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谈判二十计之收尾篇
详细内容

销售谈判二十计之收尾篇

时间:2010-03-19     人气:1093     来源:销售与市场     作者:
概述:  在谈判的收尾阶段,只记着收钱,不去通过谈判取得未来销售执行过程中的主动权,是销售谈判的大忌。因为中国的商家非常擅长在合同之外搞些名堂,让你有苦说不出。        销售谈判的收尾阶段干什么?    还用说......
  在谈判的收尾阶段,只记着收钱,不去通过谈判取得未来销售执行过程中的主动权,是销售谈判的大忌。因为中国的商家非常擅长在合同之外搞些名堂,让你有苦说不出。 
   
  销售谈判的收尾阶段干什么? 
  还用说,收钱呗! 
  请对方付钱,马上付钱,当然是题中之意。但还有一件事:寻求主导未来执行过程的机会,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漠视了。 
  谈判结束,开始销售执行,商家往往选在这个当口提出很多“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大多在以前的谈判中涉及过并已达成共识,比如:提供额外促销、人员支持、账期、广告、价格折让等等。厂家一旦不能及时满足,商家就以拖延订单、投靠竞品来要挟。 
  内部问题同样困扰着正常的销售执行:费用核销的财务习惯、物流配送的实施情况、损耗处理、技术支持等等。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因此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充当着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与客户之间的“夹板”。 
  之所以如此被动,大都因为销售人员在谈判的收尾阶段,没有梳理未来销售执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并就此与对方谈判,错过谈判合作地位(或联盟)的最佳时机。要知道,经过前面的谈判,收尾时双方关于销售利益的共识程度正达到顶峰啊! 
  本文谈的五个计谋,将帮助销售人员最大限度地避免销售执行过程中的麻烦,主导未来的执行过程。 
   
  见好就要收:销售讲究的就是落袋为安 
   
  [定义]对方一旦确定采购承诺,应尽快促其付款。 
  销售员小张终于谈好了一个客户,签字盖章,约定3日内对方付款。接下来的3天小张一直忙着别的事情,对方曾让他抽空去取支票,因为觉得对方很有诚意,小张倒也不急。第7天小张去取支票,不料被告知别的厂家搞促销,公司觉得挺有“赚头”,先把钱付给他们了,请他过几天再来,临了还加了一句“你要早来三天就好了。” 
  后来小张又去了几次,对方要么没有钱,要么希望小张放点账期,因为钱还是不够。过了2个月,对方索性告诉他:公司近来资金紧张,原来说好的合作只能暂缓。 
  这事让小张一直郁闷至今,大骂对方没有诚信、缺德!其实,那客户已经准备好了钱,与他们合作的另外一个厂家得知了这个消息,自然不希望客户分散资金,于是软硬兼施,把这场已经定下来的合作搅黄了。 
  [结论] 
  海誓山盟没有既成事实来得可靠! 
   
  移花接木:把内部制度变成外部约定 
   
  [定义]以行业约定俗成等方式,将公司内部的制度强加于对方,提高在未来合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浙江有一家门锁制造企业,其“电镀”工序是外包的,按加工单价乘以合格品数量来结算加工费。离他们30公里外的一家电镀厂拿到了这份常年订单,但3个月后,合作就出现了问题:验收的数量老是合不拢。 
  协议约定的数量验收流程是这样的:锁厂发毛胚料给电镀厂,电镀厂根据送货单上的数量品种验收实物入库,电镀厂将成品送回锁厂,当场不验收,待锁具总装时验收。签协议时电镀厂曾经有疑问,但锁厂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操作。为拿下单子,电镀厂方面也就作罢了,更何况这桩生意是由熟人介绍的。 
  问题恰恰就出在“当场不验收”上。结果双方不得不重开谈判,直到确认都满意的验收流程。 
  事情平息不久,锁厂又找了一家电镀厂分流部分“油水”较大的电镀业务。 
  收尾阶段的侥幸心态,导致了第一次让步,最后差点搅黄了一单稳赚的生意。事后我们了解到,当初锁具厂确定的验收方式,完全是谈判人员考虑日后的“方便”,并不是厂方的“惯例”。 
  采购方利用心态上的高姿态,往往喜欢将一些有利于己方的合作方式强加于供应商。一些著名公司和其经销商签署的“经销合作协议”长达几十页,商家为了获得合作的机会也只能忍气吞声。 
  比如:价格、销售指标、销售奖励都已谈好,但商家必须接受厂家的物流规则,“商家代垫费用一厂家兑现”的流程和周期,以及厂家造成的供货不足不减扣销售指标等等。只有一类商家除外——现代商超!他们用厂家对付传统商家的方法对付厂家:“一切按照我们的制度合作!”于是乎,厂家也像传统商家一样,有了规模没有(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了利润。 
  [结论] 
  将己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强加于对方,控制未来合作运营的主动权。虽然这不尊重对方,但一直很流行,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君不见,每年都有大批厂家请专家给商家上一门“如何管理经销商”。据说很多商家听了以后茅塞顿开:“原来我们这么落后啊!感谢厂家对我们的管理!”嘿!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如何应对] 
  不要听信对方所谓的“这是一件小事情”,也不要听信对方说的“我们的方法很优秀”,你要做的足仔细研究他们的方法,采纳对你有利的。 
   
  先下手为强:我是厂家我坐庄 
   
  [定义]利用己方足供应方的传统优势,设计一个换庄游戏,约定由己方先坐庄,先行主导执行过程。 
  我们曾遭遇过这样的一个商家老总,曾是雀巢公司的西区总监,极具资历,非常熟悉厂方的谈判方式。销售谈判收尾时,我们破天荒地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对方坚持区域总代为龙头的分销模式,我方坚持多支撑点的网络分销模式(也就是近年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深度分销”模式)。显然,采用谁的模式对谁更加有利,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谈判眼看陷入僵局。 
  这时我方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双方的分销模式都可以预见到实现销售指标的未来,那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像打麻将轮流坐庄,各坐庄3个月。我们是厂家,请对方允许我们先坐庄3个月。 
  僵局就此打破! 
  结果这个庄我们坐了8年。 
  之后我们用这个方法搞定了所有和我们争夺未来主导权的商家。不过,时隔8年之后重新考虑当初的那场谈判:如果不是我们的分销模式确实有效,如果不是我们的整个销售团队受到这个赌局的激发而拼命工作,如果对方没有尊重这个约定(对方在3个月内确实积极配合),结果会怎么样呢?只有天知道。 
  [结论] 
  如果双方的销售执行方案势均力敌,采取这个计谋可以争取暂时的主动。但仅仅是暂时而已,已经掌握主动的一方一旦松懈,很容易被对方翻盘。不过,在激烈的销售竞争中,利用暂时的主动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如何应对] 
  如果我们碰上这种对手怎么办?换位模拟的结果是:上策,争取二级方案的执行控制权;中策,争取更多的结果承诺(比如利润);下策,放弃争夺。 
  需要说明,这是在整个谈判的收尾阶段,双方已就共同利益达成一致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对方不会拆你的台。 
   
  扮猪吃象:你先掏钱我摘桃 
   
  [定义]将未来的主导权争夺演化为诱使对方主动多投入的游戏,己方坐享其成。 
  经销商终于接受了王经理的市场运作方案。这是市场主导权争夺战的一次重大胜利,经销商终于乖乖成为公司的“银行”和“仓库”子,于是公司开始放手一搏:形象店建起来、导购促销人员大量“上市”、各种促销搞起来、电视广告漫天飞……半年下来销售量确实有起色,但利润开始倒挂。 
  一年以后王经理黯然下课,临行几个“要好”的商家给他饯行。看着一个个红光满面的商家,王经理充满疑惑:你们的日子挺滋润的嘛! 
  李老板解开了谜团:刚开始看着你们吆五喝六,我们心里确实不舒服,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反正你愿意大包大揽,反正你接管我们的库存,反正你承诺我们的最低毛利,反正所有的市场投入都由你来,我们乐得配合。一来,你们厂家唱红脸、我们唱白脸,我们和其他商家的关系好处多了,连下属都好管了;二来,在有些特殊渠道上,我们借着你们市场投入的声势,乘机提高了一些价格,着实让我们挣了些钱;三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其他的厂家,你看另外几家销售“竞品”的公司,其实也是我们开的。 
  [结论] 
  不怕你财大气粗,盛气凌人,咱们拿着小锄头“耗死”你。要知道中国人挖墙脚可是世界级高手。 
  [如何应对] 
  主导权并不意味着你需要主动投入、大包大揽。最好的方法是:你成为银行,对方是储户,钱由大家出,你决定怎么花。 
   
  与“狐”谋皮:销售者,厚黑方能成大器 
   
  [定义]掠夺对方所有可以掠夺的资源,宁可你以后再分配给他;乞讨对方能够给你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否遭到白眼。 
  有些销售人员非常难缠,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死皮赖脸”。虽然口碑不是太好,但业绩不错。 
  有一个做服装的销售人员,去年10月和客户谈判配送流程。客户坚持只配送到车站,市内分流不管。但厂家要求一定要配送到门店,因为没有配送能力和费用。销售人员夹在中间非常难受。而厂家给出的惟一好处是从省下的费用中奖励销售人员3000元。 
  于是销售人员开始天天泡客户。时间长了,客户还不烦?!说话的语气难免不顺。销售人员也不恼,照样堆着无辜的笑,重复着那套对方都能倒背如流的话:“帮帮忙吧,我真的很为难啊!对您来说这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嘛,帮帮忙吧,要不您有什么打杂的事情让我做,只求您通融一下。” 
  几乎和这件事情相关的人整天都被这样的声音围绕着。终于有人开始同情了,“这小伙子人不错,怪可怜的,他们公司也太抠了,唉。”一天,那个销售人员接到一个电话:“你过来签协议吧,拿了协议赶紧走人。”…… 
  这就是销售人员所谓的“孙子”吧。不过,谁在大客户面前不是“孙子”呢?那个销售人员在半年之后被一家大服装公司以高薪挖走,因为他这样功力的“孙子”毕竟是极品级的,再大的公司也有销售谈判上的“克星”。 
  另外一个销售人员日子似乎好过得多,他是做摩托车的,最擅长向商家压库。为了完成公司下达的淡季销售指标,他开始在管区内“游荡”,对所有商家重复这么一段话:“淡季看表现,旺季作贡献。想在旺季拿到促销吗?想拿到年终返利吗?想拿到畅销货吗?明年想继续做下去吗?请拿钱来!” 
  商家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多多少少总要拿些钱出来。不过他倒也言出必行,对于淡季给予支持的商家排了个序,在旺季按次配发促销费用和畅销品;对于那些淡季不给“面子”的商家,在旺季坚决予以“制裁”。 
  果然到了第二年,他“老人家”还没有出动,已经有商家把款打过来了,而且还相互攀比看谁快,真是绝了。压库最多的商家压了6个月的量,工厂实现了零库存。 
  他是销售人员中的“老爷”。他的经验是:“用旺季可能的支持和机会压淡季,把商家压到把‘嫁女儿、娶媳妇’的钱都拿出来,到旺季再去救他。商家都不会记得你压他的货,只会记得你救了他。”好一个“老爷”之道! 
  [结论] 
  无论你能够为未来争取到什么,必须去争取。你不主动争取,对方也就不会主动给你。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钱到了你的口袋,你就是“老爷”。 
  [如何应对] 
  对付乞丐最好的方法是克制你的“同情心”,关键时候举起你的“打狗棒”;对付“强盗”,不要为他的气势所动,让他拿出东西来和你换,别忘了告诉他“你也是在这个道上混的”。 
  [销售谈判收尾篇小结] 
  销售人员在收尾阶段的问题通常在于:要么觉得收款是“财务部”的事,自己的谈判工作已经结束,忘记了“落袋为安”的销售准则;要么没有设想未来的合作过程将如何展开,觉得那是领导们的事情,“沦落”为领导与客户的夹板方才回过神来。可惜,悔之晚矣。 
  《销售谈判20计》到此结束,下期继续《公平性销售谈判》系列。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在手机行业中,大客户对于一个区域的贡献、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客户的一单提货就可以撑起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的销量和任务。对于大客户开拓、下货、维护那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将你的货下到大系统?一次又能下多少?是否能开发它的最大价值?在竞争中怎样才能立于不败?   

      通过对几年对大客户的拓展和跟进,个人认为完成大客户拓展,将下货量最大化并且最后实现长期良性提货,分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大客户 

      分析大客户为众所周知的步奏。但是分析大客户的什么?什么资料才会有利于我们的下货掌握客户的走向? 

      珍贵的资料: 

      1、 分析大客户的整年计划(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大客户的年度任务和后期一年工作重点。 

      2、 分析大客户的考核方案,掌握大客户各个部门所需,才能投其所好。 

      3、 分析大客户的部门结构,掌握大客户的采购流程、核心决策任务,才能不做白用功。 

      4、 大客户的门店、每月销售量、主推能力、价位段、厂家给与的任务考核等基础数据。 

      如上四点能掌控核心决策环节,找到对应的人做对应的决策;能掌握精确的掌握对方的需求和后期的投入方向工作重点;能掌控整个大客户的门店消化能力,下货数量了熟于心;能满足大客户各个部门的任务需求。整条线很清晰,整个架构很清晰。 

      资料的获取不是轻松的,需要耐心;需要发掘培养内线的能力;需要能在基础数据上分析对手的能力;需要能将对手决策核心吃定的能力。综合才能分析发挥奇效。   

      第二步,适时控货 

      获取到用户的考核体系,年度计划、采购流程的时候你会很清晰客户需要多少货才能满足他的考核指标?你的机型在整个考核体系中占有多大的比重?怎样促进大客户完成这些考核? 

      大客户会发起提货,每单都是以100台1000台计。在你把握大客户的需求是,对大客户的需求你不要无条件满足。需要适时的控制,告诉客户:“这款机型现在货源紧缺,没有客户需要的那么多货”或者“有货的被某某分公司强走了,我协调好明天到货1xxx台你要不要一次吃掉? ”方式借口很多,这样可以完成大客户第一笔订单扩大化。注意:这是很危险的操作,在没有前期的数据支撑的情况下,你不能盲目的去做控货。 

      当完成第一次订单扩大后,你可以继续跟进需求。向其内部放出消息这款机型如何畅销、货源紧缺、整个渠道处于饥饿状态等。在抓住时机告知大客户:“近期有到货一批到,你看我第一时间通知到你,把优势手机首先让出来给你选要不要,能不能吃下看上次提货销售情况势头很好哦,你看xx店销售多少等等。”这样不仅能拉近和客户的关系,而且就算客户不提这单货也是当做了一个顺水人情,一举多得。 

      在信息收集到位,且销售拉动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成功率是相当高的。   

      第三步,砸费用 

      费用永远是最管用的下货利器。有钱能使鬼推磨,什么时候砸钱最有用这是相当重要的。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他们也是有费用可以砸。我们不能和竞争对手硬拼,要智取攻其不备。  首先要了解前期竞争对手投入费用的情况如何,要了如指掌。知道竞争对手的底线,那对我们砸钱办事成功率那是相当的有用。 

      抓住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在竞争对手无法到货满足大客户需求的时候,低费用疯狂压货不要错过良机。在对方前期花费大量市场费用,无法再投入大量费用的时候,我们要将前期积累的费用不惜一起的砸向大客户,被砸晕的大客户自然将大订单奉上而竞争对手将无力还击,压死竞争对手。 

      抓住时机,以己之长,攻己之短。   

      第四步,销售拉动 

      货进入大系统后最重要的事情是帮助大客户消化库存,需要强力的终端销售拉动。包括对方的主推政策支持、我们的终端陈列、促销员的驻店、礼品赠送、销售奖励的刺激等等。   在终端拉动销售方式下,这样下次才能再次成功压货。同样这样的销售拉动才能形成良性的大客户拓展和维护。(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 

      销售拉动细致讲来,那要谈到终端上的管理,也是一门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当然,大客户营销管理远不止这些,笔者所列出的只是自身认识体会。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仍需继续挖掘。姑妄之言,不胜恐慌,望专家指点,荣幸之极。 

    阅读全文
  •   朋友在一桌吃饭,席间一男人调侃另一位男性朋友道:“过四十了吧?”这位朋友稍显不悦,嘻哈回应道:“你这人,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想和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已经人过中年不再是所谓的青年了。这应该代表绝大多数年龄上“奔四”和已经过四十的男人的典型心态。就像结过婚生过孩子的女人最喜欢听的奉承话就是“你已经有小孩了,看不出来啊!”,最肉麻的奉承话就是“你已经有小孩了,我以为你是他/她(孩子)的姐姐呢!” 

      对女人各年龄段调侃的说法,二十岁的女人像樱桃,好看不好吃;三十岁的女人像苹果,好吃又好看;四十岁的女人像菠萝,好吃不好看;五十岁的女人像番茄,自以为是水果,其实早变成蔬菜了。 

      对男人呢?笔者的观点,二十岁的男人是滑翔机,基本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想飘到哪就飘到哪,不论是工作还是感情;三十岁的男人是战斗机,男人中的战斗机!要为票子、房子、车子、老婆子、孩子(新五子登科)而战斗;四十岁的男人是自动柜员机(ATM),只要一按按钮,随时能够奉“现”(现金),四十岁的男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这个阶段的男人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如果这个阶段的男人不能像ATM一样随时为自己的家人和老婆奉“现”,麻烦就会比较大了;五十岁的男人是电梯里的升降机,如果这时候不能随心所欲,像升降机一样,想停在哪层就停在哪层,还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我的地盘我做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是为生计而奔波,那就真得没有太大的希望了。 

      到书店逛逛,写二十岁、三十岁如何成功的书很多,也很热销,写四十岁的书就少多了,写五十岁的书几乎没有了。如果二十岁、三十岁还有成功的希望,四十岁就已经机会不多了,五十岁就基本上被“抛弃”了。毕竟像麦当劳的创始人七十多岁创业并成功的是凤毛麟角了。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不惑的意思并不是说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迷惑的了。如果这么说,四十岁后的人就没办法进步提升了,什么都通了,没有迷惑的了。四十不惑更准确地说是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志向没有什么迷惑和困惑的了。如果说,三十而立是“立志”,四十不惑就是“志坚”了,锁定自己的人生志向目标,不抛弃不放弃了。 

      回顾自己即将走完的从三十到四十的这十年,真是思绪万千,感慨万千! 

      男人对自己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个第一个十年,应该都不会印象太深刻,因为这个阶段,大部分人都是大学毕业,二十二三岁,出来找工作,摸石头过河几年,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后再工作几年,马上就三十了。对男人真正开始发力的年龄阶段,想要有些作为和人生成就的阶段,就是三十到四十这个关键阶段。 

      庆幸的是,自己一直专注在营销这个领域,这将近十年的时间,对自己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十年;是“路漫漫兮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十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十年,是栉风沐雨、百炼成钢、十年磨一剑的十年。 

      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对人生、命运有了更深刻和本质的认识。人生不过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人一生不努力就不知道自己的命是什么;人努力一生不过就是在向世人证明你的命是什么!人生不过是时间的过客,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个过程。 

      命是什么?命不是天设的,而是人造的。每个人的命都是由每个人自己选择,自我造成的。只不过有些人成了命运的主人,有些人成了命运的奴隶。 

      对四十岁的男人来讲,一定不要成为命运的奴隶,水上的浮萍。四十不惑,对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志向、定位、原则,全力以赴地去践行,全身心地去投入,成功了就是成功了,不成功自己也尽力了,此生无憾。 

      反观自己这十年,自己可以对自己欣慰地说:我可以做到“不惑”了。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营销活化石韩锋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