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船柴世界首台电控型船用柴油机通过鉴定
时间:2007-08-29 人气:1135 来源:中国木业国际网|http://www.chinawood.org/website/index.jsp 作者:
概述: 日前,由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引进Wartsila瑞士公司专利生产的世界首台7RTfLex58TB电控型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通过了由市经委组织召开的市级新产品投产技术鉴定。 ......
日前,由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引进Wartsila瑞士公司专利生产的世界首台7RTfLex58TB电控型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通过了由市经委组织召开的市级新产品投产技术鉴定。
该产品是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产品110000吨大型原油轮配套的主机,经过一年多的航海运行,完全满足了船舶对主机的要求。产品具有如下特点:1、RT-Flex型柴油机的电控共轨系统改变了传统设计结构,无需燃油泵、凸轮轴及其传动齿轮装置。2、柴油机的主要功能,由电子计算机通过液-电伺服装置的控制、调节、驱动来实现。3、RT-Flex型柴油机的电控共轨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便捷的操控性能;较低的气缸滑油消耗率、燃油消耗率和排放控制指标;低转速的稳定运行目标。
电控型船用柴油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先进,应用最为广泛和热门的机型之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该型机的研制成功,对提高我国船舶主机的重大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
该产品是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产品110000吨大型原油轮配套的主机,经过一年多的航海运行,完全满足了船舶对主机的要求。产品具有如下特点:1、RT-Flex型柴油机的电控共轨系统改变了传统设计结构,无需燃油泵、凸轮轴及其传动齿轮装置。2、柴油机的主要功能,由电子计算机通过液-电伺服装置的控制、调节、驱动来实现。3、RT-Flex型柴油机的电控共轨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便捷的操控性能;较低的气缸滑油消耗率、燃油消耗率和排放控制指标;低转速的稳定运行目标。
电控型船用柴油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先进,应用最为广泛和热门的机型之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该型机的研制成功,对提高我国船舶主机的重大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数据显示“中国制造”走红国际船市
上半年船舶出口55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出口高速增长,共计出口739068艘(条),出口金额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9%,月均出口额超过9亿美元;进口3791艘(条),进口金额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02%。
上半年我国船舶进出口贸易实现顺差47.6亿美元。
12种出口船型超1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有12种船型出口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其出口额总计为50.67亿美元占船舶出口总金额的92.2%。其中成品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作为传统三大出口主力船型,总计出口32.24亿美元,占我国船舶出口总金额的58.6%。另外,上半年挖泥船的出口增长飞快,达到9989万美元。除此之外,上半年船舶出口另一亮点是新增3艘载重量超过30万吨的原油船,出口额达2.19亿美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主要出口船型品种正趋于丰富。
630家企业加入出口大军
上半年全国共有630家企业经营船舶出口业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5家,其中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74家,合计出口额达50.8亿美元,占船舶出口总额的92.4%。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5家,合计出口额达30亿美元,占船舶出口总额的54.6%。从以上数据说明随着国际船市的持续兴旺,经营船舶贸易的企业继续在增加,但是大部分业务还是集中在少数主营企业手中。
上半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出口14艘船,金额达6.43亿美元,一跃成为上半年船舶出口的“领头羊”,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和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分别以3.7亿和3.4亿美元的出口额分列上半年船舶出口的二、三位。
订购客户来自128国
上半年我国共向世界12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船舶,其中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有39个,出口额总计达54.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8.4%。新加坡、德国、中国香港、日本、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利比里亚、荷兰、韩国、希腊、塞浦路斯、丹麦等11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上半年船舶出口主要市场,出口额均在1亿美元以上,而且多数增幅都为1至2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对俄罗斯、中国台湾、西班牙、瑞士等4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出口增长异常迅猛,出口额同比均有近百倍的增长,是我国船舶出口的新兴地区。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出口高速增长,共计出口739068艘(条),出口金额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9%,月均出口额超过9亿美元;进口3791艘(条),进口金额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02%。
上半年我国船舶进出口贸易实现顺差47.6亿美元。
12种出口船型超1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有12种船型出口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其出口额总计为50.67亿美元占船舶出口总金额的92.2%。其中成品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作为传统三大出口主力船型,总计出口32.24亿美元,占我国船舶出口总金额的58.6%。另外,上半年挖泥船的出口增长飞快,达到9989万美元。除此之外,上半年船舶出口另一亮点是新增3艘载重量超过30万吨的原油船,出口额达2.19亿美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主要出口船型品种正趋于丰富。
630家企业加入出口大军
上半年全国共有630家企业经营船舶出口业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5家,其中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74家,合计出口额达50.8亿美元,占船舶出口总额的92.4%。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5家,合计出口额达30亿美元,占船舶出口总额的54.6%。从以上数据说明随着国际船市的持续兴旺,经营船舶贸易的企业继续在增加,但是大部分业务还是集中在少数主营企业手中。
上半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出口14艘船,金额达6.43亿美元,一跃成为上半年船舶出口的“领头羊”,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和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分别以3.7亿和3.4亿美元的出口额分列上半年船舶出口的二、三位。
订购客户来自128国
上半年我国共向世界12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船舶,其中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有39个,出口额总计达54.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8.4%。新加坡、德国、中国香港、日本、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利比里亚、荷兰、韩国、希腊、塞浦路斯、丹麦等11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上半年船舶出口主要市场,出口额均在1亿美元以上,而且多数增幅都为1至2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对俄罗斯、中国台湾、西班牙、瑞士等4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出口增长异常迅猛,出口额同比均有近百倍的增长,是我国船舶出口的新兴地区。
阅读全文
下一条:扬州第三代水下机器人宣告“出世”
“擎天柱”,威风凛凛的汽车人领袖,“威震天”,邪恶的外星飞船……前不久上映的《变形金刚》中,机器人大战令人目不暇接。尽管机器人上战场更多的还是想象,现实生活中,机器人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产生活。
8月15日,扬州大学研制第三代“遥控水下机器人”宣告“出世”。它不但能在水下自由“行走”,还能通过“手脚”自由探测,然后把“看到”的水下情况及时传输到地面的便携式电脑中,由操作人员进行远程遥控,从而代替潜水员进行深水作业。更为可贵的是,它的操作程序简单,售价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1/3,具有很广泛的实用范围。
外观:大脑袋的小东西
扬州大学水利学院实验室,杨小令老师指着桌上一只有着明黄色大脑袋、黝黑“手脚”的小东西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研制的“第二代水下机器人”。它重15公斤,长0.51米、宽0.38米、高0.32米,最大下潜深度可达100米,最大移动速度0.2米/秒,最大可视距离(清水)6米,清晰度420线(彩色),机械手能抓取3公斤的重物。
记者看到,这款机器人整体呈椭圆形,透过有机玻璃罩可见机身内有一个摄像机和探照灯。机身旁各有一黑色圆柱,圆柱上有很多圆孔,机身下是黑色的“支撑腿”。据介绍,黑色圆柱是水下机器人的推进器,圆孔是用来排进水的,“支撑腿”就是它的“脚”。记者用手掂了掂,双手用力才能把它举起来。
据杨小令介绍,他们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并没有严格的“辈分”区分,人们习惯于把最新研制出来的机器人定为第三代。遗憾的是,因为“第三代水下机器人”暂时没有存货,记者没有亲眼见到。但杨小令表示,第三代和第二代的外表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第三代可以在浑水中作业。
脚印:已经传至第三代
■第一代水下机器人:效果不错
2004年,国内水下机器人多是国外产品,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出产的金鱼系列价格也高达好几十万,一般单位很难承受。当时还是学生的杨小令想,能不能研制出一种既实用又便宜的水下机器人呢?
当年5月,杨小令和仓义东、朱魏玮、郭军3位同学组成了一个水下机器人研发团队。没有经验,就从模仿国外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开始;没有经费,学院和老师们解囊资助;学院还专门腾出了一间实验室。由于白天要上课,研制工作只能在晚上进行,经常一干就到了半夜。终于,2004年11月,扬州大学研制的第一代水下机器人诞生了。其整个机身是个正方体,每面有一组推进器。让同学们遗憾的是,机器人的样子有点笨拙。
自己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实际应用效果怎么样?2004年12月,研制小组听说扬州市政公司正在进行古运河整治工程,立即拿着样品毛遂自荐。经机器人水下拍摄,运河里桥墩被撞后受损情况图像清晰地传回了电脑,市政公司工作人员非常满意。
■第二代水下机器人:小巧耐用
首战告捷,杨小令他们立即投入第二代水下机器人的研发。为了减少水的阻力,需要把第一代正方体的机型改变成流线型,推进器也必须减少,最后确定在机身两侧各安一个。
推进器减少了,成本跟着下来了,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发动推进器时,机身容易发生倾斜。杨小令说,这个问题困扰了大家很久,后来他突然想起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工作原理——一个正转,另一个反转,不仅让直升飞机飞起来,还能保持平衡。推进器尝试引进这一原理后,问题迎刃而解。
水下机器人的密封情况也是一个难题。为了防水,机身必须完全封闭。但如果采用原始的推进器,因电机和叶轮之间有一个轴承,很难做到密封。一番钻研后,研制小组采用密闭式磁力传动技术,将轴承取消,取而代之以两块磁铁,另两块紧贴在推进器的内壁,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磁铁的转动,并与电机外的磁铁产生一个磁力来带动叶轮的转动。
水下机器人当然不能漏水,但即使已经发现机器人在水下出现漏水,一旦出水,光靠眼和手也很难找到漏水的缝隙。后来,研制小组想到了自行车的气门芯。把它安装在机器人的“肚子”下面,这样只要给机器人打气,就很容易发现哪里漏水了,此举还同时提高了机器人在水里的抗压能力!
第二代水下机器人研制成功后,获得了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其磁力传动、推进器射流冲刷、零半径转弯、纵倾姿态调节等技术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张艾群研究员和江苏省水利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君亮院士好评,并认为该机器人设计构思巧妙,简单实用,而且成本较低,应用前景很大。
■第三代水下机器人:经济实用
研制第三代水下机器人则主要是为了推广使用。
针对中国实际水域情况,市面上有清水型和浑水型两种机型。浑水型水下机器人比清水型多了一个声纳系统,通过声纳发出的声波将浑水中的情况形成图形反映到电脑里,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图像进行作业。但购买一个声纳系统极大地增加了机器人的成本。
杨小令决定自己做一个声纳系统。一年多后,他终于如愿以偿。目前,其第三代水下机器人售价仅5万元。而国外同类型的水下机器人刚卖到中国时售价35万元,现在其售价还有15万元。杨小令希望自己研制出的机器人以优良的性价比,夺回国外公司在中国占据的市场,并促进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目前,已经有3个外地买家正在试用杨小令他们的产品。为了能够批量生产,杨小令他们开始设计水下机器人的模具。目前,第四代水下机器人也已列入研发计划。
8月15日,扬州大学研制第三代“遥控水下机器人”宣告“出世”。它不但能在水下自由“行走”,还能通过“手脚”自由探测,然后把“看到”的水下情况及时传输到地面的便携式电脑中,由操作人员进行远程遥控,从而代替潜水员进行深水作业。更为可贵的是,它的操作程序简单,售价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1/3,具有很广泛的实用范围。
外观:大脑袋的小东西
扬州大学水利学院实验室,杨小令老师指着桌上一只有着明黄色大脑袋、黝黑“手脚”的小东西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研制的“第二代水下机器人”。它重15公斤,长0.51米、宽0.38米、高0.32米,最大下潜深度可达100米,最大移动速度0.2米/秒,最大可视距离(清水)6米,清晰度420线(彩色),机械手能抓取3公斤的重物。
记者看到,这款机器人整体呈椭圆形,透过有机玻璃罩可见机身内有一个摄像机和探照灯。机身旁各有一黑色圆柱,圆柱上有很多圆孔,机身下是黑色的“支撑腿”。据介绍,黑色圆柱是水下机器人的推进器,圆孔是用来排进水的,“支撑腿”就是它的“脚”。记者用手掂了掂,双手用力才能把它举起来。
据杨小令介绍,他们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并没有严格的“辈分”区分,人们习惯于把最新研制出来的机器人定为第三代。遗憾的是,因为“第三代水下机器人”暂时没有存货,记者没有亲眼见到。但杨小令表示,第三代和第二代的外表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第三代可以在浑水中作业。
脚印:已经传至第三代
■第一代水下机器人:效果不错
2004年,国内水下机器人多是国外产品,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出产的金鱼系列价格也高达好几十万,一般单位很难承受。当时还是学生的杨小令想,能不能研制出一种既实用又便宜的水下机器人呢?
当年5月,杨小令和仓义东、朱魏玮、郭军3位同学组成了一个水下机器人研发团队。没有经验,就从模仿国外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开始;没有经费,学院和老师们解囊资助;学院还专门腾出了一间实验室。由于白天要上课,研制工作只能在晚上进行,经常一干就到了半夜。终于,2004年11月,扬州大学研制的第一代水下机器人诞生了。其整个机身是个正方体,每面有一组推进器。让同学们遗憾的是,机器人的样子有点笨拙。
自己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实际应用效果怎么样?2004年12月,研制小组听说扬州市政公司正在进行古运河整治工程,立即拿着样品毛遂自荐。经机器人水下拍摄,运河里桥墩被撞后受损情况图像清晰地传回了电脑,市政公司工作人员非常满意。
■第二代水下机器人:小巧耐用
首战告捷,杨小令他们立即投入第二代水下机器人的研发。为了减少水的阻力,需要把第一代正方体的机型改变成流线型,推进器也必须减少,最后确定在机身两侧各安一个。
推进器减少了,成本跟着下来了,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发动推进器时,机身容易发生倾斜。杨小令说,这个问题困扰了大家很久,后来他突然想起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工作原理——一个正转,另一个反转,不仅让直升飞机飞起来,还能保持平衡。推进器尝试引进这一原理后,问题迎刃而解。
水下机器人的密封情况也是一个难题。为了防水,机身必须完全封闭。但如果采用原始的推进器,因电机和叶轮之间有一个轴承,很难做到密封。一番钻研后,研制小组采用密闭式磁力传动技术,将轴承取消,取而代之以两块磁铁,另两块紧贴在推进器的内壁,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磁铁的转动,并与电机外的磁铁产生一个磁力来带动叶轮的转动。
水下机器人当然不能漏水,但即使已经发现机器人在水下出现漏水,一旦出水,光靠眼和手也很难找到漏水的缝隙。后来,研制小组想到了自行车的气门芯。把它安装在机器人的“肚子”下面,这样只要给机器人打气,就很容易发现哪里漏水了,此举还同时提高了机器人在水里的抗压能力!
第二代水下机器人研制成功后,获得了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其磁力传动、推进器射流冲刷、零半径转弯、纵倾姿态调节等技术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张艾群研究员和江苏省水利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君亮院士好评,并认为该机器人设计构思巧妙,简单实用,而且成本较低,应用前景很大。
■第三代水下机器人:经济实用
研制第三代水下机器人则主要是为了推广使用。
针对中国实际水域情况,市面上有清水型和浑水型两种机型。浑水型水下机器人比清水型多了一个声纳系统,通过声纳发出的声波将浑水中的情况形成图形反映到电脑里,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图像进行作业。但购买一个声纳系统极大地增加了机器人的成本。
杨小令决定自己做一个声纳系统。一年多后,他终于如愿以偿。目前,其第三代水下机器人售价仅5万元。而国外同类型的水下机器人刚卖到中国时售价35万元,现在其售价还有15万元。杨小令希望自己研制出的机器人以优良的性价比,夺回国外公司在中国占据的市场,并促进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目前,已经有3个外地买家正在试用杨小令他们的产品。为了能够批量生产,杨小令他们开始设计水下机器人的模具。目前,第四代水下机器人也已列入研发计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