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效应”消退 2011年Q1搜索广告占比回升
详细内容

“热点效应”消退 2011年Q1搜索广告占比回升

时间:2011-04-25     人气:905     来源:艾瑞网     作者:
概述:根据艾瑞即将发布的“2011年Q1中国搜索引擎行业核心数据”显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32.1亿元,占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总额的37.5%。其中,百度市场份额为74.3%,谷歌市场份额为22.9%。......
    根据艾瑞即将发布的“2011年Q1中国搜索引擎行业核心数据”显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32.1亿元,占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总额的37.5%。其中,百度市场份额为74.3%,谷歌市场份额为22.9%。

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率达67.9%

    根据艾瑞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Q1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达32.1亿元,环比下降4.0%,同比增长 67.9%,艾瑞咨询分析认为,2011年Q1的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2010Q1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在百度推广系统切换和谷歌事件的双重影响下,基数较小。艾瑞预测,2011年Q2开始,市场增长速度将一定程度放缓。

“热点效应”消退 2011年Q1搜索广告占比回升至37.5%

网络广告占比:"热点效应"消退,搜索广告占比回升

    艾瑞核算搜索引擎广告占网络广告市场规模总额的份额情况发现,2011年Q1,搜索广告占比继续回升,达37.5%。对比历史数据,继2009年Q4搜索广告占比下降至27.9%以来,自2010Q2开始,搜索广告占比显著回升,至 2011年Q1达到37.5%。

    艾瑞分析搜索广告占比回升的原因有:第一,2010年热点事件对于品牌广告的直接拉动效应消退;第二,核心运营商推广系统切换度过“调整期”;第三,大品牌广告主的认可,拉动了搜索广告的迅速提升。艾瑞预测该占比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热点效应”消退 2011年Q1搜索广告占比回升至37.5%

市场份额:百度优势继续扩大

    艾瑞研究分析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情况发现,2011年Q1,百度市场营收份额达74.4%,较2010Q4上升0.9个百分点,另外,谷歌营收份额为22.9%,搜狗达到1.6%。

“热点效应”消退 2011年Q1搜索广告占比回升至37.5%

艾瑞建议:中型广告主的扶植是商业模式延续性的保证

    据即将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行业年度监测报告》,艾瑞根据企业不同规模阶段的搜索营销需求抽象归纳“搜索营销需求曲线”,根据成长规模,企业将分别经历SME(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中小企业);LE(Large enterprises,大型企业);HE(Huge enterprises,巨型企业);在不同阶段,企业的搜索营销需求呈现出“从无到有”、“高速增长“和”边际效用递减”的阶段。

    艾瑞分析认为,大型企业和巨型企业的营销预算非常高,在营销政策上的倾斜可以立竿见影地提升营销收入,但长期来看,随着企业品牌优势逐渐扩大和市场竞争稳定,其营销需求终将进入边际效用递减的阶段。因此,艾瑞认为,中型广告主的扶植是搜索营销商业模式延续性的重要保证。

    对于百度,艾瑞建议,广告主数量的扩展,尤其是中型广告主的扩展,是未来百度收入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巨型广告主的品牌优势升高,和部分细分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增高,其搜索营销的边际需求将递减,建议百度从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上重视SME的培养,促成市场的充分竞争,从而提升企业的SEM诉求,实现搜索营销商业模式的高持续性。

搜索营销需求曲线

“热点效应”消退 2011年Q1搜索广告占比回升至37.5%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13日晚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这一总结,显示决策层对当前调控效果并不满意。会议称,要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同时,在加大保障房供应方面,会议表示“这一手也不能放松”。

      正在经历成交冰点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政策的继续加码。

      家居市场长期看好 保障房有望拉动家具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近日也表示,中央认为,以城市住房为主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局,必须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下决心解决好房价问题。

      分析认为,这样的表态意味着,未来3~6个月,如果市场仍然难以出现积极变化,不排除政策继续加码的可能。

      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便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可能正在形成信贷和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房地产价格可能出现急速回落,并影响到实体经济。

      政策加码预期再起

      昨日晚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其中,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努力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预期,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

      保障房方面,会议强调,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

      截至今年4月,楼市调控已经到了强化执行的关键阶段。从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12日,带领督查组对浙江楼市进行调研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表示,中央认为,以城市住房为主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局,必须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下决心解决好房价问题。

      这一表态迅速引起各方关注。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向记者表示,调控房价已经从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在中央的强力监督下,政策执行将得到保证,未来热点城市房价下降压力很大。

      这次史上最大规模的楼市督查的启动,被很多分析人士解读为,中央不希望楼市调控政策的效果落空,重蹈此前的“覆辙”。

      去年4月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三轮楼市调控政策,力度空前严厉,但市场仍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9.9%,土地出让金收入则达到创纪录的2.9万亿元。这被普遍认为是政策执行不到位所致。

      上海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昨日表示,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看,总体上属于重申和强调,但值得关注的是“调控不放松”的表述,也即如果未来3~6个月效果不好,政策可能继续加码。

      国际机构警示泡沫

      除国内高层的重视外,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也注意到中国的潜在危机。

      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可能正在形成信贷和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

      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如果楼市调控不能继续深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

      事实上,对于本轮房价的急速上涨,一个主流的观点便认为,流动性过剩是推涨楼市泡沫的主因。去年以来,尽管国内银行信贷一再收缩,但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海外资本仍积极投入国内楼市,私募基金投资楼市的规模也并未缩小,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仍然充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12173亿元,同比增长16.3%。尽管增幅有所回落,但资金来源仍然相对充裕。

      今年1月,随着“限购令”领衔的“新国八条”出台,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今年3月,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市场成交量同比大幅萎缩,土地市场也相对低迷,房价松动的迹象已十分明显。杨红旭认为,未来几个月,开发商的资金面将会进一步趋紧,被迫进行促销的房企会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价松动的前提下,调控效果的显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供应的补位。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除加大保障房建设规模外,“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这一手也不能放松。”

      刚性需求刺激家居市场长期看好

      虽然很多人都对未来家居行业的发展持保守的态度,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家居行业是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潜在受益者。

      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目的是打击炒房者。专家分析,炒房的人买房是为了升值以后拿来卖,真正自己住的人很少,而在房屋买卖交易时,毛坯房更受市场欢迎,因此炒房团一般不会装修房子,他们原本就不是家居行业的顾客,所以那些炒房者并不能给家居行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而家居消费的主导人群是那些刚性需求者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者,他们的需求才真正的左右了家居行业的销售业绩。

      业内人士预计,当房产政策作用日渐显现,房价开始回落,消费者观望情绪减退后刚性需求就会释放。老百姓花在买房上的费用降低了,自然就会在装修上投入比例大一些。到时候,家居行业长期趋势必然向好,不管是家装市场还是建材行业都必定会出现“报复性反弹”。[NextPage]

    保障房有望拉到中档家具建材消费

      近两年来,房产调控政策政策接连出台,严厉的打压政策将影响商品房的的销售。家居行业作为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下游产业,商品房市场的交易状况将直接影响家居行业的发展。在此情形下,业内曾透露出一股担忧的情绪。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保障性住房的推动,一扫业内阴霾,正如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秀苏所言,“房产调控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保障性住房的大力推动将扭转形势,有望拉动家居消费。”

      规模庞大的保障房建设计划,到底能给家居行业带来怎样的商机?对此,红星美凯龙董事长兼CEO车建新分析:今年全国将建1000万套保障房,按照50平方米一套计算,仅2011年的保障房就有5亿平方米的装修市场。

      保障性住房低廉的房价节省下来的购房开支,将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装修购买力,拉动中档家具建材的市场需求。

      蓝景丽家总经理尹勃也发表了相似的看法,他表示,今年我国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房数量可能超过商品房规模。以北京市场为例,北京保障房市场今年有望达到20~24万套,而去年北京市场商品房与保障房之和也不足20万套,总量增加,销售总量也将有所增加。

      由此可见,尽管国八条、央行加息、京十五条等房地产调控政策连出重拳,商品房成交量大幅回落,但随着保障性住房的翻倍增长,家居业仍旧大有可为。引用TATA木门董事长吴晨曦的观点,“建设”的房子多了,“投资”的房子少了,“住”的房子比“投资”的房子装修的多,大市场肯定是大幅度增加的。

      家居企业调整战略布局保障房项目

      新政切实加大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图行天下,安居房、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将大幅增加。在此情形下,众多家居企业开始谋划抢占市场先机。保障房与商品房不同,要求“小而精”,对此,不少企业抓住其小户型特点,以“保障房套餐”形式布局市场。

      “保障房将占半数以上,适者生存,大家都会调整产品结构,迎接商机。全装修房趋势不可逆,我们已成立业之峰新公司,大力发展此业务。”业之峰装饰公司董事长张钧在搜狐微博中坦言,“业之峰也将整合供应链,陆续推出风格套餐产品,加入保障房中档装修的服务”。在他看来,成立新公司、整合产业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抢占保障房市场份额。

      保障性住房作为重要的市场增量搜狗,已成为业内十分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保障房与商品房不一样,以小户型为主,购买人群对于成本控制十分严格。据红星美凯龙红星美凯龙京沪·西南区域总经理王伟透露,红星美凯龙将推出“套餐式”模式服务业主,针对业主预算多少、装修偏好以及空间要求三个纬度为业主选择相匹配的“套餐”,调整经营方案,发力保障房市场。

      无独有偶,蓝景丽家也将顺应保障房政策需求,卖场内部也将“主动”做出一系列调整。据蓝景丽家总经理尹勃透露,针对保障房小户型特点,蓝景丽家将增加木质与板式家具产品,在服务方面尽量减少送货延迟现象的发生,力争为消费者打造优质、平价的购物环境。此观点得到了百强董事长陈晓太的支持,陈晓太指出2011保障性住房大行其道,针对这种主流趋势,百强将会加大力度发展板式家具。

      保障房建设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可以说,2011年房地产市场充满变数,扑朔迷离。先是新年伊始轮番出台的一些列房产调控政策,后是保障性住房的大力推出,2011年到底谁会成为主导?身处房地产下游的家居今年市场走势又是如何?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2011年家居业内竞争将更为激烈。

      据了解,在商品房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国家大力推保障房旨在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涉及人群经济收入相对较弱,在此情形下预算成本对于他们的消费选择起着很大作用。对此居然之家副总裁任成指出鹿鼎记,保障房人群购买能力相对较弱,对我们来说消费层下沉已成为必然事实。

      在国家一次次房产调控面前,但它能够有效缓解商品房减少带来的效益。但从目前来看,今年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比如在服务、产品等方面。

      保守估计,3600万套保障房至少带来3600亿的市场,这对于家居企业来说极具诱惑力,谁都想分得市场一羹,市场激烈已成必然,企业裹足不前有可能面临淘汰。蓝景丽家尹勃坦言,2011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果企业不针对市场变化作出调整,将有可能落伍,优胜劣汰日趋明显。

      对此,业界专家认为,面临保障性住房的大力推进,企业一定要具备抗风险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比如说针对保障房进行专门的产品研发。坚持走品牌路线,坚产持品质量胜致,才可能在白炽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阅读全文
  •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Q1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为29.3亿元,同比增长40.9%,环比增长7.7%,继续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纵观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B2B发展环境来看,宏观环境方面,受经济复苏的利好,外贸和内贸都平稳较快增长,整体经济形势良好;在电子商务主体方面,运营商们继续完善B2B电子商务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2011Q1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达29.3亿元

        2011Q1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继续表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但同比和环比增幅放缓。艾瑞咨询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季度为B2B电子商务传统的淡季。整体市场而言,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及核心运营商的业务拓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渗透率在逐步提升,核心运营商的付费会员、在线交易、增值服务等业务稳定增长,促成了2011Q1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的营收规模的增长。

    艾瑞咨询:2011Q1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稳定增长

    2011Q1阿里巴巴继续保持垄断优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2011Q1中国B2B电子商务运营商营收份额中,阿里巴巴占55.6%,仍然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环球资源、慧聪网、中国制造网次之。另外,艾瑞咨询发现,2011Q1敦煌网市场份额增长显著,达到3.4%;艾瑞咨询分析,这与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外贸回暖,小额外贸订单增加有关。

        艾瑞分析认为,中国B2B电子商务的竞争日益激烈,各运营商均在通过各种方式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例如阿里巴巴一季度收购了擎天科技25%股权,通过擎天的软件提升用户体验,扩大阿里巴巴的收入途径;慧聪网加大对搜索引擎关键词的购买投入,以提升慧聪的访问量,抢夺潜在的用户。艾瑞咨询建议,B2B电子商务行业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行业市场的细分要求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体验,通过差异化战略实现对用户的吸引,从而提升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

    艾瑞咨询:2011Q1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稳定增长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