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旱作农业机械化装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详细内容

国外旱作农业机械化装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时间:2007-07-18     人气:1404     来源:中国机械网|http://www.jx.cn/     作者:
概述: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世界耕地的42.9%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在世界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度发达的旱农技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作了巨大努力,其中旱农机械化是重......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世界耕地的42.9%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在世界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度发达的旱农技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作了巨大努力,其中旱农机械化是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一、国外旱农机械化现状

  1.美国少免耕残茬覆盖制度及其机械化

  美国的旱作农业强调少免耕和残茬覆盖是从保护环境、培肥土壤、持续农业的角度考虑的。机械化翻耕制度是引发该技术的直接原因。该技术关节点在于硬茬机械播种、田间精细管理和机械高茬收获,各环节都有特殊配套机具。

  2.澳大利亚的休闲轮作制和农机化

  夏季休闲和牧草-作物轮作制是澳大利亚旱作农业的显著特色,这种栽培制度既可培肥地力,又可防止暴雨侵蚀、维持生态平衡。澳大利亚的农事活动基本借助机械完成,牧草栽培机械尤为发达,目前已实现了精量化播种、联合收割压捆等工序的机械化。

  3.加拿大的夏季休闲水土保持耕作、冬季积雪管理和机械化

  加拿大旱作农业推行相隔数年深翻一次耕地的少免耕覆盖制度,并讲求夏季休闲和化学除草。为拦集冬季降雪,常采用留茬滞雪、机械耕雪和适时融雪等综合技术。

  4.其他国家的旱地农业及机械化

  以色列、印度、保加利亚注重科学集水、高效用水;俄罗斯、日本、德国则兼顾研究适于特种作物的机具;墨西哥除推行节水灌溉,覆盖休闲耕作外,还强调抗逆品种的选育。这些国家旱农的共同点在于各项技术都具有先进的配套机械,机械化程度高。

  二、国外旱作农业的机械化装备

  1.耕作机具

  耕作是田间侍弄土壤的基本操作,目的是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大多数地区流行单向圆盘耙、双列圆盘犁和偏置式圆盘犁。在土壤侵蚀小、按一定时期进行土壤耕作的地区,通用旋耕机或凿式犁。

  2.播种机具

  少免耕和覆盖制度容易使耕作层坚硬化,因此播种作物需要机型大而重、且易穿透残茬的硬茬型播种机。这类播种机大都有精量化联合作业特点。同时为适应田间管理和收获机械化,播种机多设置为条播型。块根、块茎类作物播种需要特殊机具,俄罗斯、日本、英国的农机专家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已研制推广了系列化、高性能的马铃薯、胡萝卜等特殊作物的精量栽培机械。

  3.田间管理机具

  中耕可以疏松作物生长土层、消除病虫杂草,同时还可借此增施肥料。该项工作除利用大田中耕机外,许多国家常利用飞机喷撒农药防除杂草和病虫害,地面防除多利用大型自动化喷雾机、弥雾机等。此外,现代遥感技术已用于预报作物受旱程度,结合生理需水规律进行人工增雨或机械补灌,可保证旱地高产稳产。旱农生产中如何挖掘水分潜力是作物高产的关键之一,科学补灌是实现这一目的有效手段。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克服旱农区常存在的降水季节和作物生长季节的错位矛盾,必须借助于现代化集水灌溉技术。以色列、印度、墨西哥的集水工程和喷灌、滴灌技术是高效利用水分的典范,常见的旱地补灌技术有:轮式横向移动喷灌、中心转动式喷灌、低能位精量喷灌、地下输水滴灌或渗灌等,这些灌溉系统都可与计算机结合使用。
 4.收获机具

  国外旱农作物收获大多利用大型或超大型联合机械,这些收获机根据收获要求都装有特殊组件。在推行残茬覆盖的旱农区,谷物联合收割机都具有高茬收割功能,大多还加装有秸秆切碎和抛撒装置。日本和俄罗斯对块茎、块根类作物收获机械研究较多。俄罗斯研制的KTH-3B双行马铃薯挖掘机分离程度高、机械损伤小、作业速度快;日本东洋公司生产的自走式马铃薯收获机装有带液压输送器的薯箱和二级分装装置,在旱地和水浇地中都可使用;日本久保田公司的胡萝卜、马铃薯兼用收获机适于小规模作业,损伤小。这些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国外旱农机械的发展趋势

  1.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2.向多功能联合型机械发展

  3.向大型化机械发展

  4.向通用性农业机械发展

  5.向扩大适用范围的方向发展

  6.向精量化农业机械发展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从目前我国环保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来看,基本的大气治理、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但与国外目前同行业的发展现状相比,我国大型环保装备水平尚难以望其项背。”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副会长郭宝林日前表示,环保机械工业的发展还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受益的行业会有许多,如通用机械、仪器仪表、化工机械、信息产业、生物化学等行业。他认为,目前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最大瓶颈,还是体制落后与创新欠缺。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的环保机械工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环保机械行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做好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加快大型关键设备国产化步伐。
      朝阳产业前景无量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环保机械工业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该《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未来5~15年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总体规划和部署。其中,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是其主要任务。
      郭宝林认为,该《决定》对环保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自主制造等。这正是未来环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在大气治理方面,人们最关心的火电厂的脱硫问题仍然不理想,3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脱硫装置依然依赖国外,关键设备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些都成了制约我国环保机械设备国产化的老大难问题,以致我国环保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了10~15年。”郭宝林说。
      郭宝林表示,这之间的差距不在单机制造上,而在于工艺设备和观念。例如污水处理,在国外这是一个集成的概念,污水也被认为是一种资源,而集成技术在我国非常落后。
      选择优势企业重点扶持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2005年全国需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装机容量2670万千瓦计算,若全部利用国外技术设计制造,需投资267亿~320.4亿元;若全部采用国产化设备,仅需投资178.36亿元。这种既能为国家节省资金,又能为国内企业赢利的事,何乐而不为?
      据介绍,目前以资金和创新为驱动力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的一大共性特征。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无序状态上。
      为此,专家建议,要加快环保产业升级,就要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企业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集成创新能力,加大开发力量和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组织形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
      同时,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应在环保装备工业中选择具有一定优势和影响力的研究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阅读全文
  •    近日,宁波的起重机、啤酒生产线、石油平台船等各类国家鼓励出口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实现“突破”,显示了良好的出口势头,给宁波外贸出口“谋变”带来了启示。有关人士指出,鼓励和加大具有优势的装备产品出口,将是宁波外贸提升效益的途径之一。

    经过20多天的海上运输,由宁波凹凸起重运输机械总厂生产的一批桥式起重机昨日顺利达到美国西海岸,这是中国产桥式起重运输机械首次以自主品牌登陆北美,实现了桥式起重机自主品牌出口零的突破。起重机技术获美方认可

    凹凸重工董事长朱剑君告诉记者,“出口市场的价格相对国内市场要高一些,利润空间大,但重要的是代表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据了解,这批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是美国方面委托的中国采购商经过多方比较后主动找到凹凸重工要求其生产的,它们将被安装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大型货物仓库内。凹凸重工接到这批订单后,立即对美国方面要求的电机电器配置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和改进,并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LDC桥式起重机生产技术来配置该起重机,使该批产品具有产品技术性能好、结构稳定性好,性价比优越等特点。据了解,凹凸重工在LDC桥式起重机的生产技术上拥有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并已通过了国家级专家鉴定。

    据了解,由于技术要求较高,以往国内的桥吊起重机很少出口到发达国家,这次凹凸重工能够以自主创新研发的科技成果赢得美方认可,表明中国的桥吊起重机生产技术拥有了相当的水准。这是继去年凹凸重工的起重机以贴牌方式进入德国之后,宁波起重机出口的又一次突破。

    “现在还有泰国和沙特的客商在跟我们洽谈,其中沙特的订单规模较大。在中东和东南亚,中国的产品在技术上和价格上都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朱剑君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获支持

    有关人士指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外贸大市宁波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正“倒逼”宁波出口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变低价格、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为高价格、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据了解,塑机、输变电设备、起重机等产品属于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国家也鼓励、支持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在7月1日起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政策下调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但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无一下调,大多维持在17%的水平。“宁波装备”出口的提速正使宁波外贸出口变得更有“技术含量”,并且符合国家政策的方向。啤酒生产线装到中亚和非洲
    “宁波装备”除了通过一般贸易出口外,还通过境外工程承包,以大型成套设备的方式出口到国际市场。而以“大型成套设备”方式出口,将获得国家政策更大的支持。

    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一般发生在境外工程承包领域,具有一次性出口合同量大、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优势。在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方面比较抢眼的是一家在宁波并不知名的公司。这家位于象山的食品机械生产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拥有独立承担啤酒生产整线安装技术的企业。近日,该公司生产的啤酒生产线已经安装到了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和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仅这两项工程,总合同金额就达2亿元人民币。近期,该公司还在美国设立了贸易公司,与美商合作投资800万美元,在亚特兰大筹建华香食品酿造有限公司。

    除了啤酒生产线外,浙江造船厂还承接了一个安哥拉石油平台船项目,并已进入实施阶段;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公司在非洲承建水电站,带动输变电设备出口;宁波东海水表厂在南美国家秘鲁设立了新的工厂,带动水表生产线出口;这些都成为宁波企业开拓成套设备出口的一个个亮点。据市外经贸局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对外承包工程已经带动国内成套设备出口超过1亿美元.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