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行业掀起涨价潮木材家具走强\红木家具回购变现极少:只是听起来很美
详细内容

家具行业掀起涨价潮木材家具走强\红木家具回购变现极少:只是听起来很美

时间:2020-10-22     人气:984     来源:     作者:
概述:据悉,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不断增长,必然会波及到终端家具产品的价格,也会使得大多数家具厂商的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挤压。为保证正常的利润,所以无论是进口家具还是国产家具,都会有涨价的“动作”。据业内人士介绍,造成新年家居市场价格普遍上涨的......
据悉,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不断增长,必然会波及到终端家具产品的价格,也会使得大多数家具厂商的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挤压。为保证正常的利润,所以无论是进口家具还是国产家具,都会有涨价的“动作”。据业内人士介绍,造成新年家居市场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逐年递增以及产业的不断升级所导致的物流成本上升。盘面上,木材家具走强,亚振家居涨幅逾4%,喜临门、索菲亚涨幅逾3%。

据悉,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不断增长,必然会波及到终端家具产品的价格,也会使得大多数家具厂商的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挤压。为保证正常的利润,所以无论是进口家具还是国产家具,都会有涨价的“动作”。除了重新定价,撤销或降低优惠折扣也成为了商家的一种变相的涨价。

据业内人士介绍,造成新年家居市场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逐年递增以及产业的不断升级所导致的物流成本上升。

盘面上,木材家具走强,亚振家居涨幅逾4%,喜临门、索菲亚涨幅逾3%,顾家家居、曲美家居涨幅逾2%。


红木家具,一直是尊贵奢侈的象征,动辄几万几十万元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近期,低迷的红木家具市场上有商家打出了回购承诺,可以原价或者三年三成的溢价回购,然而真正送回来的消费者少之又少,而且红木家具店对于家具的材质、使用程度、回购流程有着严格的规定。专家提醒,红木家具回购市场尚不成熟,消费者须谨慎。

现象:红木家具店打出“回购”牌

最近,刑先生想给自己的新房子买套红木家具,在家具市场逛时,有几家店导购员向他介绍,店内销售的家具可以溢价回购,购买时签订合同,无论价格升降,都按这个溢价比例进行回购,这让刑先生更加心动,红木家具能用还能投资收益,这事多好。

近日,记者来到达翁家具广场看到,虽然大部分店并没有直接打出“可回购”的牌子,然而当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购买后是否可以回购时,销售人员都热情地表示可以回购,“红木不怕旧,越用越值钱,所以不用考虑那么多,先买下,一段时间后不喜欢就可以变现或者更换,边享受,边投资,过几年升值了一变现,还能大赚一笔。”

元旭红木的负责人席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红木的家具是可以回购的,并且也承诺保值,购买家具三年后可以实现溢价30%,并且已经标注在合同当中,到时家具没有大的损坏,就可以到店里来变现,或者根据溢价来以旧换新。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几家网上查找的红木家具销售店的电话,问及是否可以回购时,工作人员的回答多是肯定的。据了解,红木家具回购并非新鲜事,2012年,市场上就推出了红木拍卖家具回购模式。

探访:回购,只是听起来很美

边享受,边升值,这个说法听起来很美,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据了解,大多数红木家具店加价和溢价的额度不尽相同,对回购家具的材质、使用程度、回购流程都有着各种要求。

采访期间,记者询问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家具是否也可以回购,多家红木家具的负责人都表示,只能回收自己出售的家具。一位做了6年红木家具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在青岛,八成的红木家具都是外地人在做,无疑给家具回收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三五年之后这个店这些人还在不在都不知道,到时候你找谁去变现呢。”

记者还发现,对于价位、材料等级比较全面的红木家具店来说,他们只针对中高端的家具进行回收,华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一般回购的是红酸枝、小叶紫檀和黄花梨,而且最好为一套家具,能够加价多少视家具具体情况而定。”健瑞红木家具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以回购,但是只能根据当时购买的价格以旧换新,另外工作人员也强调,“红酸枝以上等级的材料家具才会回收,对家具的大小也有要求,而且我们是必须去现场看实物的。”

关于溢价的问题,记者询问一家红木家具店回购时市场行情跌了怎么处理,负责人支支吾吾地告诉记者,红木市场绝对不可能跌的,但对于跌价后是否会按照当时购买价回收,负责人并没有给出正面的答复。

解读:回购主要是为了刺激购买力

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大多数顾客会将家具进行置换,但真正将其变现的极其少见,多数人都将红木家具当成一种投资长期持有了。

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刘文俭表示,在目前低迷的红木家具市场上,商家推出这种销售模式,从一方面说是方便了顾客,并且拓宽了投资渠道,但“无利不起早”,商家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刺激目前市场上的购买力,加速红木产品销售。目前红木家具的回购,还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加价和溢价的额度也不尽相同,具体回购过程受很多人为因素或者市场因素影响。

刘文俭提醒说,红木家具回购市场尚不成熟,消费者在购买红木家具时应理性对待,不要为了可以回购的承诺,盲目选购家具。

(记者丁辉)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据我国最新修订的相关规定,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为不高于0.124毫克/立方米,限量标识为E1。该新标准将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在行业内,“零甲醛”确实成为了不少企业的宣传口号,而商家对“零甲醛”说法也各的不同,光从概念来看,甲醛含量的多少应以权威检测报告为准,而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行业从业者,均无须一谈甲醛就“色变”。
    近年来,家居行业刮起了一场“零甲醛”风,而且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各大家具卖场中,打着“绿色环保、零甲醛”旗号的家具比比皆是。尽管“零甲醛”家具比普通家具要贵出不少,仍然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多数人表示为了家人健康,宁肯多花钱买个安心。
    笔者通过走访相关专家了解到,其实,“零甲醛”是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甲醛恐惧的心理,而做出的营销手段,绝对的“零甲醛”几乎不存在。作为消费者来说,一方面在购买家具时应以权威检测报告来判断其是否真的零甲醛,另一方面也无须谈甲醛色变,只要甲醛含量和释放量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商家对“零甲醛”说法不一
    在家具卖场的调查中,大部分消费者都认为“零甲醛”就是家具、建材不会释放一丝一毫甲醛。
    某板式品牌家具店的销售员向笔者介绍,购买“零甲醛”产品可即买即住。而在一家全屋定制品牌店中,销售员也表示:“这款衣柜采用环保材质,不含甲醛,对身体无害。”但是,当笔者要求提供“零甲醛”的检测报告、证书时,却都遭到了拒绝。
    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零甲醛”?商家众口不一。有的说,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就是“零甲醛”;有的表示其产品符合欧洲标准,绝对是“零甲醛”家具;有的强调产品“达到日本标准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零甲醛’,否则就是骗人的”;还有商家说自己的家具“甲醛含量趋向于零,也算是‘零甲醛’家具”。
    无论说法如何,但笔者在家居市场可以看到,只要家具打出“零甲醛”概念,“身价”通常就比普通材质的高20%-30%。
    应以权威检测报告为准
    甲醛属A类致癌物,长期待在甲醛超标的环境里,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容易受刺激,进而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染色体异常等症状;而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肝脏等都有害,严重时会诱发口腔、皮肤等部位的癌症。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向笔者介绍:“家具中的甲醛主要存在于以脲醛树脂为主的黏胶剂中。因为甲醛具有较强的黏合性,可加强板材硬度,并且防虫、防腐。
    目前市场上的家具,大多需要经过贴面、油漆、封边等多道工序加工处理,其中大多会使用含有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的黏合剂,而甲醛正源于此。此外,储存木材需要用到的防腐剂同样含有甲醛。”
    即使实木家具使用环保型胶粘剂,也不代表“零甲醛”。只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含有甲醛的胶或没有人为添加甲醛而已,并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成品没有甲醛。另外,虽然家具中的板材环保级别越高,甲醛含量就越少,但是房间内摆放家具数量过多也会造成甲醛释放量超标。所以,“零甲醛”家具几乎不存在,只是多少的问题。
    但一些销售人员在介绍其板材品质和“零甲醛”技术时,往往会提及其中的家具封边技术如何高超:“即便板材里的黏合剂含甲醛,但边儿封得很严实,所以甲醛也就跑不出来了。”对此,宋广生表示,板材的边儿封得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甲醛的释放量,但不能做到完全消除。另外,封边过程中用的主要材料也是黏合剂,依然会有甲醛的释放。
    另外,对于一些商家宣称使用了以秸秆纤维为主的“零甲醛”板材而制作的家具、因而甲醛含量为零这一说法,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专家委员王军指出:“秸秆是一种天然植物纤维,其中也会含有极微量的甲醛,而秸秆在多道加工工序中是否用到含甲醛的胶,后期是否会释放甲醛,不能听信商家一面之词,还是要拿权威的检测报告说话。”
    无须谈甲醛色变
    “零甲醛”家具之所以能够成为市场的卖点,根本原因还是源于消费者对甲醛的恐惧。对此,宋广生提醒,这里说的危害都是环境中的甲醛过量造成的,只要板材中甲醛的释放量符合国家标准E1级,即甲醛释放量小于1.5毫克/升,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危害。
    王军指出,甲醛并没有那么可怕,在食品中也含有少量甲醛,如啤酒中甲醛含量为2毫克/升,水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此外,甲醛的含量和释放量并非同一个概念,如果基材中含有甲醛,但是释放量很小,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现实生活中还会出现,家具的甲醛检测合格,但室内空气的甲醛含量却不过关的情况。对此,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这种现象出现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家具叠加效应,多个家具放在同一空间内,释放的甲醛含量就有可能超标;二是室内存在除家具外的其他释放甲醛的物质。”
    除甲醛要多管齐下
    室内甲醛的释放期会持续3-15年,因此配合其他方法除甲醛非常有必要。宋广生认为,可以在室内安装新风机净化甲醛污染;也可以通过开窗通风,保持对流;如果选择活性炭净化甲醛,一方面应选择专用的除甲醛活性炭;另一方面,一定要使用在衣柜、床屉和抽屉等封闭小空间里,并及时更换,才能够起作用;还可以给家里摆放一些叶体大的绿植,如吊兰、绿萝等。
    他同时提醒消费者,感知甲醛,不能仅仅根据气味的有无来判断,新装修和更换新家具房间一定要检测合格以后再入住。
    据了解,我国最新修订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17)规定,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为不高于0.124毫克/立方米,限量标识为E1。该新标准将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我国家具的环保要求将会更加严格。

    红木家具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由于对外贸易繁荣,一些优质的木材流入中国,并被木匠运用制作到家具生产上。这些家具不仅经久耐用,还有较高的艺术内涵,并在各地形成特有的风格,广受追捧。当时精致的家具主要生产于苏州、广州、北京、宁波等地,尤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的家具最为著名,明清家具的三大流派——苏作、京作和广作因此得名。

    苏作:惜料如金格调大方

    苏作家具是指以苏锡常和上海一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作家具历史悠久,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基本以苏作为主。

    苏州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在那里孕育出了众多优秀的工匠。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也参与到设计和制作的行列中。在著名的苏州园林,现在依然藏有大量设计精美做工一流的苏作明式家具。

    由于距离海上口岸较远,名贵的硬木运到苏州便更加珍贵。正因如此,苏作的工匠们在制作前,一般都反复推算,设计,决不轻易下手。“把每一块木料都要用尽算尽”是传承下来苏作家具的宗旨。苏工匠们有时在完成一件家具后常能让人惊叹。因此,历史上的苏作家具都精美灵巧,注重线条,并且常常利用空灵的艺术手法,给观赏者创造想像空间。

    苏作对明式家具和后继工匠影响深远,许多明式的黄花梨古典家具都出自苏作工匠制之手。他们杰出的智慧与超凡的工艺,至今还影响着家具设计与制作领域。

    京作:受宫廷文化影响至深

    京作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其讲究威严奢侈、雍容华贵、肃穆正统,彰显王者“霸气风范”。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家具制作不惜用料,工艺上讲究线条挺拔、精雕细琢,还要求装饰华丽繁富,在家具的表面还常常镶嵌货真价实的奇珍异宝,这绝非其他家具可比。这受宫廷文化影响至深并带着浓郁的“天朝上国”气息的京作家具,由于过分追求奢华的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的特性并不为一般人所接受。

    广作:中西合璧的结晶

    广州地区为主制作的家具被称为广作家具,是清代中后期及民国时期家具领域的领头羊。广州作为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广州是清式家具最著名的产地。广作家具用材不吝啬,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讲究“一木一器”;制作过程中并不多使用漆料,让木料的天然纹理充分显露;在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借鉴西方建筑装饰的风格,中西合璧的广作家具艺术形式千姿百态,装饰图案精雕细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式家具中的镶嵌技艺独特,堪称一绝。

    来源:姑苏晚报

    (:)
    阅读全文
  • 对家具企业来说,今年又是不好过的一年。上市家具企业上半年年报显示,大部分企业上半年销售成绩尚可,但增速明显放缓。进入8月,又接连传出家具企业破产的新闻。中小家具品牌更是随时面临出局风险。
    家具行业刚有转晴迹象便又逢连绵雨。行业外部雨雪交加,内部痛点丛生,亟待解决。
    高价格与低利润
    尽管近年来消费升级的热度不断上升,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家具依旧属于大件贵重商品。年轻消费者对家具产品的质量、外观、功能等硬指标的要求水涨船高,在价格上却更加精打细算。
    家具企业漂亮的毛利润背后是惨淡的净利润。即使是在火热的定制家具领域,企业净利润也仅能达到3%~7%,先头企业也仅超过10%,与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严重不符。
    消费者谴责产业暴利,企业却入不敷出。钱都去哪了?无外乎被一系列隐形成本给“吞吃”了:门店厂房租金、家具产品包装和运输、各项标准认证、参展费用、人员成本(包含设计、生产、运营、售后等多部门)、产品包装费用(营销、宣传、代言),种种成本的叠加,吞噬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对新渠道的探索也在榨干企业最后一丝利润。
    针对这一痛点,已有企业给出相应解决方案:如实现家具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实体店借助软装搭配、小家居配件来增加利润等。
    商品价格永远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点。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在压低成本的同时,如何让消费者真正认可商品价值,让产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

    那么,产品核心竞争力如何打造?除了产品保质保量,品牌更要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目前,市场上不同品牌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少出现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设计。企业与企业之间拉不开竞争距离,消费者难以找出不同产品之间外观、用材、功能的差异,对家具的衡量标准下降到单一的价格上,迫使企业打价格战。
    创新与设计是维系企业生存的根基。但为何到如今仍然是行业难以解决的痛点?
    一方面,国内缺少长期耕耘在家具行业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市场抄袭成本低,原创产品市场生存周期缩短。抄袭产品将原创品牌用在设计上的成本拿来打价格战,往往劣币驱逐良币。
    所幸当下,国内优秀设计师的团队是在不断壮大的。一些以原创设计为品牌核心的企业,虽然无法和先头企业一争高下,但自给自足尚有余,并且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消费者对美和人文的追求还将随着消费水平提升而提升。未来一段时间,设计依然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安全问题

    家具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行业大难题。


    目前针对家具产品的投诉多数仍集中在产品质量不达标上,包括产品安全问题、产品损伤开裂弯曲变形问题、产品货不对板、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其中,针对家具安全性的投诉占大头,又以家具有害物质释放量超标、产品性能不达标、儿童家具产品设计不符合标准最为常见。
    每年都有品牌因为质检不合格登上黑榜,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的身影。最近的甲醛超标新闻也让民众的焦点再一次集中到家具安全性的问题上。国家对家具产品制订的相应标准还在不断完善,而这些标准最终必然是和国际接轨。这是一场长期的战役,企业切不可心存侥幸。
    零售店扩张与生存

    近几年家具零售店关门新闻已不新鲜。


    去年曾经刊登过的一篇报道:《不起眼的一间家具专卖店,月销售额不到25万元就要亏损》就分析过家具专卖店的经营成本问题。开直营店可谓是烧钱的生意,多数家具企业还是依托于大型家具卖场,依靠经销商经营。然而,家具卖场核心区域一般价高者得,普通家具品牌很难和大品牌争夺地盘。加上人员工资、水电、卖场促销活动,又是一笔笔入不敷出的账。即便是经验丰富、当地人脉资源丰厚的经销商,不少人也难免走麦城。
    中小品牌难以维持生计,大品牌则往往是在渠道扩张的道路上冒险。单从今年上市企业半年报来看,多家企业的大额支出都是用在企业并购、渠道扩张、新品牌运维等方面,用以尽快抢占市场份额。快速扩张的背后是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譬如今年8月爆出破产的几家大企业,均存在盲目扩张的现象。
    家具行业的大洗牌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有人说,市场本身就是行业的大过滤器。先筛除不过关的企业,再筛除没能跟上步伐的落后企业。
    而在此过程中,又将有新品牌源源不断填补进来,加速淘汰赛进程。
    时代是飞速前进的,作为具体的企业,袪除行业痛点才能大步前行。品牌若跟不上整个行业的发展,最后难免黯然出局。
    在一个危机重重的市场上,前瞻型企业常常只比对手棋高一着,耐力更多一点,更执着一点。当竞争对手力不能支时,其留下的空间就是自己的商机。
    市场是残酷的,而制胜的原理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

    缅甸商务部消息,2014-2015财年,缅甸木材出口收益9400万美金,比2013-2014财年明显下降,少了8亿5400万美金。2014年是缅甸允许原木出口的最后一年。在2014年3月31日,官方正式禁止原木出口,只允许木材加工产品的出口。
    环境保护和林业部部长吴温吞说:“我们禁止了原木出口,但是继续出口木材加工产品。木材产量大量减少。”
    据官方数据,2006至2011年,缅甸出产476019吨硬木。新政府时期(2011年以后),出产226782吨。
    林业部数据显示,2013-2014财年,通过海上和陆路贸易,缅甸出口价值达9亿4780万美金的柚木和硬木的原木。其中多数为柚木,价值达6亿3837万美金。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