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大嘴巴”当心成公害
时间:2010-06-08 人气:922 来源:管理世界 作者:
概述:近日,汉口一家企业职员沈燕有点烦:几日前在公司的公告栏里看到近日订单增多,大家做好加班准备的通知,她无意间向同事抱怨:“生意这么好也不加工资”,恰好被路过的上司听到。......
近日,汉口一家企业职员沈燕有点烦:几日前在公司的公告栏里看到近日订单增多,大家做好加班准备的通知,她无意间向同事抱怨:“生意这么好也不加工资”,恰好被路过的上司听到。上司觉得她有点大嘴巴,但沈燕却觉得委屈:我只是心直口快,不是故意搬弄是非,这算哪门子大嘴巴?
轻微级:话多有点吵
珍珍在刚进光谷一家机械制造类企业时,以幽默的说话方式,瞬间成为办公室同事的“开心果”。可渐渐地,珍珍不加装饰的说话方式,却开始令同事无法接受。“哟,张姐,你这件衣服好漂亮啊,我昨天在商场看到过,要一千多咧,你还真有钱。”一大早,看到同事张姐穿着一件新衣服进门,周末逛街时看到过此衣服的珍珍说话表情夸张,张姐笑笑没有言语。珍珍只好有点尴尬地坐下了。“方工,发工资条啦,你上个月奖金发了三千咧。恭喜呀!”刚刚从财务室回来的珍珍,见到工程师老方时,很大声地向他道喜。听闻此言,方工敷衍地应付了一下就离开了。
类似的片段出现的次数一多,大家就开始议论起来。“这个珍珍很开朗啊,不过什么都拿出来说。”“就是,还是太小了,不太懂事。”很快,珍珍觉得同事变“闷”了:自己再讲笑话,大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热闹了,接茬的人少了。
珍珍的同事认为,办公室里的适度放松是好的,同事之间有交流也是很有人情味的,但是嘴巴太大,说一些不合适的事情,肯定就不好了。再说,对于设计师而言,适当保持安静氛围,更适合工作。
中度级:无心惹人烦
上个月,武昌一家软件公司职员何苗,在路过设计二室时,突然被同事闵娟叫住。闵娟神秘兮兮地把她拉到一边说:“喂,你知不知道啊,你们办公室的那个小殷原来就是大专学历。”话语充满不屑。何苗愣了一下,很礼貌地说:“我觉得没有什么,小殷本来做事就很优秀,工作都这么多年了,学历算什么啊?”说完就离开了。
何苗所在的公司待遇不错,所以不少职员都是硕士学历,而在这种人才辈出的公司里,低学历一般被当成隐私,人事部门也不会向外透露。闵娟是一次无意在人事部填资料时才发现,那个技术能力突出的小殷居然只是个大专学历。感觉诧异的她,开始不停告诉别人此事,看到何苗时,也就“顺口”告诉了她。
闵娟的话,令何苗一上午都不舒服。本来嘛,工作之后是靠能力,英雄不问出处,大专又怎么样?何苗想,如果闵娟一旦知道自己是自考的大本,会不会也四处“发布”这个消息呢?
何苗和关系不错的同事聊到此事,同事却一点也不意外:闵娟不说这些话谁说啊?原来,闵娟在整个办公室都找不到说话的人,她整天在办公室不是说“谁和谁关系不好”、“谁马上要离婚了”,就是在说:“谁家条件很好”、“谁买的包包很贵”。每次她在议论这些时,办公室的同事都会借故走开,绝不插嘴惹人烦。
对于这些,闵娟却一点都没意识到:我又没什么坏心,就是讨论一下嘛,干嘛大家不爱跟我说话呢?
深度级:搬弄是非令人恨
汉口一家科技公司职员如意,最近和同事小芳闹了别扭。她发誓,以后再也不招惹这种恶意大喇叭的人。
29岁的如意,在单位拥有极好的人缘。上到老总,下到同事,都很喜欢这个好脾气、整天笑容满面的女孩。每个月,她的奖金都比大家要多几百元,大家都笑称她是老总的“小蜜”。
太多人喜欢,就难免遭遇嫉妒。一次,如意和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一起外出吃中饭,在餐厅偶遇同事小芳,于是几人一起坐下。席间,一个女孩在抱怨老总的制度不合理:“真是个猪,不知道这些政策是怎么出来的,猪脑袋。”她的气愤填膺,让其他几个同事不得不接茬安慰她的情绪。幽默的如意马上说:“老总胖是胖了一点,不能说人家像什么就是什么嘛。”一句话,大家都逗乐了。
可下午,一向很欣赏如意的总经理突然在QQ上问她:“我难道真的胖成了一头猪?”此话,令如意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她很快就明白过来,一定是小芳搬弄了是非。原来,她上次也听人提起过,小芳故意将一个同事的牢骚话告诉了HR,害得该同事被扣了一个月的奖金。看来,此人是个“惯犯”,内心极度阴暗。
虽然后来,总经理还是原谅了如意,但如意却总觉得哪里不舒服,见到坐在自己座位前方的小芳便觉得憎恶万分。“我是不会原谅她的,这个人内心太丑陋。”如意说。
轻微级:话多有点吵
珍珍在刚进光谷一家机械制造类企业时,以幽默的说话方式,瞬间成为办公室同事的“开心果”。可渐渐地,珍珍不加装饰的说话方式,却开始令同事无法接受。“哟,张姐,你这件衣服好漂亮啊,我昨天在商场看到过,要一千多咧,你还真有钱。”一大早,看到同事张姐穿着一件新衣服进门,周末逛街时看到过此衣服的珍珍说话表情夸张,张姐笑笑没有言语。珍珍只好有点尴尬地坐下了。“方工,发工资条啦,你上个月奖金发了三千咧。恭喜呀!”刚刚从财务室回来的珍珍,见到工程师老方时,很大声地向他道喜。听闻此言,方工敷衍地应付了一下就离开了。
类似的片段出现的次数一多,大家就开始议论起来。“这个珍珍很开朗啊,不过什么都拿出来说。”“就是,还是太小了,不太懂事。”很快,珍珍觉得同事变“闷”了:自己再讲笑话,大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热闹了,接茬的人少了。
珍珍的同事认为,办公室里的适度放松是好的,同事之间有交流也是很有人情味的,但是嘴巴太大,说一些不合适的事情,肯定就不好了。再说,对于设计师而言,适当保持安静氛围,更适合工作。
中度级:无心惹人烦
上个月,武昌一家软件公司职员何苗,在路过设计二室时,突然被同事闵娟叫住。闵娟神秘兮兮地把她拉到一边说:“喂,你知不知道啊,你们办公室的那个小殷原来就是大专学历。”话语充满不屑。何苗愣了一下,很礼貌地说:“我觉得没有什么,小殷本来做事就很优秀,工作都这么多年了,学历算什么啊?”说完就离开了。
何苗所在的公司待遇不错,所以不少职员都是硕士学历,而在这种人才辈出的公司里,低学历一般被当成隐私,人事部门也不会向外透露。闵娟是一次无意在人事部填资料时才发现,那个技术能力突出的小殷居然只是个大专学历。感觉诧异的她,开始不停告诉别人此事,看到何苗时,也就“顺口”告诉了她。
闵娟的话,令何苗一上午都不舒服。本来嘛,工作之后是靠能力,英雄不问出处,大专又怎么样?何苗想,如果闵娟一旦知道自己是自考的大本,会不会也四处“发布”这个消息呢?
何苗和关系不错的同事聊到此事,同事却一点也不意外:闵娟不说这些话谁说啊?原来,闵娟在整个办公室都找不到说话的人,她整天在办公室不是说“谁和谁关系不好”、“谁马上要离婚了”,就是在说:“谁家条件很好”、“谁买的包包很贵”。每次她在议论这些时,办公室的同事都会借故走开,绝不插嘴惹人烦。
对于这些,闵娟却一点都没意识到:我又没什么坏心,就是讨论一下嘛,干嘛大家不爱跟我说话呢?
深度级:搬弄是非令人恨
汉口一家科技公司职员如意,最近和同事小芳闹了别扭。她发誓,以后再也不招惹这种恶意大喇叭的人。
29岁的如意,在单位拥有极好的人缘。上到老总,下到同事,都很喜欢这个好脾气、整天笑容满面的女孩。每个月,她的奖金都比大家要多几百元,大家都笑称她是老总的“小蜜”。
太多人喜欢,就难免遭遇嫉妒。一次,如意和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一起外出吃中饭,在餐厅偶遇同事小芳,于是几人一起坐下。席间,一个女孩在抱怨老总的制度不合理:“真是个猪,不知道这些政策是怎么出来的,猪脑袋。”她的气愤填膺,让其他几个同事不得不接茬安慰她的情绪。幽默的如意马上说:“老总胖是胖了一点,不能说人家像什么就是什么嘛。”一句话,大家都逗乐了。
可下午,一向很欣赏如意的总经理突然在QQ上问她:“我难道真的胖成了一头猪?”此话,令如意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她很快就明白过来,一定是小芳搬弄了是非。原来,她上次也听人提起过,小芳故意将一个同事的牢骚话告诉了HR,害得该同事被扣了一个月的奖金。看来,此人是个“惯犯”,内心极度阴暗。
虽然后来,总经理还是原谅了如意,但如意却总觉得哪里不舒服,见到坐在自己座位前方的小芳便觉得憎恶万分。“我是不会原谅她的,这个人内心太丑陋。”如意说。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职场新人做好十件事最讨人喜欢
排名第1诚信
企业方面普遍认为,诚信是一名人走进职场最被注重的品质。
比如有一家知名企业在300多封简历当中,最终挑选了我们学校的两名学生。他们说相中这两名学生的理由是,简历中体现的材料没有做假,是实事求是描述自己的能力。面试时的表现也非常诚恳,有一说一,不懂的问题也不会逞强。有很多面试者把自己的能力写得天花乱坠,结果被具体询问时,这个不会那个不会,简直浪费双方的时间。
企业方面说,诚信的品质比实际技术更加重要,因为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毕竟不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用性,一般都要到企业中经过实战操作,才会真正熟悉专业技术。这样一来,一个人最基本的人品和素质就成了企业最关注的东西。
如果人秉性诚实守信,那么以后的道路基本不会走歪;但是若新人原本就有点滑头耍小聪明,怎么正确引导都可能偏离轨道。我们现在做毕业生就业指导,提倡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诚信”,要知道,做到这两个字有时候并不简单,可能会面对诱惑和考验。但不管怎么说,进入职场时,坚守这两个字是必须的。
排名第2沟通
某事业单位古女士
我们单位希望招聘来的新人性格较为开朗,不能太死气沉沉。能更快地融入团队,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着被别人接受。
我个人就很喜欢那种善于交流和沟通的新人,刚进入新环境,就能主动友善地接近身边同事,在该发言的时候发言,在该表示关心的时候真诚地关心他人。
其实,如果看到这样态度积极的新人,周围其他同事也会很乐意去接受这种善意的亲近,并作出相应的反馈。这样双方都能更快地彼此熟悉和了解,不仅有利于新人,也有利于工作开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人可以很张狂,在主动融入团队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
我见过表现很得当的新人,他们真的很讨人喜欢。刚来的时候嘴巴很甜,见着谁都尊敬地唤老师,但绝不是虚情假意,也更不会两面派。有什么工作也都积极肯干,并虚心地向其他前辈请教,即使做错了事情也敢于认错。他们还善于独立思考,善于积极提问,当然并不是刻意表现自己。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性格过于内向,沉默寡言又很怯问的新人,都不知道怎么让他们开窍,怎么引导他们。总之,从单位的角度,肯定欢迎勇于主动交流和沟通的新人。
排名第3合作
Jacky广告公司策划
我进现在这个公司一年了,当初和我一起进来的另外一个男孩子,早在年初就跳槽了。那是因为他一直有一种自信满满的感觉。
一次开会讨论广告方案,他居然因为项目组员和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而争论起来,弄得在场人都很尴尬。我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在之后的工作中,遇与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总是尽量避免跟人正面冲突,同事心里也明白,意见相左没关系,伤了和气是大事。
双方能识大体,明白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心平气和地探讨问题、互作让步,直至达成共识,是一种最完美的状态。
其实,同事之间的情谊也是在工作中培养起来的,团队精神也是通过一次次磨合、理解、迁就锻炼出来的。作为新人,有合作的意识应该较受企业欢迎。
排名第4谦虚
广告设计小姚
作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你多有能耐,有多大的抱负,也要本着学习的态度,“多干活儿少说话”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切忌自作主张。
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说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而实际上,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在大话上,工作业绩才是最好的竞争武器。
为了让自己的人生阶梯走得更高,良好的社交圈也是必须的。办公室的团体里,个人色彩过度浓厚,会使人产生排斥情绪,还是谦虚诚恳一点比较好。
排名第5务实
文员小张
当初跟小A一起进入同一家公司工作是很巧的一件事。小A长得很漂亮,在学校时曾担任过学生会干部,能说会道,很有主见的一个人。说实话,与她竞争我是有点自卑的。
进入公司第一天,小A就成了所有人注目的焦点。每天看她与同事们聊得很投机、熟络的样子,我都会有种被隔离,被忽视的感觉。但是我的心态比较好,我份内的事我一定会尽力做好,别人的事我大多不太干涉,工作
上遇到不懂的事情,我会虚心请教同事,中午吃饭时与同事聊聊天,渐渐大家都熟悉起来。
学会融入大的团体很重要,我虽然不及小A那么活络、适应性强。但同事们也都感觉到了,我的不善言辞背后的真诚。而且与小A相比,他们似乎更认可我,有什么事都拜托我,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也都交给我接手。
现在回头看看真的觉得,做人要低姿态一点,这是自我保护的好方法,急于求成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排名第6勤快
外企部门主管刘小姐
一次,我们部门来了两个新人,其中一个名校毕业的新人透着一股聪明劲,夸夸其谈,开始比较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就有意给他锻炼一下,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此人不踏实,口才很好,但一碰到烦琐的事就往后躲,最大的毛病是懒,能写五十个字决不写五十一个。几次后就被“淘汰”了。而另外一个非名校毕业的新人,看起来笨笨的,后来发现他很勤奋,很快适应了环境,结果在我们那里发展得最好。所以,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勤快点总没有错,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又懒惰。
排名第7注重细节
保险公司职员小李
刚毕业的大学生穿着往往比较休闲:牛仔、T恤……但穿着太随意给人感觉慵懒松散,上司或者同事们可能会认为你工作也不会太认真。上班经常迟到早退,动不动就请假,工作时间聊天上网,这些往往是纪律严明的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总之,是“菜鸟”一定要尽量严格要求自己,早到晚走,决不轻易为自己的私事请假离岗,多注意察言观色,尽量使自己少犯错误,少出纰漏。
排名第8有责任心
市场营销主管林先生
很多新人会对办公室的琐事不屑一顾,认为我堂堂一个名校本科生,就是过来做大事的么。企业看中的是一个员工的职业素质。对于一些别人都推脱不干的事,新人如何能主动要求接过来做,比较容易融入同事圈中,得到领导或者同事的赏识。
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向上司或同事展示自己学识或能力的机会;尽管单位开始不会对新人委以重任,往往让他们做一些比较琐碎的杂事、小事。但只有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取得上司和同事们的好感与信任。
排名第9谨慎言行
政府行政部门职员于先生
在我们这种年代悠久的老单位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是多年的老同事或老同学,甚至亲家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利益冲突,也有长期的感情依恋,真真假假,新人初到最好不要贸然介入矛盾当中。有时你听见一个老员工在对另一个骂骂咧咧,其实他们私下可能私交非常好,新人贸然伸张正义,轻者可能被当作“人来疯”,重者就是张狂了。
要知道,老员工有牢骚可以发,新人就不可以,因为老员工对部门有贡献,而且老员工在部门很多年,是家里人,说些过激的话没什么,一旦到了外面他们还是很团结的。新人刚来,什么都没做,就不应该说三到四。
排名第10大智若愚
信息技术项目负责人Peter
那是我刚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一次次同事让我帮她打印报表,我想这正是个学习的好机会,于是仔细研究起来。不料,我发现其中有一个重要数据算错了,不由大喊道:“Jessica,快过来,你犯了个大错!”原以为给她指出错误,她会对我感激不尽,没想到她板着脸恶狠狠地从我手里夺走了报表。后来我也从一个新人慢慢地变成了带领新人的前辈,也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新人该忌讳的一些事务。
当新人威胁到前辈地位,或让前辈“颜面无存”时,前辈们自然会表现出一副凶相。新人发现同事在某个工作环节出错了,可以在私底下告诉他而不是大嚷大叫、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样既给足了同事面子,也能赢得同事的好感。
在我看来,在职场里大智若愚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法宝,新人即使能力很强也不要锋芒毕露,尤其不能耍小聪明,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招人厌烦。
企业方面普遍认为,诚信是一名人走进职场最被注重的品质。
比如有一家知名企业在300多封简历当中,最终挑选了我们学校的两名学生。他们说相中这两名学生的理由是,简历中体现的材料没有做假,是实事求是描述自己的能力。面试时的表现也非常诚恳,有一说一,不懂的问题也不会逞强。有很多面试者把自己的能力写得天花乱坠,结果被具体询问时,这个不会那个不会,简直浪费双方的时间。
企业方面说,诚信的品质比实际技术更加重要,因为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毕竟不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用性,一般都要到企业中经过实战操作,才会真正熟悉专业技术。这样一来,一个人最基本的人品和素质就成了企业最关注的东西。
如果人秉性诚实守信,那么以后的道路基本不会走歪;但是若新人原本就有点滑头耍小聪明,怎么正确引导都可能偏离轨道。我们现在做毕业生就业指导,提倡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诚信”,要知道,做到这两个字有时候并不简单,可能会面对诱惑和考验。但不管怎么说,进入职场时,坚守这两个字是必须的。
排名第2沟通
某事业单位古女士
我们单位希望招聘来的新人性格较为开朗,不能太死气沉沉。能更快地融入团队,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着被别人接受。
我个人就很喜欢那种善于交流和沟通的新人,刚进入新环境,就能主动友善地接近身边同事,在该发言的时候发言,在该表示关心的时候真诚地关心他人。
其实,如果看到这样态度积极的新人,周围其他同事也会很乐意去接受这种善意的亲近,并作出相应的反馈。这样双方都能更快地彼此熟悉和了解,不仅有利于新人,也有利于工作开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人可以很张狂,在主动融入团队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
我见过表现很得当的新人,他们真的很讨人喜欢。刚来的时候嘴巴很甜,见着谁都尊敬地唤老师,但绝不是虚情假意,也更不会两面派。有什么工作也都积极肯干,并虚心地向其他前辈请教,即使做错了事情也敢于认错。他们还善于独立思考,善于积极提问,当然并不是刻意表现自己。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性格过于内向,沉默寡言又很怯问的新人,都不知道怎么让他们开窍,怎么引导他们。总之,从单位的角度,肯定欢迎勇于主动交流和沟通的新人。
排名第3合作
Jacky广告公司策划
我进现在这个公司一年了,当初和我一起进来的另外一个男孩子,早在年初就跳槽了。那是因为他一直有一种自信满满的感觉。
一次开会讨论广告方案,他居然因为项目组员和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而争论起来,弄得在场人都很尴尬。我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在之后的工作中,遇与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总是尽量避免跟人正面冲突,同事心里也明白,意见相左没关系,伤了和气是大事。
双方能识大体,明白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心平气和地探讨问题、互作让步,直至达成共识,是一种最完美的状态。
其实,同事之间的情谊也是在工作中培养起来的,团队精神也是通过一次次磨合、理解、迁就锻炼出来的。作为新人,有合作的意识应该较受企业欢迎。
排名第4谦虚
广告设计小姚
作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你多有能耐,有多大的抱负,也要本着学习的态度,“多干活儿少说话”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切忌自作主张。
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说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而实际上,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在大话上,工作业绩才是最好的竞争武器。
为了让自己的人生阶梯走得更高,良好的社交圈也是必须的。办公室的团体里,个人色彩过度浓厚,会使人产生排斥情绪,还是谦虚诚恳一点比较好。
排名第5务实
文员小张
当初跟小A一起进入同一家公司工作是很巧的一件事。小A长得很漂亮,在学校时曾担任过学生会干部,能说会道,很有主见的一个人。说实话,与她竞争我是有点自卑的。
进入公司第一天,小A就成了所有人注目的焦点。每天看她与同事们聊得很投机、熟络的样子,我都会有种被隔离,被忽视的感觉。但是我的心态比较好,我份内的事我一定会尽力做好,别人的事我大多不太干涉,工作
上遇到不懂的事情,我会虚心请教同事,中午吃饭时与同事聊聊天,渐渐大家都熟悉起来。
学会融入大的团体很重要,我虽然不及小A那么活络、适应性强。但同事们也都感觉到了,我的不善言辞背后的真诚。而且与小A相比,他们似乎更认可我,有什么事都拜托我,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也都交给我接手。
现在回头看看真的觉得,做人要低姿态一点,这是自我保护的好方法,急于求成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排名第6勤快
外企部门主管刘小姐
一次,我们部门来了两个新人,其中一个名校毕业的新人透着一股聪明劲,夸夸其谈,开始比较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就有意给他锻炼一下,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此人不踏实,口才很好,但一碰到烦琐的事就往后躲,最大的毛病是懒,能写五十个字决不写五十一个。几次后就被“淘汰”了。而另外一个非名校毕业的新人,看起来笨笨的,后来发现他很勤奋,很快适应了环境,结果在我们那里发展得最好。所以,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勤快点总没有错,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又懒惰。
排名第7注重细节
保险公司职员小李
刚毕业的大学生穿着往往比较休闲:牛仔、T恤……但穿着太随意给人感觉慵懒松散,上司或者同事们可能会认为你工作也不会太认真。上班经常迟到早退,动不动就请假,工作时间聊天上网,这些往往是纪律严明的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总之,是“菜鸟”一定要尽量严格要求自己,早到晚走,决不轻易为自己的私事请假离岗,多注意察言观色,尽量使自己少犯错误,少出纰漏。
排名第8有责任心
市场营销主管林先生
很多新人会对办公室的琐事不屑一顾,认为我堂堂一个名校本科生,就是过来做大事的么。企业看中的是一个员工的职业素质。对于一些别人都推脱不干的事,新人如何能主动要求接过来做,比较容易融入同事圈中,得到领导或者同事的赏识。
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向上司或同事展示自己学识或能力的机会;尽管单位开始不会对新人委以重任,往往让他们做一些比较琐碎的杂事、小事。但只有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取得上司和同事们的好感与信任。
排名第9谨慎言行
政府行政部门职员于先生
在我们这种年代悠久的老单位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是多年的老同事或老同学,甚至亲家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利益冲突,也有长期的感情依恋,真真假假,新人初到最好不要贸然介入矛盾当中。有时你听见一个老员工在对另一个骂骂咧咧,其实他们私下可能私交非常好,新人贸然伸张正义,轻者可能被当作“人来疯”,重者就是张狂了。
要知道,老员工有牢骚可以发,新人就不可以,因为老员工对部门有贡献,而且老员工在部门很多年,是家里人,说些过激的话没什么,一旦到了外面他们还是很团结的。新人刚来,什么都没做,就不应该说三到四。
排名第10大智若愚
信息技术项目负责人Peter
那是我刚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一次次同事让我帮她打印报表,我想这正是个学习的好机会,于是仔细研究起来。不料,我发现其中有一个重要数据算错了,不由大喊道:“Jessica,快过来,你犯了个大错!”原以为给她指出错误,她会对我感激不尽,没想到她板着脸恶狠狠地从我手里夺走了报表。后来我也从一个新人慢慢地变成了带领新人的前辈,也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新人该忌讳的一些事务。
当新人威胁到前辈地位,或让前辈“颜面无存”时,前辈们自然会表现出一副凶相。新人发现同事在某个工作环节出错了,可以在私底下告诉他而不是大嚷大叫、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样既给足了同事面子,也能赢得同事的好感。
在我看来,在职场里大智若愚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法宝,新人即使能力很强也不要锋芒毕露,尤其不能耍小聪明,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招人厌烦。
阅读全文
下一条:职场人际:学一点“圈子文化”
在职场中,男人容易抱成团,而女人,特别是优秀的女人,则往往喜欢玩排挤。
排挤这档子事,其实在职场上很普遍。什么原因导致自己被排挤?又有什么招数可以避免排挤?
故事一:我真的很受伤
周为硕士毕业后,在一家事业机关工作。勤恳的周为得到了同事们的“青睐”———今天老孙师傅请她帮忙写一份总结,明天张大哥问她能不能抽出点时间做一套表格……可每次到了午饭时间,人们都说说笑笑结伴离开,仿佛没看到她一样。“或许是年龄有差距,所以跟他们缺少共同语言吧?”周为这样安慰自己。可在半年之后的岗位定级上,周为吃惊地看到自己排在办公室最末位。周为明白,自己被排挤了。
●点评
办公室里总有一些人勤勤恳恳做了很多事情,却像读书时候的好学生一样,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还因为其常常埋头苦干,很少讲话,而被认为特立独行,遭到排挤。
无辜型的被排挤者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形象,停止“我可以做任何工作”的路线。短时期内会让人对你有一点坏印象,希望时间稍长之后,大家会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失误。
故事二:求人不如求己
裴斐之所以加入这家公司的销售部,最主要的原因是同校同系的师姐在这个部门做经理。果然,头两年,裴斐干得顺风顺水,几乎一路绿灯地做到了主管的位置。世事难料,师姐被调到分公司任副总经理,新来的经理又是“空降兵”,上任第三天就对裴斐发了一顿火,起因是一笔500多元的发票,裴斐的手下没有写清时间、地点和宴请的对象,她就给签字了。裴斐心里明白: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可裴斐没料到日子会这么难过,接二连三的小失误都让她成了靶子。很快,她成了“光杆司令”,手下的人都申请调到别的主管手下了。好在半年多后,在一次公开活动中,经理考虑欠周,负责此项工作的主管又缺乏经验,音响竟然临场失声。裴斐不慌不忙,从自己的车里取出手持喇叭,递给了表情焦急的副总裁。事后,裴斐被提拔为另一个部门的经理。
●点评
“靠山”走了之后,新来的上司一定要杀一儆百,而这一个被“杀”掉的,大半会是以前的“红人”。这个时候往往做多错多。
出人头地型的人往往有一定才华,被排挤常常是因为缺少一个真正的表现机会。因此,委曲求全、等待机会、把握机会是最佳上策。
故事三:一盘散沙是最软弱的
丁灵被“猎头”挖到这家公司的市场部做经理。没想到竟然遭到非暴力的反抗行为———小A说某个活动做不了,因为媒体不感兴趣;小B说活动超支,总监那里会通不过;小C请假,说自己严重感冒……丁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总监秘书那里打听到,原来在自己调来前,小C很有可能被提拔为经理,现在部门的一切状况都是小C一手策划的。
丁灵找到小A:“你经验老到,如果再好好地搞几个大型活动,为自己增加一些资本,主管的位置就离你不远了。”几天之后,小A主动来找丁玲,表示自己会完成那一份工作,丁灵对小B讲的则是:“听说你准备要小孩,奶粉钱是一定要提前准备好的。多完成一些工作吧!也好为将来做筹划。”小B听了,自然干劲十足。至于小C,丁灵以长期休病假、身体状况不适合现任工作为由,将她调到了别的部门。
●点评
一般到一个新单位当头儿,总会遇到手下不怎么服管的问题。这几乎是所有新领导一定会遇到的。要处理好的确需要点领导才能:在排挤自己的小团队中增加点不安定的因素,让他们内讧,打散他们,自然就没有人排挤自己了。
故事四:我也不想排挤人
我们部门同事之间本来有些小摩擦,但当另一个部门的小韩借用到我们办公室之后,小摩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统一战线”般地冷落小韩。而冷落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部门的领导和她所在部门的领导关系不好。于是,小韩的电话响了没人去接;有人问小韩在不在,我们都一致摇头说不清楚;偶尔大领导路过,看到小韩没在,我们还会淡淡地说:“常常看不到她啊!”……小韩其实是个好女孩,每次出差还给我们带小礼物或风味小吃,可我们真的没办法不排挤她啊!
●点评
门派之争是职场排挤的一个重要原因。你是谁的人,决定了你的日子好不好过,这时,排挤与被排挤并不是性格那么简单的因素。
门派斗争型中的排挤者和被排挤者都是最不情愿也是最不稳定的,因为搞不好哪一天就会随着门派的改变而转变。
故事五:前男友成了罪魁祸首
世界有多小,苏妆以前并不知道。可当她知道自己的前男友成了同事刘丽丽的现任男友之后,她开始觉得无比郁闷。先是自己千辛万苦写好的报告无缘无故地从电脑上消失,然后是一手接待的客户竟然坚持要更换业务代表,最要命的是,月底上报的表格竟然错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数字,被经理臭骂。让她吃惊的是,这一切都是刘丽丽做的手脚。刘丽丽甚至直截了当地对她说:“要么我和他分手,要么你换个工作,否则我们要一直斗下去了!”
●点评
当人成了排挤的驱动因素,这就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私人恩怨,最好的办法是躲开这个人,调换另一个部门。如果不能,不妨反抗,收集相应的证据,向上级寻求帮助。
故事六:家境好又不是我的错
王青的家境不错,不但开车上班,还穿得很有品位,据说家里已经给她在单位附近的小区买于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很多年轻的男同事喜欢围着王青转,可在分配销售小组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女同事愿意和王青一组;好不容易有了搭档,在有销售机会的时候,对方竟隐瞒起来不告诉王青,甚至王青发现并与她对质时,她还轻描淡写地说:“反正你家那么有钱,何必在乎这点小钱呢?”
●点评
不仅工作突出会成为被排挤的原因,家境出众也可能引发排挤。
家境不错的被排挤者实在没有特别好的应对办法———总没人希望自己破产吧?所以还是打打亲民牌,多送些礼物,请大家吃吃饭,让大家对你树立慷慨大方的好印象吧。
专家忠告
在职场上混,少不了与人竞争,排挤只不过是其中一种职场自然法则,上场就是要较量。
当自己被排挤时,首要任务不是大肆宣扬,仿佛天下人都对不起你;也不是暗地里做手脚。要知道排挤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做到的;更不是一气之下跳槽离开就可以逃脱得了的。我们要做的是静静地观察与等待:观察排挤你的人员构成;分析他们的初衷———要知道,人们很少会排挤不相干的人。然后,安静等待翻身或者让排挤者彻底失效的机会。
当你也是排挤者中的一员时,不能舍弃做人的基本原则。可能你排挤别人有不得已的苦衷,但记得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才会给别人和自己都带来方便。
排挤这档子事,其实在职场上很普遍。什么原因导致自己被排挤?又有什么招数可以避免排挤?
故事一:我真的很受伤
周为硕士毕业后,在一家事业机关工作。勤恳的周为得到了同事们的“青睐”———今天老孙师傅请她帮忙写一份总结,明天张大哥问她能不能抽出点时间做一套表格……可每次到了午饭时间,人们都说说笑笑结伴离开,仿佛没看到她一样。“或许是年龄有差距,所以跟他们缺少共同语言吧?”周为这样安慰自己。可在半年之后的岗位定级上,周为吃惊地看到自己排在办公室最末位。周为明白,自己被排挤了。
●点评
办公室里总有一些人勤勤恳恳做了很多事情,却像读书时候的好学生一样,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还因为其常常埋头苦干,很少讲话,而被认为特立独行,遭到排挤。
无辜型的被排挤者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形象,停止“我可以做任何工作”的路线。短时期内会让人对你有一点坏印象,希望时间稍长之后,大家会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失误。
故事二:求人不如求己
裴斐之所以加入这家公司的销售部,最主要的原因是同校同系的师姐在这个部门做经理。果然,头两年,裴斐干得顺风顺水,几乎一路绿灯地做到了主管的位置。世事难料,师姐被调到分公司任副总经理,新来的经理又是“空降兵”,上任第三天就对裴斐发了一顿火,起因是一笔500多元的发票,裴斐的手下没有写清时间、地点和宴请的对象,她就给签字了。裴斐心里明白: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可裴斐没料到日子会这么难过,接二连三的小失误都让她成了靶子。很快,她成了“光杆司令”,手下的人都申请调到别的主管手下了。好在半年多后,在一次公开活动中,经理考虑欠周,负责此项工作的主管又缺乏经验,音响竟然临场失声。裴斐不慌不忙,从自己的车里取出手持喇叭,递给了表情焦急的副总裁。事后,裴斐被提拔为另一个部门的经理。
●点评
“靠山”走了之后,新来的上司一定要杀一儆百,而这一个被“杀”掉的,大半会是以前的“红人”。这个时候往往做多错多。
出人头地型的人往往有一定才华,被排挤常常是因为缺少一个真正的表现机会。因此,委曲求全、等待机会、把握机会是最佳上策。
故事三:一盘散沙是最软弱的
丁灵被“猎头”挖到这家公司的市场部做经理。没想到竟然遭到非暴力的反抗行为———小A说某个活动做不了,因为媒体不感兴趣;小B说活动超支,总监那里会通不过;小C请假,说自己严重感冒……丁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总监秘书那里打听到,原来在自己调来前,小C很有可能被提拔为经理,现在部门的一切状况都是小C一手策划的。
丁灵找到小A:“你经验老到,如果再好好地搞几个大型活动,为自己增加一些资本,主管的位置就离你不远了。”几天之后,小A主动来找丁玲,表示自己会完成那一份工作,丁灵对小B讲的则是:“听说你准备要小孩,奶粉钱是一定要提前准备好的。多完成一些工作吧!也好为将来做筹划。”小B听了,自然干劲十足。至于小C,丁灵以长期休病假、身体状况不适合现任工作为由,将她调到了别的部门。
●点评
一般到一个新单位当头儿,总会遇到手下不怎么服管的问题。这几乎是所有新领导一定会遇到的。要处理好的确需要点领导才能:在排挤自己的小团队中增加点不安定的因素,让他们内讧,打散他们,自然就没有人排挤自己了。
故事四:我也不想排挤人
我们部门同事之间本来有些小摩擦,但当另一个部门的小韩借用到我们办公室之后,小摩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统一战线”般地冷落小韩。而冷落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部门的领导和她所在部门的领导关系不好。于是,小韩的电话响了没人去接;有人问小韩在不在,我们都一致摇头说不清楚;偶尔大领导路过,看到小韩没在,我们还会淡淡地说:“常常看不到她啊!”……小韩其实是个好女孩,每次出差还给我们带小礼物或风味小吃,可我们真的没办法不排挤她啊!
●点评
门派之争是职场排挤的一个重要原因。你是谁的人,决定了你的日子好不好过,这时,排挤与被排挤并不是性格那么简单的因素。
门派斗争型中的排挤者和被排挤者都是最不情愿也是最不稳定的,因为搞不好哪一天就会随着门派的改变而转变。
故事五:前男友成了罪魁祸首
世界有多小,苏妆以前并不知道。可当她知道自己的前男友成了同事刘丽丽的现任男友之后,她开始觉得无比郁闷。先是自己千辛万苦写好的报告无缘无故地从电脑上消失,然后是一手接待的客户竟然坚持要更换业务代表,最要命的是,月底上报的表格竟然错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数字,被经理臭骂。让她吃惊的是,这一切都是刘丽丽做的手脚。刘丽丽甚至直截了当地对她说:“要么我和他分手,要么你换个工作,否则我们要一直斗下去了!”
●点评
当人成了排挤的驱动因素,这就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私人恩怨,最好的办法是躲开这个人,调换另一个部门。如果不能,不妨反抗,收集相应的证据,向上级寻求帮助。
故事六:家境好又不是我的错
王青的家境不错,不但开车上班,还穿得很有品位,据说家里已经给她在单位附近的小区买于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很多年轻的男同事喜欢围着王青转,可在分配销售小组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女同事愿意和王青一组;好不容易有了搭档,在有销售机会的时候,对方竟隐瞒起来不告诉王青,甚至王青发现并与她对质时,她还轻描淡写地说:“反正你家那么有钱,何必在乎这点小钱呢?”
●点评
不仅工作突出会成为被排挤的原因,家境出众也可能引发排挤。
家境不错的被排挤者实在没有特别好的应对办法———总没人希望自己破产吧?所以还是打打亲民牌,多送些礼物,请大家吃吃饭,让大家对你树立慷慨大方的好印象吧。
专家忠告
在职场上混,少不了与人竞争,排挤只不过是其中一种职场自然法则,上场就是要较量。
当自己被排挤时,首要任务不是大肆宣扬,仿佛天下人都对不起你;也不是暗地里做手脚。要知道排挤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做到的;更不是一气之下跳槽离开就可以逃脱得了的。我们要做的是静静地观察与等待:观察排挤你的人员构成;分析他们的初衷———要知道,人们很少会排挤不相干的人。然后,安静等待翻身或者让排挤者彻底失效的机会。
当你也是排挤者中的一员时,不能舍弃做人的基本原则。可能你排挤别人有不得已的苦衷,但记得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才会给别人和自己都带来方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