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农机巨头首次召回在华销售的“问题产品”
详细内容

美国农机巨头首次召回在华销售的“问题产品”

时间:2007-07-17     人气:1451     来源:中国机械网|http://www.jx.cn/     作者:
概述:    7月16日,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更换了最后一台采棉机的曲轴,完成了这家全球农业机械制造巨头在新疆召回67台采棉机的全部工作。这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新疆,成为首个赢得外国......
    7月16日,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更换了最后一台采棉机的曲轴,完成了这家全球农业机械制造巨头在新疆召回67台采棉机的全部工作。这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新疆,成为首个赢得外国企业召回“问题农机”的省区。参与谈判交涉的一些人士认为,此事不仅对中国企业维权极具启示意义,还说明我国目前已迫切需要建立农机召回制度。

天价“洋农机”罢工

  迫于我方压力,今年4月底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终于“低头认错”,应允派人到新疆召回它售出的67台采棉机。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今年6月中旬,美国公司派出的员工到达新疆新建现代农业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所在的石河子市,开始统一更新发生质量问题的发动机曲轴。
  记者在现场看到,美国公司的技术人员拆除最后一台发动机曲轴后,立即砸缺轮沿,以示废品,然后重新换上新曲轴,并进行检测。约翰·迪尔公司中国市场部产品支持专家王永和说,全部召回工作历时一个多月。这些被召回的采棉机每台价值超过150万元人民币,对我国欠发达的边疆地区农民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
  新建现代农业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张杰年说,随着新疆棉花生产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秋季拾花人力不足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初,公司从约翰·迪尔公司购进100台采棉机,用以采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0万亩优质棉。“一台采棉机相当于500到800个拾花工人的工作量,完全可以减轻采摘棉花的繁重劳动,降低人工采棉成本。”
  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去年5月,约翰·迪尔公司主动召回新建现代购买的100台采棉机中的32台,称这些产品存在“有待改进”的工艺和设计缺陷,有可能造成发动机曲轴断裂,需要更换曲轴。同时,迪尔公司承诺其余的采棉机不存在此类质量隐患。但仅仅五个月后,未被召回的采棉机中有一台在工作时突然发生曲轴断裂,在棉田中“罢工”。
  “选择美国产品,是因为美国是产棉大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采棉机生产水平。”张杰年说,没想到这些极为昂贵的农机却发生了质量问题。事故发生后,约翰·迪尔公司对这台机器进行了维修,称该公司的两家发动机曲轴供货商中,有一家的产品存在设计和工艺问题,表示可延长剩余67台采棉机的保修期。
  正在逐渐熟悉国际惯例的新疆企业没有轻易认可。张杰年说,“有1/3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按照惯例,迪尔公司必须召回这67台采棉机,但美国企业拒绝了我们的要求。”

据理力争“迫使”外方召回“问题农机”

  今年4月12日,与美国企业谈判受挫的新建现代通过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向约翰·迪尔公司提出交涉。代表国家局参与交涉的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金属化矿处副处长李军说:“我们提出,如果不召回,就组织专家对采棉机进行解体鉴定,同时继续关注迪尔公司的其他产品,并向全国发出预警。”

     最终的鉴定结果使我国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有了据理力争的依据。虽然召回“问题农机”代价不菲,但约翰·迪尔公司最终还是同意召回67台采棉机,更换其全部发动机曲轴。
  事实上,美国企业最终承认产品存在缺陷并召回产品的举动反而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曾经引进这家企业多种产品的新建现代农业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江表示,约翰·迪尔公司最终的合作显示了一个国际性大企业勇于正视错误的态度,如果有需要,还会继续购买它的产品。负责此次召回事宜的王永和说,谈判虽有曲折,但结果是双赢的。他说,作为全球最大的农机生产企业,在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约翰·迪尔公司不会推卸责任,也不会对自己产品的缺陷遮遮掩掩,更何况是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
  参与谈判交涉的我方人员指出,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纠纷呈增长之势。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特别是利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益、避免损失,是中国企业必须经受的市场考验。作为全球农机巨头,迪尔公司并不情愿从中国召回“问题农机”,在我国相关法律并不健全的情形下,能打赢这场“官司”相当不容易。
  李军说,国外企业从我国召回出现质量隐患的农业机械还是第一次。在目前我国还没有农业机械召回制度的背景下,这一进口农机召回第一案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职能部门和企业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由于我国对农业机械产品没有制定强制性检验标准,也没有引进国外的相关标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企业在与进口商的谈判中显得底气不足。加上我国还没有出台农机召回制度,检验检疫部门的介入也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检验检疫部门之所以坚持介入,主要是考虑到这一质量隐患问题将对我国农民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害。“在国内没有相关法律的情形下,我们只能尝试按照国际惯例行事。”李军说。

警惕更多“问题”农机坑农

  在汽车行业,我国已经通过建立“召回制度”这种特殊办法来避免产品设计缺陷和质量隐患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潜在危害;而在农业机械行业,我国农村的用户还没有享受到这种好处。新疆著名农机专家孙开棨说,这反映出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对城市消费群体的保护和关注度仍远高于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参与谈判的检验检疫部门和农机鉴定部门的一些人员认为,在解决这场纠纷的过程中,我国缺少农机召回制度和强制检验标准的问题暴露无遗。在目前全国各地“问题农机”坑农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形下,建立农机召回制度以及相应检测标准显得极为迫切。
   刘长江说,新建现代作为全国最大的农机服务企业,与生产商的谈判都如此艰难,普通农民购买的农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结果可想而知。目前,我国农民对农机质量的投诉逐年增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新疆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估算,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新疆农民对农机产品的质量投诉也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高级工程师马惠玲说,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投诉区域集中、批量大。她解释说,农民的“从众心理”很容易使他们选择与周围农户一样型号的农机产品,因此一个地区的投诉往往集中在同类产品的同一个问题,影响很大。
  从我国现行的保护消费者法律法规来看,更侧重于对消费者受到损失的弥补和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没有注重和积极预防和制止即将发生的危害。马惠玲说,各种农机具每年使用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天,一旦在播种和收获季节出现问题,即使厂家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农民一年的收益。而产品召回制度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它根据同一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同质性这一现象,进而对整批产品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从制度上起到预防大范围损害农民利益的功效。
  事实上,不仅农业机械产品,目前其他许多机电行业产品也没有强制性检验标准,或标准滞后。李军说,这在我国对外经贸交流越来越频繁,引进的大型成套设备越来越多的情形下,没有召回制度,缺乏行业检验标准是不可想象的,对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利益也极其不利。
  李军等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总结新疆解决采棉机质量纠纷的经验和教训,尽快探索建立我国农机产品召回制度和强制检验标准,以保护我国企业和广大农民的权益免受侵害。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013.37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443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3578.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1%,累计贸易顺差857.12亿美元。

        今年1~5月份,机械工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349.74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比上月(27.93%)提高0.9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23.7%)5.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3亿美元,同比增长38.98%,比上月(38%)提高0.9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长(27.8%)11.18个百分点;进口63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9.23%,比上月(18.46%)提高0.7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长(19.1%)0.1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76.26亿美元。5月份当月机械工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8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61%,其中出口15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2.58%,进口127.1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8%,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8.01亿美元。

        具体来看,机械工业增幅最高的是食品包装行业67.31%,其次是重型矿山行业63.62、工程行业59.05%、其他行业45.41%、汽车行业4..36%、石化通用行业44.91%、和农机行业44.74%。这样看来,全行业外贸出口都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增幅均在30%以上。

        从进口额看,电工电器行业仍为行业之首,累计实现进口额146.8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4%,其次是仪器仪表行业87.54亿美元,同比增长9.82%,汽车行业77.83亿美元,同比增长29.41%。石化通用行业7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2%,其他行业63.40亿美元,同比增长..95%,这五个行业共实现进口额450.91亿美元,占机械工业出口总额的70.82%。

        在机械工业重点统计的90种主要产品中,出口总值当月同比增长的有78种,累计出口同比增长的有79种。在进口产品总值中,当月同比增长的有54种,累计进口同比增长的有62种。从累计出口产品金额的构成看,同比增幅较高的是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含散件)、小客车、平地机和水轮机等从累计进口产品的构成看,同比增幅较高的是制冷空调、摩托车、打桩机和拔桩机、水轮机等。

        这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机械工业产品出口主要市场呈现全面快速增长。1~5月份,机械工业对亚洲出口328.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65,,对欧盟出口139.79亿美元,同比增长45.27%;对东盟出口55.75亿美元,同比增长43.29%;对非洲出口31.13亿美元,同比增长52.99%;对拉丁美洲出口34亿美元,同比增长52.31%;对北美洲出口145.12亿美元,同比增长26.07%;对大洋洲出口10.91亿美元,同比增长36.43%。
    在进口方面,位居前列的分别是日本和德国,累计实现进口额为178.37亿美元和101.10亿美元。

        这其中机械工业三资企业依然是拉动我国进出口快速增长的主体,累计实现进出口额844.45亿美元,同比增长29.53%,占机械工业出口总值的62.56%。其中出口410.97亿美元,同比增长38.63%,占机械工业出口总值的57.64%。进口43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95%,占机械工业进口总值的68.08%。国有企业出口额270.71亿美元,占机械工业出口总值的19.36%;进口132.66亿美元占机械工业进口总值的20.83%。民营企业出口发展迅速,实现出口额163.97亿美元,占机械工业出口总值的23%,高出机械工业出口增长(38.98%)9.64个百分点。
    阅读全文
  •     我国大型水电机组制造与安装取得重要成果!7月8日下午4时15分,由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三峡工程首台国产化70万千瓦机组---26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试运行结果显示:机组运行稳定,各部位温度、振动摆度、流量正常,满足设计要求。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在26号机组试运行现场协调会上强调,26号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是实现大型水电机组国产化目标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对后期机组的制造与安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参建各方一定要一如既往,齐心协力,确保实现“首稳百日”目标。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三峡工程右岸电站是哈电机通过国家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由我国首次自行设计、制造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巨型水轮发电机组。与左岸电站相比,右岸电站的机组在水轮机、水轮发电机都进行了全面创新,使我国水电机组制造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哈电机经过50多年的努力,在水电机组的开发及其混流式机组的研发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三峡右岸电站12台水电机组中,由哈电机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台70万千瓦特大型混流式水电机组,三大亮点铸就哈电三峡机组辉煌。
      亮点一:消除了长期困扰水轮机压力脉动现象
      三峡左岸水轮机转轮直径超过10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混流式水轮机。由于防洪要求,机组运行水头从61~113米,最高水头和额定水头比值大,运行条件复杂。水轮机在一定功率时出现震动现象。
      国外多家知名发电设备商经过多年研究推出的三峡左岸转轮虽然效率达到了要求,但由于电站运行水头变化大,压力脉动始终不理想,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右岸机组竞标,是关系到哈电机能不能做大做强的一次非同小可的考试。1997年以来,哈电机通过引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国外公司流体计算软件的基础上,哈电机进行了二次开发和创新,掌握了世界上混流式水电机组研制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了立足国内研制70万千瓦巨型水电机组的能力和条件。
      从2000年起,一场艰难的右岸机组转轮攻坚战打响了。哈电机人憋足了一股劲,组成上百名专家团队和一大批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攻关,在高水头试验台经过上百次模拟真机试验,成功解决了左岸机组存在的特殊不稳定振动带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开发出适应三峡右岸电站的无特殊区域压力脉动的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其优良的水力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哈电自主研发的“L”型叶片,使转轮的技术性能比左岸国外机组性能更优越,在提高三峡电站水轮机水力稳定性方面,实现了一直困扰国内外水力发电行业的重大突破。这一自主开发的三峡右岸转轮模型综合性能优于左岸引进机组的转轮,消除了“压力脉动”现象。
      2003年12月25日,竞标的中外4家将模形试验装置同台对比试验3个月后,哈电机模型机组稳定性、高效率性、空化系数、临界空化系数、转轮抗疲劳性均超过了左岸机组,不仅达到了标书的要求,还超越了“洋”老师模型,并使哈电机最终赢得了自行设计、制造三峡右岸4台70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合同。一举中标4台机组。
      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被哈电人成功开发出来了。在混流式机组产品中,继三峡右岸混流式机组之后,哈电机又赢得了龙滩、小湾、拉西瓦、构皮滩、锦屏Ⅰ级等一大批巨型水轮发电机组订单,彻底结束了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在50万~70万千瓦高端水轮发电机组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全面推进了巨型水电机组国产化,为国内一大批即将开工的巨型机组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亮点二:大型空冷机组达到了世界超一流的水准
      在机组的设计上,哈电机不仅一些技术指标超过了“洋”老师。发电机由水冷改为空冷,经过实践证明也超过了“洋”老师。
      哈电机在右岸4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上采用自主创新、世界首创的空冷设计和制造技术,保证了三峡电站实现经济、安全运行。三峡左、右两岸26台水轮发电机组中,仅有哈电机制造的4台是采用空冷技术的机组。
      采用空冷技术的水轮发电机组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简便、运行成本低等明显特点,而世界上采用这一技术的最大机组在古里电站和丘吉尔瀑布电站,才不到60万千瓦,国内已运行电站机组则不过55万千瓦,三峡电站却达70万千瓦。
      采用空冷技术行吗?以往只要超过60万千瓦的机组,都是采用水冷设计和制造技术,如何向这一技术极限发起挑战?
      哈电人打破过去空冷按“每极容量”设计的技术界限,提出了自己的全新设计思想:无论是水冷、空冷,最根本的是要控制机组温度,要更注重发电机电压、定子绕组支路数、槽电流的匹配及热负荷的控制和结构优化设计,以及良好的通风系统。应用这一设计理念,三峡右岸、龙滩、拉瓦西等近30台机组都采用了空冷技术设计成功。这项世界独有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世界制造业巨头的价格垄断,大大降低了三峡电站机组制造成本。
      三峡机组总体尺寸较大,结构复杂,设计、制造及安装难度很大。尤其是该机组通风冷却采用密闭自循环双路径向端部回风空气冷却系统。根据相似原理哈电设计、制造了三峡发电机通风模型,并进行了真机模拟试验。同时,通过测试结果分析了通风系统的品质,并推算出发电机的总风量及风量分配等结果。
      哈电始终本着对用户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实施技术方案时不仅认真严谨,而且精益求精。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通风计算的准确性后,又对真机通风系统的结构进一步进行改进和完善。
      亮点三:绝缘技术达到了世界级先进水平
      哈电机的绝缘技术在水轮发电机主绝缘体系、配套绝缘和绝缘处理技术、绝缘工艺等方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其中F级环氧桐马粉云母结构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15.75~20千伏电压等级的大型水轮发电机上。在24千伏及27千伏等级的绝缘系统方面取得了多项世界级科技成果。关键技术指标达到或者超过国外先进水平。
      通过攻关,哈电机实现了三峡机组定子、转子绝缘材料的国产化,为国内一大批即将开工的巨型机组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