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备制造业将成湖南首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
时间:2007-10-10 人气:1080 来源:中国机械网|http://www.jx.cn/ 作者:
概述: 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凯歌高奏! 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1.7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14.75亿元、利润69.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44%、44.72%和135.76%;预计......
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凯歌高奏!
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1.7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14.75亿元、利润69.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44%、44.72%和135.76%;预计到11月,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都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机械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我省首个过千亿元大关的产业!
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志坚认为,这些年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走出了一条创新求变的发展新路:创新发展思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实现技术结构升级;创新发展环境,实现生产要素集聚。
创新,推动着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大步流星朝前迈进!
创新发展思路
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在“集聚式调整”和“开放式调整”中,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集聚式调整”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领域和空间布局上。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共有13个分行业,生产7000多个品种的产品。过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想当“全能冠军”,结果事与愿违。
当不了“全能冠军”就当“单打冠军”!
近些年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收紧指头成拳头,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轨道交通设备4个优势产业,取得了喜人效果。如工程机械产业,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30.48亿元,是2000年的6.6倍多。全国10大工程机械基地,目前长沙销售收入居第二位,仅次于徐州,超过徐州指日可待;利润连续多年居首位。今年的发展形势更为喜人,中联和三一都能过100亿元。2006年,上述4大优势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占全行业比重已分别达67.01%、68.34%和64.96%。今年将超过70%。
在产业布局上,我省引导机械装备制造业向长株潭衡几个核心区域集中,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如长沙工程机械集群、长沙汽车产业集群、衡阳电气产业集群等。2006年,这4市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占全省的比重已分别达72.01%、74.33%和75.78%。
“开放式调整”同样有声有色。近年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从高度集中的国有经济向股份制、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并存方向转变。2001年,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国有独资企业为73%;目前已下降到不足10%。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从过去相对封闭式发展,走向更加开放。不少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投大靠强”和“找帅当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衡变并入特变电工后,单月产值突破3亿元,1个月的产值相当并购重组前3年产值总和。
创新发展方式
近些年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企业逐步摒弃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着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过去,我省装备制造业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这几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掌握了一批重大装备的核心关键技术。如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实现了传统工程机械装备向现代工程机械装备的跨越;电力机车、地铁及轻轨车交流传动技术和变频交流调速技术,实现了轨道交通装备由交直传动向交流传动跨越;超高压交流输变电技术,实现了输变电装备由高压向超高压、特高压跨越,电压等级由原来的220kV上升到500kV、750kV、1000kV,甚至已达到目前国内最高电压等级1200kV。机械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今年头8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36.32亿元,同比增长72.4%,新产品产值率达26.8%。
从资源消耗型向节能环保型转变,在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也可圈可点。
行业自身的节能减排风生水起。在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领域,淘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大力推广节电、节油、节煤、节水、节材生产和绿色制造,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了新能源和节能降耗型机械装备的研制生产步伐。我省已在混合动力客车、风力发电机组成套设备、核电设备等方面取得喜人突破。湘机集团已研制成功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并在大唐漳州六鳌风电场三期工程等风电项目设备采购招标中中标,今年开始批量生产。最近,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三一集团等单位组建的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已挂牌运作,这是我国第一家集电动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研制生产于一体的企业。此外,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还积极为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产业提供节能降耗机电装备。如长沙电机厂最近研制成功的YSP系列变频调速电机与普通产品相比,可节电35%以上。
创新发展环境
优化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在我省好戏连台。省委、省政府近年加大了对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继今年7月出台支持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后,9月初又发布了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政策。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政策也已提上议事日程。政策引导对机械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生产要素所有者既注重产业选择,更重视区域选择。如,一家企业如果选择进入装备制造业,还得选择在什么区域进入。一个地区要吸引要素所有者不断向本地集聚,除了资源优势外,最重要的就是产业政策。
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将其列为全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予以悉心培育。省领导重点联系的14个产业中,机械装备制造业占有4席———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双百工程”的112个重点项目,机械装备制造业达28个。
创新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我省除重点支持带动性强、创新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主机企业)加快发展之外,还大力扶持零部件配套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鼓励主机企业积极采用省内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并向零部件企业输出技术和管理,提升配套能力;同时支持零部件企业与主机企业同步引进、同步技改、同步发展;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这些地方性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必然有效促进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向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集聚。
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1.7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14.75亿元、利润69.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44%、44.72%和135.76%;预计到11月,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都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机械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我省首个过千亿元大关的产业!
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志坚认为,这些年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走出了一条创新求变的发展新路:创新发展思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实现技术结构升级;创新发展环境,实现生产要素集聚。
创新,推动着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大步流星朝前迈进!
创新发展思路
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在“集聚式调整”和“开放式调整”中,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集聚式调整”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领域和空间布局上。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共有13个分行业,生产7000多个品种的产品。过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想当“全能冠军”,结果事与愿违。
当不了“全能冠军”就当“单打冠军”!
近些年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收紧指头成拳头,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轨道交通设备4个优势产业,取得了喜人效果。如工程机械产业,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30.48亿元,是2000年的6.6倍多。全国10大工程机械基地,目前长沙销售收入居第二位,仅次于徐州,超过徐州指日可待;利润连续多年居首位。今年的发展形势更为喜人,中联和三一都能过100亿元。2006年,上述4大优势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占全行业比重已分别达67.01%、68.34%和64.96%。今年将超过70%。
在产业布局上,我省引导机械装备制造业向长株潭衡几个核心区域集中,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如长沙工程机械集群、长沙汽车产业集群、衡阳电气产业集群等。2006年,这4市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占全省的比重已分别达72.01%、74.33%和75.78%。
“开放式调整”同样有声有色。近年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从高度集中的国有经济向股份制、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并存方向转变。2001年,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国有独资企业为73%;目前已下降到不足10%。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从过去相对封闭式发展,走向更加开放。不少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投大靠强”和“找帅当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衡变并入特变电工后,单月产值突破3亿元,1个月的产值相当并购重组前3年产值总和。
创新发展方式
近些年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企业逐步摒弃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着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过去,我省装备制造业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这几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掌握了一批重大装备的核心关键技术。如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实现了传统工程机械装备向现代工程机械装备的跨越;电力机车、地铁及轻轨车交流传动技术和变频交流调速技术,实现了轨道交通装备由交直传动向交流传动跨越;超高压交流输变电技术,实现了输变电装备由高压向超高压、特高压跨越,电压等级由原来的220kV上升到500kV、750kV、1000kV,甚至已达到目前国内最高电压等级1200kV。机械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今年头8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36.32亿元,同比增长72.4%,新产品产值率达26.8%。
从资源消耗型向节能环保型转变,在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也可圈可点。
行业自身的节能减排风生水起。在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领域,淘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大力推广节电、节油、节煤、节水、节材生产和绿色制造,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了新能源和节能降耗型机械装备的研制生产步伐。我省已在混合动力客车、风力发电机组成套设备、核电设备等方面取得喜人突破。湘机集团已研制成功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并在大唐漳州六鳌风电场三期工程等风电项目设备采购招标中中标,今年开始批量生产。最近,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三一集团等单位组建的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已挂牌运作,这是我国第一家集电动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研制生产于一体的企业。此外,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还积极为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产业提供节能降耗机电装备。如长沙电机厂最近研制成功的YSP系列变频调速电机与普通产品相比,可节电35%以上。
创新发展环境
优化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在我省好戏连台。省委、省政府近年加大了对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继今年7月出台支持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后,9月初又发布了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政策。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政策也已提上议事日程。政策引导对机械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生产要素所有者既注重产业选择,更重视区域选择。如,一家企业如果选择进入装备制造业,还得选择在什么区域进入。一个地区要吸引要素所有者不断向本地集聚,除了资源优势外,最重要的就是产业政策。
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将其列为全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予以悉心培育。省领导重点联系的14个产业中,机械装备制造业占有4席———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双百工程”的112个重点项目,机械装备制造业达28个。
创新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我省除重点支持带动性强、创新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主机企业)加快发展之外,还大力扶持零部件配套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鼓励主机企业积极采用省内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并向零部件企业输出技术和管理,提升配套能力;同时支持零部件企业与主机企业同步引进、同步技改、同步发展;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这些地方性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必然有效促进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向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集聚。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
2007年1~7月我国家具产品出口数量11.40亿件,同比大幅减少,已达47.37%;金额120.71亿美元,同比增幅25.20%.平均单价10.59美元/件,比去年同期(4.45美元/件)增长137.98%. 2007年1~7月我国家具产品进口数量0.64亿件,较去年同期小幅上涨;金额5.4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4%.平均单价8.54美元/件,比去年同期(7.31美元/件)增长16.83%。
阅读全文
下一条:台湾进口不锈钢线材市场活跃
受到镍价上扬及市场库存下滑激励,9月份开始,进口不锈钢盘元报盘显得活跃不少,不仅仅是印度,连好久不见的韩国料也陆续重回台湾市场,整体进口报价在3500-3900美元/吨,明显低于目前台湾的市场行情,以最高进口报盘来看,约有150美元/吨的价差,吸引台湾业者积极接触。
9月初,LME镍价一路飙至29500美元/吨,半个多月大涨4000美元/吨,使得上游钢厂对于盘价较为乐观,但因下游接单不顺,最后盘价以明平暗降开出,烨兴及华新丽华出厂价不约而同调降幅约在10元/公斤,盘价区间在124-126元/公斤。
不过,因镍价持续平稳,加上库存下滑,烨兴在开盘不到一星期全数接满,立即封盘,且后续限量接单的价格也调涨6-10元/公斤。
业者指出,上游盘元厂封盘后,询单仍不断,主要是预期在镍价获得支撑后,加上第四季传统旺季的来临,钢厂盘价将续涨,因此希望在低点补货。
受此激励,进口材料也参与进来,8月底、9月初不断来报价,以印度为例,目前报盘价差距比较大,甚至有CIF3500-3800美元/吨,折合约新台币115.5-125.4元/公斤(到岸),以此价格来看,加上运费等成本,最高报盘仍比台湾钢厂出厂价便宜约5000元/吨左右,在省内材料调涨售价下,吸引用户目光,但因目前整体订单需求还不是很强,业者下单较为保守,有业者说,以此价格推算到货时间,省产料应该高出目前的行情,对有实际订单用料需求的业者而言,十分有吸引力。
韩国材料也重返台湾市场,最早在镍价冲到29500美元/吨时报出CIF3900美元/吨,约新台币128.7元/公斤(到岸),但后来受到镍价回档,主动修正调降至3600美元/吨,约18.8元/公斤(到岸)。
面对省内材料涨价,才使得进口料有机可乘,国内盘元厂也十分无奈。
9月初,LME镍价一路飙至29500美元/吨,半个多月大涨4000美元/吨,使得上游钢厂对于盘价较为乐观,但因下游接单不顺,最后盘价以明平暗降开出,烨兴及华新丽华出厂价不约而同调降幅约在10元/公斤,盘价区间在124-126元/公斤。
不过,因镍价持续平稳,加上库存下滑,烨兴在开盘不到一星期全数接满,立即封盘,且后续限量接单的价格也调涨6-10元/公斤。
业者指出,上游盘元厂封盘后,询单仍不断,主要是预期在镍价获得支撑后,加上第四季传统旺季的来临,钢厂盘价将续涨,因此希望在低点补货。
受此激励,进口材料也参与进来,8月底、9月初不断来报价,以印度为例,目前报盘价差距比较大,甚至有CIF3500-3800美元/吨,折合约新台币115.5-125.4元/公斤(到岸),以此价格来看,加上运费等成本,最高报盘仍比台湾钢厂出厂价便宜约5000元/吨左右,在省内材料调涨售价下,吸引用户目光,但因目前整体订单需求还不是很强,业者下单较为保守,有业者说,以此价格推算到货时间,省产料应该高出目前的行情,对有实际订单用料需求的业者而言,十分有吸引力。
韩国材料也重返台湾市场,最早在镍价冲到29500美元/吨时报出CIF3900美元/吨,约新台币128.7元/公斤(到岸),但后来受到镍价回档,主动修正调降至3600美元/吨,约18.8元/公斤(到岸)。
面对省内材料涨价,才使得进口料有机可乘,国内盘元厂也十分无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