简单,工艺好、信誉佳的品牌企业就足以让他们买单。
其实,红木家具行业从来都不缺机会。从这几年发展起来的这批品牌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谁先舍弃对于传统的执念,谁敢先尝试一些新的模式,谁就能轻易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丰厚的利润。时势造英雄,固守过去只会被时代抛弃,把握当下才能赢得未来。
许多红木家具企业的经销商说,家具电商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原因有二:第一是电商让所有产品的价格透明化,极大地压缩了经销体系的利益;第二是消费者都喜欢“厂家直销”,因为节省了当中给经销商的利益,所以红木家具厂家做电商,是在跟经销商抢生意。
这两点确实也不假,消费者们确实是有这样认为的。但这两个原因放到现在的市场环境中来看,却又不成立了。原因也有二:第一,电商是大趋势,很多消费者渐渐开始习惯于这种消费方式,销售方式必须跟着购买习惯走;第二,有经销商的厂家可能会迫于经销商压力而不做电商,但不做经销商的厂家并没有这方面的顾忌,那这批企业同样会造成所谓的“与经销商抢生意”的局面,无论经销商自己代理的品牌做不做电商,其市场结果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我们总是在谈红木家具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我们的要求总是指向厂家,我们要求厂家要有品牌意识、要转变思路、要积极创新。但实际上在整个产业的转型发展进程中,经销商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厂家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走下去的时候,这也应当是与厂家同气连枝的经销商们共同的课题。
市场要求的变化,不仅仅只是指向厂家,也同样指向了经销商。今时今日的红木家具经销商们也应该思考,在如今的市场背景下,红木家具经销商的突围之路,不是一味地抵制电商。其实经销商们应该意识到,电商的出现是不会将实体店逼上绝路的,实体店有其存在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像汽车、红木家具这类型行业,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家居行业还讲究一个现场氛围,这些都为红木家具经销商的实体店提供了很大的生存空间。
线上线下的一体发展,是厂家和经销商应当共同努力推进的。就像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出现后,并没有取代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地位,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却实现了很好的全媒体共融。经销商的代理模式,除了线下之外,也可以采用线上代理的形式。而对于线下实体店,厂家也应做好线上线下的平衡,比如通过线上为经销商实体店引流等。
假如经销商有对红木云进一步的了解,就会发现其实红木云也是一个服务红木家具经销商的平台。因为红木云上有两个入口,一个是普通消费者入口,是消费者的购买入口,还有一个则是经销商入口,是提供给经销商找厂家批发的入口。这两个入口的区别,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与经销商的利益冲突。
马云说,他从来就不是做电商,他是在做平台,做帮别人赚钱的平台。
无论是红木云还是其他任何的运营成功的电商平台,只要红木家具经销商们能够正视电商的趋势,他们便不会成为妨害经销商生存的因素。假如有什么对经销商的生存构成了威胁,那恐怕就是经销商们陈旧的经营模式和不肯面对现实的侥幸心理了。
“月光族”、“理财顾问”等新名词伴随着80后新的消费观而生,而“毕婚族”、“闪婚闪离”同时成为了部分80后处理婚姻的新型爱情观。在80后成为职场的中流砥柱,90后闪现在职场新兵营的同时,属于年青一代的职场新观念,也在硝烟滚滚的职场大战中应运而生。
青年表态:职位不在高低 有用武之地最重要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中国雅虎对415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青年职场观呈现新特点,51.5%的人认为理想职位不在高低,能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最重要,46.9%的人认为升职会加大工作压力,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人们的正常需求。
在职场大环境下,新职场观的出现让职场人呈现出不同的工作状态和职场心理。原先在天津工作的小田由于工作需要被调到埃及做人员管理工作,在他看来,工作调动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自己的学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工作地点无论在哪儿,他都是可以接受的。“我换过不少的工作,每次的工作内容也不一样,但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眼前的事,考虑太多以后会很累。”小田工作一直处于随遇而安的状态,虽然眼下的路十分清晰,但对未来万分迷茫。除了随遇而安的心态,职场“拒升族”成为新亮点,他们看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状态,希望升职,但如果影响到生活质量,宁可舍弃升职机会,也要维持现有的轻松的生活状态。
观念来源:社会压力与工作环境向青年施压
职场青年产生如此不同以往的职场新观念,缘于社会压力与工作环境。调查显示:56.2%的人表示是在职场压力下变成机器,个性和创造力受到伤害;46.4%的人指出人们盲目追捧管理职位,不能恰当进行职业规划,因此产生随遇而安的心态,将个性与创新埋藏在心底,用按部就班伪装自己;63.9%的人表示管理者和员工地位太不平等,“官大一级压死人”;60.9%的人认为人们在人际关系上浪费过多精力,忽略工作能力的提高,在职场青年看来,与其浪费时间在人际交往上以换取升职机会,不如将时间用于享受生活。
为了了解职场青年新职场观,帮助他们作出判断,记者采访到安博人众人天津分公司总经理操勇。在他看来,新职场观来自公司环境、竞争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论是随遇而安,还是“拒升”,都是每个职场人要经历的心理状态。“每个企业的环境与文化是在很长时间的磨合下产生的,不是职员个体能随心所欲改变的。看清客观环境,自己做出少许的改变,可以让自己的职场观变得更加积极,这样积极的观念也会被带到工作中,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操勇还提到,职场大环境分为两部分,其中硬环境,如工作地点、场所、规模是无法改变的,但职场软环境是可以通过企业领导与员工的沟通以及时间的积累慢慢磨合改变的。“当职场人发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工作理念发生正面冲突时,员工可以通过换工作,重新审视自身的方法摆脱现有的环境,重新进入新环境,投入新工作来予以解决。”
职场加油:依靠主观调节,职场青年上演逆袭
《北京青年》中王越曾说过一段话:“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职场人改变自己,成为上演职场逆袭的主要因素。
“先做人,再做事,是至关重要的。职场上做到聪明做事,简单做人,便能事半功倍。”操勇表示,青年人遇事不能先抱怨,消极对待,要从自身上找原因,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做好主观调节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自身应该主动去学习其他人的做法与观念,付诸行动去改变,不能光想不做;其次,作出决定时,要坚信自己的选择,拥有自信;最后,坚持信念。
针对随遇而安、“拒升”的心态,操勇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两种心态无所谓好坏,前者缺少的是职业规划,后者应在新工作中寻求自我突破。”对于随遇而安的职场人,操勇给出明确的意见,在初入职场的前两年处于探索学习期,但在五年左右应形成成熟的职业规划,迷茫会让自身安于现状、不能上进。“‘拒升’是职场人安于现状的另一种表现,突破自己,改变生活节奏,可以增添生活的乐趣,这些人何尝不能一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