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新规:重庆家具出口倒春寒 企业成本增5%-10%
详细内容

欧盟新规:重庆家具出口倒春寒 企业成本增5%-10%

时间:2013-03-26     人气:1082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
概述:去年刚刚崭露头角的“生力军”家具产业,考验来了。昨日,从市外经贸委传来消息,近期欧盟发出新的认证要求,即所有出口到欧盟的木制品必 须持有FSC认证(森林认证)。......

    去年刚刚崭露头角的“生力军”家具产业,考验来了。昨日,从市外经贸委传来消息,近期欧盟发出新的认证要求,即所有出口到欧盟的木制品必 须持有FSC认证(森林认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此影响,我市家具出口企业面临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利润空间收窄,价格优势减弱。

  动态:欧盟新规本月实施

  在这份欧盟发布的指令中显示,为了进一步遏制毁林行为,鼓励合法木材贸易,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规范欧盟市场参与木材贸易企业的行为等等,设立了该强制性法规。

  在该指令中提到,以木材为原料的木制品要求100%达到合法性或者拿到FSC认证。输入欧盟的木材及木制品,其生产加工销售链条上的所有厂商,必须 提交木材来源地、国家及森林、木材体积和重量、原木供应商的名称地址等证明木材来源合法性的基本资料,其范围主要适用于在欧盟内生产及从欧盟以外国家或地 区进口的木材及其木制品。

  “该份指令实则是对2010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的《欧盟木材与木制品法规》的深化和细化,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又是一个新的“绿色壁 垒”。”昨日,重庆市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李诚达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全球范围来看,获得FSC认证的木材大约只有10%,而在国内市场,市面上获得 认证的木材也不足1%,“另一个问题则在于,欧盟提出的衡量标准在其他国家并不相互认可,这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取得合法性带来一定的难度。”

  据了解,一直以来,重庆家具企业以本土内销市场为主,近年来,部分企业开始加快“走出去”,把目光投放到海外市场,这在去年体现得尤为明显。商报记 者昨日从重庆海关方面了解到,目前重庆家具行业涉足出口的企业在10家左右,但增速迅猛。据统计,2012年,重庆市家具出口剧增,全年出口家具及零件达 21.8亿美元,同比增长7.5倍,主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影响:企业价格优势减弱

  欧盟的新指令对我市企业影响几何?在采访中,多名业内人士告诉商报记者,这一新的“环保指令”,将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利润空间收窄,价格优势减弱,或将导致部分企业憾别欧盟市场。

  高田工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谭干荣给商报记者算了笔账:“对于是否具备认证的木料,公司一般会开出两个不同的价格,通常环保型材料价差在5%左右,如 果是实木材料的,价差一般都在10%以上。”他表示,按照新的认证要求,综合下来,企业将承担成本增幅在5%~10%。”这部分增加的成本企业会先内部消 化,若消化不了,只能转嫁到终端市场,这又使企业的价格优势减弱。”

  另一家家具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唐涛认为,欧盟新规执行后,由于通过FSC森林供应认证的原材料本身就比较少,这将导致企业增加采购成本的同时,还要承担额外的认证费用。“这对于我们来说,价格优势明显减弱。”他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寻找东南亚的合作伙伴,培育市场新的增长点。

  “新指令的执行,意味着出口家具、地板等木制品出口的门槛将大幅提高,这对于有意开拓外销渠道的企业来说,前景并不乐观。”李诚达认为,木制家居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地板出口企业将首当其冲,甚至可能会迫使相关企业退出欧洲市场。

  应对:多方开辟市场降风险

  市外经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施行新规,设置贸易壁垒的倾向较大。该人士称,对于有意深耕欧盟市场的出口企业而言,应当尽快灵活调整原材料的供应商,重新选择符合认证要求的原材料,以达到新标准的要求。

  该人士还建议,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苗头,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比过去更加复杂,若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最忌在“一棵树上吊死”,除了努力保住重点出口市场,扩大传统市场,还需大力拓展新兴或潜力市场,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说是实木家具,很多部件却非实木;说是红木家具,却是假冒红木;说是进口家具,却可能是地产货……随着本地法规《家具产品标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推广,首府的各大建材市场是否都按《规范》办事了呢?3月22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家具标签清楚明了,明显摆放,才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现状:标签名目多样

      本地产家具、内地产家具、品牌家具及进口家具,卖场不同楼层卖的家具也不同。记者走访华凌、美居市场时看到,在家具多品牌汇集的卖场,标签的摆放也各不相同,有摆放的、有吊放的,还有的塞在了抽屉里,标签摆放多样,形式、内容也多不统一。

      因为标签内容不清楚,再加上导购“胡侃乱吹”,一些消费者买家具时难免会“花高价买来冒牌货”。

      以客厅沙发、茶几为例,记者在某家具市场转了10余家商户,不同的沙发卖场标签所呈现的信息也有不同,有的店里标签上注明了家具生产企业,有的标签上注明了家具生产地址,有的标签上标注了安全技术标准等,唯独家具材质极少有标注的,更有些商家拿出宣传彩页代替产品说明书。

      记者看到一款标签品名为实木的书柜,询问材质及产地,销售人员称其就是实木,却无法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等相关机构的确认书。

      市场:国标规范在先

      消费者高祥在万佳家居购买了2万多元的家具,他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买家具时导购说什么他都信,但回到家用了很长时间后就发现货不对板,现在他买家具,就会细细去看标签,这次在万佳买家具他就清楚看了标签上的产品名、产地、型号、规格、等级、材质、零售价等信息,觉得放心很多。

      记者在走访万佳、双虎、全友家私等品牌卖场和专卖商场也看到,家具标签相对规范,家具也有相应的检验认证。

      万佳国际总经理陈新强说,2007年国家有关家具标准《家具使用说明》就出台实施了,内容比较完善,在本地规范未出台前,万佳以符合国标严格准入。“准入制度”包括:首先要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木材加工许可证、质量体系认证检验报告等相关手续,对于那些无法提供手续的要进行检测;产品要有检验认证。此外,万佳每个楼层都有楼层经理,会不定期抽查、检查卖场。

      万佳国际商管部经理蒋虎认为,《规范》主要针对新疆本地家具生产企业,有利于规范新疆家具市场,杜绝“小作坊”家具,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家具的认识,明明白白消费。

      规范:家具也要有“身份证”

      实木贴面家具不是“全实木”家具,皮沙发不是“全皮沙发”,看似一字之差实质家具材料有很大不同,而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却并未察觉,就会被导购忽悠。随着《规范》推行,一些名不符实的家具将“无路可走”。据自治区家具协会会长边疆介绍,近期监督所与协会会对市场进行抽查、检验,合格者才能领取标识标牌。

      边疆介绍,目前市场上有些地产家具和河北、四川等内地小厂家家具材料不规范,没有让消费者明白消费;以前没有统一标签,大多都是商家自己制作标签。《规范》更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据了解,本地法规《家具产品标注规范》,于2012年12月1日实施,其制定参考了很多家具国家标准。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家具所所长金玉梅说,《家具产品标注规范》是对国家标准更加严谨的一个规范,更利于消费者购买家具时真正享有知情权。如果消费者有投诉,也可以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进行检测。

      延伸阅读

      《家具产品标注规范》中按家具产品种类分类,有木制家具类、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类、红木家具类、金属家具类、软体家具类、其他家具类。


      《家具产品标注规范》有5项要求:

      1.家具产品应进行标识标注。标识标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相应产品标准规定;

      2.家具产品标识标注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具有防撕防伪功能,只限一次性加贴;

      3.家具产品的标识标注需在家具产品表面加贴,确实无法加贴的可挂牌;

      4.出售家具产品必须具备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应符合标准要求;

      5.家具产品使用说明书与销售票据凭证上的标识标注须与实物、标准的内容一致。

    阅读全文
  •     前言:

        毛主席说:有人群的地方则一定有左中右。在企业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很多人往往不善于沟通。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是一门重要的管理艺术。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因此,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已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正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如果没有沟通的话,企业就会趋于衰亡和倒闭。在这里,企业培训讲师谭小芳将以一个故事开展今天的话题:

        古时候,一个丞相的管家准备修一座后花园,希望花园外留一条三尺之巷,可邻居是一名员外,他说那是他的地盘,坚决反对修巷。管家立即修书京城,看到丞相回信后的管家放弃了原计划,员外颇感意外,执意要看丞相的回信。原来丞相写的是一首诗: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员外深受感动,主动让地三尺,最后三尺之巷变成了六尺之巷。听过故事之后,我们说句题外话——外国有恐怖电影,很多讲郊外房子,食人、连环杀人狂,为什么中国没有、很少这样的题材?中国人喜欢串门、交流。

        不过,传统的沟通方式有时一两句话很难沟通清楚,特别是远距离管理时,沟通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当然不是要你搞一个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厂长经理信箱”——有的从建厂到倒闭就从来没有开启过——在网络时代,沟通是一种必须,也是一种艺术。谭小芳建议我们的经理人除了打电话之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

        一个是可以通过发邮件的方式,把销售管理报表、市场问题等在规定的时间发过来,便于销售管理人员把握进度,及时调整方向与策略。二是可以通过建立区域销售人员QQ交流群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大家都上网,交流工作的心得与体会,尤其是成功,甚至包括失败的,都在网上共享一下。

        好的经验,让大家都来学习和借鉴,不好的方面,大家引以为戒,从而可以尽量避免“重蹈覆辙”,减少摸索的成本与代价。网上沟通法,是一种高效的交流方法,很多外资企业,都通过设计销售管理表格文档这种方式,快速传递信息,大大提高了销售管理者的办事效率,起到了很好的管理效果。

        职场中,为何双方说了半天也没有抓住沟通的本质?为何已经布置了工作,下属却连个反应都没有?出现这些“沟”而不“通”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你没有用心与他们沟通。只有在沟通之前排除双方的沟通障碍,在沟通过程中抓住沟通的本质并根据说话内容及时做出反馈,才能实现完美沟通。

        根据对企业培训管理现状的调查发现,有超过80%的员工有沟通课程的培训需求,有60%以上的员工表示在与上级、同事、客户等日常沟通中出现困扰,也有的看过不少沟通书籍,但不知如何实际运用。

        在职场,领导与员工的沟通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沟通是双向的,有效沟通不但是一门艺术,更是社会生存的技能。沟通能透过人的眼睛和耳朵的接触,让在沟通的两个人相互了解。在职场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与自己以外的人进行沟通,这些沟通以多种形式出现,如通过会议、电话等。在单位,不但同事间要进行沟通,下属和上司也需要经常沟通,才能完成工司的管理运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沟通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诸多不理解他人,成者是报怨他人的现象。例如,父母们常常无法接受青年人的新潮观念,儿女们也是报怨父母太固执,太保守,指挥官责怪士兵不听指挥,士兵也怪罪指挥官不通人情,行政下级报怨上级家长作风,刚复自用,上级领导也批评下级缺乏责任心,不安心本职工作。

        企业常常发出他的部下难管理的哀叹,部属们也是背后议论主管太无能,太不称职……何以产生如此多的不能理解别人,与不能被别人理解的情况呢?无误会不约而同地回答,缺乏沟通,下是由于缺乏沟通交流才导致了生气、汪满、沮丧和紧张的关系。

        每天,职场人士都会面对种种不同的沟通挑战。你的老板拒绝给你升职加薪,你的孩子是否应该接受名校教育,你的爱人梦想去异地发展更好的仕途。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我们就会陷入“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一种无效的沟通模式之中,而这往往会让谈判陷入僵局,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沟通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可以说,沟通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成本。没有沟通的效率,就没有企业运营的效率。没有沟通的质量就没有企业运营的质量。没有良好的沟通,企业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良好的沟通,企业也没有战斗力。因此,提高每个员工的沟通能力,尤其是管理者的沟通能力,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企业的管理中,沟通就好比人的血脉,在生活中也同样重要。假如沟通不畅,就像血管栓塞,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学会沟通,掌握沟通的途径,因为它不只是语言,还包括动作、姿态、眼神、表情等。

        有时,一个眼神,一句“我来了”,抱一下肩膀,笑一笑……都会有很大的作用,让你工作开心、事业有成。但在当今的许多企业中,管理者良好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激发组织智慧和活力的关键因素,甚至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能够做到有效的沟通,都能够在与上级、下级和平级的沟通中做到游刃有余,他们有时会陷入种种沟通误区中。怎样破解这些沟通迷局?怎样克服各种沟通障碍?如何有效沟通?沟通会存在哪些障碍?如何克服?

        开诚布公的交流和沟通是团队合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人与人之间遮遮掩掩、言不由衷甚至挑拨是非的做法都会严重破坏团队中的工作氛围,阻碍团队成员间的正常交流,并最终导致项目或企业经营失败。沟通对团队的工作展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团队的成员80%的工作效率来自于良好的沟通。

        通过有效沟通,可以有效防止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团队与客户之间由于文化语境的差异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维护团队目标的一致性。比如,在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与会的所有人员都应当坦诚地交换意见,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果某个人因为考虑到某些其他因素(比如不愿反驳上级领导的意见)而在会议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味地唯唯诺诺,会后到了洗手间里再和别人说“其实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这种戴着假面具工作的人不但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还会破坏公司团队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对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全世界的人,都希望有话直说。却由于各地的风土人情有所差异,因而产生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是民族性的区别使然。中国人喜欢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当然也乐于有话直说。但是太多“先说先死”的案例,使得我们深切体会“祸从口出”的道理;因而主张“慎言”,做到“应该有话直说的时候,当然应该有话直说。

        不应该有话直说的时候,当然不应该有话直说”的“中道”境界,形成中国人的沟通功夫。总之,谭老师在培训、咨询、调研过程中,看到太多因为不会沟通、无效沟通造成的失误、失败,所以建议各位企业界人士学好沟通、学会沟通、做好沟通。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