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橱柜市场内需市场萎缩 突围之道化危为机
详细内容

家居橱柜市场内需市场萎缩 突围之道化危为机

时间:2009-11-27     人气:1278     来源:中华橱柜网     作者:
概述:原材料涨价、化工料涨价、燃油涨价、燃煤涨价……成本的价格压力并没有传导到终端产品,相反,终端产品的销售价格却出现了下滑。在房地产市场的观望调整中,建材家具业处于产业链首个波及圈中。......

     成本上涨的压力,市场消费的降温。与房地产业关系最为紧密的建材家具产业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明显感到了市场“冬天”的寒意。
  原材料涨价、化工料涨价、燃油涨价、燃煤涨价……成本的价格压力并没有传导到终端产品,相反,终端产品的销售价格却出现了下滑。在房地产市场的观望调整中,建材家具业处于产业链首个波及圈中。

  进入6月份,一些建陶企业销售额下滑甚至高达40%。广东省建材行业协会副会长陈环说,目前行业内超过三分之一的生产线已经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出口占全国家具出口总金额的40%的家具行业,除了国内市场消费疲弱的影响,更多了一层出口市场萎缩的压力。

  记者走马佛山、东莞,采访协会,深入企业,把脉产业发展。走访中,业界有这样一种共识,多年来产能过度膨胀、过度价格鏖战下的广东建材家具业形成大而不强,良莠不齐的局面,一直无法通过内在的力量得到改变,这次由外而内的经济困局正好成为推动广东建材家具业洗牌的一股巨大的外来力量,它将最终导致行业洗牌,推动行业自主创新,脱胎换骨实现行业新生,实现由产业由“量增”到“质变”的飞跃。

  行业调查外销受阻内销萎缩

  在上一轮经济快速发展周期中,广东建材家具企业的产销量几乎是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建材家具大省初具规模,2007年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产量一直列居全国第一,建筑涂料一直排在前两位;作为家具出口的第一大省,2007年广东省家具出口金额为93.04亿美元,占全国家具出口总金额的40%。

  但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原材料价格直线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多方围困,再加之产业污染导致的产业转型、行业升级等压力重重,建材家具企业开始感受到了行业瑟瑟寒冬。

  还没等企业缓过神来,新的困难一波接一波。跨进2009年,市场突然转身,产业形势急转直下。特别是受到美国次贷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建材家具产业的出口严重受阻。

  借用业内最普遍的声音“内外交困”来形容并不为过。有关统计数据也验证了目前的行业状况,2008年1-8月份广东省建材行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610.6亿元,同比增长24%,回落2.4%;完成工业增加值430.4亿元,同比增长13.2%,回落7.4%。主要产品除大理石板材、建筑陶瓷、玻璃纤维和水泥混凝土桩仍保持正增长外,其它主要产品均呈现负增长,行业整体产品产量出现萎缩。

  据广东省家具协会有关统计,全省6000多家家具企业中,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家企业因成本上升、订单减少或者资金链断裂等多种原因关闭,占到总量的5%。由于前景不明朗,大约90%的内销家具企业关闭了约30%的产能。

  正如一些业内专家所预言的:“金融海啸对广东家具产业的影响未完全显现,明年广东家具企业的日子还会更难过。”来自海关的10月份统计数据已显示出其中的严峻:今年1-10月,在广东对美出口的前10类产品中,家具仍位居5类出口有增长产品之列,增长6%,但10月份当月,广东对美家具出口环比下降超过三成。不过,由于前期出口增长可观,预计今年广东家具出口将达到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危中寻机困难之时调整之机

  业界估计需经历2-3年调整期,困难之时也是行业调整之机。

  广东省家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克承认,“广东家具产业正经历着行业的第二次调整期,这个调整期可能需历时2-3年时间。”在王克看来,对于广东家具业这个产能大肆扩张的行业来说,行业调整期并不可怕,借经济萧条之机将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清洗出去,去粗取精,将促进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给广东家具业造成了第一次调整,广东家具业借机淘汰了500多家小企业,这次也不例外,业界人士预测,在这波家具业第二次调整中,倒闭企业的数量还会上升。但加入倒闭行列的都会是些什么企业?王克透露,从目前看,个别经营不稳健的大企业有出现资金链断裂的苗头,但倒闭企业主要还是以中小企业居多,其中包括一些做贴牌加工的企业,以及一些产品质量低劣、无照生产的小型企业。

  “过去的10年来,广东家具产业在产能方面提升速度太快,每年产能增长约在20%左右,导致价格战不断,行业竞争惨烈,削减落后产能对整个行业的未来长久健康发展非常必要。”王克说。

  广东省建材行业协会副会长陈环说,产业发展有起有伏,过去很多年行业大部分时间是处于高速发展期,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拼命生产和扩张,没有时间去做很多事情,比如改造设备、提升技术等。现在市场开始不景气,需求下降,企业刚好可以歇口气了,并利用好机会充实自己,比如提升自己实力,多做市场调研,调整产品定位等。行业总有回暖期,待春天来临时,调整充分与准备好了的企业,就能马上发挥自己的能量,重新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阵痛之后酝酿的是整个行业的新生。

  突围之道化危为机

  政府:借机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市场整体萎缩已成必然,出口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外界纷纷传言,广东出口企业受金融风暴影响已倒掉一大批。事实上,我们调查中发现,形势并没有如此严重。以家具业为例,深圳家具协会近日告诉记者,深圳目前仅有1家家具企业倒闭;从东莞名家具俱乐部获悉,东莞目前只有不超过10家家具企业关闭。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近日在调研时说的,“落后的生产能力被市场周期性波动所淘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在起作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决不能去干市场经济不允许干的事情,不能去救落后的生产能力。”

  在佛山采访时,佛山陶协秘书长介绍,去年以来,佛山关闭转移100多家陶企,但这是佛山按“扶持壮大一批、调整提升一批、淘汰转移一批”的思路淘汰陶瓷企业落后产能进行结构调整。

  经过近年产业结构调整,佛山目前没有出现行业萎缩,其中骨干企业仍保持大的增长,数量约三成的骨干企业其产值占整个行业的70%。一批陶企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也开发新的技术产品,比如可以做成名片之类的软性陶瓷、导电陶瓷等。如东鹏陶瓷在调整中实现产业升级,目前佛山生产基地的高端产品比重提高到95%,实现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结构的调整。

  在广东家具重要的出口基地东莞厚街镇,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策划推广部部长、东莞名家具俱乐部常务副秘书长王猎表示,对于中国的家具企业而言,这场由内而外的危机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促使行业的市场化整合,为下一步的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东莞家具产业链很完善,只是产业内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资源浪费严重,缺乏行业领导者与资源整合者。根据产品布局,政府可以挑8-10个品牌企业,这些企业要具有发展潜力,而且有一定规模和自主研发能力,让它们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请有关专家与专业人士进行审查与考核,达到标准的企业,政府或者相关行业组织可以助它们“一臂之力”,比如补贴其设备改造,投资其研发,组织其到国外参展等等。

  扶优扶强,培育行业龙头,大企业自然会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分工,一些小企业并不会没有生存之地,他们完全可以为国内的这些大品牌商做代工,从而形成市场的良性竞争,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走出价值链低端,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促进国内市场更多地使用木材 ,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中多使用木材,对于木材工业今年的发展至关重要。马来西亚木材工业局副局长奥斯曼卡西姆在5月底召开的“国内木材和木材产品市场的机会和展望”研讨会上说,随着经济发展,今年以来马来西亚木材产品的国内消费额已经达到了76亿林吉特,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去年,马来西亚木材工业出口创汇在2007年的227.6亿林吉特的基础上提高到了227.9亿林吉特。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世界上第2大胶合板出口国。

      全球金融海啸给马来西亚木材和木材产品业造成了需求疲软、价格下滑和定单取消的局面,但是这种颓势有望在今年年底终了。为了保持木材行业的发展,种植业及原产品部已经在《国家木材工业政策》中拟订出了到2020年为止的木材工业发展方向。新政策将大力推进木材工业的发展以保证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稳步增长。政府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帮助木材工业应对世界市场木材需求疲软的局面,措施包括今年3月政府对木材工业发放的600亿林吉特的激励金。在国内市场方面,马来西亚木材工业局和业界共同制订出了一个促进更多地使用马来西亚木材和木材产品的计划

    阅读全文
  •      家具企业同质化逐步明显,家具企业,发明创造的企业不多,模仿、复制却到处可见,一个个性化设计或服务,很容易被其它企业模仿、复制,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无形中,同质产品和服务只能是价格竞争,导致家具企业进入微利时代,市场需求的规范,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生意也越来越难做,家具企业除了中高档软体家具利润高点,其他实木、板式家具等利润都比较低,曾经缔造出一个个一夜暴富的家具企业的已经成为昔日神话。在这个微利的时代,国内家具企业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

         原材料成本上涨、人工工资提高、外销转内销,国内家具企业遇到的压力,消费者要求攀升,同质化显现,利润摊薄。面对“狼来了”的局面,国内家具企业是选择逃跑,还是对抗?

        精细化管理是家具企业必由之路

        在我国家具企业的发展,最先是80年代,一部分台资企业来大陆投资经营,台资管理模式就是精细化管理,比如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用企业信息化来管理员工,用制度管理企业,使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企业细节管理逐步走向完善,如采购人员不可能随意更改系统的单价,更换供应商在系统里会立刻反映,采购人员拿供应商“佣金”难度就会大许多;用了系统管理,仓库的成品、半品、原材料、设备都得到很好管理,财务应付多少、应收多少,设备是不是该换了,生产部门要不要增加人手,老板们通过系统的数据,心里有本明朗的帐。象这些企业,其业务主管、生产主管被频繁更换,一般的员工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企业业务生产照样红红火火,有条不紊,原因很简单,数据在管理系统里,生产模式按信息化流程,真正的主管都是老板,老板对主管的依赖性没有那么强。

        但是,多数家具企业目前依然是粗放式管理,笔者在数夫家具软件公司服务多年来,近年经常听家具老板抱怨:前几年,企业在进原材料,很少花时间去讨价还价,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也不那么严格,企业招人也是想招就招,设备旧了点就报废,即使是那样,企业照样赚钱,但现在家具企业按这种粗放式模式管理,越来越难了,原材料上涨、人工工资又高、反倾销导致出口受阻,内销竞争压力大,市场高度细分,大品牌显现、企业运营成本过高,利润薄,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进原材料要货比三家,讨价还价,设备也是能用就用。这样,企业无形走上精细管理模式。

        在以客户为导向的买方市场,企业要做的主要是以产品为中心,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越来越丰富,同质化越来越明显,消费群体对产品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家具行业步入微利时代,家具企业面临着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传统粗放管理日渐显露弊端,家具企业出现经营成本持续攀高、利润严重下滑,家具企业要在经营中胜出,必须考虑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要克服一切重视细节的改进走出粗放式管理,实现精细管理、使家具企业走向阳光大道。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