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橱企如何发挥蜕变的智慧?
详细内容

国内橱企如何发挥蜕变的智慧?

时间:2010-03-31     人气:1280     来源:全球铁艺网     作者:
概述:尽管这一下降趋势有所缓解,但仍然暴露出外向型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外销型企业迫不得已纷纷“出口转内销”,进军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复杂,要成功破茧、蜕变,需要智慧。如何发挥蜕变的智慧? ......
    尽管这一下降趋势有所缓解,但仍然暴露出外向型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外销型企业迫不得已纷纷“出口转内销”,进军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复杂,要成功破茧、蜕变,需要智慧。如何发挥蜕变的智慧? 

 2009年的橱柜行业,“出口转内销”是外销型企业提得最多的话题。外销市场受挫,转战内需市场无疑是化解经营风险、保生存的好办法。但转战内需市场,并不像一些商家想像的那么简单。“出口转内销”要从生产导向到营销导向的转变,是重新拓展一个全新市场的过程。由于外、内销的经营运作过程存在巨大的差别,所以,在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考验。正如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教授所言:“外贸企业转内需市场,如果凭借‘短期之勇’ 那就意味着已经失败了一大半,因为内需市场远比他们过去做外贸的商业游戏更为复杂。”

 “出口转内销”企业如何改变惯有思维?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如何构建市场渠道,打造自主品牌?如何掌控游戏规则?这都是“出口转内销”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转内需市场,必须理清五大关系 

 笔者认为,“出口转内销”企业要想成功撬开内需市场,必须理清以下关系。

 1.生产导向与营销导向的战略转变。改变从产品生产赚取“利润差价”的经营思路,向打造自主品牌、获得产品和企业长久利益的经营理念转变。

 2.大企业与小品牌的市场定位关系。切忌盲目开拓市场,必须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市场定位也要“量体裁衣”。盲目铺网,求大求全,很难精耕细作,得不偿失。

 3.贸易型思维与品牌型思维的策略关系。由于外销市场与内销市场运作的迥异,因此,外销企业在转战内需市场时,往往套用外销市场的经营策略,比如简单地把全国市场分解成若干个大区域,这种粗放形的渠道管理是很多外贸企业的通病。这往往导致外销企业在内需市场上“水土不服”。所以,要想在内需市场运作游刃有余,必须要进行渠道创新和终端创新。

    4.生产、加工与研发、营销的关系。外贸运作模式的特点,令多数外贸企业将资源集中在生产和制造等到方面,而在研发和销售环节往往是其短板,而这恰恰是内需市场的重头戏。所以,“出口转内销”的企业要想立足国内市场,必须处理好这种关系。 

 5.外向型人才与内需人才的定位关系。由于外销与内销市场运作有别,所以,二者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必须要调整原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培育内销型人才。

 规避风险:勿忽视五个问题

 对于转战内需市场的企业而言,如何开拓国内市场是首要问题。开拓国内市场,降低风险最重要。笔者认为,规避风险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新认识国内市场。外销型企业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对国内市场的认识不够,甚至不够重视。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既然在外销市场已经取得了成功,那么,“拿下”国内市场自然不成问题?事实上,国际市场认可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未必“吃香”。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欧洲市场对服装款式的要求比较稳定,同一款式的服装,企业往往能出口10万件。但在国内市场,同一款式的服装只能卖出七八千件,两者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外销企业必须要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才能打开国内市场。

 2.精耕细作,夯实根基。外销型企业往往将市场开发交给代理商或者国外合作伙伴,企业只管制造、供货,赚取生产利润。转战内需市场,情况完全改变了,从订单执行型企业转变成了市场导向型企业;从单一的制造功能型企业,转变成了兼备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的多功能型企业;从成本管理型企业转变成了价值管理型企业。这些改变,使企业要想盈利,就必须具有培养和开发市场的能力。由于国内市场情况复杂,所以,在开拓时必须精耕细作,夯实根基,比如可先开拓、经营好区域市场,再实施扩张、铺网。

 3.谋长远发展,放弃短线思维。大部分外销型企业运作模式,一般是“接了订单才生产,做一单是一单”。但是,内需市场的培育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种操作模式不适合国内市场。目前,“出口转内销”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多数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崛起的企业,对内需市场的培育时间较长。所以,转战内需市场,必须要有长远发展的战略,放弃“短线思维”。

 目前,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北京奥运会之后,众多跨国企业纷纷扩大营销队伍,并且实施渠道下沉。此举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所以,转战内需市场的外销型企业,要想在短时间内立足市场是不现实的。

 4.以人为本,重新整合人才资源。就人才的结构与合理性方面,内销型企业普遍要好于外销型企业。由于市场运作模式不同,所以外销型企业往往对人才不够重视,能减则减,以节约成本为目标。因此,开拓国内市场,必须要敢于在人力资源上投入,整合、扩充人才队伍,特别是要加强市场和营销方面的人才配备,并提升战略和投资管理的能力。

 5.产品经营转品牌经营。外销型企业原来所处的产业层次较低,赚钱相对容易。但要在国内市场经营,仅仅停留在订单制造这样低层次的水平是行不通的,必须从产品经营转品牌营销,走品牌发展之路。

 创建品牌:“要做对事情”

 外销型企业打开内需市场不易,创建品牌就更难。笔者认为,创建品牌应注意以下两点。

 1.品牌的根本是产品。首先,企业必须要解决认知上的问题,即品牌的根本是什么?品牌的根本是产品。没有产品的品牌是难以生存的。所以,创建品牌,必须对产品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

 既然产品是品牌的根本,那么,如何开发产品呢?必须有开发导向。产品开发的导向: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二是以企业领导者主观的判断为导向。

 哪个才是正确的导向呢?实践证明,企业领导者的主观判断往往产生偏差。因为,仅凭主观判断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企业不可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开发产品,必须在“肯定”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才能“做正确的事”。

    2.如何创造“肯定”的环境,“做正确的事”呢?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必不可少。 

 通过市场研究,了解清楚几个问题,以确保“做对事情”:一是对没有购买产品者,了解他们为什么不买;二是对没有购买产品者,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三是对购买竞争对手产品者,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而不是自己的产品;对购买自己品牌产品者,了解其满意什么,不满意什么。

 品牌传播:“加深人们对品牌的记忆”

 橱柜行业,仅有好的产品并不代表就有好有销售额,更不代表就可以创建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如果说产品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所占的比率为70%,那么,剩余的30%就要靠传播了。如果说产品是创建品牌之根本的话,那么,传播则是让品牌腾飞的翅膀。

 如何传播?必须要给品牌准确的定位。根据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人们只会记住一类事物中的“第一”。“第一”投射到人们的记忆体系中,就会将其固化成这一类事物的代表。因此,定位其实就是为品牌找到一个在行业中的“第一”或“唯一”的地位,能够让品牌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如何做到“第一”?首先要从行业着手,做到行业里“销量第一、规模第一”、“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品牌”等等;二是从市场细分着手,做到如“质量最可靠”、 “最高档、最贵”、“价格最低”、“功能最齐全”、“单一功能最优”、“最有个性”、“服务最好”等等;三是从企业自身着手,做到“创新能力最强”、“经营团队最优秀”、“综合实力最强”等,加深人们对品牌的“记忆”。

 明确品牌定位后,必须将品牌战略上升到经营指导战略的高度上来,资源配置要以品牌定位为核心,包括:价值链配置、组织结构设置、经营观念确定、员工行为规范、产品开发实施、传播开展等等。

 传播的关键是执行。有道是“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品牌传播,重要的是执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品牌创立初期。这一阶段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为主要任务,告诉受众“品牌是谁?”“产品优势是什么?”这一阶段,品牌以功能性诉求建立区隔,如乐百氏纯净水的“乐百氏纯净水,27层净化”广告语,就是告诉受众产品的“纯净”。以此推动产品的销售,同时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第二阶段,品牌成长期。本阶段以提高品牌影响力,尤其是美誉度为主要任务,告诉受众“品牌推崇什么?”这一阶段,品牌以感性诉求赢得受众感情上的认可。如“美的,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就是告诉受品牌的价值主张,为消费者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并让其产生共鸣,为提升品牌影响力及行业地位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品牌成熟期。这一时期以巩固品牌的影响力,成为区域文化的代表为主要任务,并告诉受众“品牌代表什么文化观念,代表什么样的民族性”。如可口可乐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被视为“崇尚个人感受”的美国文化的代表。

 目前,大部分外销型企业的品牌创建还处于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就是告诉受众“我的品牌是谁?我的品牌下的产品有什么优势?”。

 在品牌创建初期,最重要的是知名度。没有知名度,美誉度便无从谈起。所以,在品牌创建的初期阶段,一些突破常规的传播,能够快速地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知名度是什么?知名度就是竞争力。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在家庭的众多房间中,在夜间使用最多的是卧室。下班之后,人们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卧室中度过的,而且是处在睡眠状态。正是由于使用时间和功能的特殊性,卧室在装修设计中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阅读全文
  •     当我们经历“危机”“喷井”“工荒”“品牌”“创新”“模式”等诸多关键词在家具行业此起彼伏时,我们有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感念时期,那就是“低碳”。在刚刚过去的家具行业又一次盛会中,承蒙诸多媒体朋友的支持与厚爱,都先后到著名品牌策划人曹洪福先生服务的品牌“骏业家具”展位上进行深度交流沟通。在众多媒体的谈话中,我留意到一个全新的视角,那就是他们已经把更多的精力与话题涉入到“低碳生活”。于是我们不得不把低碳与家具的关联做进一步的思考。

        家具谈低碳还为时过早 

     其实,从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以来,“低碳经济”这个关键词就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同时也成为诸多上层生活者茶余饭后探讨的重要话题。可是作为家具行业来说,自进入12月以来,大家几乎无不例外的开始筹备3月展会,接着就是过大年、邀请客户、搭建展位、布置展厅、参展、洽谈,似乎没有几个人有太多的时间思考与关注“低碳”。当媒体问及我低碳对家具产业的影响时,我确实有些不知所云。的确如此,资深品牌策划人曹洪福先生作为家具行业的探索与研究者,都没有用太多的精力去思考这个话题。当然在展会上,也看到一些品牌大打低碳牌,从品牌运作或市场推广的层面上来讲,概念和时政的运用是非常不错的,只要我们紧密围绕社会热点做足文章,对品牌传播还是大有好处。可是我要说的是,低碳的本质是什么,有几个企业能深刻理解,对于目前的家具行业来说谈低碳还为时过早。

     当我带着“低碳”这个话题用了两个不眠之夜思考之后,才赫然发现家具业低碳之路还很遥远。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是一个对综合能源的利用能力的全面体现,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人的思维意识方面来说,低碳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那么我们回望家具产业,责任和利益那个比重会更明显?在我前期的文章里提过,生意人与企业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企业主对利益和责任的思维模式。作为家具产业目前还大多处于生存或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追求利益必然会大于责任,所以说家具谈低碳还为时过早。    

     家具走低碳迫在眉睫

     面对如此热门的话题,也许以上的分析对家具产业或者说善于概念运营的家具人来说,无疑是泼冷水。但对实际的家具产业来说,和低碳的关联实在是太多了,面对产业现状,品牌化进程已经全面进入,品牌就意味着品质,更意味着责任,家具产业要更高、更好的发展,走低碳之路迫在眉睫。也就是说,面对产业格局的发展变化,我们必须用心发现,脚踏实地,从家具产品的本质出发,面对低碳生活,我们还要做的更多。 

     首先是环保,环保这个话题在家具行业并不陌生,可是真正做好的又有多少,“甲醛门”为何频频上演?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品牌已经做得很不错,特别是走中高档市场定位的产品来说。比如骏业家具,他们采用的主材是俄罗斯进口的楸木,从原材了得来源上就得到第一手环保性能的控制。家具产品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努力提升生活质量保证居家的健康,才是家具产业存在的根本意义。所以说就环保一项只有用心做好,从原材料选用、加工技术改良、生产体系管理等环节做到实处,才能说我们已经进入低碳生活的门槛。

     其次是节能,低碳的另一个层面就是能源的节约,目前产业加工、管理还相对粗矿,产能效益还有待提升。作为家具产业的第一材料就是木材,我们只有从产品款式开发、工艺改进、制程管理等连贯化解进行有效控制和节约,才能成为低碳生活的目标添砖加瓦。还是以骏业家具为例,他们作为木家具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在整个产品开发上,就明显感受到在有效表现实木产品工艺品质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人造板材或胶合板,对材料的很里利用和能源损耗做到最好。在整个制程管理中,有效发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作用,使员工自发的对原材料的合理搭配与使用。同时骏业家具业多年以来也大力推行“双增双节”运动,使全员从生活中的节水、节电、减耗、减排等环节共建低碳生活。也只有把低碳分解成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准则,才有可能说我们进入低碳生活。

     最后是创新,我们一直在家具行业没有停止过呼吁创新,但更多的还停留在款式设计的创新,伴随低碳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家具产业必须通过更多的渠道进行创新,来适应未来产业-全球品牌网-发展的趋势。比如,原材料创新,可以尝试一些实木与金属、塑料、玻璃、皮革、纤维……等多种材料的融合,以降低实木材料的采伐周期,扩大绿化面积;工艺创新,通过提升加工设备的技术含量提高加工效率、人均产值等,以此减少生产周期、节约能源损耗;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文化,增强工人自主性,提升产品文化,增强产品价值感,提升渠道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以此提升产品接触人群的愉悦感,扩大品牌的社会价值,以此达成循环低碳的生活目标。

     曹洪福先生认为,要实现低碳生活不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所能实现的,我们只有彻底认识低碳的意义与本质才能让低碳在家具行业扎根成长。低碳看似遥远,却与生活息息相关,低碳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或成为家具产品的翅膀,我们不要企图用低碳的感念创造虚幻的价值或成就品牌传奇。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生活责任,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产品,只要只要肩负责任用心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成为低碳受益的一员。相信伴随低碳概念的不断深入与升华一定会带动家具产业的全新发展,低碳生活我们一起努力。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