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学会淘汰你的上司
时间:2011-03-31 人气:1341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站 作者:
概述:企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平台,但现实是总有许多激情在离职时冷却,总是有许多无奈在离职时感怀,职场如何生存成了许多打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时间丛林法则、狐狸信条、穿山甲哲学等方法和理念备受关注。......
企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平台,但现实是总有许多激情在离职时冷却,总是有许多无奈在离职时感怀,职场如何生存成了许多打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时间丛林法则、狐狸信条、穿山甲哲学等方法和理念备受关注。
在企业里生存,基层可以按部就班、高层拥有独厚资源,所以说生存空间最为艰难、最需技巧当属企业的中层经理人。他们更多面临的是如何与上司相处,如何取得老板信任和青睐而获取更大提升和发展空间的问题。
相似的困惑,迥然的结局
情景1:
“你以为上司都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吗?”
当年的下属现任某大型民企营销总监的A君在酒吧里这么反问我的时候,我还真没有办法回答,我不想简单的去迎合他,因此更期待他的下文。
原来A君的上司副总裁是工程师出身,对营销的感悟自然比他指导机械维修、设备改造要弱势的多。但自从A君空降以来,副总对其各种工作都染指和参与,似乎每件事情都和A君观点不一致,因此企业错失了很多商机。面对老板的责备,A君还不好把实情完全和盘托出。因为有次他刚对老板稍做暗示就被老板打断了,随之被要求多互相沟通。他知道副总来厂工作已经10年多了,是不折不扣的元老资深人物,轻易不能碰他。
同时A君逐渐发现,副总是个十分贪婪的人,所有的营销部的采购都要由他定夺和执行,而且价格都偏高,同时也从不忘记在采购批准报告上让A君签上名字。在老板嗔怪的询问下,副总俨然是个监督者,常检讨自己无法做到更加精细,目光自然又落到A君身上。诸如此类事情让A君十分痛苦,但他又不甘心就此退出,败在这个小人身上,于是他准备出手背水一战,主动出击。
不久公司营销部设备招标冰柜的采购,A君以局外身份暗暗摸清了价格和操作内幕。设备进来后,下属不断报告设备质量有问题,同时公司内部迅速流传一个消息:副总裁贪污四十万回扣,老板要把他送进监狱。
一切尽在掌握中,没有等老板责问原因,A君把准备近2年的资料和近期的事故详情一举上报老板,并做了七个小时的长谈,压抑许久的话也一吐为快。经过老板的多方调查和员工的举证,副总裁很快就被免职了,A君顺理成章的成了副总裁。
A君娓娓道来他的故事,似乎很是意高自满,最后酒醉分手时他还不忘记告诉我他总结出的哲理:一味的顺从、忍让和以德报怨,那是迂腐和窝囊的表现,遇到不合格的上司,与其被气走或挤走出局,不如果断勇敢的出手,让上司出局!
情景2:
深夜突然接到B君打来的电话,让我睡意全无之后,他的故事更让我沉重和不安!
B君在某民企任职市场部副经理半年多了,与上司市场部的老大一直不和谐,矛盾越积越深。平素里,他对B君精心撰写的报告都痛批的一文不值,然后改头换面成了他的专利,给B君完成工作的时间越来越短,然后吹毛求疵。至于批评B君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更是常有的事情。B君很珍惜这个岗位,遇到这种事情,总是默默承受,希望能感化上司,对自己的刻薄能减轻一点。其实他也知道上司为何不喜欢他。上司常常动员下属轮流请他去酒吧喝酒蹦迪,或者酒后一起找个地方小赌几把。但B君家里条件不好,弟弟正在上大学,他没有那个条件,所以慢慢的上司就讨厌他了!
期间他也曾想过和上司的上司营销总监谈谈,毕竟在他看来总监还算是比较公正的人,想到有次总监无意看到自己写的渠道细分报告十分赞赏的情形,他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的。但他总是担心引来上司更多的刁难而作罢,在上司的压力下一直苦于没有更好的办法。
终于有一天B君因为工作不思进取,创新性差被人力资源部解聘。据说上司给老板和人力资源部分别递交了一份很长的关于B君的评估报告。事情颇有戏剧性的是B君被开除不到2个月,上司也被公司因为排斥异己、工作状态差被开除。
有次职业人聚会我提到了B君的故事,大家一致认为B君过于软弱,做了上司心术不正的牺牲品。面对这样的上司,大家都认为应该B君应该义正严辞的反对上司,并主动找领导投诉他的行为不端。公开矛盾,即使不能扭转局面,也不至于轻易沦为上司的炮灰。我们也猜想一定是上司在四面楚歌的时候担心B君反对他,于是先下手为强,让本来也倍受争议的B君先下了岗。可见B君地位也是极其不牢固的,不然是可以挺过这2个月的。
谁在主宰职业人的命运?
两个类似的故事,截然不同的命运?A君和B君最初的资源和形势应该是差不多的,结果的不同显然是因为情商和思维的不同导致两个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也大相径庭。
面对职场不平和上司压迫,我们是主动谋求改变还是消极忍让。改变无效后,是主动据理力争,积极想办法解决还是任其自然积累成质变。是给上司一些压力,比如向越级投诉或者想办法让上司的上司知道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是继续大肚能忍忍尽天下难忍之事?这些都是我们都必须经历的职场发展阶段,每个选择都有其合理性,也很难一概而论。但显而易见的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选择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对自己命运的把握程度也大不相同,结果自然判若云泥。
一个人的主动提升,有种渠道是把上司捧到更高的位置,自己接替其位置。很显然这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也更受上司欢迎,还可以不断的复制直到升到天花板为止。但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上司压制下属的才华,制约下属的创新,甚至人为的“莫须有”把下属淘汰,这在中层部门经理中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特别是副职概率更高一些。
笔者曾经做过几个省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的部门经理和副理级别职业经理中,2年内能得到提升的不足10%,主动跳槽和被动淘汰的占到70%多,任职维持时间长的有2-3年,个别5年以上,短的就几个月,平均任职时间大约为一年。其中高达95%的人对自己的上司不满,认为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压迫和制约,甚至有的觉得受到虐待;同时调查得知,中层职业人辞职的原因有八成以上和上司相处郁闷、不和谐有关。
为何面对企业的上司的压迫和排挤,更多的中层选择了忍让和离开?而不去换个思维去正视和面对?聪明的员工为何了任人宰割的刀俎下的鱼肉? [NextPage]
分析:
1.对儒家的修身德念和道家中庸思想的误解、没有任何借口的奴役和愚化是毒害新时代的职业人的罪魁祸首。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阶级提倡的以德服人、仁义理信、凡是低调的哲学一直影响着现代的中国人的思维,这些思想固然有闪光的一面但更多的价值在于为统治阶级服务。千年的儒家治国的历史影响短时间不可能烟消云散,但职场中人还是要擦亮眼睛,不能盲目的借鉴和引申。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由书商和出版社操纵流行的管理新学,如《自动自发》、《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书不但迎合了企业老板的团购意图,还极大的愚化了员工。试想如果企业中,老板和上司面对一个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木偶型员工,还高兴的起来吗?怎么看,企业和军队都是有区别的,哪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严密性、纪律性、约束力也没有办法和军队相提并论,所以无论哪个喜欢服从哲学的老板也不会灌输员工任何情况下都无条件听从中层和高层的命令,都希望有一个制约的机制避免其胡来,这就是军队哲学带给中国老板的困惑:既希望员工听话懂得服从避免内耗,又担心个别员工不受管制为所欲为。所以说单纯号召员工服从和执行的理论,一开始就是矛盾的,也是害人的。
2.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职场生存指导书和所谓的人力资源专家的咨询学说,几乎清一色的倾向于职业人寻找方法被动服从,这对员工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都是极为有害的,更会极大囿制员工的创造力。
可能大凡有能力著书立说的人或是专家学者都算是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下属吧,所以立场好像都站在优势占有者上司这边。被动的服从和曲意合作,最终会导致下属与没有人格魅力、唯唯诺诺、阿谀奉承、循规蹈矩、没有创新、得过且过、毫无见解、水平一般、平庸之极等很多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对职业人特别是中层的成长十分不利。中层职业人的成长需要一个民主、和谐良性发展的空间和组织。上文中B君就是被动服从的牺牲品,因为他遇到了混蛋的上司。我们的成长不能渴求遇到英明的上司,而应该不断夯实自己的求生本领,这样才能降低复制B君命运的概率。
结论:学会淘汰自己的上司
上文中A君的做法,虽然按照传统来讲与以德报怨的思想相比称不上光明磊落,但绝对见得了阳光。他不但保护了自己,还维护了企业利益,有何不好?所以笔者认为,职场生存中特别是承上启下的中层经理人,应该换种思路和你的上司合作,积极配合协调工作,一旦面对心胸狭窄,手段卑劣的上司,有时积极进攻、动态和谐的工作方式才是最佳的合作方式,职场中人一定要培养自己勇于淘汰上司的魄力、能力和智慧。
虽然勇于面对甚至进攻上司,特别是行为值得争议的上司风险很大,很有可能葬送一段职业生涯或者过早的被淘汰出局。但无限风光在险峰,英雄救美成佳缘,高昂的风险往往成就大业者,“反骨”造就时代英雄。虽然上司资源、身份、地位都很高,但都是资本赋予的,也可以随时解除。我们熟知的有很多案例成功、失败的都比比皆是,但进攻挑战的弱者似乎都有所收获。
去年四月,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和他的高级女秘书因工作琐事发生激烈争吵,女秘书瑞贝卡愤然反驳上司的重语批评,通过邮件将事态扩大和曝光,最终导致两者都被迫离职。瑞贝卡虽然获得了最牛女秘书的称号成为职员反抗高层的代言人,但她的行为和个性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未来职场生涯应该没有大碍,但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个两败俱伤的失败案例。
如果从宿命的角度来看,潘刚和赵勇,在郑俊怀和倪润峰看来,应该都算是长着“反骨”的人。虽然潘刚和赵勇不是促成“郑俊怀事件”、“倪润峰下野”的直接原因,但没有潘、赵二人的长期存在及与后者公开化的矛盾,“国企一代”功成身退、和平交班也许还是一个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企业里生存,基层可以按部就班、高层拥有独厚资源,所以说生存空间最为艰难、最需技巧当属企业的中层经理人。他们更多面临的是如何与上司相处,如何取得老板信任和青睐而获取更大提升和发展空间的问题。
相似的困惑,迥然的结局
情景1:
“你以为上司都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吗?”
当年的下属现任某大型民企营销总监的A君在酒吧里这么反问我的时候,我还真没有办法回答,我不想简单的去迎合他,因此更期待他的下文。
原来A君的上司副总裁是工程师出身,对营销的感悟自然比他指导机械维修、设备改造要弱势的多。但自从A君空降以来,副总对其各种工作都染指和参与,似乎每件事情都和A君观点不一致,因此企业错失了很多商机。面对老板的责备,A君还不好把实情完全和盘托出。因为有次他刚对老板稍做暗示就被老板打断了,随之被要求多互相沟通。他知道副总来厂工作已经10年多了,是不折不扣的元老资深人物,轻易不能碰他。
同时A君逐渐发现,副总是个十分贪婪的人,所有的营销部的采购都要由他定夺和执行,而且价格都偏高,同时也从不忘记在采购批准报告上让A君签上名字。在老板嗔怪的询问下,副总俨然是个监督者,常检讨自己无法做到更加精细,目光自然又落到A君身上。诸如此类事情让A君十分痛苦,但他又不甘心就此退出,败在这个小人身上,于是他准备出手背水一战,主动出击。
不久公司营销部设备招标冰柜的采购,A君以局外身份暗暗摸清了价格和操作内幕。设备进来后,下属不断报告设备质量有问题,同时公司内部迅速流传一个消息:副总裁贪污四十万回扣,老板要把他送进监狱。
一切尽在掌握中,没有等老板责问原因,A君把准备近2年的资料和近期的事故详情一举上报老板,并做了七个小时的长谈,压抑许久的话也一吐为快。经过老板的多方调查和员工的举证,副总裁很快就被免职了,A君顺理成章的成了副总裁。
A君娓娓道来他的故事,似乎很是意高自满,最后酒醉分手时他还不忘记告诉我他总结出的哲理:一味的顺从、忍让和以德报怨,那是迂腐和窝囊的表现,遇到不合格的上司,与其被气走或挤走出局,不如果断勇敢的出手,让上司出局!
情景2:
深夜突然接到B君打来的电话,让我睡意全无之后,他的故事更让我沉重和不安!
B君在某民企任职市场部副经理半年多了,与上司市场部的老大一直不和谐,矛盾越积越深。平素里,他对B君精心撰写的报告都痛批的一文不值,然后改头换面成了他的专利,给B君完成工作的时间越来越短,然后吹毛求疵。至于批评B君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更是常有的事情。B君很珍惜这个岗位,遇到这种事情,总是默默承受,希望能感化上司,对自己的刻薄能减轻一点。其实他也知道上司为何不喜欢他。上司常常动员下属轮流请他去酒吧喝酒蹦迪,或者酒后一起找个地方小赌几把。但B君家里条件不好,弟弟正在上大学,他没有那个条件,所以慢慢的上司就讨厌他了!
期间他也曾想过和上司的上司营销总监谈谈,毕竟在他看来总监还算是比较公正的人,想到有次总监无意看到自己写的渠道细分报告十分赞赏的情形,他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的。但他总是担心引来上司更多的刁难而作罢,在上司的压力下一直苦于没有更好的办法。
终于有一天B君因为工作不思进取,创新性差被人力资源部解聘。据说上司给老板和人力资源部分别递交了一份很长的关于B君的评估报告。事情颇有戏剧性的是B君被开除不到2个月,上司也被公司因为排斥异己、工作状态差被开除。
有次职业人聚会我提到了B君的故事,大家一致认为B君过于软弱,做了上司心术不正的牺牲品。面对这样的上司,大家都认为应该B君应该义正严辞的反对上司,并主动找领导投诉他的行为不端。公开矛盾,即使不能扭转局面,也不至于轻易沦为上司的炮灰。我们也猜想一定是上司在四面楚歌的时候担心B君反对他,于是先下手为强,让本来也倍受争议的B君先下了岗。可见B君地位也是极其不牢固的,不然是可以挺过这2个月的。
谁在主宰职业人的命运?
两个类似的故事,截然不同的命运?A君和B君最初的资源和形势应该是差不多的,结果的不同显然是因为情商和思维的不同导致两个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也大相径庭。
面对职场不平和上司压迫,我们是主动谋求改变还是消极忍让。改变无效后,是主动据理力争,积极想办法解决还是任其自然积累成质变。是给上司一些压力,比如向越级投诉或者想办法让上司的上司知道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是继续大肚能忍忍尽天下难忍之事?这些都是我们都必须经历的职场发展阶段,每个选择都有其合理性,也很难一概而论。但显而易见的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选择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对自己命运的把握程度也大不相同,结果自然判若云泥。
一个人的主动提升,有种渠道是把上司捧到更高的位置,自己接替其位置。很显然这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也更受上司欢迎,还可以不断的复制直到升到天花板为止。但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上司压制下属的才华,制约下属的创新,甚至人为的“莫须有”把下属淘汰,这在中层部门经理中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特别是副职概率更高一些。
笔者曾经做过几个省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的部门经理和副理级别职业经理中,2年内能得到提升的不足10%,主动跳槽和被动淘汰的占到70%多,任职维持时间长的有2-3年,个别5年以上,短的就几个月,平均任职时间大约为一年。其中高达95%的人对自己的上司不满,认为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压迫和制约,甚至有的觉得受到虐待;同时调查得知,中层职业人辞职的原因有八成以上和上司相处郁闷、不和谐有关。
为何面对企业的上司的压迫和排挤,更多的中层选择了忍让和离开?而不去换个思维去正视和面对?聪明的员工为何了任人宰割的刀俎下的鱼肉? [NextPage]
分析:
1.对儒家的修身德念和道家中庸思想的误解、没有任何借口的奴役和愚化是毒害新时代的职业人的罪魁祸首。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阶级提倡的以德服人、仁义理信、凡是低调的哲学一直影响着现代的中国人的思维,这些思想固然有闪光的一面但更多的价值在于为统治阶级服务。千年的儒家治国的历史影响短时间不可能烟消云散,但职场中人还是要擦亮眼睛,不能盲目的借鉴和引申。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由书商和出版社操纵流行的管理新学,如《自动自发》、《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书不但迎合了企业老板的团购意图,还极大的愚化了员工。试想如果企业中,老板和上司面对一个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木偶型员工,还高兴的起来吗?怎么看,企业和军队都是有区别的,哪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严密性、纪律性、约束力也没有办法和军队相提并论,所以无论哪个喜欢服从哲学的老板也不会灌输员工任何情况下都无条件听从中层和高层的命令,都希望有一个制约的机制避免其胡来,这就是军队哲学带给中国老板的困惑:既希望员工听话懂得服从避免内耗,又担心个别员工不受管制为所欲为。所以说单纯号召员工服从和执行的理论,一开始就是矛盾的,也是害人的。
2.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职场生存指导书和所谓的人力资源专家的咨询学说,几乎清一色的倾向于职业人寻找方法被动服从,这对员工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都是极为有害的,更会极大囿制员工的创造力。
可能大凡有能力著书立说的人或是专家学者都算是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下属吧,所以立场好像都站在优势占有者上司这边。被动的服从和曲意合作,最终会导致下属与没有人格魅力、唯唯诺诺、阿谀奉承、循规蹈矩、没有创新、得过且过、毫无见解、水平一般、平庸之极等很多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对职业人特别是中层的成长十分不利。中层职业人的成长需要一个民主、和谐良性发展的空间和组织。上文中B君就是被动服从的牺牲品,因为他遇到了混蛋的上司。我们的成长不能渴求遇到英明的上司,而应该不断夯实自己的求生本领,这样才能降低复制B君命运的概率。
结论:学会淘汰自己的上司
上文中A君的做法,虽然按照传统来讲与以德报怨的思想相比称不上光明磊落,但绝对见得了阳光。他不但保护了自己,还维护了企业利益,有何不好?所以笔者认为,职场生存中特别是承上启下的中层经理人,应该换种思路和你的上司合作,积极配合协调工作,一旦面对心胸狭窄,手段卑劣的上司,有时积极进攻、动态和谐的工作方式才是最佳的合作方式,职场中人一定要培养自己勇于淘汰上司的魄力、能力和智慧。
虽然勇于面对甚至进攻上司,特别是行为值得争议的上司风险很大,很有可能葬送一段职业生涯或者过早的被淘汰出局。但无限风光在险峰,英雄救美成佳缘,高昂的风险往往成就大业者,“反骨”造就时代英雄。虽然上司资源、身份、地位都很高,但都是资本赋予的,也可以随时解除。我们熟知的有很多案例成功、失败的都比比皆是,但进攻挑战的弱者似乎都有所收获。
去年四月,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和他的高级女秘书因工作琐事发生激烈争吵,女秘书瑞贝卡愤然反驳上司的重语批评,通过邮件将事态扩大和曝光,最终导致两者都被迫离职。瑞贝卡虽然获得了最牛女秘书的称号成为职员反抗高层的代言人,但她的行为和个性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未来职场生涯应该没有大碍,但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个两败俱伤的失败案例。
如果从宿命的角度来看,潘刚和赵勇,在郑俊怀和倪润峰看来,应该都算是长着“反骨”的人。虽然潘刚和赵勇不是促成“郑俊怀事件”、“倪润峰下野”的直接原因,但没有潘、赵二人的长期存在及与后者公开化的矛盾,“国企一代”功成身退、和平交班也许还是一个可能完成的任务。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做投行一天到晚不看别的光看企业了。看的企业多了,自然会发现一些规律。……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和我的同事们接触了相当多的民营优秀消费品和消费者服务企业。
它们大都是自己细分市场中的佼佼者,年销售额在3亿到30亿元之间。在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企业家心比天高。坦率地说,这是优点,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连士兵不想当元帅都不是好士兵,更不用说大将。这些企业家大多不到50岁,事业初具规 模,行业地位初步确立,在业内和媒体上声名远播,再加上中国GDP连年两位数增长、本土市场迅速崛起的大背景,正是如鱼得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时 候。因此,个个都有鸿鹄之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做成一家世界级的企业。有些还真有可能。
开始考虑战略问题。以前都是机会驱动,现在开始考虑一些“我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样的战略问题。虽然一时半会还 不可能完全转变为战略驱动,但是那些有悟性的企业家至少会在一些不靠谱的“机会”到来的时候让战略的大图适度地平衡一下自己对短期利益头脑发热的追求。
开始学着忽悠资本市场。企业发展到这个规模,势必开始引起投资人的关注。先是投资人主动上门忽悠,可企业家多聪明啊,结果被他们忽悠的企业家听多了也跟着学会了以忽悠对忽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企业全面进入了与资本市场在忽悠与反忽悠中对接的时代。
企业往往都处在节骨眼上。这些企业要么在从这条增长曲线到那条增长曲线的“拐点”上,要么在从这个商业模式到那个商业模式、或者从这个发展战略到那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中,还有个别的竟然要一边拐着一边转。
账面亏损或微利的,往往其实很赚钱。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这些企业很多账面上都是亏损或微利的。这也不能全怪他们。
但“很赚钱”还是没有企业家心里以为的那么赚钱。企业由于财务不规范,很多该付的费用没有付(如四险一金),因此企业真正经得起审计的盈利能力往往连企业家自己都不清楚。比较靠谱的估计是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大都介于税务局看到的数字和企业家头脑中的数字之间。
普遍没有财务预测能力。这个阶段的企业通常都还没有学会预算管理,不要说站在今年看明年,就是站在这个季度看这个季度有时候都会看走眼。财务预测能否准确,反映的其实不是公司财务预测的能力,而是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企业家往往公私不分。他们之所以能住着洋房开着名车却拿着区区一两万块钱甚至几千块钱的工资,就是因为他们习惯了把公司锅里的和自己碗里的混为一谈。这种状态下的企业,报表外交易和关联交易有多少,是一件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到的事。
老板无比敬业。这些企业的老板们各有各的辛苦但是都很辛苦,他们往往事无巨细一手抓,没日没夜不休假。我时候我看着他们工作的状态,会觉得他们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但是再一想,又觉得他们要想有更大的成功,还真的需要改变一下这种状态。
没有真正的股权激励。你问这些企业有没有员工激励计划,他们通常都说有。但是等你真的要求看相关的法律文件,又会发现这些计划其实只停留在企业家的脑海里。你爱一个人有时候只说不做时间长了对方都不干,更何况你要让人家跟着你发财了。
都在喊“最缺的是人才”。这些公司往往都会说自己和二十一世纪一样最缺的是人才。问题是,全世界所有公司都面临的问题它还是问题吗?
它们大都是自己细分市场中的佼佼者,年销售额在3亿到30亿元之间。在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企业家心比天高。坦率地说,这是优点,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连士兵不想当元帅都不是好士兵,更不用说大将。这些企业家大多不到50岁,事业初具规 模,行业地位初步确立,在业内和媒体上声名远播,再加上中国GDP连年两位数增长、本土市场迅速崛起的大背景,正是如鱼得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时 候。因此,个个都有鸿鹄之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做成一家世界级的企业。有些还真有可能。
开始考虑战略问题。以前都是机会驱动,现在开始考虑一些“我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样的战略问题。虽然一时半会还 不可能完全转变为战略驱动,但是那些有悟性的企业家至少会在一些不靠谱的“机会”到来的时候让战略的大图适度地平衡一下自己对短期利益头脑发热的追求。
开始学着忽悠资本市场。企业发展到这个规模,势必开始引起投资人的关注。先是投资人主动上门忽悠,可企业家多聪明啊,结果被他们忽悠的企业家听多了也跟着学会了以忽悠对忽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企业全面进入了与资本市场在忽悠与反忽悠中对接的时代。
企业往往都处在节骨眼上。这些企业要么在从这条增长曲线到那条增长曲线的“拐点”上,要么在从这个商业模式到那个商业模式、或者从这个发展战略到那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中,还有个别的竟然要一边拐着一边转。
账面亏损或微利的,往往其实很赚钱。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这些企业很多账面上都是亏损或微利的。这也不能全怪他们。
但“很赚钱”还是没有企业家心里以为的那么赚钱。企业由于财务不规范,很多该付的费用没有付(如四险一金),因此企业真正经得起审计的盈利能力往往连企业家自己都不清楚。比较靠谱的估计是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大都介于税务局看到的数字和企业家头脑中的数字之间。
普遍没有财务预测能力。这个阶段的企业通常都还没有学会预算管理,不要说站在今年看明年,就是站在这个季度看这个季度有时候都会看走眼。财务预测能否准确,反映的其实不是公司财务预测的能力,而是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企业家往往公私不分。他们之所以能住着洋房开着名车却拿着区区一两万块钱甚至几千块钱的工资,就是因为他们习惯了把公司锅里的和自己碗里的混为一谈。这种状态下的企业,报表外交易和关联交易有多少,是一件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到的事。
老板无比敬业。这些企业的老板们各有各的辛苦但是都很辛苦,他们往往事无巨细一手抓,没日没夜不休假。我时候我看着他们工作的状态,会觉得他们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但是再一想,又觉得他们要想有更大的成功,还真的需要改变一下这种状态。
没有真正的股权激励。你问这些企业有没有员工激励计划,他们通常都说有。但是等你真的要求看相关的法律文件,又会发现这些计划其实只停留在企业家的脑海里。你爱一个人有时候只说不做时间长了对方都不干,更何况你要让人家跟着你发财了。
都在喊“最缺的是人才”。这些公司往往都会说自己和二十一世纪一样最缺的是人才。问题是,全世界所有公司都面临的问题它还是问题吗?
阅读全文
下一条:5款简约床头柜 营造简约风格卧室
PART A:优雅弧度 简约木质床头柜
清雅的卧室中,床品上的淡蓝色图案点缀出自然清新的气息,搭配实木床头柜,更能突出这种效果,简洁的线条弯成优雅的弧度,彰显出卧室的柔和与简约。
木质家具直接利用木条弯成优雅的弧度,连接起大小不同的上下层收纳空间,不仅造型美观,还很实用,尤其体现了极简主义的特点。
PART B:简单色彩 砝码形床头柜
时尚小巧的砝码形床头柜,搭配简约大方的红白配色卧室,颇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款床头柜本身简单的纯白色也代表了极简主义的特质。
小巧的砝码形床头柜,不仅移动方便、功能多样,而且其个性化的烤漆色也让这款床头柜显得格外时尚靓丽,搭配在床头显得别具一格。
PART C:自然材质 树桩形床头柜
仿佛天然树桩,让卧室充满原生态的气息,自然而又质朴的感觉对于极简主义的空间而言更是具有相得益彰的感觉。[NextPage]
拥有天然木质纹理的树桩形床头柜,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主义装饰效果,让极简主义卧室更加清新自然,充满舒适宜人的感觉。
PART D:简洁硬朗 钢木结构床头柜
线条简洁硬朗的钢木家具,是极简主义风格中常用的搭配,而且非常迎合时尚男士的青睐。搭配在卧室中给人大气干练的感觉。
圆形木质台面加上不锈钢底座构成了简洁的钢木床头柜,十字形的底座设计时尚而巧妙,在简单的造型上别出心裁,更具个性特色。
PART E:简化经典 简洁方形床头柜
传统的方形床头柜一般都是封闭式抽屉造型,或者独立柜门设计。不过在极简主义的卧室中,自然不能采用这种略嫌笨重的设计。
将经典的方形床头柜简化成开放式的四柱结构,更像一款方凳的造型。上下两层搁板可以用来收纳,上层还浓缩了一个小抽屉的设计,可以摆放一些零碎物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