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间:2010-05-10 人气:939 来源:管理世界 作者:
概述: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内涵
人力资源外包指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将一些较为繁琐且程序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性工作,通过招标的方式,签约付费委托给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进行运作的新型的人力资源运营模式。从广义上讲,任何以购买或付费的方式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交由企业外部机构或人员完成的做法,皆可视为人力资源外包。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趋势来看,其业务范围已经扩展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包括人力资源战略、制度设计与创新、人力资源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酬和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协调等方面,是企业降低投资风险、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选择。
二、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分析
1、外包实践起步晚,发展势头强劲,前景乐观
对于我们来说,人力资源外包是舶来品。国内最早引入此项业务的是外企。与他们相比,虽然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还比较陌生,但在一些企业中已经开始外包人力资源管理部分职能。尽管国内企业还没有建立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国内还是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灵活用人方式的中小企业越来越衷情于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得到较快迅速。根据国际数据集团的权威统计,2003年全球外包服务开支突破1500亿美元,而在中国的增长率为15.1。有调查显示在中国目前大约有75的本土公司还没有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而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概念还刚被引进不久,正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相当多的跨国公司、本土公司,以及有关机构已经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度,可以说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服务商整体水平不高,服务单一,多以提供基础性服务为主
目前开展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主要是一些人才中介机构、人才市场,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较少,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主要有代办社会保障;代办劳动用工证;推荐人才;录用备案、合同鉴定;档案管理;跨地区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报;人事、劳动纠纷的代理办理等等。人力资源外包项目涉及面广,但以基础性业务为主。国内的人才服务机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加上一些机构的违规经营,使服务商的诚信度大打折扣。此外,专业从事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机构,从企业观念和区域差异来看,还有一定距离。
3、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褒贬不一
虽然说人力资源外包既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又可节约成本,但也有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太多地将企业内部的事情交由他人来办理并不合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会牵扯到企业的秘密;而且,从员工发展角度来看,容易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生疏。看来,人力资源外包业务要完全让企业接受还有一段时间。尽管人力资源外包在国外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但是不少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仍心存疑虑。
4、立法滞后
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相关部门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企业与外包服务商的行为,没有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收费标准,各服务商都是自行制定的价格,参照的价格都不一样。政府应当充当好“裁判员”角色,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
5、人力资源外包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包括为以下的几个方面:企业自身能力约束的风险、企业员工及公众的反应风险、供应商的选择风险及企业文化沟通的风险。此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监控外包商的行为和长期的稳定的信任合作关系也是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风险因素。
三、对策与建议
1、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宣传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生事物,政府引导是人力资源外包得以健康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为社会所完全接受尚需较长时间。改变企业、社会、个人的传统思想观念,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在当前我国大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提倡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加大宣传推广人力资源外包的力度和广度。给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
2、深化改革,培育外包市场
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大力培育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做大做强人力资源外包这块蛋糕,推动人力资源外包向深度专业化方向发展。从总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外包服务商整体素质不高,多提供一些基础性服务工作。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外包,提升外包服务商素质,使其向深化专业方向发展,为国有企业改变人员臃肿的状况做贡献。
3、制定价格指导线,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收费标准,各服务商都是自行定价,各自参考的价格都不一样。对企业来说,收费标准还是其考虑外包与否的决定因素。另外,一些外包服务商的违规经营,也扰乱了正常的外包市场运营。为此,应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外包价格指导线,加强外包服务商严格自律,加强自身诚信体系建设。
4、提高外包服务商服务水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开发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外包产品。人力资源外包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从服务的行业结构上看,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主;从服务类别来看,以基础性工作外包为主;从市场需求来看,以外企为主。人力资源外包品种少,外包服务范围较窄,这不利于人力资源外包的快速发展。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品种多样化,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人力资源外包进一步向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5、确定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企业要加强自身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应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对员工自我发展活动的专业性支持,履行参谋、激励、服务与咨询职责。把能够提供一体化能合并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予以尽可能的合并,可以将不创造价值却又是增值工作所必需的非增值性活动,通过成立人事公司或委托外包的形式予以剥离。
6、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人力资源外包是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而且,从长远来看,人力资源外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我国尚无相应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猎头公司及外包行业的运作,尚无完善的劳动政策法规去协调企业、员工、外包服务商三方的关系和切实保护员工的权益。为了规范、维护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秩序,国家必须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用以明确企业、外包服务商、企业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为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完善强大有序的法律保障。
7、注意人力资源外包中的风险管理
当我们把招聘、培训、考核、薪资等各个具体的操作内容外包出去时,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招聘失败、新政策引起员工的不满、骨干人员离职等,这些事件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如何防范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或把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可以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决策、人力资源外包供应商的合理选择、风险监控机制的建立和建立人力资源外包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8、注意企业特性对人力资源外包的影响
企业独特的人力资源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相关性、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果、提升的机会、需求的不稳定性和企业薪酬水平等等都会对人力资源外包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上几点,只是针对目前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对策与建议。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外包才是人力资源外包管理面临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人力资源外包指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将一些较为繁琐且程序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性工作,通过招标的方式,签约付费委托给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进行运作的新型的人力资源运营模式。从广义上讲,任何以购买或付费的方式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交由企业外部机构或人员完成的做法,皆可视为人力资源外包。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趋势来看,其业务范围已经扩展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包括人力资源战略、制度设计与创新、人力资源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酬和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协调等方面,是企业降低投资风险、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选择。
二、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分析
1、外包实践起步晚,发展势头强劲,前景乐观
对于我们来说,人力资源外包是舶来品。国内最早引入此项业务的是外企。与他们相比,虽然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还比较陌生,但在一些企业中已经开始外包人力资源管理部分职能。尽管国内企业还没有建立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国内还是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灵活用人方式的中小企业越来越衷情于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得到较快迅速。根据国际数据集团的权威统计,2003年全球外包服务开支突破1500亿美元,而在中国的增长率为15.1。有调查显示在中国目前大约有75的本土公司还没有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而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概念还刚被引进不久,正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相当多的跨国公司、本土公司,以及有关机构已经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度,可以说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服务商整体水平不高,服务单一,多以提供基础性服务为主
目前开展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主要是一些人才中介机构、人才市场,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较少,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主要有代办社会保障;代办劳动用工证;推荐人才;录用备案、合同鉴定;档案管理;跨地区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报;人事、劳动纠纷的代理办理等等。人力资源外包项目涉及面广,但以基础性业务为主。国内的人才服务机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加上一些机构的违规经营,使服务商的诚信度大打折扣。此外,专业从事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机构,从企业观念和区域差异来看,还有一定距离。
3、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褒贬不一
虽然说人力资源外包既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又可节约成本,但也有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太多地将企业内部的事情交由他人来办理并不合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会牵扯到企业的秘密;而且,从员工发展角度来看,容易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生疏。看来,人力资源外包业务要完全让企业接受还有一段时间。尽管人力资源外包在国外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但是不少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仍心存疑虑。
4、立法滞后
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相关部门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企业与外包服务商的行为,没有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收费标准,各服务商都是自行制定的价格,参照的价格都不一样。政府应当充当好“裁判员”角色,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
5、人力资源外包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包括为以下的几个方面:企业自身能力约束的风险、企业员工及公众的反应风险、供应商的选择风险及企业文化沟通的风险。此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监控外包商的行为和长期的稳定的信任合作关系也是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风险因素。
三、对策与建议
1、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宣传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生事物,政府引导是人力资源外包得以健康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为社会所完全接受尚需较长时间。改变企业、社会、个人的传统思想观念,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在当前我国大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提倡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加大宣传推广人力资源外包的力度和广度。给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
2、深化改革,培育外包市场
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大力培育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做大做强人力资源外包这块蛋糕,推动人力资源外包向深度专业化方向发展。从总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外包服务商整体素质不高,多提供一些基础性服务工作。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外包,提升外包服务商素质,使其向深化专业方向发展,为国有企业改变人员臃肿的状况做贡献。
3、制定价格指导线,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收费标准,各服务商都是自行定价,各自参考的价格都不一样。对企业来说,收费标准还是其考虑外包与否的决定因素。另外,一些外包服务商的违规经营,也扰乱了正常的外包市场运营。为此,应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外包价格指导线,加强外包服务商严格自律,加强自身诚信体系建设。
4、提高外包服务商服务水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开发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外包产品。人力资源外包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从服务的行业结构上看,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主;从服务类别来看,以基础性工作外包为主;从市场需求来看,以外企为主。人力资源外包品种少,外包服务范围较窄,这不利于人力资源外包的快速发展。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品种多样化,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人力资源外包进一步向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5、确定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企业要加强自身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应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对员工自我发展活动的专业性支持,履行参谋、激励、服务与咨询职责。把能够提供一体化能合并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予以尽可能的合并,可以将不创造价值却又是增值工作所必需的非增值性活动,通过成立人事公司或委托外包的形式予以剥离。
6、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人力资源外包是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而且,从长远来看,人力资源外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我国尚无相应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猎头公司及外包行业的运作,尚无完善的劳动政策法规去协调企业、员工、外包服务商三方的关系和切实保护员工的权益。为了规范、维护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秩序,国家必须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用以明确企业、外包服务商、企业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为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完善强大有序的法律保障。
7、注意人力资源外包中的风险管理
当我们把招聘、培训、考核、薪资等各个具体的操作内容外包出去时,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招聘失败、新政策引起员工的不满、骨干人员离职等,这些事件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如何防范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或把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可以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决策、人力资源外包供应商的合理选择、风险监控机制的建立和建立人力资源外包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8、注意企业特性对人力资源外包的影响
企业独特的人力资源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相关性、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果、提升的机会、需求的不稳定性和企业薪酬水平等等都会对人力资源外包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上几点,只是针对目前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对策与建议。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外包才是人力资源外包管理面临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绩效管理难点及注意点
1、你上面说的要跟踪调整等等,其实这一块的难点就一句话:让各个部门经理成为你人力资源部的直线经理,行驶他们作为部门经理必须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绩效管理不是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员工通过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不断提高业绩总而满足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实现。因此,绩效管理中的工作开展跟踪,适时的调整,绩效改善计划几个部分就尤为重要;
3、绩效考核指标的提取: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绩效管理也是。所以通过KPI、BSC、MBO等方式先建立岗位的考核指标库,然后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选取不同侧重的指标,而且相同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权重也不一样。这就是充分体现制度的灵活性和未企业服务的宗旨,不能死板。
这里要注意的是,考核指标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尽量精简,体现重要的工作指标,可且具备可量化的评价。4、绩效考核的频率:不同的职业人群,工作考量的指标不一样,实现业绩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中高层人员更适合周期相对较长的考核频率,而基层人员更适合周期较短的考核频率。
5、绩效考核的方式:由于不同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工作量,如何使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在制度制定中需要重要考虑的。360度的考核方式呢更适合于非量化指标的考核,用大量的数据来避免个体的考核差异,但因为工作量大,因此更适合用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非量化指标上。而其他的尽量就是用一级评价制。
6、绩效考核的公正性。由于第五点所说,一级评价值容易导致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偏差,因此,我们在制定合理量化的考核指标的同时,要通过一些手段来保证绩效结果的公正,因此可以通过关键事件记录法,考核数据的抽样核实,绩效申诉等机制尽量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7、关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分布。考核结果的分布方法有很多,比如得分顺序制、正态分布、活力曲线的运用等等,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一种工具都有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他的缺点,到底运用那种分布法,最主要的是要和公司的绩效文化对应,绩效考核时双刃剑,做的不好反而会砍伤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最先进的工具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作为专业的HR,也不要因为卖弄自己的学识,而在制定制度时不根据实际情况,流行那个就运用那个。
2、绩效管理不是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员工通过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不断提高业绩总而满足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实现。因此,绩效管理中的工作开展跟踪,适时的调整,绩效改善计划几个部分就尤为重要;
3、绩效考核指标的提取: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绩效管理也是。所以通过KPI、BSC、MBO等方式先建立岗位的考核指标库,然后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选取不同侧重的指标,而且相同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权重也不一样。这就是充分体现制度的灵活性和未企业服务的宗旨,不能死板。
这里要注意的是,考核指标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尽量精简,体现重要的工作指标,可且具备可量化的评价。4、绩效考核的频率:不同的职业人群,工作考量的指标不一样,实现业绩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中高层人员更适合周期相对较长的考核频率,而基层人员更适合周期较短的考核频率。
5、绩效考核的方式:由于不同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工作量,如何使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在制度制定中需要重要考虑的。360度的考核方式呢更适合于非量化指标的考核,用大量的数据来避免个体的考核差异,但因为工作量大,因此更适合用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非量化指标上。而其他的尽量就是用一级评价制。
6、绩效考核的公正性。由于第五点所说,一级评价值容易导致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偏差,因此,我们在制定合理量化的考核指标的同时,要通过一些手段来保证绩效结果的公正,因此可以通过关键事件记录法,考核数据的抽样核实,绩效申诉等机制尽量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7、关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分布。考核结果的分布方法有很多,比如得分顺序制、正态分布、活力曲线的运用等等,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一种工具都有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他的缺点,到底运用那种分布法,最主要的是要和公司的绩效文化对应,绩效考核时双刃剑,做的不好反而会砍伤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最先进的工具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作为专业的HR,也不要因为卖弄自己的学识,而在制定制度时不根据实际情况,流行那个就运用那个。
阅读全文
下一条:7S企业管理工具
日本企业7S活动简单、实用的现场管理方法。7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其具体含义和实施重点如下:
整理
就是彻底地将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并将不要的东西加以处理,它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需对“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观念予以突破,必须挑战“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丢了好浪费”、“可能以后还有机会用到”等传统观念。经常对“所有的东西都是要用的”观念加以检讨。
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
整顿
把经过整理出来的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简言之,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整顿的关键是做到定位、定品、定量。抓住了这三个要点,就可以制作看板,做到目视管理,从而提炼出适合本企业的东西放置方法,进而使该方法标准化。
清扫
就是彻底地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四周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维修,使之恢复正常。清扫活动的重点是必须按照决定清扫对象;清扫人员;清扫方法;准备清扫器具;实施清扫的步骤实施,方能真正起到效果。
清扫活动应遵循下列原则:(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2)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设备的点检和保养结合起来;(3)清扫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当清扫过程中发现有有油水泄漏等异常状况发生时,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而不能听之任之。
清洁
是指对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工作成果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和深入。清洁活动实施时,需要秉持三个观念:(1)只有在“清洁的工作场所才能产生出高效率,高品质的产品。;(2)清洁是一种用心的行为,千万不要只在表面下功夫;(3)清洁是一种随时随地的工作,而不是上下班前后的工作。清洁活动的要点则是:坚持“3不要”的原则——即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不要弄脏;不仅物品需要清洁,现场工人同样需要清洁;工人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
素养
要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素养是“7S”活动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就是开展了也坚持不了。
节约
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实施时应该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切勿随意丢弃,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之使用价值。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在我国,由于资源相对不足,更应该在企业中秉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安全
就是要维护人身与财产不受侵害,以创造一个零故障,无意外事故发生的工作场所。实施的要点是:不要因小失大,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全员参与,排除隐患,重视预防。
整理
就是彻底地将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并将不要的东西加以处理,它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需对“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观念予以突破,必须挑战“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丢了好浪费”、“可能以后还有机会用到”等传统观念。经常对“所有的东西都是要用的”观念加以检讨。
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
整顿
把经过整理出来的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简言之,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整顿的关键是做到定位、定品、定量。抓住了这三个要点,就可以制作看板,做到目视管理,从而提炼出适合本企业的东西放置方法,进而使该方法标准化。
清扫
就是彻底地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四周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维修,使之恢复正常。清扫活动的重点是必须按照决定清扫对象;清扫人员;清扫方法;准备清扫器具;实施清扫的步骤实施,方能真正起到效果。
清扫活动应遵循下列原则:(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2)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设备的点检和保养结合起来;(3)清扫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当清扫过程中发现有有油水泄漏等异常状况发生时,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而不能听之任之。
清洁
是指对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工作成果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和深入。清洁活动实施时,需要秉持三个观念:(1)只有在“清洁的工作场所才能产生出高效率,高品质的产品。;(2)清洁是一种用心的行为,千万不要只在表面下功夫;(3)清洁是一种随时随地的工作,而不是上下班前后的工作。清洁活动的要点则是:坚持“3不要”的原则——即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不要弄脏;不仅物品需要清洁,现场工人同样需要清洁;工人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
素养
要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素养是“7S”活动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就是开展了也坚持不了。
节约
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实施时应该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切勿随意丢弃,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之使用价值。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在我国,由于资源相对不足,更应该在企业中秉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安全
就是要维护人身与财产不受侵害,以创造一个零故障,无意外事故发生的工作场所。实施的要点是:不要因小失大,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全员参与,排除隐患,重视预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