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时间:2013-02-18 人气:886 来源:pchouse论坛 作者:
概述: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NextPage]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NextPage]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NextPage]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似水流年的殿堂 欧式洋房别墅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餐桌-YC90014
以上产品图由 毅诚家具有限公司 提供
阅读全文
下一条:假如给我三天黑暗
20世纪,闻名于世界的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写下了流传于世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这三天中,海伦希望能看见帮助她克服聋哑人生活的老师、朋友,大自然的风光和生活的周围环境。她说:“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但生命总是充满讽刺,并以极端的方式启智人们。它用悲伤让人们了解什么叫幸福,通过噪音教会人们欣赏寂静,只有体验过缺失的人们才知道珍惜存在。所以,视力正常之人永远只用同情或者冷漠来面对视障之人,却无法体会到他们的真正痛苦,除非让他们真正“失明”一回。
“黑暗中对话(Dialogue in the Dark,以下简称DiD)”工作坊所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体验培训课程。将视力正常的人投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中,参与者平时积累起来的常识和能力将无处可用,从而开启其它的感官能力。
这个点子最初源于德国。1988年,一位名为安德雷亚斯·海勒奇的博士希望寻求一个让残疾人和正常人有交集的地方,由此诞生了“黑暗中的对话”活动。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全黑环境下的“角色转换”让健视者体验失明,消除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同时为盲人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经过20多年的经营,目前“黑暗中的对话”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企业,场馆遍布全球38个国家、170多个城市,体验学习者超过800万人,解决了超过8000多位视障人士的就业问题。
工作坊培训师皆为全盲或弱视的视障人士,他们全程引导参与者完成所指定的团队任务。来自不同层级和职能的领导者与员工一起“沉浸于黑暗”,思考自我,反思与他人的合作模式,进而将这一经验带回日常工作与个人生活,以至于整个漫长生命。一位来自德国慕尼黑安联领袖年会代表参加该活动感触颇深,“这是我参加过最有影响力、最吸引人的团队组织活动,它开启了我的眼界与心灵。”
在“黑暗中的对话”的漆黑课堂上,视障培训师相对于视力正常的参与者来说,变成了强者。张平作为DiD培训师,他的职责是黑房中的引导和观察,捕捉三个小时内的每一个“镜头”,通过事实分析总结参与者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每个人对黑暗的诠释不同,当光感突然消失,有人大喊大叫,有人装腔作势,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指手画脚。适应弱者角色并不是容易的事,有人到最后也无法放下姿态寻求帮助。张平必须敏锐地察觉到参与者的困难,用手肘碰碰他,伸出一只胳膊让他抓紧,然后非常安稳地带着他走,给他安全和信任。
据统计,100%的体验馆访客过了五年仍清晰记得“黑暗中的对话”的经历,90% 的顾客加深了对视障人士需求的认识。参加过培训课程的网友“@飞向马尔代夫2013”感慨:“此次黑暗中的对话号称是五年之内不会忘却的经历,在我可能更长吧。当黑暗中的导师出现在光明的会场与我们见面时,那种感受,一辈子都不会忘。”
黑暗仿佛有神奇的力量,挖掘出被光明隐藏的种种。“在黑暗中你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能力,体会并理解到长久以来忽视的很多事情。”参与者无不感慨。在黑暗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畅暴露无遗,同时,健视者和视障者强弱角色的转变使参与者忠实地审视内心、包容他人,视障者亦由此收获信心,提升自我认知。这也是德国对话社会企业的三大使命:认知(Awareness)、包容(Inclusiveness)和赋能(Empowerment)。
在黑暗中,参与者重新审视自己人生所获得的一切。网友“@Wingga”说:“Sight is what we see with our eyes. Insight is what we gain without seeing. ”(视域所见,目以观之。非眼所见,心以悟之。)
上帝的玩笑
张平是上海“黑暗中的对话”的一位培训师。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眼珠已经变成了淡灰色,脸上留下儿时患过皮肤病之后的疤痕,说话轻柔。
张平曾经看到过光明,上帝在他七岁的时候跟他开了一个重重的玩笑。那个时候,他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从里到外,全身都烂了”。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对眼睛产生了损伤。到了初三,他的眼前一直是“一片一片白茫茫的。”那个时候刚兴起电脑,他的同学们都开始玩电脑,但张平却看不见屏幕上的东西。因为没有共同话题,慢慢地,他开始被同学无形地边缘化了。
这只是开始,之后的三年更加痛苦,但却犹如人生的一场涅磐。“(休学在家后)整天就是听收音机,感觉就像退休工人在家。”张平说。后来,跟着爷爷学中医。他尝试着把字写得很大,或者录音的方式来反复记忆学习,但是由于看不见却始终无法顺利学习。张平曾经是个脾气火爆的孩子,但接连不断的挫折把他的性子都磨平了。 “[NextPage]”,
张平进入盲校后开始慢慢克服生活和心理上的障碍,后来就读于华师大的特殊心理学专业。尽管张平之前开过淘宝网店、做过兼 职翻译,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成就,但仍局限在封闭的视障者群体中。在DiD,张平接触的大多是明眼人,和他们面对面沟通、阐述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我说的话也有这样一群人会重视、会关注,是很提升自信心的。尤其是平时受别人的帮助更多,一旦有机会可以发挥力量去帮助别人,感受特别不同。”
这种特别的感受也成为视障者继续学习的动力。DiD每周进行两次培训师内训,学习相关的团队案例和处理方法,以形成更专业的表达,真正“说到点子上”。这两年,姚伟就阅读了不少管理类书籍,生活被家庭、工作和学习填得充实。姚伟现任上海宝山区盲人协会主席,主职中医推拿,同时做DiD的培训师。姚伟9岁多失明,1979年的中秋是他最后一次看见月亮的中秋节,之后,在他的眼里,月亮就是黑乎乎的一块。“参与者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来,我们一是要满足这个需求,二是希望他们收获的或许不止针对工作,也不止针对视障人群,而是更深刻的东西。DiD所做的是整个社会的人心建设,让明眼人和视障者都有好的健康的心态,平等融洽地处到一起。”姚伟说。
根据残疾人联合会的官方统计,中国正式注册登记的视障者超过1700万,占全球近一半,然而在马路上行走的盲人却很少,仿佛这一群体从人间蒸发了。除了出门不便,更让视障者介意的是周围人异样的目光。视障者自身缺乏自信,再听到闲言碎语就更不愿意出门,出门越少,别人又越觉得稀奇,这样就恶性循环了。大部分人从来没见过视障者,完全不知道视障者怎么生活,平时又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和他们相处。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社会接受度较低。
大多数偏见缘于无知。培训师杨欣才聊起最近一次坐地铁发生的事,有好心人为小溪让了座,但让座者一声没吭,小溪也不知道该往哪坐,“让座的人不懂要怎么让视障者知道座位在哪里”。令小溪惊喜的是,当时正巧遇到一位曾在DiD体验过的参与者,这位参与者一边叫着“小溪老师,在这里”,一边拍拍凳子,发出声音,让小溪准确地找到了方向。“他通过DiD了解在什么情况下能帮助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忙。而且他可能会影响周边的人,这样就可以传承下去。”
如果让明眼的孩子从小一起和盲人长大,一起上学,一起大学毕业,彼此的距离感就会消弭许多。日本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专门介绍盲文,让孩子们了解,除了看得见的文字以外,还有另一种受法律肯定的文字。
中国也在进步。随着环境的改善,高等教育对盲人开放度一点点提高。读过大学的视障者在增多,他们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和平台。张平身边的视障朋友有从事教育行业的,有做盲人咨询师的,有自己创业的,也有参与公益事业的。虽然零星,但毕竟是微弱的改变。很多以前视障者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在做了。
反过来说,“作为视障者,我们也要主动打开自己,主动走出去。”张平认为视障者心理上过不去的坎有二:一是自卑,二是依赖。“很多视障者,包括我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所有问题在于社会的不公正,总是挑别人的错,不去主动改变自我,反省自身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DiD团队的同事却会挑你的错,直截了当提出批评,当然也接受你的批评—事实上,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沟通模式。”
去年夏天,张平到深圳出差,视障培训师团队一同到海边散步,还下海游了泳。大海咸湿苦涩,海浪一波一波,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张平时隔二十多年重新遇见大海。七岁时张平和父亲最后一次到海边玩,抓了许多小螃蟹回家养着,后来就生了病。从医院回家后,小螃蟹因为没人管都死了。“那个时候,整个人生就转折了,什么都变了。但是,至少现在,我感受到的世界还是很精彩、很丰富。”
社会企业
2010年,蔡史印将DiD工作坊引入中国内地,落户上海、深圳。如今,她是DiD中国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带着一个28人的团队,自己不领一分薪水。这位总是梳着两条长黑辫子的“小姑娘”曾担任通用电气亚太区工程部的首席技术官长达八年,2007年辞去工作,前往德国创业,经营时尚服装品牌。两年后,她与藏盲文发明者、盲童学校的校长萨布瑞亚·田贝肯相识,两人一起去西zang自驾游,顺道参观了盲童学校。在日喀则农场与盲童们一起唱歌、玩耍,是蔡史印人生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视障人群的经历:“这些孩子物质上什么都没有,眼睛也看不见,却比我认识的所有人都要快乐。他们使我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她开始追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的价值在哪,我的生命究竟要实现一些什么?身为基督徒,这段找寻灵魂的日子被蔡史印称作“经历神”的过程。她成为盲童学校的志愿者,初涉公益。“做义工的时候,我觉得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无论我们怎么教育这些盲孩,他们毕业后也只有一个选择:按摩,别的都不能做,这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接受度。视障者最大的障碍不是视障,他们可以克服视力上的残缺,却无法克服大环境对他们的偏见。”
2009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蔡史印在亚特兰大参观了黑暗体验馆,在黑暗中体验公园、超市、音乐厅、咖啡馆、酒吧等城市场所,和盲人培训师相谈甚欢。“DiD着眼点在于健视者而不是视障者,它的目标在于改变社会的看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发现,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途径。” [NextPage]
途径找到了,路却不好走。某种程度上讲,做社会企业和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理念背道而驰。家人对蔡史印投身公益的决定并不赞成,做义工可以,帮助弱势群体也是好事,但没有必要放弃光鲜靓丽的白领生活,以公益为正职。此外,由于社会企业在中国起步偏晚,模式尚欠成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回报有限,难以和外企待遇相提并论。
大多数人对“社会企业”一无所知。用商业模式去运作一个企业,最终目的不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是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这个为国外所普遍接纳和认可的概念,在中国还十分新鲜,DiD最大的挑战也来自理念上的排斥与隔阂。“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我们怎么可以去盈利。大家印象里的公益是不花钱的,或是政府拨款,或由社会进行募捐。他们不觉得一个公益组织要自负盈亏,因此经常会出现沟通障碍,比如应不应该收费、收多少费用。”一场黑暗工作坊人数在12至30人之间,每场收费2.4万元;虽然这一价位和香港、台湾基本持平,且德国的收费标准是中国的十倍,外界的质疑依然从未间断:“价格这么贵,门槛这么高,怎么是公益?”
对蔡史印来说,底线再清楚不过:不收费不赚钱,就不能生存。2010年9月,DiD首次尝试举办黑暗工作坊;次年3月在上海拥有正式办公室和第一名员工,半年后第二名员工加入;现在的全职员工有七名,共计已完成超过一百场工作坊培训。从头到尾,DiD的运营完全靠自身收入支撑。
兼顾公益和商业,矛盾自然会有。游走二者之间,如何拿捏显得敏感而微妙。社会企业的优先目标是公益,但前提是收支至少要平衡。DiD仍处于企业初创阶段,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甚至比国外更为严格。有学校和NGO机构想来体验却无法负担费用,蔡史印的原则很明确:“DiD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亏钱做,所以这样的要求我们一般不会答应。首先保证预算,能保本就考虑做,当然也要看参与组织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其中涉及市场营销的思路。”
国外的社会企业相对单纯,做好销售本身即可;在中国则须重视市场营销。由于特有的社会结构秩序,社会企业要交往的关系单位太多,许多新的难题亟待探索,比如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政府、残联等的关系维护等。此外,整体环境过于混杂,相当比例的非盈利机构带有功利色彩,社会对公益的不信任也增加了DiD的工作难度。
中国的社会企业目前仍然处于萌芽的状态,类似DiD这样的通过商业运作投资慈善的公司还在摸索的过程中。“要守住很难,很多时候我们也在挣扎。”蔡史印把信仰摆在永远的第一位:“我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社会企业在中国的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可观,而我们正在推动这个进程。”
但生命总是充满讽刺,并以极端的方式启智人们。它用悲伤让人们了解什么叫幸福,通过噪音教会人们欣赏寂静,只有体验过缺失的人们才知道珍惜存在。所以,视力正常之人永远只用同情或者冷漠来面对视障之人,却无法体会到他们的真正痛苦,除非让他们真正“失明”一回。
“黑暗中对话(Dialogue in the Dark,以下简称DiD)”工作坊所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体验培训课程。将视力正常的人投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中,参与者平时积累起来的常识和能力将无处可用,从而开启其它的感官能力。
这个点子最初源于德国。1988年,一位名为安德雷亚斯·海勒奇的博士希望寻求一个让残疾人和正常人有交集的地方,由此诞生了“黑暗中的对话”活动。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全黑环境下的“角色转换”让健视者体验失明,消除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同时为盲人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经过20多年的经营,目前“黑暗中的对话”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企业,场馆遍布全球38个国家、170多个城市,体验学习者超过800万人,解决了超过8000多位视障人士的就业问题。
工作坊培训师皆为全盲或弱视的视障人士,他们全程引导参与者完成所指定的团队任务。来自不同层级和职能的领导者与员工一起“沉浸于黑暗”,思考自我,反思与他人的合作模式,进而将这一经验带回日常工作与个人生活,以至于整个漫长生命。一位来自德国慕尼黑安联领袖年会代表参加该活动感触颇深,“这是我参加过最有影响力、最吸引人的团队组织活动,它开启了我的眼界与心灵。”
在“黑暗中的对话”的漆黑课堂上,视障培训师相对于视力正常的参与者来说,变成了强者。张平作为DiD培训师,他的职责是黑房中的引导和观察,捕捉三个小时内的每一个“镜头”,通过事实分析总结参与者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每个人对黑暗的诠释不同,当光感突然消失,有人大喊大叫,有人装腔作势,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指手画脚。适应弱者角色并不是容易的事,有人到最后也无法放下姿态寻求帮助。张平必须敏锐地察觉到参与者的困难,用手肘碰碰他,伸出一只胳膊让他抓紧,然后非常安稳地带着他走,给他安全和信任。
据统计,100%的体验馆访客过了五年仍清晰记得“黑暗中的对话”的经历,90% 的顾客加深了对视障人士需求的认识。参加过培训课程的网友“@飞向马尔代夫2013”感慨:“此次黑暗中的对话号称是五年之内不会忘却的经历,在我可能更长吧。当黑暗中的导师出现在光明的会场与我们见面时,那种感受,一辈子都不会忘。”
黑暗仿佛有神奇的力量,挖掘出被光明隐藏的种种。“在黑暗中你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能力,体会并理解到长久以来忽视的很多事情。”参与者无不感慨。在黑暗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畅暴露无遗,同时,健视者和视障者强弱角色的转变使参与者忠实地审视内心、包容他人,视障者亦由此收获信心,提升自我认知。这也是德国对话社会企业的三大使命:认知(Awareness)、包容(Inclusiveness)和赋能(Empowerment)。
在黑暗中,参与者重新审视自己人生所获得的一切。网友“@Wingga”说:“Sight is what we see with our eyes. Insight is what we gain without seeing. ”(视域所见,目以观之。非眼所见,心以悟之。)
上帝的玩笑
张平是上海“黑暗中的对话”的一位培训师。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眼珠已经变成了淡灰色,脸上留下儿时患过皮肤病之后的疤痕,说话轻柔。
张平曾经看到过光明,上帝在他七岁的时候跟他开了一个重重的玩笑。那个时候,他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从里到外,全身都烂了”。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对眼睛产生了损伤。到了初三,他的眼前一直是“一片一片白茫茫的。”那个时候刚兴起电脑,他的同学们都开始玩电脑,但张平却看不见屏幕上的东西。因为没有共同话题,慢慢地,他开始被同学无形地边缘化了。
这只是开始,之后的三年更加痛苦,但却犹如人生的一场涅磐。“(休学在家后)整天就是听收音机,感觉就像退休工人在家。”张平说。后来,跟着爷爷学中医。他尝试着把字写得很大,或者录音的方式来反复记忆学习,但是由于看不见却始终无法顺利学习。张平曾经是个脾气火爆的孩子,但接连不断的挫折把他的性子都磨平了。 “[NextPage]”,
张平进入盲校后开始慢慢克服生活和心理上的障碍,后来就读于华师大的特殊心理学专业。尽管张平之前开过淘宝网店、做过兼 职翻译,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成就,但仍局限在封闭的视障者群体中。在DiD,张平接触的大多是明眼人,和他们面对面沟通、阐述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我说的话也有这样一群人会重视、会关注,是很提升自信心的。尤其是平时受别人的帮助更多,一旦有机会可以发挥力量去帮助别人,感受特别不同。”
这种特别的感受也成为视障者继续学习的动力。DiD每周进行两次培训师内训,学习相关的团队案例和处理方法,以形成更专业的表达,真正“说到点子上”。这两年,姚伟就阅读了不少管理类书籍,生活被家庭、工作和学习填得充实。姚伟现任上海宝山区盲人协会主席,主职中医推拿,同时做DiD的培训师。姚伟9岁多失明,1979年的中秋是他最后一次看见月亮的中秋节,之后,在他的眼里,月亮就是黑乎乎的一块。“参与者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来,我们一是要满足这个需求,二是希望他们收获的或许不止针对工作,也不止针对视障人群,而是更深刻的东西。DiD所做的是整个社会的人心建设,让明眼人和视障者都有好的健康的心态,平等融洽地处到一起。”姚伟说。
根据残疾人联合会的官方统计,中国正式注册登记的视障者超过1700万,占全球近一半,然而在马路上行走的盲人却很少,仿佛这一群体从人间蒸发了。除了出门不便,更让视障者介意的是周围人异样的目光。视障者自身缺乏自信,再听到闲言碎语就更不愿意出门,出门越少,别人又越觉得稀奇,这样就恶性循环了。大部分人从来没见过视障者,完全不知道视障者怎么生活,平时又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和他们相处。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社会接受度较低。
大多数偏见缘于无知。培训师杨欣才聊起最近一次坐地铁发生的事,有好心人为小溪让了座,但让座者一声没吭,小溪也不知道该往哪坐,“让座的人不懂要怎么让视障者知道座位在哪里”。令小溪惊喜的是,当时正巧遇到一位曾在DiD体验过的参与者,这位参与者一边叫着“小溪老师,在这里”,一边拍拍凳子,发出声音,让小溪准确地找到了方向。“他通过DiD了解在什么情况下能帮助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忙。而且他可能会影响周边的人,这样就可以传承下去。”
如果让明眼的孩子从小一起和盲人长大,一起上学,一起大学毕业,彼此的距离感就会消弭许多。日本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专门介绍盲文,让孩子们了解,除了看得见的文字以外,还有另一种受法律肯定的文字。
中国也在进步。随着环境的改善,高等教育对盲人开放度一点点提高。读过大学的视障者在增多,他们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和平台。张平身边的视障朋友有从事教育行业的,有做盲人咨询师的,有自己创业的,也有参与公益事业的。虽然零星,但毕竟是微弱的改变。很多以前视障者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在做了。
反过来说,“作为视障者,我们也要主动打开自己,主动走出去。”张平认为视障者心理上过不去的坎有二:一是自卑,二是依赖。“很多视障者,包括我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所有问题在于社会的不公正,总是挑别人的错,不去主动改变自我,反省自身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DiD团队的同事却会挑你的错,直截了当提出批评,当然也接受你的批评—事实上,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沟通模式。”
去年夏天,张平到深圳出差,视障培训师团队一同到海边散步,还下海游了泳。大海咸湿苦涩,海浪一波一波,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张平时隔二十多年重新遇见大海。七岁时张平和父亲最后一次到海边玩,抓了许多小螃蟹回家养着,后来就生了病。从医院回家后,小螃蟹因为没人管都死了。“那个时候,整个人生就转折了,什么都变了。但是,至少现在,我感受到的世界还是很精彩、很丰富。”
社会企业
2010年,蔡史印将DiD工作坊引入中国内地,落户上海、深圳。如今,她是DiD中国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带着一个28人的团队,自己不领一分薪水。这位总是梳着两条长黑辫子的“小姑娘”曾担任通用电气亚太区工程部的首席技术官长达八年,2007年辞去工作,前往德国创业,经营时尚服装品牌。两年后,她与藏盲文发明者、盲童学校的校长萨布瑞亚·田贝肯相识,两人一起去西zang自驾游,顺道参观了盲童学校。在日喀则农场与盲童们一起唱歌、玩耍,是蔡史印人生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视障人群的经历:“这些孩子物质上什么都没有,眼睛也看不见,却比我认识的所有人都要快乐。他们使我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她开始追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的价值在哪,我的生命究竟要实现一些什么?身为基督徒,这段找寻灵魂的日子被蔡史印称作“经历神”的过程。她成为盲童学校的志愿者,初涉公益。“做义工的时候,我觉得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无论我们怎么教育这些盲孩,他们毕业后也只有一个选择:按摩,别的都不能做,这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接受度。视障者最大的障碍不是视障,他们可以克服视力上的残缺,却无法克服大环境对他们的偏见。”
2009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蔡史印在亚特兰大参观了黑暗体验馆,在黑暗中体验公园、超市、音乐厅、咖啡馆、酒吧等城市场所,和盲人培训师相谈甚欢。“DiD着眼点在于健视者而不是视障者,它的目标在于改变社会的看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发现,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途径。” [NextPage]
途径找到了,路却不好走。某种程度上讲,做社会企业和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理念背道而驰。家人对蔡史印投身公益的决定并不赞成,做义工可以,帮助弱势群体也是好事,但没有必要放弃光鲜靓丽的白领生活,以公益为正职。此外,由于社会企业在中国起步偏晚,模式尚欠成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回报有限,难以和外企待遇相提并论。
大多数人对“社会企业”一无所知。用商业模式去运作一个企业,最终目的不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是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这个为国外所普遍接纳和认可的概念,在中国还十分新鲜,DiD最大的挑战也来自理念上的排斥与隔阂。“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我们怎么可以去盈利。大家印象里的公益是不花钱的,或是政府拨款,或由社会进行募捐。他们不觉得一个公益组织要自负盈亏,因此经常会出现沟通障碍,比如应不应该收费、收多少费用。”一场黑暗工作坊人数在12至30人之间,每场收费2.4万元;虽然这一价位和香港、台湾基本持平,且德国的收费标准是中国的十倍,外界的质疑依然从未间断:“价格这么贵,门槛这么高,怎么是公益?”
对蔡史印来说,底线再清楚不过:不收费不赚钱,就不能生存。2010年9月,DiD首次尝试举办黑暗工作坊;次年3月在上海拥有正式办公室和第一名员工,半年后第二名员工加入;现在的全职员工有七名,共计已完成超过一百场工作坊培训。从头到尾,DiD的运营完全靠自身收入支撑。
兼顾公益和商业,矛盾自然会有。游走二者之间,如何拿捏显得敏感而微妙。社会企业的优先目标是公益,但前提是收支至少要平衡。DiD仍处于企业初创阶段,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甚至比国外更为严格。有学校和NGO机构想来体验却无法负担费用,蔡史印的原则很明确:“DiD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亏钱做,所以这样的要求我们一般不会答应。首先保证预算,能保本就考虑做,当然也要看参与组织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其中涉及市场营销的思路。”
国外的社会企业相对单纯,做好销售本身即可;在中国则须重视市场营销。由于特有的社会结构秩序,社会企业要交往的关系单位太多,许多新的难题亟待探索,比如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政府、残联等的关系维护等。此外,整体环境过于混杂,相当比例的非盈利机构带有功利色彩,社会对公益的不信任也增加了DiD的工作难度。
中国的社会企业目前仍然处于萌芽的状态,类似DiD这样的通过商业运作投资慈善的公司还在摸索的过程中。“要守住很难,很多时候我们也在挣扎。”蔡史印把信仰摆在永远的第一位:“我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社会企业在中国的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可观,而我们正在推动这个进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