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森茂专家谈家具企业应对木材资源危机
详细内容

东方森茂专家谈家具企业应对木材资源危机

时间:2007-10-18     人气:1223     来源:中国名家具网     作者:
概述: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家具业作为国内工业用材主要消耗大户之一,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强劲。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却相对匮乏,“天然林保护工程”严格限制对国内森林的采伐,形成了巨大需求与有限供给的长期矛盾。木材资源的......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家具业作为国内工业用材主要消耗大户之一,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强劲。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却相对匮乏,“天然林保护工程”严格限制对国内森林的采伐,形成了巨大需求与有限供给的长期矛盾。木材资源的巨大缺口很大部分要由进口渠道解决。但是,由于近年来俄罗斯等国限制原木出口、印尼等国打击木材走私等原因,导致木材资源紧缺,进口原木价格持续上涨已成长期趋势。 我国原木进口量逐年增加,木材价格维持年平均10%以上的增长,2007年有关数据显示,原木进口量及木价继续呈现平稳上涨势头。资源问题突出,供求失衡,国内外政策频频出台,价格上涨成主调,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我国当下能源问题的关键词。

   北京东方森茂森林专家说家具行业是典型的资源约束型行业,原材料的供应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盈利和发展。资源紧缺已严重制约了家具产业的发展。我国家具行业已经从前些年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未来几年这种格局仍将持续。竞争的激烈使得家具企业在成本上涨的前提下不敢轻言涨价。价格竞争在一定时期内将仍然通过缩减成本获得更大成本优势来实现。而掌握上游资源,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无疑是获得成本优势的最重要途径。在市场面前,企业家永远反应最快,于是集团采购、集体投资开发资源等形式纷纷涌现,但是这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紧缺这一现象吗?

    集团采购的实质是增强了家具厂家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集体投资开发资源的实质则是家具生产企业有望长期获得低成本优势,进军上游原材料领域的新的动作。不管何种方法,企业的初衷无非是想改善制约公司发展的上游原材料瓶颈问题。北京东方森茂森林专家说据有关专家分析,木材资源紧缺最终还需国内解决。

   因此,发展速生丰产林和依靠木材大量进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国产木材资源已开始回升,这说明我国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人工造林已发挥了作用。这预示着我国国内的木材资源供应将逐渐过渡到这样一个新局面,即由过去传统采伐天然林为主代之以采伐人工林为主。其余木材缺口仍由进口木材来弥补,但木材进口量不会无限制的逐年递增下去,而是基本保持在一定额度。也就是说,最终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紧缺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落实在我国国内人工林的基点,而不是花费大量外汇去购买外材。

  我国林业也将从过去由政府包办而转向社会办林,即政府根据具体情况注入一定资金,但主要靠市场机制来运作,鼓励社会投资、社会受益。据记者了解,已经结束的辽宁省林业局长工作会议着重指出:2007年辽宁林业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路子,加大林业开放力度。其工作重心要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的同时,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外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广泛吸引内资。

  同时,依靠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投资林业,参与林业建设,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快形成以政府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经营者自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式林业投入新机制。我国林业政策的逐步开放给了企业对资源更大的掌控力,对于缓解企业目前面临的资源紧缺压力,促进我国林业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世界各国对天然林限伐的大背景下,木材作为家具生产的原材料,长期紧缺仍是大势所趋。故集团采购、集体开发资源等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紧缺问题。2007年7月1日,我国再次调低了家具及木制品出口退税率。国家在短时间内数次调低出口退税率可以看出国家要求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决心和立场。家具出口靠薄利多销的方式赚取外汇,已不符合国家要求。必须逐步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自营渠道,以不增加原料和劳动力成本为前提,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才是家具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今后家具业不能只依赖于出口,也要逐步开发和重视国内市场。
  北京东方森茂森林专家说在资源紧缺的今天,家具企业应有清醒的认识,以便积极地应对,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减少和化解这一风险。除了掌握上游资源的几种形式外,如何节约合理利用木材资源将是今后的大势所趋。有专家指出,提高木材加工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改进工艺、节约用材、拓展新资源和新产品的替代,如发展科技木材、集成材、塑木等均可以改善木材资源的紧缺状况,保持我国家具产品的稳定发展。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2004年末中国家具企业所有制形式比例图示

    二、近十年来中国家具行业高速发展的动因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家具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空间。

        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九五”期间(1995-2000年)GDP年均增速8.6%%;“十五”期间(2001-2005年)GDP年均增长9.5%%。“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5.3%%;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2005年达到26平方米,年增5.1%%。在此期间,2005年家具生产总值达3400亿元人民币,比2000年(九五期末)的1200亿元增加了2.83倍;2005年家具出口137.07亿美元,比2000年的36.65亿美元增加了3.75倍;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使中国消费者拥有了日益提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同期,国内人均家具消费由2000年的7.2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0.9美元,增长近3倍。

        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家具行业注入了活力。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家具企业多为国营和集体所有。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家具企业在体制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集体和国营为主的格局逐步改制和退出,民营企业取代其成为主体。

        据中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注册登记的家具制造企业25377家,其中国有企业119家,仅占0.47%%;集体企业1717家,占6.76%%;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联营企业1908家,占7.52%%;私营企业18442家,占72.7%%。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家具行业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家具行业巨大的生产潜力。

        港台和外资企业向中国内地的转移,推动了中国家具生产的发展和出口的高速增长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家具企业率先向中国大陆转移。到90年代,大批台湾企业带着外销订单到内地生产加工。此后,新加坡、日韩、欧美企业也随之而来。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共有港澳台投资企业1239家,2004年营业收入335.85亿元;外商投资企业1066家,年营业收入378.68亿元。

        台资和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均以外销为主,亦有部分内销。2005和2006年,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家具占中国大陆家具出口额的60%%左右。也正是由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大举进入,推动了中国家具业历史性的高速发展。所以说,中国迅速成为家具生产制造大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实际上是全球的一个家具生产制造基地。

        大量进口木工机械设备、原辅材料、五金配件,提高了中国家具制造业的机械化程度和产品质量

        中国家具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进口木工机械设备、原辅材料和五金配件,吸纳了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家具业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成果,提高了中国家具制造业的机械化程度和产品质量,同时也推动了全球相关产业的发展。“十五期间”,中国木工机械进口年均增长19.72%%,2006年达到14.19亿美元。世界先进家具生产设备中国都有,有些设备已开始在中国生产。

        吸引了国外设计、管理、营销、科技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中国家具行业在高速发展中,吸引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士。他们或以个人身份,或以工作室的形式加盟中国家具生产企业的设计与管理环节,或以企业对企业的方式开展多种合作。据中国家具协会最近对14个重点企业的调查,共有50名来自意大利、丹麦、瑞典、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设计师直接在中国家具企业中担纲设计工作,为促进家具设计创新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家具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挑战。

        在高速发展中,中国家具业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面对着激烈的竞争挑战,主要表现为: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同质化竞争激烈。虽然近年来很多企业强化了自主创新意识,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引导,但由于设计人才特别是高端设计人才短缺、企业设计力量薄弱、创新动能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形成的同质化竞争已成为影响中国家具整体水平提升的瓶颈。

        2、粗放的经营方式依旧存在,劳动生产率偏低。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嬗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传统乃至陈旧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束缚。因此,在中国家具生产企业包括流通企业中,仍然有不少属于粗放式经营方式,管理水平落后,导致劳动生产率偏低,特别是同发达国家的家具工业相比,更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加倍努力。

        3、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最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的因素,政府主管部门为保持经济的稳步协调发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对于中国制造能力的客观要求,频频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给企业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出口退税率的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等等,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4、劳动力成本加大,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曾经是中国家具物美价廉的“独门秘籍”,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兼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也与国际市场同步上升,几大因素加剧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因此,中国家具企业必须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来消化成本的增加,方能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阅读全文
  •     与那些动辄十年二十年的创业历程相比,李晓宇仅仅四五年的从业资历实在太浅了,而他生于1980年的年龄足以让很多同行人士在羡慕之余,产生“这小子不值一提”的轻视。然而,“后生可畏”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正在李晓宇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在家具业的闪亮登场直接导致了一个专门针对年轻人的家具品牌迅速崛起。

      斯普丽,这个以“春天”命名的家具品牌,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但在李晓宇创新思维的指导下,却成为家具行业的一匹黑马,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撩动着年轻一族的心魄。在李晓宇看来,当人们纷纷选择品牌家具的时候,个性化就显得举足轻重,而个性化的实现方式不是为消费者解决个别的空间难题,而是通过设计满足消费者文化精神层面的需要。个性与色彩的巧妙搭配,将改变目前居室先装修后买家具的常规,人们先看家具后装修可能成为一大潮流,将给家具行业带来从未有过的发展契机。


      以年轻心态做年轻家具


      如果不是上高中时利用假期在父亲创办的家具工厂里与工人们混成了哥们儿,如今李晓宇或许仍是一个公子哥儿般四处游荡,如同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不务正业。李晓宇在与工人们的接触时,发现这家具很有意思,像块板儿那么一拼,就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做成有骨有肉的实物,还能体现个人的性格特征。于是他爱上了这一行,即使父母安排他到杭州做办公耗材,希望他不至于像自己一样做家具吃苦受累,他也只呆了半年就打道回府,要把父亲创办的事业发扬光大。


      那是2002年10月,李晓宇开始在父亲的家具厂里做研发和销售。从1996年开始就在北京做家具的父亲已经在家具行业打下一片天下,但在李晓宇看来,“宏大”牌似乎仅仅是名字大而已,难以和家具的风格相契合,于是他想到一个新名字:斯普丽。那是英文spring的中文谐音,是春天、绿色和朝气的象征。当2004年父亲把生产管理都交给他时,年仅24岁的李晓宇已经参透了家具经营的真谛,要以春天般的热情去做春天般的年轻人喜欢的家具。


      “我们斯普丽家具定位在25-35岁的年轻人群,因为我自己很年轻,我喜欢的可能也是他们所喜欢的。”李晓宇说,年轻人的心态是相通的,同样爱唱歌、上网、聊天,同样追求时尚与个性,在这一点上迎合了他们,就不愁没有市场空间。


      李晓宇在营销上已经把斯普丽和年轻、时尚、成功结合在一起。一个典型的例证是,斯普丽有一则非常诱人的广告,一位男士很柔情地问:“你愿意嫁给斯普丽为妻吗?”一位女士很干脆地回答:“我愿意!”李晓宇对这个广告创意颇为自得:“这个创意传达的是这样一种理念:斯普丽是可以被年轻的夫妻或准夫妻搬回家的家具,当他们结婚的时候,就想到斯普丽。”


      在准确的定位下,李晓宇在市场上公开打出了“明折明扣”的招牌,这无异于家具行业的一枚定时炸弹,让很多同行为之震动。“那些有名的服装、化妆品都不可能胡乱打折,你侃价技巧高一些,就可以便宜一些,这对消费者不公平。”李晓宇的这种说法,实际上与他的经营理念息息相关:斯普丽要做就做一个品牌,品牌就得有稳定的价格体系,哪能随意折来折去?


      标准化生产满足个性需求


      “当市场上品牌很少的时候,人们喜欢选择品牌;当个个都是品牌的时候,就得选择有个性的品牌。”李晓宇对于品牌的理解就是这样具有“个性”。


      斯普丽要做成品牌,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与有的厂家推出个性化定制迎合消费者的喜好相反,斯普丽坚决反对定制化,强调标准化生产。不仅如此,李晓宇还在板式家具领域创造性地实现了同质化部件统一生产的整合,如隔板、衣杆、背板等标准化部件无论搭配在哪件家具上,都是适用的,因此同类的部件就可以批量化生产,实现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如果每件家具都分别生产,将是极大的浪费。”李晓宇说。


      斯普丽家具正是在标准化生产中摸索一条个性化的新路,用李晓宇的话说,就是“有多少想法就有多少组合”。李晓宇的这一理念来源于汽车,同样的外壳,却可以做出多种配置。“家具也一样,框架是标准的,抽屉、衣杆、隔板也是标准的,消费者可以随意组合,比如抽屉可以是一个斗,也可以是3个斗;衣杆可以是两根,也可以是3根;所有的隔板都可以通用,增加或减少全凭自己的喜好。”李晓宇说,个性化定制只能满足个别消费者对某个空间合理运用的需求,比如标准产品只有两米长,他那个位置是2.15米,定制就能把空间填满,但无法满足消费者更深层次的需求,那就是精神、文化层面的,“那是要用家具的设计来体现的”。


      当很多家具同行都在打环保牌之时,李晓宇却在着力追求消费精神层面的满足,那就是设计。年轻人的跳跃思维和对家具的独特理解,让身兼技术总监的李晓宇时时冒出创意的火花,设计的新款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卖的是设计,而不是环保。作为一个品牌,环保是基本条件,如果连环保指标都达不到,还能上市吗?消费者还能买吗?”务实作风与创新精神在这个年轻的掌舵人身上显露无余。


      先看家具后装修将成时尚


      随着斯普丽从北京走向全国,一个个荣誉向“少帅”李晓宇袭来,他却在各个公开场合显得异常低调,正如他自己所说:“与前辈相比,我离成功还太远,而哈尔滨人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催促着我不能失败,谁也丢不起那个人。”


      如此看来,李晓宇是把家具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对于家具的发展脉搏,他在探索,在研究,在实践,在一款款全新的斯普丽家具中得到体现。他认为,家具的文化特色不仅仅通过组合来实现,还要追求色彩与居室的融合。2007年,人们发现斯普丽家具的颜色更加丰富了,尤其是金属色板、白底灰花板、灰底白花板和苹果绿板的引进和全面使用,让斯普丽家具更具时尚气息。“家具的用色是很讲究的,比如我们从来不用橘色,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橘色会让人易怒,容易烦燥。如果只考虑到好看,而不融入到生活中去了解各种颜色在不同场合的功效,就可能导致产品不对路。”李晓宇认为,家里是一个人最好的避风港,苹果绿让人赏心悦目;金属色具有质感,给人成功的感觉。斯普丽下一步还将引进铝合金饰面,完善个性化理念。


      “如果说以前斯普丽是用不同的组合来满足人们对于尺寸变化的需要,那么现在则是用色彩来满足人们对于生活情趣的需要。”李晓宇认为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向整合居室格局方面迈进,“将来人们会先看家具后装修,只需要四白落地,不用任何造型,家具摆进去后就可以彰显主人的气质,用色彩烘托主人对生活的需求,对个性的追求”。


      李晓宇透露,在未来的两年里,斯普丽家具的色彩会更加丰富,组合会更加多样,将推动家具整合居室格局这一进程。


      奇思妙想


      李晓宇趣谈企业经营和人生理想


      ■ 斯普丽推行明折明扣,是建立在每一个部件都明确定价的基础上的。品牌要规范化管理,便宜要占就让大家一起占,不能谁会侃价就能便宜一些,谁不会侃价就贵一些,那样会不公平,导致品牌没有信誉。


      ■ 当家具大多不是品牌的时候,大家都想选品牌;当个个都是品牌的时候,就要选个性化的品牌。家具是一个居室里最能展现主人个性和风格的产品,如果失去了这一最重要的功能,家具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家具卖的是品牌,更是设计。


      ■ 正因为我很年轻,才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斯普丽定位为年轻人的品牌,让新婚的人们把斯普丽当成首选。年轻最大的劣势是经验少了一些,这可以从学习中积累经验。最可怕的是年轻人骨子里有一种嚣张的因子,怎么控制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做企业就不能只为了养家糊口,要有责任感,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