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质检指标看不懂网购频现货不对板\清时期古典家具上的纹饰应用及特征
详细内容

家具质检指标看不懂网购频现货不对板\清时期古典家具上的纹饰应用及特征

时间:2020-10-22     人气:855     来源:     作者:
概述:家具质检报告中的指标太专业看不懂?通过某些指标检测的沙发,没几年就塌陷?货比三家买家具,不知该拿什么标准比较?网购家具“货不对板”隐患多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家具行业的标准多半为了规范厂商而设,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近日检测机构携手电商......
家具质检报告中的指标太专业看不懂?通过某些指标检测的沙发,没几年就塌陷?货比三家买家具,不知该拿什么标准比较?网购家具“货不对板”隐患多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家具行业的标准多半为了规范厂商而设,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近日检测机构携手电商平台实行网购家具新标准,有望成为家具消费市场的新趋势,这或倒逼家具行业再升级。
家住天河的李女士受到购买家具的困扰:“都说货比三家,但作为一个‘门外汉’,只想最快地买到性价比高又合心意的家具,但发现消费者能够了解到的只有材质、价格、外观,不知道有什么标准可参考。”而网购家具更是充满“陷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网上购买的家具虽然有一定的价格优惠,但消费者看不到实物,经常存在“货不对板”的情况,家具质量参差不齐,而购买后的售后、维权也更麻烦。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家具行业存在不少标准、指标,但很专业,难以理解,其次,这些标准大多数是为了规范厂商而设的,并不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设置的标准:“行业升级亟须新的标准”。近日,有检测机构与电商平台推出针对家具行业的“新标准”:通过全球检验、鉴定、测试及认证机构SGS,再根据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了解的消费者最关注的品质指标,结合国内外各类先进标准进行研究制定。
据大数据分析,在消费者对于家具关注的前50个问题中,91%品质问题是耐久性、环保和材质,同时,这一标准主要针对沙发、几类、柜类、床、儿童家具等主要住宅家具品类,根据每类产品的特性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参与的电商平台相关人员称:“检测结果将由权威机构专家根据消费者的实际使用场景,换算成消费者能读懂的语言,比如沙发‘可承受230斤体重,坐10年不塌陷’。”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标准的推行,将带来网购家具业的转型和升级。
“对于家具企业来说,有了这个标准后,想更好地销售,就要生产出符合这个网购家具标准的商品。”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新标准是市场化产生的标准,对家具行业很可能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如今在线上购买,消费者不能现场看到家具,也不能闻到味道,购买存在一些风险,而有了这个标准,消费者有了可以参考的依据。”他认为,尤其是有的消费者想购买中高端家具的时候,对于判断家具是否值得购买有了评判的依据。
不过,梁振鹏认为,据他了解,目前大多数家具还是通过实体店销售,影响有多大目前还难说:“这个标准主要影响还是在电商平台上。”
如何辨识:
看标准与消费者需求的贴合度
汇美筑家装饰副总经理刘建华认为,之前使用的标准是国家或者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主要是规范厂商,而新的标准距离消费者的需求会更近些,直接面对消费者:“标准对于家具行业的冲击有多大,要辩证看待。不是冲击大就不是好的标准,而是看标准的本质和对消费者需求的贴合度。”他认为,在目前的市场下,传统商家生产产品、消费者被动接受已经不是最好的模式,应该转变为了解消费者需求,然后商家再去生产。
刘建华认为,目前家具行业标准基本上比较全面的,但是随着市场发展、新的板块兴起,有的标准还是有待完善:“这些标准对于生产方是有作用的,对消费者也有,但之前制定的标准是对工厂生产和销售进行了要求,消费者并不知道,无法拿这些标准去衡量产品是否值得购买。如果消费者对标准也很清楚,那么标准对于消费者发挥的作用就会更大了。”
SGS中国轻工、玩具及婴幼儿产品服务总监张肖松认为,标准的实施也促使企业改良创新生产工艺。在板材生产工艺上,如果使用一般的酚醛胶或者脲醛胶,或将甲醛控制得很低,那么板材的强度可能达不到要求。既要实现甲醛释放低,又要保证板材强度,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个挑战,更多的是成本的控制,也是技术的创新。他提醒家具厂家:“从SGS的测试经验来看,有些产品的甲醛的释放确实控制在了很低的水平,但总的有害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还需加强控制。”

清朝雍正皇帝因推崇道教,这一时期家具的纹饰多为五岳真形图等道教纹饰。竹节纹饰清初开始出现的,绳纹和狮子爪则是晚清受法国洛可可风格影响的作品,如意纹清晚期使用普遍。
清早期至康熙时期的龙纹披头散发,龙鳞圆而有规律,云向四面延伸比较随意,一般有一个如意头,一个云朵为一个单位,龙与云、云与云之间有空地,既使相连也很细长;雍正时期的云如飘带连绵,但也各成单元;乾隆时期以龙爪区分辈份,皇帝器物为五爪龙,以下为四爪三爪龙,龙头中间有一个大圆包,周围有五六个小圆包,形似梅花,龙眉向下龙尾加长,这时的雕刻云龙密布而不留空地,有灵芝云和朵云;若灵芝头为双线则应认定是道光以后之作。
清中晚期有的五指并拢,猪嘴粗脖,俗称“肿鼻子龙”,越晚龙鳞越长,到清末龙鳞中间有一条细梗是铲刻所致。另外,清代还流行夔龙夔凤纹,康熙时期的凤头螭身,乾隆时期的纹饰更是复杂生动。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据不少消费者反映,市面上销售的家具问题不少,投诉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主要有:
    一是产品说明书不规范。部分家具企业包括一些知名品牌没有产品使用说明书或是产品检测报告,有的产品说明书项目不完整、不规范。而我国早在2004年就已强制性要求家具必须配备产品使用说明书,并对说明书涉及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是甲醛超标。该问题已经成为家具行业普遍的现象,近年来,为减少对自然原材料的过度利用,板木家具渐渐成为家具行业的主力军,由于板木家具材料使用的是人造板,所含甲醛要远远超过实木家具,超标严重的更是影响正常生活和危害身体健康。
    三是投诉处理难。目前对家具甲醛超标检测困难,本地具备相应资格的检测机构非常少,而且检测费用也不便宜,维权成本相对过高,即使投诉也很难得到满意结果。
    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家具行业的监管和查处,对于没有配备产品使用说明书的产品,责令限期整改,不整改的坚决依法予以处罚。
    二是加强对市场销售家具的抽检,对于甲醛超标的产品要求商家召回,严禁在市场上销售。三是由政府引导,行业、市场牵头,建立和推广先行赔付制度,约束商家经营行为,解决消费者投诉难、理赔难、打赢“官司”执行难等问题。(观察员:丁焕松)
    专家点评1:家具市场确实乱象丛生,政府加大监督抽检力度,特别要清理整治无证照经营的家具小作坊,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消费维权网络,全面推进家具专业市场先行赔付工作。家具行业要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上市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诚信品牌建设。(暨南大学:陈晖)
    专家点评2:质量问题的解决途径有两个方面,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格规范产品生产的准入机制,另一方面,严格检查监督。

    红木家具不同木材特点决定了其长期价值


    针对近年来价格日益飙升的红木家具,以及日益升温的收藏红木家具热潮,业内人士指出,红木家具涉及5属8类,不同的生长周期和木材特点,决定了其长期价值。

    “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5属即紫檀属、黄檀属、柿树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的中心部分。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紫檀木家具:紫檀是红木中的精品,主产地是印度,生长期500年左右,木料色泽紫黑,密度大、硬度高,手感非常细腻。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紫檀家具,都是明清时期,从印度、南非运回国内的。很少有大件产品,主要以罗汉床、写字台、书柜为主。市场价格为每吨40万元至50万元。

    海南黄花梨:红木“君子”,原料供应已“断流”。在所有的红木家具中,黄花梨是细腻度最高的木种,它含油量很高,光泽度好,质感温润如玉,被称为木料中的“君子”。

    目前,市场上最好的黄花梨来自海南,原有的黄花梨木已被砍伐殆尽。新种树种不过手指粗细,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砍伐对象,海南黄花梨的供应已经“断流”。海南黄花梨家具现在只能采取收购旧家具重新组合设计的方式,越南等地的黄花梨也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黄花梨生长周期在500年左右,海南黄花梨价格每吨100万元以上;越南黄花梨每吨60万元左右。

    酸枝木:“吃醋”木头,天然空气清新剂。只要把鼻子凑近酸枝木家具,就会有一股刺鼻的酸味迎面扑来,分为黑酸枝、花酸枝、大红酸枝等,每种酸枝的颜色不同,质地、纹理也不一样。酸枝木生长周期300年左右,市场价格为每吨7万元至8万元。

    鸡翅木:“红豆生南国”,命名靠纹理。鸡翅木又叫“红豆木”,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就是对它的隐喻。在以颜色命名的诸多木材中,只有鸡翅木是以内部纹理命名的。鸡翅木纵切面由紫褐色深浅相间成纹。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鸡翅木是缅甸出产的,非洲鸡翅木质地不如缅甸。生长周期一般在100年左右,市场价格为每吨1.2万元。

    阅读全文
  • 香河绣水街,出租车在一个大型家具城门口停下来,环顾门可罗雀的停车场,司机扭头说到,“这就是家具大道了,不过好多厂子最近一直在停业,买家具的人也不多。”
    十年前因为置办家具,懂懂笔记还曾来到这里,绣水街车水马龙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在转悠了多个冷清的家具城后,发现店内销售人员交流的话题有一个共同之处:不管是工厂自营还是经销商,卖场里能赚钱的基本上就那几家,其他多数都是来陪绑的。“这几年一直就这样,来批发的经销商越来越少,或许是被别的地区分流了。”
    实体店经营不好,那么家具电商市场呢?好几位工厂自营店的销售员都拿出名片或者印刷册,“这里有我们网址,上面品种更多!”不过在之后逐个浏览这些网页时,懂懂笔记发现很多网站要么图片失效,要么就是只有一个首页却没有下一级内容。
    “做代工的时候还能活,但现在做了电商反而干不下去了。”在顺德一家中型家具厂里,厂长老梁站在冷清的抛光车间发出一句感叹。他的家具厂在顺德还算有点规模,但是这两年传统家具行业陷入低迷,家具电商行业又做不明白,在转型做了一年家居电商之后,他却只能无奈的说,“不想玩了,也玩不起了。”
    曾经火爆的香河家具市场,正在经历产业转型的阵痛;而家具制造星罗棋布的佛山,也正在体验电商市场的冷暖。这场从北到南的家具行业脱实向虚,似乎已经成为大趋势,而在这股大潮中,谁正在面临淘汰?谁将会浴火重生?
    在家具电商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工厂”沦为“工具”
    “家里的厂子在这一带算是比较大的,也规模化了,记得小时候家里生产的大部分家具都是出口的。”老梁的儿子伟仲是一位90后,他告诉懂懂笔记,佛山除了是著名的武术之乡之外,还是享誉中外的家具名城,“早几年前,国内外家具市场的需求都很大,所以大家都活的很好。”
    伟仲说,在传统家具制造产业的鼎盛时期,全佛山的家具制造以及相关配套的企业和作坊有上万家,在顺德、龙江等很多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家具,因为家具制造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基本上没有门槛。
    据他回忆,十年前家里的工人每天早早就开工了,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十一二点,如果遇到订单增多,甚至要忙到凌晨才休息。每天都有大量物流货车到厂里拉走大批的家具。“包括在香河我们就有几个大客户,那几年这几家做的非常大。”
    “我文化低,也是从小工做起的,在他(伟仲)出生后才有些钱可以搞这个厂子,也没有做啥品牌。好的时候一年能赚七八百万,那时规模差不多的都能赚这个数。”老梁补充道,早期国内有很多厂子都是“扎堆”的,邻居们都做着家具生意,自己当然也要“合群”,所以老梁最初从事家具这行当可以说是“随波逐流”。
    “但我并没有想到就好了那么几年,电商起来之后对我们的影响会这么大。”老梁告诉懂懂笔记,大概是从七八年之前开始,网上卖货开始流行,他发现区域内有些作坊(小厂子)开始尝试做起了线上的生意,“但因为作坊都没有什么品牌,也没名气,所以东西卖不出去很正常。”
    出于对新生事物的好奇,老梁还曾经研究了一番当时很“潮”的电商平台。但随着身边部分中型传统家具长在电商平台上的“试水”也不太成功,老梁最终也没有把电商当一回事。
    “不过前几年却陆续有电商家具品牌到这里来找代工合作。”老梁说,他们提出了线下的传统家具品牌不一样的要求,除了代工生产和贴牌之外,还要负责根据他们的订单直接发货,由厂子直接把家具发往全国各地。
    “后来才知道,这些企业只负责网站运营,拿国外现成的图纸或者从深圳、东莞那边的设计师手里买设计图纸,让我们帮他们做货,最后还把我们当成仓库和苦力。”伟仲头脑灵活,经常上网的他发现了这个“窍门”。
    不管在什么时候,家具工厂都只是把控制作的环节。以往是品牌商出具图纸,工厂按照图纸生产,贴上品牌交付给品牌商,至于品牌商如何销售他们管不了。
    然而电商品牌的出现,也只是将销售渠道放到了线上而已,生产和贴牌的环节并没有改变,唯一不同的是,代工厂要沦为电商品牌的产品仓库和物流中心。
    但是一开始,老梁并不太了解市场的状况,随着周围为电商品牌做代工的作坊越来越多,传统家具品牌能够带给他们的生产订单也逐渐在减少,所以他也无可奈何。“因为都知根知底,周围这些厂子做得好不好、赚了多少其实都心知肚明,那些做电商家具品牌的肯定是在代工里赚了一笔。”
    担心被落下的老梁也放下了一些成见,抓住了一次机会,成为了某线上家具品牌的代工商。“传统订单在减少,所以我真的怕了,虽然利润薄也就先做吧。”老梁说。
    很快,来订货的电商品牌给了他十分可观的订单,老梁也第一次尝试到了互联网所带来的“甜头”。他告诉懂懂笔记,一开始做电商品牌代工时,对方一下单就是上千件的量,的确数量可观。厂里的仓库也很快就满了,还得抽调和雇佣工人来安排发货。
    “我不得不租多一个厂房做仓库,但总体算下来还是赚了一些的。”
    传统家具产业的不景气,早期家居电商品牌却迅速崛起,在市场趋势变化中,老梁和许多工厂可以说是“被迫”转型。对于家具制造业来说,站着把钱赚了是所有工厂老板的理想,他们似乎在家具电商行业急速扩张的初期,看到了实现理想的可能。但是,他们忽略了在家具电商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很多行业难破的痛点。

    传统家具陷困局,电商家具品牌“降质降准”底气足

    “因为给电商做代工的作坊越来越多,对方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吧。”老梁告诉懂懂笔记,在2011年到2012年之间,来找代工厂的电商品牌除了一两个比较知名的以外,其他的品牌都是刚起步。但佛山可供选择合作的代工厂却有上万家之多,“像我们自己,就只代工(某品牌)卧室家具系列,有些小的作坊甚至只做一款椅子。”


    虽然家居电商大品牌少,小品牌杂,但大部分的线上订单都掌握在他们手里,加上线下传统家具品牌在电商的冲击下陷入了低迷期,所以这些电商企业在挑选代工厂时更底气十足。
    那么,电商家居品牌在这一轮浪潮中赚到真金白银了吗?
    “家具是大件商品,在电商的冲击下,看似没有像其他传统产业一样遭受冲击,但这四五年来萎缩很明显。”曾在电商家具品牌(某木业家居)担任运营经理的佳涛告诉懂懂笔记,随着传统家具品牌的订单减少,电商品牌多了更多的议价权。
    “虽然早期线上家具品牌竞争不激烈,但为了和线下品牌拉开竞争优势,所以价格比较低,我们当时的利润空间也不大,为了有足够利润空间,我们只能向代工厂施加压力。”佳涛说,虽然有些工厂明显感觉利润偏低,但迫于生计也必须接下来,尤其是处于订单“天窗期”的工厂越容易压低价格。
    一开始被电商品牌方“压榨”的,都是一些小型工厂(作坊),然而随着2013年后家居电商迎来爆发期,所以生产代工的议价权向电商品牌,尤其是头部品牌倾斜。价格“压榨”的现象开始蔓延到了中大型家具工厂,这其中就包括了老梁的厂子。
    “你能想象代工利润剩下5%是什么情况吗,一千张电脑桌做下来毛利只有2500块,除掉人工和仓储费用,我就赚了个盒饭钱。”说起这点,老梁似乎还是有些气愤。
    可是传统家具厂没有订单,工人和厂子还要维系,“毕竟我不接别人也会接,有活干总比没活干强。”他说,既然电商品牌把价格压得这么低,那么工厂也就只能降低生产材料的标准,降低成本,争取利润空间,“因为电商家具品牌不同于传统(家具品牌),在品控方面没那么严格,越便宜越好。”
    当问及老梁这种材料质量上与以前传统品牌相差多大时,他直言:“有些差了一半都不止,而且减了材料成本他们还想继续压价。”
    此外,老梁还透露,有部分传统家具品牌线下和线上产品质量也是两套标准,为的是能够通过低价与电商品牌PK,尤其在板式家具上更是如此。
    然而,最让老梁和其他同行无法忍受的,并不是代工价格的“压榨”,而是生产一批这样的电商产品,需要大量的垫付资金。“传统家具品牌下单先预付30%的定金,质检的时候再付30%,没问题了提货再付40%的尾款。但这些电商品牌不是,他们先付了30%的定金,剩下的要看卖得如何,慢慢拖着。”
    虽然都是预付30%,但老梁告诉懂懂笔记,传统订单的出厂协定单价高,数量不多;电商品牌协定的出厂单价低,而且每次下单都是几千上万件。所以垫付的生产资金要远比传统品牌订单多得多,风险也高得多。
    “有一年的双十一前夕,有一家电商品牌在镇里规模最大的厂子下了十万件的单,预付款30%,工厂借了钱投入生产,但是活动结束后只卖出两万多件货,剩下的就一直堆在仓库,也没有下文了。追问对方就说没有卖出去,卖出去再结算。”老梁说,最后这家工厂苟延残喘了半年时间,由于没有流动资金,只好歇业了。
    他坦言,这几年对于电商造节也有了深刻认识,对于家具代工厂来说,是喜忧参半,喜是有大量的订单可以接,忧是电商品牌的结算方式就像是赌博,让他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一快到啥电商节了,我们就忙得没日没夜,忙过后又闲得很,工人又不能说忙的时候发工资,闲的时候不给工资。”老梁说,做电商品牌的代工,需要工厂对于资源灵活配置的要求很高,而且都不容易实现。长此以往,老梁的工厂也陷入了亏损状态,“但机器是不能停的,如果停了还会有下游(配套供应商)找你讨货款。”
    在整个家具行业的电商化进程中,作为品牌的供应链环节,工厂的确有许多的无奈。无论家具电商市场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品牌对于抢占市场份额以及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向代工厂施加压力,控制产品成本,降低销售价格,成为家具品牌虏获流量的制胜关键。
    而由于家具制造业产能过剩,整个产业链供大于求,令代工厂对于品牌方的诸多“压榨”行为逆来顺受,为了争取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他们也就只能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实现了。
    “触网”自救的家具制造业,结果却“触礁”
    许多知名的电商家具品牌都很强势,在代工的过程中也有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加上品牌方将代工厂的利润压得很低,老梁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代工厂自己没有品牌,而且在销售渠道上也仅限于传统批发,加上设计能力远不及品牌方那么强大,所以所处的地位十分被动。
    “所以伟仲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让他填了电子商务专业。”老梁告诉懂懂笔记,让儿子读电子商务虽然有点自私,但他希望将来儿子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技能,继承家里的家具产业,通过互联网将自家的产品或是品牌做强做大。
    伟仲的大学时光,刚好就是家里工厂被电商品牌“压榨”的几年。虽然家里的厂子越来越不景气,但他毕业后在老梁的建议下,先应聘到某知名家具企业的电商部门“练手”了半年。
    “虽说现在都是机床生产,但其实骨子里还是手艺人,希望自家的品牌能够被认可,质量也不会受制于人。”老梁说。
    然而当他满心希望的期待儿子能够有足够的经验,回到自家工厂“实操”时,却发现家具电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品牌是老爸注册的,现在只是重新包装一下,但问题根本不在是否有自我品牌。”伟仲告诉懂懂笔记,他了解到行业内除了几个头部品牌,其他中小家具电商品牌,都在打价格战,靠的并不是自身的口碑和质量,而是同样的产品谁的价格低,“最低价的比倒数第二的销量会多出好几倍。”
    伟仲觉得,如果按照父亲的理念和想法,来打造自己的家具品牌,未来在电商平台上的价格几乎是没有优势的,甚至卖不卖得出去还是个问题。
    “人家已经有成熟的品牌,我们则刚起步,网上做家具质量好坏是看不到摸不着,所以价格肯定是上不去。”伟仲认为在电商平台上,价格的确是“敲门砖”,同样的商品价格贵几元就没人买,再好的质量也没人能够感受到。
    无奈之下,父子俩商议好在价格上妥协(甚至可以暂时亏损),从去年初开始全面转型自有电商品牌。在入驻大电商平台后,逐渐有人在网上询问产品甚至购买产品。但此时,伟仲却遇到了另一个问题:售出去的家具,退货率极高。
    “出厂前我们都会检查各零配件的,但是在物流的长途跋涉中总会出现状况,而且责任很难界定。”他表示,平均每十个订单,就有三个是因为到货时买家发现损坏而退货的,而且很多买家都是等到物流人员走后拆开才发现家具主体或者配件损坏,退货的运费往往需要卖家来承担。
    除了商品损坏退货之外,与大平台签订的无理由退换货也成为噩梦,他说:“单单今年6月份卖出的106单里,无理由退换货的就有14单,最痛苦的是,家具出门没问题,但退回来就损坏了,责任实在难以界定。”
    而这些损失的费用,最终都需要他们厂家作为卖方来承担。
    另外,大宗家具走的是物流,并不是快递,所以其送货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一些,部分偏远区域甚至需要买家自提,因此许多买家也会因为这些问题与客服纠缠不清,有的直接就给了很低的评分。这些都让伟仲十分无奈。
    “但我还是认为,大宗家具电商的先天不足,可以用服务来补。”于是伟仲提出了业务收缩在广东省内,提供上门安装的增值服务,由于网店离不开人手,所以老梁代替儿子跑了许多的市县,联络地方上有能力提供上门安装服务的合作方。
    很快他们选择了一个家具维修服务的众包服务商,并将安装和售后维修服务覆盖了全省。“无论是财力还是无力,都只能限定在省内提供服务了,也算半个O2O了。”伟仲说。
    然而提供了上门安装服务之后,8月份开始网店的销量和评价非但没有明显的提升,反而因为上门师傅的服务水平和素质问题,投诉率增加了。
    “该有的服务有了,该降的价格降了,但是这样子,难道是要把钱都拿来开车(推广)吗?”伟仲说,他曾有一瞬间感觉很失望,“电商平台的流量支出越来越贵了,品牌还没做起来之前就烧钱烧死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老梁并没有过多的责怪儿子,相反他认为这是家具电商行业都面临的痛点问题。“除了布局早的那几家大品牌占据先机,并且狠赚了一笔,已经具有完善配送和服务网络的能力,其他的中小品牌,目前都会遇到和我相同的问题。”
    最终,老梁决定在年底前放弃“电商”,也暂时放弃“家具”行当。
    有人说,家具建材产品是“三分产品,七分安装”,但由于许多家具产品都属于大宗货物,在物流和配送上有一定的限制性,这就导致了家具与其他产品不同,无法很方便地送货入户。而且商品在运送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损坏,导致退货换货。
    与其他电商行业类似,家具电商也一直深陷价格战之中,许多品牌对于产品的成本一压再压,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在利润受限的情况下,没有更多成本预算可以投入到安装和服务上,产品质量也一降再降,消费者口碑自然也就一落千丈。
    显然,这些已经成为家具电商市场令人头痛的问题。而且,家居行业巨头也不能幸免。
    在涉足电商一年之后,宜家依旧止步上海,迟迟没有拓展其他城市。宜家中国区公关总监许丽德就此解释过:“电子商务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宜家有9000多种商品,对家居行业来说,物流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物流是影响电商的购物体验重要的方面,这些我们都在探索当中。”
    对更多传统家具制造企业以及处于发展期的家具电商品牌来说,如果想实现优质的配送服务,降低运输成本,从而与几大头部品牌在同一层面上竞争,或许只能期盼未来出现成熟的第三方大宗家具物流网络。但也有行业人士指出,只要电商市场的流血价格战存在,家具行业电商化的路程就不会一帆风顺。

    红玫瑰价格略微回升。据商家反映,作为冷门材种的红玫瑰近期价格略微有所回升,涨幅大约在200—300元/立方米左右,不过在销量方面,红玫瑰依然少人问津,成交量寥寥无几。目前广东市场红玫瑰长2—4m、厚5cm、A级报价5400—6200元/立方米。

    (记者陈振伟)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