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白蜡木竞争优势明显后市乐观\伍炳亮红木家具创文博会特别金奖七连冠
伍炳亮作品:小叶紫檀雕云龙纹架子床伍炳亮作品:小叶紫檀雕云龙纹架子床局部雕花
记者:刘源屏
编者按:近日,在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的参赛作品评奖活动中,中国著名传统家具设计大师伍炳亮的两件红木家具作品《小叶紫檀雕云龙纹架子床》、《黄花梨嵌紫檀地座屏配宝座系列》从参评的千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列荣获最高奖项---“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特别金奖”,这也是伍炳亮连续六年参加文博会以来,第七次获得这一奖项的最高荣誉,据悉,一人两件作品同时荣获特别金奖在历届文博会中尚属首次。
深圳“文博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盛会,设立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是国内工艺美术类的最高奖项。该奖项的评委均由国内著名高等院校资深专家、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协会专家担任。评审“特别金奖”实行一票否决制,即获得特别金奖的作品必须通过全体评委的一致通过,有一人反对或弃权即丧失评选资格,评选规则十分严格,也充分体现了本奖项的水准及高度,被誉为工艺美术行业的“奥斯卡”,我们专程对伍炳亮先生进行了采访,谈谈文博会获奖对于他以及红木家具行业的意义。
记者:今年是您第七次参加深圳文博会,不仅实现了七连冠,更是有两件作品同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特别金奖”,共获得八个特别金奖。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本届文博会获奖的家具具体的材质、工艺与特色。
伍炳亮:本次获奖的第一件作品是《黄花梨嵌紫檀地座屏配宝座系列》,这套古典家具是精选最名贵的两种木材,黄花梨和小叶紫檀合制而成。针对这两种材质不同的色泽纹理与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工艺来制作,最大程度的将材质特点与表现形式进行结合。例如黄花梨的色泽素雅,木纹绚丽,适合简洁素雅的造型而不适合做复杂雕刻;而小叶紫檀的颜色沉稳深厚,质感细腻缜密,纹理隐而不现,十分适合作雕刻用材。这两种木材各有所长,我在表现的时候选用黄花梨作骨架,也就是以黄花梨来做家具的结构。虽然是清式宫廷家具款型,但特意将黄花梨上的雕刻内容删改,只用线条变化体现美感。用小叶紫檀做屏心和宝座的扶手板与靠背板,采取雕刻仙鹤祥云山水纹,纹饰象征着吉祥如意、运势昌隆。屏风与宝座在家具类型中的等级很高,属于礼器的范畴,在古代一般为宫廷御用之器,所以我在选材用料时更多的融入广式家具风格,厚重大气,体现皇权的森严肃穆。
另一件《小叶紫檀雕云龙纹架子床》是典型的清式宫廷御用家具,架子床是床榻类家具的重要代表。这件架子床是全手工雕刻的,历时两年多。俗话说“十檀九空”,意思是小叶紫檀取材十分难得,由于生长周期过于缓慢,经常出现树干长粗之后,树心空掉的情况。所以,在历史上用紫檀来做大型家具的都是清宫御制皇家专享,一般人家最多是制作紫檀小件而已,此件架子床是将用工和用料做到极致。
记者:本届文博会您实现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特别金奖”的七连冠,这个奖项本身侧重于文化的创意,而传统家具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似乎和创意没有太大关系,您是怎么理解这个奖项的?当代红木家具行业中的创新意识如何?
伍炳亮:当今的红木家具行业的创新意识比较薄弱,设计能力不足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当代的木工雕花技术借助现代的木工机械,已经可以达到很好的水平,甚至可以超越前人,只是在造型设计和比例把握上面还有很多问题。我自己在家具设计制作中的创新是科学的创新,不是骄奇立异,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仿古家具所仿的,应是古之韵味,是对古典家具文化充分了解之下的继承。创新就是先继承,再到改良,最后才是设计创新,是一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
对我来说,三十多年前一直在做传统家具的高仿,这个过程使我理解了传统家具的文化内涵,也让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明清老家具都是完美的,他们同样有款型的优劣和高低。因此,我现在很多的家具作品,都是在做我理解的传统家具,不满足仅仅停留于仿制层面。如果只是一味的仿制那么作品很可能会缺少生命力,并且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不是很有利,我的理念是,用设计流露出仿古家具之精髓。文博会设立的奖项,也充分说明了设计的灵魂作用。
记者:从2007年起,每一年的文博会您都会精心准备并携系列作品参加,为什么您会这样积极参加文博会?与其他展会相比,您认为文博会的吸引力在哪里?
伍炳亮:每年国内办的展会并不少,也有很多专门针对家具销售的展会,但我都没参加过。没参加那些销售展会的原因是因为我一直采取限量制作,这几年我已经多次张贴公告宣布暂停接受家具制作的订单。因为如果专门按照订单来做家具,会让我没有时间对产品系列作调整,没办法实现我所设定的目标和制作我想开发的家具款型。
文博会的吸引力之一就是对文化本身的重视和宣传。社会上其他一些展会主要侧重于商品的销售和推广,文博会相对来说更加侧重各类文化产品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欣赏交流,交易只是展会中的一个功能。与其他展会相比,我觉得文博会整体的层次更加高一些,比如专门设立的9号工艺美术馆,其中展出的是瓷器、牙雕、民族手工艺品、以及书画紫砂等工艺美术品,这些展品是和传统家具属于一个体系的,观众浏览不同的展位,可以获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完整印象和文化内涵,传统家具置身其中也能与其它展品相得益彰。同时,将红木家具放入一个工艺品的高度来看待,与把红木家具作为实用器来展览,这两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毫无疑问,文博会对于展品本身的要求要高得多。所以说,文博会对于我很有吸引力。
另外,文博会的定位很准确,浏览的观众都是自身都具备不错的文化艺术素质。在参展期间,有很多观众来参观我的展厅,对传统家具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审美品味都较高,和我都有深入的交流。大家都觉得,文博会是他们了解当代红木家具精品的最好渠道。因为,能够同时看到很多精工细作的红木家具,帮助他们提高审美素养,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眼光;在展会中,也有许多同行前来参观,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交换经验与心得;还有一些在业界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前来观展,在文化、工艺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大家交流探讨,很有意思。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业内人士将文博会誉为红木家具行业的奥斯卡盛会。每次参展文博会,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获得观众与行业的肯定给了我更多动力,我很享受也感谢这样的机会。
记者:迄今为止,您已经在文博会连续荣获七届特别金奖,您每次都能荣获最高奖项有没有什么“秘诀”?这些奖项对于您来说,除了专家肯定和社会荣誉之外,具体还有哪些意义?
伍炳亮:对于我来说,如果有什么获奖的“秘诀”,应该就是严谨和认真的态度。文博会对我来说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因为文博会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具展会,它是一个侧重文化和艺术内涵的展会。文博会设立的“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是对这种倾向的精准的定位,因此我对参展文博会很重视。每年都会亲自选款、设计绘图并安排专人和指定的时间来制作。在每一年的作品安排上,从款型风格到工艺手法,我都希望与往年有所突破和提升。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中我是怀着一种作品创作的严谨态度来对待,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做出满意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对家具的认识,还是在制作工艺的探索方面,都能给我带来提高,文博会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场考试,每年都要向观众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认为心态真的非常重要,要有把家具当成作品来对待的精品意识。红木家具行业这十几年来的发展速度很快,从无到有,从几家作坊到现在的几千家甚至几万家工厂,可以说已经走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对于我们企业的发展定位来说,也是面临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现在红木材料来之不易,不仅价格高昂,更是资源稀缺,所以红木家具行业更要拿出严谨的态度,审视自我。我希望,我们能将这种传统艺术传承后世,无愧于先辈也无悔与子孙。
记者:我们可以观察到,历届文博会中红木家具都是重要的参展项目,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红木家具企业开始积极参与文博会的展出,充分说明了他们对文博会的重视,作为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的主席,以您的经验来看,这样的现象对红木家具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伍炳亮:我国的红木家具行业发展,早期是粗放的生产加工模式,这种模式让红木家具行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是相对应的,是红木资源的日益枯竭,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令人堪忧。红木家具行业要回到传统的,对工艺本身的重视中去。要将精品意识贯彻到整个行业中来,它能够促使整个行业的变革。在前面我已经提到过,文博会的办会水准很高,对参展内容要求比较严格,可以说,参展文博会能够侧面证明一个企业的实力。现在有许多红木家具行业的同行加入到参展的队伍,这说明了我们行业的精品和作品的意识已经觉醒。文博会是一个平台,通过评比树立行业标杆,宣传传统家具精品,重视文化内涵,这些对于我们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意义。通过文博会的引导,会促使我们行业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健康发展,摆脱前期发展中粗放式加工制作和片面追求营业额的现象;重视企业品牌以及家具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从加工生产向设计制作转型,从薄利多销向精工细作转变。因此,文博会是一个引子和契机,对我们行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商家向记者反映,前几年的欧洲白蜡树枯梢病的阴影已经烟消云散,国内厂家也开始逐渐加大欧洲白蜡木的进口量,白蜡木市场逐渐走好。商家指出,白蜡木的市场竞争优势相当突出,如板材厚度足(5cm厚的板材实际上有5.5cm左右)、结疤少、出材率高、规格众多,而且还可以定尺,更重要的是,欧洲白蜡木价格实惠,与北美白蜡木、俄罗斯水曲柳等相比性价比更高,后市发展潜力十足。目前广东市场欧洲白蜡木长2.2—2.6m、厚5cm、A级报价5400—6200元/立方米。
(记者陈振伟)
近期,红木家具木材市场颇不平静,红木家具三大用材之一的大红酸枝被列入国际动植物保护公约,被限制出口。4月份以来,个别地区的木材市场一度处于缺货状态,大红酸枝价格进入上涨通道,不少红木门等家具产品的价格水涨船高。
红木原料价格扶摇直上
近几年,黄花梨、紫檀、红酸枝这三大传统家具名木资源迅速减少,材料价格扶摇直上。
专做大红酸枝边贸的李老板刚从老挝回来,他发现大红酸枝
在东南亚越来越难找了,价格也是一天一个价。每年6、7月份本来是红木销售淡季,去年却出现抢购。往年红木价格一般每年上涨30%到50%,而2013年,大红酸枝的价格已经翻倍。
目前大红酸枝的小料、次料每吨价格在5万-7万元左右,中料每吨价格8万-15万元,直径20厘米的好料每吨价格在20万-30万元,直径在20厘米至30厘米的上等好料每吨价格在40万-60万元之间,还有些板料按其宽厚论块卖,折合下来每吨一百万元。
人工费大增增加产品成本
江门是中国古典红木家具基地,2000多家企业分布在新会、台山等地,形成了新会仁义古典红木一条街,大泽、小泽红木家具长廊等。全国各地的商场店铺里,都有从那里产出的红木家具。
今年春节后,江门古典红木家具业出现了“用工荒”,规模小的或新办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招工压力,一些红木家具小作坊企业甚至连一个技工都招不到。
60多岁的老张在新会经营两间红木家具厂,主要以非洲黄花梨、缅甸花梨用材为主,制作各式的仿古家具。
老张本来有10多名技工,春节后计划扩大生产,要再招10多名技工,“谁知春节一过,已经有一半技工表示不再来上班了,原因是有企业出高价挖走了他们。”
为此,老张开出了每月8000元的工资,“有几批技工来工厂看过,但没有一人肯留下来。”原来,技工们到老张的工厂看过后,都认为老张工厂原材料较少,没有实力,所以都不愿留下来。
另一位红木家具厂老板阿波也有同样的遭遇。
阿波正月初六就从老家回到新会招木工。几天下来,有七八个木工有意向过来,但是这些木工几乎异口同声,要求每月工资7500元!这足足比去年高出两成,“这等于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今年如果红木家具不景气,企业经营就更困难了”。
投资投机炒高红木价格
某拍卖古董珍玩部经理徐东说,此轮红木涨价,因原材料的稀缺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受管制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红木自身的价值所在。由于过去过度开采,当下红木的稀缺性受到人们重视。
以海南黄花梨为例,成材要两三百年,而现在该原材几乎绝迹了,物以稀为贵是普遍的市场规律。
消费观念转变也是红木家具受热捧的原因之一。近年收藏投资风气盛行,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不仅考虑实用性,还有收藏性。
此外,资金炒作也是红木价格出现大涨的重要原因。去年2月直径在30-60厘米之间的缅甸花梨木原木价格为15200元/吨,去年11月份最高时达到35000元/吨,到去年12月份跌到了30000元/吨左右,到今年2月已经跌至22000元/吨。一位红木商透露,在缅甸花梨价格
上涨最猛烈的那段时间,市场上在流转的货源中只有两成会到正常的买家或者企业手里,剩下的基本不会进入生产领域。
价格上涨催生弄虚作假
一方面让红木家具企业享受到因为材料上涨带来利润增长、身价倍增的喜悦,另一方面行业又因为材料的价格上涨而快速洗牌,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名贵木材生产制作中被迫出局,转向价格相对低廉的木材加工制作。
有商家介绍,原材是大料的家具价格偏高,小料拼接的价格较低,做工好坏也有直接影响。现在市面上有人出售非洲酸枝等一些所谓的“红木”,这些木料虽具备红木的某些属性,但并不在国家划定的五属八类33种范围以内,更有甚者通过上漆等手段出售假红木,欺骗消费者。
规范红木市场
需要更具体的标准
作为木门产品中的奢侈品,红木门产品价格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元,怎样确保自己买到真正的红木是消费者极为关心的问题。
今年2月1日,红木“新国标”《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根据规定,红木门等红木家具必须标配“一书一卡一证”方可进行销售。然而,“新国标”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商家少有能当场出示家具“身份证”的,部分商品标签分类一栏只标示“红木”二字,信息模糊。
徐东说,“新国标”符合红木市场规范化的趋势,但客观上,由于红木各树种属性相似,难以进行具体量化,鉴定起来很复杂,因此现阶段“新国标”落实难度比较大。
欧洲白蜡木市场低位震荡。据商家表示,前几年欧洲爆发树枯梢病使得白蜡木被禁止进入到中国市场,时至今日仍未完全解禁,白蜡木的进口仍然受到严重的阻碍,只有克罗地亚等三四个国家的白蜡木被允许进口,且厚度均不能超过3cm,然而3cm的厚度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十分低迷,白蜡木的市场行情也因此低位震荡。目前广东市场白蜡木长2—4m、厚3cm、统材报价4500—4800元/立方米。
(记者陈振伟)
乔皓接受《古典工艺家具》杂志采访(摄影:张嘉奇)
乔皓为观展来宾讲解秋拍家具(摄影:张嘉奇)
10月22日至23日,中国嘉德到访福州举办2014年秋拍巡展,带来的家具拍品共6件,都曾在此前反响颇佳的“7间房”大展中登场。露面该展的其余23件家具也将一同亮相嘉德今季秋拍“选中之选——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专场。
2014年拍卖至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古典家具专场似乎不多,在波澜不惊的市场状态下,中国嘉德依然坚持精品路线,显得格外出彩。他们办展览、开讲座、出图录,从春拍的“器美神完”专场到秋拍的“选中之选”专场,从“王世襄先生诞辰百年展览”到“7间房”明式家具大展,不急不缓,却总能吸引最多的目光。
“我非常欣赏中国古代工匠的情怀,欣赏他们的大度和从容,欣赏他们通过劳动和行为为社会提供价值,从而实现自我。我们今天面对璀璨的明式家具,又何尝不是想到背后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家。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古代工匠,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致敬。”中国嘉德工艺品部负责人乔皓在福州巡展首日举行的《处在当代的明式家具》讲座中如此结尾。
而在福州巡展中,香港嘉木堂主人伍嘉恩也特意到场。她对记者说起为何今年如此用尽全力举办展览、拍卖的原因:“今年是王世襄先生的百年诞辰。我与王先生之间的情谊,不是说曾在哪里见过面,在哪里合过影那么简单。太多太多人谈论王世襄,但是我今年始终没有接受采访谈论他,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不停地办展览,将他一生至爱的明式家具之美,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想,王世襄先生诞辰百年,嘉德携手嘉木堂呈现两场精品专拍,不仅是向创造艺术品的工匠们致敬,更是对投身于理论梳理及传播工作的诸位大家致敬。
对话乔皓>>>
问_刘玲芳答_乔皓
人物名片>>>
乔皓,中国嘉德工艺品部总经理、负责人,中国古典家具资深专家。
挖掘家具新的美
记者:中国嘉德这两年巡展都有到福建来,是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
乔皓:由于运输和场地的问题,这回福州巡展只运来了6件家具,想让大家都来多了解一下明式家具,很有好处,这是其一;其二,福州有很多人在经营明式家具,而且之前也有很多老的明式家具是从福州这边流出来的,因此是有传统根基的。
另外,福建有很多现代的红木(黄花梨或紫檀)家具,加工基地也不少,实际上是有相当浓厚的基础和氛围的。我们很愿意把好的明式家具带过来推荐给喜欢的人。因为有些好东西在书上看,或在电脑上看,都不如看到真的东西来得直观。
记者:嘉德一直以来多坚持展览和拍卖结合的方式,比起传统预展效果好很多,这方面的优势能否具体谈谈?
乔皓:其实举办展览更重要的是弘扬文化,为了发掘新的美。参观的人可以看到一件东西放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呈现出的不同感觉,有时候不一样的光线和背景就能让人眼前一亮,给人焕然一新之感。
另外,做展览实际上是希望大家能从中感受到明式家具的美,是一种普及性质的工作。换句话说,这是纯粹学术化的东西,并没有标上价钱,目的就是让大家理解并欣赏它的美与好。
不是市场淡,是精品少
记者:今年从整个古典家具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淡的,为何选择这样的时期推出两场分量比较重的专场?
乔皓:我一直不认为家具市场淡,其实只是缺乏精品,你要是有好东西,在市场所受的追捧度还是很高的。现在很多人看拍卖市场“淡”,成交也会差一点,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主要还是因为现在资讯很发达,大家都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都知道什么是精彩的,什么是一般的东西,这样大家都在追那个特别精彩的东西。
记者:精品确实是越来越少了,那嘉德是如何应对的?还是会继续与嘉木堂或藏家合作吗?
乔皓:和嘉木堂的合作是有机缘的,双方找到一些契合的东西,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全社会征集明式家具,找精品。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各种运作模式,比如家具的讲座每年至少四场,巡展的次数也不少。而且在北京的拍卖行之中,中国嘉德出版与家具有关的单行本是最多的,像《简约隽永》、《读往会心》、《姚黄魏紫》、《选中之选》、《器美神完》等等,不带价格,仅仅是学术上的普及本,向市场推了很多。
晚明黄花梨衣箱成对
我觉得视点不应该只看到中国嘉德在拍卖家具,而是在推广明式家具。来看展览的人很多,也意味着感兴趣的人非常多,这和拍卖预展是不一样的,来看预展的大多数人有购买意向,而这些人只是来欣赏的,这几年在这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中国嘉德一开始走的就是这个路线,中国第一个古典家具专场“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就出自嘉德,当时拍的是李翰祥旧藏,现在看那些家具,每一件都是封面级的作品。
晚明黄花梨卷草纹炕桌
我们为什么总是纪念王世襄
记者:今年这两场专场的由头都是“王世襄先生诞辰百年”,往年的专场也有很多是从藏家角度出发的,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名家专场的拍卖成绩?
乔皓:今年是王老诞辰一百周年,为什么老是纪念王世襄先生呢,因为明式家具理论方面的基础就是王老,这点非常重要,把这些理论贯穿到我们拍卖的家具里头,就会显得味道(明味儿、清味儿)都很足。名家专场方面,比如我们推出过三个洪氏专场,都花了大量精力,对他们的家具非常了解,几乎都看过真的东西。要拍卖,就要对拍品有很好的定位,要很好地挖掘。
嘉德做家具是以学术带动市场,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坚持这条路。而作为拍卖主管,第一件事就是用你的眼光把最美的、学术价值最高的家具挑出来,还要鉴定真伪,把好头一道关,这样你找来的家具就带着你的“符号”。如果学术观点很强,这些家具往往是有学术价值的。明式家具除了“十六品”,还有“八病”呢,怎么不把“八病”找来?家具的筛选同样很重要。
晚明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马蹄足长条桌
“藏”与“用”
记者:嘉德这些年做了很多推广和普及的工作,那您觉得未来几年,新旧藏家的比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乔皓:我觉得收藏要有一个接棒的观念。老藏家的收藏是成体系的,不能光要一件,得要一屋子,这才能称之为收藏家。对新藏家来说,价格、数量都存在问题,他不可能有这么多东西,所以就面临了一个收藏观念的改变。
还有一个是接力棒的问题,好东西如何流传有序?新藏家还要做很多功课。因为资讯的流通性,新藏家所接收的信息量是很大的,但面临的市场面又很小。假如你今天兜里揣着钱要买一件家具,应该上哪儿买去?另外,收藏家具也受地域及现实因素的影响。比如,明式家具中有两三米高的柜子,我们现在的楼房又有多高?有的连楼都上不了,门都进不去。
记者:现在藏家买家具回去比较少会自己使用吧?
乔皓:我们见到的国内的藏家都是在自己使用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如果到故宫,扒着玻璃看里面的家具,大多是破破的、脏脏的,上头一层土。为什么家里放的会有使用感呢?第一,其实几百年的家具你是使不坏的,别说是黄花梨,榆木的都用不坏;第二,只有接触点人气,这个家具才好使,才能真正达到养护的目的,玉得盘,家具也得盘。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