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营销模式的新突破
详细内容

会议营销模式的新突破

时间:2009-11-27     人气:1265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站     作者:
概述:如今的顾客要什么呢?难道顾客对优质的服务不接受吗?并不是这样,只是因为凡事都在与时俱进之中,在步入个性化需求的市场时代,会议营销企业还能把握住顾客的最新需求吗?......

      会议营销模式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从简单的与顾客面对面沟通开始,到如今的声色像的全方位会场氛围营造。会议模式日新月异。

  最初,会议营销模式的出现主要是对市场传统渠道的补充,从传统市场过多的强调产品品牌的绝对发言权时,转向对顾客一对一服务的个性化销售,这一模式的出现迅速分割了庞大的市场人群,使市场升级到了顾客需求层次,同时,也让从事于这一营销模式的企业在业内名声显赫一时。后世学步者趋附于此,以前国内企业对雅芳、安利直销模式不屑一顾,到认识这种方式。有的还疯狂的模彷学习,并成为这一营销模式的积极响应者,这其中与会议营销模式的传播不无相关。

  “服务”已经对顾客不再具有杀伤力

  《世界经理人》有一篇文章介绍,说是四流的企业做服务,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管理、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可见。服务也不见得是一件了不起的“武器”。

  我们不少企业一直热衷于“服务之战”,不知是中国的消费者对会议营销企业服务的“抬爱”,还是限于目前国内市场的消费环境,仅凭热情问候,端茶倒水就能打动顾客的“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点是不现实的。特定的市场环境造就了特定企业的发展。再则说,会议营销中的服务也不是做得很好,在服务特色上,外企比我们更有优势,如星巴克、麦当劳,在营业店内,只要顾客不走,你坐一天到打烊都没有人会打搅你。(现在麦当劳实行了24小时不间断营业)这一份服务的大度和从容是一般会议企业能做到吗?

  服务的好坏已经不足以让顾客感动,现在的顾客不会再为了你的一次亲情服务,而产生对企业的高度信赖。从某种程度上说,即使你的服务再好,产品不行,顾客照常会跳脚骂人。而如今还有不少会议营销企业把服务作当“灵丹妙药”,遍洒市场,顾客不满意,再加强服务质量,弄得顾客很反感,企业却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样做事,只会把路越走越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么,如今的顾客要什么呢?难道顾客对优质的服务不接受吗?并不是这样,只是因为凡事都在与时俱进之中,在步入个性化需求的市场时代,会议营销企业还能把握住顾客的最新需求吗?

  服务不再辉煌,会议营销该如何执行下去?

  会议销售模式如金鱼缸里的鲸鱼,如何转身?

  过去,会议营销无疑是市场补漏者,如今市场模式却是百家争鸣,销售渠道五花八门,上十年的依葫芦画瓢还能有用吗?一直以来,业内之士都对这种模式进行不断改良,但改来改去都没有伤筋动骨,只是把会议制度不断完善,会场流程安排更加科学,人员素质更加培训到位。注重细节,但也忽略了方向,现在一场销售突破上万的会议是越来越少,反而为了一场会议的准备时间是越来越长,会议销售模式如同一条在金鱼缸里长大的鲸鱼,体积愈来愈无法转身了。

  会议营销模式的主要对象发生了改变,会议上的医学专家,科学研发 论断及患者的现身说法都不足以让顾客心动,换句话说,提供好产品是你厂家的责任,顾客在购买过程所享受的购买体验却是自已的,单一的强调自己产品的好坏,却淡化了顾客在其中购买的感觉,这种沟通是单向的。就好像“沟”与“通”一样,沟是手段,通才是结果。只有双方认同,才能互利互惠。

  产品价值只是顾客购买价值的一部分,只有触动顾客的心里价值才能让顾客体验到产品的价值。可是如何让顾客体验产品的真正价值? 从亲情服务走向产品价值

  任何一个顾客购买的都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品牌价值,服务只是产品的附加值,过多的强调服务,只会忽略产品的本身价值,回归产品价值才能抓住会议销售模式的核心,只有在产品价值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找到新的突破。

  现在我们的会议组织者都在做着与竞争对手一样的事情,从租酒店,邀会送邀请函,会场布局、会场音乐、标识都一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会后让很多顾客回想不起哪次参加谁与谁的会?顾客没有品牌的概念,自然就谈不上对某一产品的忠诚了,很多公司资源就这样重复浪费了。

  其实,顾客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消费,满意度,顾客体验,感官品牌,这三者必不可少,满意度是建立在顾客体验和感官品牌的基础上的,那什么是感官品牌呢?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品牌理念的传播渠道涵盖了我们的五种感官。感官品牌其实就是我们的感觉,这个感觉是顾客在购买前,交易中,购买后所有品牌的接触点上构建起来的。顾客体验对品牌价值具有重要影响,以星巴克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店面位置、店内环境、咖啡口味、员工服务等等在内的20个接触点,构成了星巴克的情感曲线图。短短二十年,星巴克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从产品价值中与对手区分,以建立感官品牌推动顾客体验,实现销售的最终完成。建立感官品牌战略,必然是会议营销模式的变革之路。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于2009年11月10日开始招展的第九届亚洲国际家具材料博览会(AIFME)在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订出的展位就已超过上届,招展情况十分喜人。从初步的招展情况来看,本届AIFME呈现出“回头客多、特装展位需求多、大厂商大品牌多”的三“多”特点,特别是特装展位需要额外增加一倍以上方能满足厂商的需求,这也显现出参展厂商对未来经济预期看好和对AIFME有着较高的期望,也表示出在经济预期良好的情况下,家具材料厂商纷纷追加在品牌宣传方面的资金投入。
          
          第九届AIFME包含“软体家具材料展、办公家具配件展、家具生产设备展”三大主题,共划分软体家具材料精品区、办公家具配件精品区、家具材料与配件区、家具装饰材料区、五金及配件展区、家具化工区、家具生产设备展区七大展区,展区规划充分考虑了产业实际和厂商需求,灵活规划,全方位展示。

         将于2010年3月17-20日举办的第九届AIFME在往届的基础上,重新挖掘家具产业特别是上下游对接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业内人士共同参与解决的可行办法。上下游对接促进、监督体系建议、新材料新技术多方位宣传等方面,是本届AIFME的重点,AIFME将力争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佳平台。
    阅读全文
  • 下一条:九问客户目标

          营销活动真正的聚焦点应是客户的目标,而不是具体的产品。客户目标反映了客户所处的特定环境,以及影响其购买决策的条件。只有当你的产品能够帮助客户达成目标的时候,客户才会选择你;你才能够从销售中真正获利。在营销中,围绕客户目标提出九大问题,你将了解客户的目标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是否值得你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与资源来把握住这一商机。

     
      看起来,你的销售机会不错。客户已经表示了希望达成某个目标;而这个目标也许正和你独特的产品有关联。可是先别慌,一个问题出现了:这些客户是否有实现目标的能力与资源呢?

      确定自己的产品能否帮客户实现目标之前,你得先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过去的经验告诉你,选择客户是很重要的。你需要“发现”四个问题的答案。通常,下面的第一个问题得先回答,后三个问题则顺序不限:

      ● 他们有购买你的产品的需要吗?

      ● 他们有购买该产品的资金吗?

      ● 他们有权购买该产品吗?

      ● 他们将会在多长的时间之内买下该产品呢?

      了解它们的答案非常重要。无论客户还是你自己,都不想将时间与精力浪费在那些不会成功的销售“机会”上。然而,在这传统的选择方法背后,有一个小问题。事实上,不应由你先来筛选客户,而应由客户先进行自我筛选。不过,这与他们是否有能力购买你的产品无关。当客户首先认为自己“合格”之后,才会进一步发现新的事情。他们会发现,你可以帮他们做出明智的购买决定,这正是他们所期待的。而你也会发现,客户将如何对你提供的服务给予回报。

      因此,作为一名客户专家,你基本的职责就是指导客户完成这一自我筛选过程。当客户认为自己“合格”之后,你可以要求他们分享信息。客户会很快意识到,他们提供的任何信息都只是在帮你寻找适合他们的产品。如果你对客户的目标一无所知,却为他们提出了具体产品来解决问题,客户对你的信任感会大大降低。因此,现在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使你与客户都得益。

      首先,详细列出可能影响你与客户实现目标的环境因素。然后分析一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哪些可以忽略不计?接着,那条精辟的商业格言就用得上了:“你只能处理自己拿得准的事。”请把列表中的各项因素重新进行评估,看看哪些是可以确切估算的。评估之后,表上的项目数量将大幅减少。

      下列九项考量因素或筛选指标都可以确切评估。这些筛选指标会滤出那些客户可以达到的目标(如果有的话)。它还会指出,哪些产品(如果有的话)能够满足这些目标。这九项筛选指标将为你提供每个客户所处环境的相关信息,以及他们在决策时所面对的约束条件。如果没有可评估的目标与筛选指标,你就只能靠猜测来判断客户与自己能否实现目标了。

      目标动机

      客户为什么想要实现目标?

      客户的目标中,可估算的利益越高,其尽快购买的动机就越强。通常,紧迫性事件的出现会增强客户实现某种目标的动机。例如,如果某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0%,它就会更急于实现改进营销与销售的目标。在你发现了这些事之后,你就会了解客户的动机,以及他们所用的评估方法。例如,10%的市场份额等于多少实际的现金流失。

      此外,引进可估算的新目标会促使客户摆脱现状。你不要指望着出现某种消极事件,来迫使他们采取行动。为了创造需求,你可以介绍一些客户从未想到过的目标。你可以帮他们计算一下,什么都不干意味着多少现金的损失。此外,当目标动机辨别清楚后,你就很容易发现当前形势下的后一个筛选指标。

      当前形势

      为了实现目标,客户正在做什么?

      客户面临的形势会对其希望实现的目标产生影响。他们会分析,你的提议能为企业带来多少价值,自己正在做的又会带来多少,并对二者进行比较。二者的差距越大,目标的动力就越大。通常,可估算的价值会使计算这些差距变得容易,也会促使客户更快做出行动。

      看一下这样一个例子:某工厂的经理托马斯有一个目标,就是将次品率降到千分之一。而在目前的质量控制体系下,次品率为千分之三。哈特销售的是高产能生产设备。如果哈特知道每个次品会带来多少损失,就能分析出托马斯是否有足够强烈的愿望来实现降低次品率的目标。

      计划

      为了实现目标,客户希望在未来做什么?

      为了实现目标,客户希望做哪些事?这会给你带来有益的信息。它可以告诉你,客户为实现目标费了多少心思,准备投入多少。你对客户的影响力大小完全依赖于他们对这些计划的投入程度。计划越周密,你能在其中发挥的影响力就越小。如果你向客户推荐能更精确地衡量其目标的新评估系统,就能对其计划产生影响。

      接着上文的例子,托马斯希望将生产率提高30%,因此计划增加一个班次的工时,而不是购买新的生产设备。哈特问托马斯,他是如何在这两个方案中做选择的。托马斯解释道,他计算了生产力成本(包括延时工资、保险及加班费等),以及购买一套设备的成本。通过比较,他认为自己的做法更实惠。哈特向托马斯指出,如果算上培训与流通成本的话,加一个班次也许并不是最有利于节约成本的办法。此外,租借而不是购买一套新生产设备,以产生有效的现金流也许是更有益的做法。

      不同的计划包括了不同的方案,客户为实现其目标会全面考虑这些方案。当这些计划有具体的产品做依附时,你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即:备选方案的筛选。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