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合地板多弱势
现象:复合地板名牌小牌当家
国家质检总局牵头成立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名推委”)7月31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初选名单”显示,共有170类、872个产品有幸进入这份公示名单。其中,实木复合地板共有十几个品牌入围,如盈彬大自然、世友、圣象、宜华yihua、金桥、富尔玛富林、新元、肯帝亚·伊格、DER德尔、富得利等。
“这些进入初选名单的品牌乍一看是有不少大腕,但是真正能在实木复合地板领域叫得响的却没有几个。”宏耐地板总裁对于这个名单不以为然,“这10个入围品牌在整个地板领域或许有些名气,但在实木复合地板领域,就不太好说了”。
据调查,2004年获得实木复合地板“中国名牌”称号的只有盈彬大自然、宜华yihua、金桥等3个品牌。对于这3个品牌的最终胜出,地板界业内并没有大的疑义,但时隔3年,初选“冒出”10多个品牌,业内不少人开始评头论足。
“像德尔这样的品牌在整个地板行业以及消费者心目中的确算是赫赫有名,但在实木复合领域,并非德尔目前的强项。”另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新元、肯帝亚·伊格、富得利等品牌在市场上现有的知名度和占有率还“势单力薄”,是不是“够格儿”参加中国名牌的评选还很值得考量。
调查:上榜复合地板品牌多弱势
按照2005年公布实施的《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除了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有关国家标准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实物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率、品牌知名度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年销售额、实现利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居本行业前列;具有先进可靠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居行业前列;未出现重大质量责任事故;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顾客满意程度高等。其中,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年销售额、产品开发能力等因素是公众评判“名牌”的重要指标。
地板界人士认为,实木复合地板是一种介于实木地板和强化地板之间的产品,其市场空间并不广阔,一方面,在较高消费水平、崇尚自然的人群中受欢迎程度不如实木地板;另一方面,在价格上又不如强化地板实惠。瑞嘉地板总裁袁怡德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向表示,在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实木复合地板推广起来确实不太容易,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登录江苏肯帝亚木业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看到,在其“产品世界”中,实木复合地板产品仅有肯帝亚·伊格一个系列,而DER德尔在其网站上展示的实木复合产品也只有4种,与大自然、圣象、金桥等品牌多系列的实木复合地板产品比起来,这两个品牌在实木复合地板领域的知名度和产品开发能力就相形见绌了。而在京城家居卖场调查发现,德尔地板的强化地板系列更受欢迎,实木复合地板产品少,销售也并不太好。对于新元、富得利、富尔玛富林等品牌,不少消费者认为在北京其牌子不够“响”,不会选择购买这些品牌。“如此说来,进入中国名牌公示名单的实木复合地板品牌大多很弱势,它们有资格评为中国名牌吗?”一位地板界同行如此发问。
质疑:企业为评名牌虚造数据?
“经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研究决定,白酒、建筑陶瓷不予评价,原建筑陶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不再保留。”就在“名推委”近期公布的2007年第4号公告中,这样一个决定让业界一片哗然。对于建陶行业,尤其是头顶“中国名牌”光环的陶瓷企业来说,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
对于建陶行业被“逐出”中国名牌评选,业内盛传的原因是参评建陶企业虚报数据。这一说法在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李保国口中得到证实。“去年建筑陶瓷行业很多企业的参评数据就有虚假成分,因此该行业的中国名牌评选就推迟了一年,目的是给企业一个机会,谁知今年更是变本加厉,数据比去年还虚!”李保国叹息道,“这个行业太缺乏诚信了”。
有了陶瓷行业的“以身试法”,地板行业对此次入围“中国名牌”公示榜单的实木复合地板品牌的“非议”自然风生水起。一位不便透露身份的地板行业专家表示,参评实木复合地板“中国名牌”的标准之一是年产销量要达到180万平方米。宏耐地板总裁李卫给算了一笔账:“如果入选品牌的年产销量都达到了180万平方米,那么10个品牌的产销量就超过1800万平方米,但中国实木复合地板的年产销总量不超过4000万平方米,全国至少有近千家大小企业有实木复合地板产品,10家企业就占了全国总产销量的近50%,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瑞嘉地板总裁袁怡德毫不避讳地指出,国内实木复合地板年产销量能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企业“少得可怜”,“这10个品牌中,可能只有三四家有实力参评,其他的,说自己报的数据没掺水,谁信啊?”盈彬大自然营销总监林浩表示,他们肯定能达到180万平方米的产销量标准,至于别的品牌是否对数据“造假”,他表示都是同行,不好评说。
对于虚报数据的怀疑,显然在地板业内相当敏感,行业管理协会和相关管理部门都保持着谨慎态度。一向敢于在行业内“放炮”的地板专家高志华也对此不愿多说话,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吕斌以“嗓子疼”为由,拒绝了的深层次采访,只是表示评选“中国名牌”是“名推委”的事儿,与他们无关,不便评价。
中国的古典家具实际上说的就是明清家具,汉代、宋元家具基本上没有传世的,因为宋元以前的家具都是用杂木制作,易损难存,而且那时制作家具的工具也不够完善,所以没有硬木家具出现。到了明代隆庆朝,开放海禁打破闭关锁国的千年禁忌,黄花梨木等名贵硬木才得以跨海来到内地,贸易发达、工艺进步之后,用贵重木材来做家具之风也就从明代流行开来。
明式家具和明代家具的区别是首先要弄清楚的常识,明式家具是一种艺术风格,而明代家具属于时间概念,泛指明代生产制作的家具。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中最杰出的代表,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当然清式家具也很杰出,但是相比之下,明式家具的名气和受文人的推崇程度更胜一筹,达到了一个迄今不能超越的高峰。
有两种木材在中国古典家具材质上不分高低,那就是明式家具的主要用材黄花梨、清式家具的主要用材紫檀,这两种木材一个浅色,一个深色;一个有花纹,一个没有和基本上没有花纹。海岩也觉得紫檀非常优秀、非常优美,但和黄花梨相比,它是另外的一种审美意境。清式家具重工、重雕,紫檀特别适合于雕刻,所以紫檀就成为最好的选择。而黄花梨讲究的是良材不雕,欣赏的就是它的花纹,两种材质体现了不同的美。
为什么在万千的木材当中,明代的工匠、文人士大夫还有统治阶级都不约而同地钟情于黄花梨这样一种材质呢?与当时士族阶层的学养及审美意识密切相关,而黄花梨的刚柔并济、细腻温润恰恰投合了这些心理,而且契合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逐步养成的审美情趣,所以当仁不让地成为一代文人的时尚载体。
海南黄花梨一木难求
多数专家认为野生黄花梨在明末清初就已经绝迹。据说,清宫曾经储存了一些黄花梨木材,在乾隆退位时用去大半以置办“乾隆花园”,在袁世凯登基时彻底用尽。清末自鸦片战争始的中国,饱经战乱,社会动荡,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才安定统一了。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那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发掘和抢救,黄花梨的价值同田黄、瓷器一样不被人们认识。
1963年在海南的深山里又发现了少量的野生黄花梨树林,但随即被砍伐殆尽,做成家具或者摆件出口创汇了,令今人不禁扼腕叹息,但在当时那种“抓革命、促生产”的环境下,黄花梨不可能得到很好保护的。
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开始回过头来欣赏和研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抢救古代文化遗产,特别是在王世襄等专家有关明式家具的书籍出版之后,国内收藏家特别是大量拥入的国外收藏家对黄花梨趋之若鹜。
自古以来黄花梨没有产地之分,将黄花梨分为海南和越南产地是近十多年才有的。两者质量上确实存在差别,又由于海南黄花梨更稀少,而越南黄花梨还可以供应,于是海南黄花梨价格拼命地往上涨。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价格目前相差8到10倍左右,而且大料还是小料,红料还是浅料,花纹好的料还是花纹差的料,老料还是新料,一木一器的料还是拼起来的料,都对家具的价格影响巨大。比如同样一把海南黄花梨的圈椅,价格可以从20万到150万元。做工、款型不可能相差那么大,关键还是材质上的差别,所以可能你花150万买一套黄花梨椅子,专家看后说买得非常值,而花20万买的那套黄花梨椅子,专家看后却说你上当了。
一件古典家具的型、艺、材三者缺一不可,如果光注意到材质了,好!这件家具是黄花梨的,那就赶快买下,而对型和艺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判断,虽然买的是黄花梨家具,但造型、韵味都有瑕疵,严重影响了收藏价值。黄花梨家具工艺很有讲究,做工的好与差、粗与细存在巨大差别,这是需要一定的鉴赏力来判断,而鉴赏力又源自文化和艺术修养。
新仿黄花梨家具逼近古董
随着黄花梨资源迅速枯竭,特别是海南黄花梨,已经到了“一木难求”的程度,新仿黄花梨家具的价格已经迅速逼近了古董黄花梨家具。即便是有瑕疵、不完美的黄花梨家具,价格也已经涨了很多倍。就好像田黄石的价格已经不取决于年份了,而主要看材质和体积。比如,2003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35.2万元可以拍到一件明代黄花梨三弯腿炕桌,但如今同样价格却难买到一件新的海南黄花梨炕桌。
老的黄花梨家具之所以比新仿的贵,是因为它更加稀少。但现在市场上看到的所谓老黄花梨家具,接近99%是做旧的,没有足够的资金财力或者鉴赏力,最好从其他层面去收藏古典家具,不一定非得追求最顶级的东西。收不到明清的,可以收新仿的;收不到海南黄花梨的,可以收越南黄花梨的;收不到越南黄花梨的,可以收紫檀的,紫檀下面还有大叶紫檀、黑黄檀,还有酸枝木、鸡翅木,也有榆木、榉木、枣木等,都可以收藏。这些木材的供应量递增,所以收藏价值是递减的,比如柴木家具,即便是明清时期的也难出手,因为数量多,而且比较陈旧,吸引力自然就不大了。
受艺术品拍卖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最近古典家具市场上,紫檀、红酸枝木的价格都有回落,不过黄花梨木的价格并没有下调,还是太稀缺了。当然,古典家具市场也有投机存在,这两年有相当数量的人在囤积紫檀,认为紫檀会涨,结果今年国内的股市、房市都不景气,囤积者急于抛售,使得紫檀价格回落。三四年前,紫檀就是10万块钱一吨,去年上半年已涨到100万元一吨,现在回落到20万到30万元一吨,好的要50万元一吨,比三四年前还是涨了几倍,收藏者普遍认为是合理的价格。
从以往古典家具的市场表现看,黄花梨、紫檀家具没有出现泡沫风险,红木家具的价格变化并不明显,涨价过程缓慢,但老红木家具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虽然也有人认为,古典家具不应该过于看重材料,比如“高柴”,即工艺精湛的柴木家具也有收藏投资价值,但目前来看,柴木家具整体上没什么升值可言,而更普通的乔木家具则属于收藏喜好,绝大多数不在投资范畴。
非一线工业品牌通常在品牌传播、推广方面的预算都比较少,因此,在花这笔费用的时候,一定要将钱花在刀刃上,使其投入即能得到最大的效果。
为众多非一线工业品牌服务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最低投入,最大效果”的操作模式,将其总结为品牌传播的“九字诀”。
即“找对人”、“说对话”、“做对事”。找对人,是指在传播中有针对性地向各个阶段的关键人传播,并找到有效的品牌传播的关键接触点;说对话,是指传播主题要精准,用一剑封喉的力度创造传播内容;做对事,是指通过正确的落实节省品牌成本。
一、找对人
找对人是非一线工业品牌传播中的关键,它直接决定整个品牌传播的效果。一般情况,找对人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能够将品牌信息准确的传递给不同阶段的关键人,另一个是要找到品牌与客户接触中关键点,这点既能让品牌与客户的关键人深度沟通,还能通过这个关键点的作用力,改变客户的决策倾向。
(1)准确找到需要传播的关键人
在工业品的采购过程中,除了采购部门的人员之外,还包括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项目小组、领导身边的影响力人物等。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要针对这些人实施品牌沟通,让一部分建立对非一线工业品牌的初步了解,而针对另外一部分则要品牌与其进行深度沟通,让他们对品牌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产生好感。
比如,针对一般的采购人员,在品牌沟通的过程中就没有必要大力度展开,只要让他们对这个品牌有个初步的了解,在选择供应商时能够进入他们的视线即可。针对这个人群一般采用的网络传播、市场上的门店,最主要的是销售人员的拜访,提供企业、品牌、产品等方面的资料,并建立较好的关系。
因为对于这个人群,虽然在最后的决策过程中,他们不是关键人,但是在项目的开始阶段作用非常大,在攻关项目的时候,通常不可能直接与企业高层建立关系,当然会有这种情况,但是几率非常小。
那么,绝大多数的项目都是从接触采购人员开始的,因此,必须清楚他们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作用。
他们在这个阶段通常做这样两件事,一方面他们负责收集供应商信息,另一方面他们负责进行初步的筛选。
如果在这个阶段他们没有收集到品牌信息,或者没有对品牌、品牌的“形象代言人”(销售就是品牌的代言人)产生好感,那这个品牌就没有机会进行后面的攻关。
因此,首先是针对这个人群进行传播。一般而言,针对这个人群的传播,不会拿出单独的预算,只是通过对其他关键人的传播过程中进行覆盖。
对于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最终能够影响决策的关键人往往是技术部门,因为这种技术型企业在做品牌传播过程中,针对技术人群的传播比较关键,要建立品牌技术专家的形象,或者通过各种技术型的论坛、沙龙之类的活动拉近与技术人员的关系,让技术人员更多的了解品牌,了解公司的技术操作等细节。
比如,施耐德麾下的梅兰日兰开办的顶级设计师俱乐部,通过这个俱乐部组织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传播梅兰日兰的品牌信息,增加设计师们对施耐德技术的了解和对品牌的信心。
当然,在决策过程中的决策者才是最关键的,因此,品牌在他们心目中的认知也很关键,如果采购部门推荐的品牌是决策者所不了解,或者没有任何认知的,那么其成功几率就会非常小。
所以,非一线工业品牌做推广、传播时,首先要清楚在不同阶段的关键人都是谁?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实际上,这不仅适用于品牌传播,在销售攻关的过程中也同样奏效。
二、说对话
在找对人之后,就是如何说?说什么的问题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无论是在消费品行业,还是工业品行业均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一些细节的内容在此就不赘述了,只是这对非一线工业品牌在传播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首先,品牌传播的所有内容都要围绕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内涵展开,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多个角度强化品牌核心价值或品牌定位。
比如,为圣春采暖散热器服务时,提炼的品牌核心价值是“领航技术,持久品质”,第一阶段的品牌定位就是传播“圣春——采暖散热器行业领航者”的形象,因此,制作了一个整体形象广告,证明圣春从各个角度均领航同业竞争品牌:
圣春散热器,中国散热器领航者
35年专注,创造无限经典
4次行业技术革命,
100项立体产品检测,
36524快速反应式的服务保障,
全球10万个工程的见证,
圣春散热器,国家免检产品
领航技术,持久品质
在这个整体品牌形象广告之后,分别设计了实力篇、技术篇、质量篇、服务篇、产品的蝶变篇等,从各个角度来体现圣春品牌的领航地位。
同时,在这个阶段圣春所有的表现形式,都围绕着圣春品牌核心价值展开的,都在体现技术与质量方面的信息。
其次,非一线工业品牌的品牌定位要有销售力。通常而言,品牌传播主要向客户传递品牌定位的内容,品牌定位是否有销售力,直接决定着传播的效果。
当然,品牌定位是否有销售力关键在于客户的关注点,如果客户关注点在技术,那么品牌定位就应该体现在技术方面,塑造技术的某个领域的权威形象,这样才能得到客户的青睐和认可。
比如圣春的品牌定位“中国采暖散热器领航者”出来之后,我们做了测试,不管是采购人员,还是决策者在看到这个信息之后,马上能联想到的至少有两个,即实力强、品质好、技术领先这样词。
第三,品牌形象传播与产品卖点传播同时进行。消费品行业通常以产品卖点传播为主,而工业企业属于低关注度、高介入的营销模式,因此他们更关注企业品质、生产能力、交货速度、技术等方面因素。
所以,在传播过程中,品牌形象与产品卖点的传播要同时进行,或者在有些行业里要侧重于品牌传播,对于产品、服务方面的传播少些。
比如,门窗幕墙行业,就主要以企业整体实力、工期控制等方面信息的传播,对于产品/服务方面的信息,只有那些有一线品牌在研发出新产品时,才会有针对性地推广。非一线幕墙品牌则很少有在产品方面推广的。
服务的圣春散热器时,除了在品牌方面宣传外,还为其轻型散热器提炼卖点,做全方位的传播。面对铸铁散热器高端的喷塑片,制作了改变认知的宣传资料,因为很多客户提到铸铁散热器还认为是以前比较粗糙的散热器。这样,一条简洁,又演绎品牌核心价值的圣春铸铁喷塑散热器的广告片就诞生了:
圣春散热器,35年积淀,
10000次实验,
突破行业技术壁垒,
成功应用静电喷涂技术
让铸铁散热器和钢的一样精致,
提高了30%的散热量,
圣春散热器,中国散热器领航者!
国家免检产品,
领航技术,持久品质!
最后,对于非一线工业品牌来说,就是切忌不能在传播中说错话,那将使企业浪费许多原本不充裕的品牌推广费用。
三、做对事
非一线工业品牌的做对事就是指正确的做事,通过正确的落实节省品牌成本。做对事的关键点就是: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要向目标客户运作正确的活动,以及做好花钱之后的工作。
1、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
正确的工业品品牌传播渠道符合以下三个标准:
首先是客户经常关注的。任何行业都有自己更加关注的媒体或者载体。工业品行业一般客户关注更多的是行业媒体,比如说行业报纸、期刊、杂志、网站、展会、俱乐部以及一些具有行业特质的商务活动等。
当然每个企业、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肯定有他们普遍关注的内容,也就是说非一线工业品牌在传播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大家普遍关注内容,比如,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对自己企业发展瓶颈的关注等,只有找到这些点,才能为品牌推广节省成本。
其次要依据企业自身资源选择。品牌传播渠道虽然很多,但是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在进行品牌传播之前,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做出选择。
比如,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电视广告,举办行业的大型巡展等来展示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信息,而对于缺少资金的非一线品牌而言,则要考虑一些价格比较低,具有较好传播效果的方式进行传播。
最后要清楚各种媒体的不同作用。兵家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品牌传播也要切记这个道理,在每一次品牌传播之前,要清楚的知道各个媒体渠道能为品牌起到什么作用。
在服务散热器企业的时候,研究过行业发展势头比较快的北京森德,这个企业曾经通过广告对消费者实施拉动,以带动品牌的发展,进而减少对开发商攻关的难度。
它通过这种迂回的方式,快速树立了高端品牌的形象,并在行业内树立了钢制散热器的领导地位,记得2005年的时候,我做该行业的市场调查,在多个媒体都看到/听到过它的广告。但是,2007年我们在某个区域做散热器品牌调查时发现,森德在消费者和客户心目中的知名度并没有达到想象的那么高。
因此,感觉它的大规模的广告运动,其实实现的是广告以外的效果,即客户通过其大力度广告的宣传,对其产生的“有实力”、“品质没问题”等品牌联想而成就了它的高速发展。
当然,对于非一线工业品牌而言,通过消费者的拉动实现快速成长的方式,肯定是可行的,只不是森德在操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而浪费了许多资源。
如果森德改变投放的策略,对于这种低关注度产品不采用大众媒体传统组合的方式,实施拉动式超越,而是用少量的电视媒体支援,在重点市场的城市,选择一个较好的位置投放巨型户外广告,再在一些水暖市场开始专卖店,围绕专卖店做些路牌广告,以拉动前往水暖市场收集信息、零售购买的人群。
这种方式才是符合散热器行业特点的媒体组合方式,电视广告负责空对地的支援,量比较小,主要集中在销售高峰前、中期,巨型广告牌则可以树立行业地位,因为消费者认为品牌大小,一个感性的判断就是广告牌的大小,专卖店周围的路牌广告则属于指引式的广告。
如果森德采用这样的组合方式,将节省大量的广告投入,达到与目前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
2、要向目标客户运作正确的活动。
首先,品牌传播内容必须是客户所关心的,哪怕这个活动的内容与产品不相关。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多企业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却经常犯错。
因为很多企业在没有对市场、客户进行深入的需求挖掘,没有真正掌握到客户的真实需求,只是一厢情愿的拿自己产品品牌的诉求,灌输给客户,结果劳民伤财。
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非一线工业品牌,主要是因为投入比较有限,想把所有的活动都做成企业的“报告会”,想把所有企业优势、产品特点等信息都一股脑的灌输给客户,并让其记住。
事实上,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前边已经介绍过,工业品牌的客户同时也是其他行业的客户,比如国航、移动,他们的营销方式就决定了客户对你操作活动的兴趣。
前几年的时候,工业品牌搞个客户联谊会,新品推介会等类似的活动,还能请得动客户的中高层,可是近几年连采购主管也未必能请得动,派一个普通员工去已经很给面子了。
其次,针对客户的商务活动,不能偏离品牌主题,至少不能稀释品牌资产。
3、花钱之后该做什么?
这个问题是许多企业都没有考虑的问题,就像许多企业赞助了2008年的奥运会,除了更改了一个标志组合之后,就没什么动作了,导致花了几千万最后没见什么效果。
实际上,只要企业有了投入之后就要为此进行创造性的运作,尤其是非一线的工业品牌,本身资源就不足,一旦有了可以炒作的素材,一定要放大、放大、再放大。
这方面蒙牛是“鼻祖”,2000年蒙牛开始在CCTV-1上广告,蒙牛单独为此事制作了1个5秒的广告,内容是“蒙牛广告进入中央电视台,内蒙古品牌走向全国了!”
一个澳大利亚乳制品代表团来蒙牛参观,蒙牛给他们每人一只蒙牛的icecream,老外们叼着冰棍笑着挥手拍照,而蒙牛却将录象剪接下来做成15秒广告,slogan是“向澳大利亚学习,蒙牛走向国际化”。
2002年蒙牛赢得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广告位,蒙牛除了正常广告片之外,还特意为这个大事又做了一个5秒广告片“蒙牛赢得春节倒计时,为内蒙喝彩!”,在内蒙播放,老百姓更加激动。同时,牛总在春节晚会上获得一个酒桌席位(一般的企业主没有露脸机会),蒙牛马上托关系提前找到节目的制片和导演,和他们畅谈公司理念,感化他们,效果是老牛在当晚获得了20多个镜头,非常抢眼。同时在内蒙通过报纸进行炒作,内蒙民间马上流传“听说中央支持牛总了”(那时蒙牛正经历一个艰苦的日子),因为老百姓习惯把中央台视为政治的晴雨表。
……
其实,读过《蒙牛内幕》的人都会发现,蒙牛对每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事件都利用的非常好,因此被奉为“中国事件营销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