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市场显安静,亚洲市场变活跃\凭祥:边关“软文化”促经济“硬发展”
详细内容

欧洲市场显安静,亚洲市场变活跃\凭祥:边关“软文化”促经济“硬发展”

时间:2020-10-11     人气:837     来源:     作者:
概述:生产商反馈说,1月下旬的欧洲市场很安静,即使是有进货,也仅是补充库存。欧洲疲弱的需求导致了部分材种的价格引起微小波动。据报道,欧洲一些实力较大的沙比利(sapele)和红花梨(padouk)买家库存充足,因此推迟了这些材种进口。红花梨价格也......

生产商反馈说,1月下旬的欧洲市场很安静,即使是有进货,也仅是补充库存。欧洲疲弱的需求导致了部分材种的价格引起微小波动。

据报道,欧洲一些实力较大的沙比利(sapele)和红花梨(padouk)买家库存充足,因此推迟了这些材种进口。红花梨价格也受此原因波动,且波动范围比其他木材更为广泛。另外,奥坎价格也有下降,主要原因是荷兰的奥坎买家已经转向采购了翼红铁木(azobe)。

另一方面,尽管印度进口商仍冷眼旁观,但亚洲市场仍然显得活跃。

非洲商家说,中国买家积极采购奥古曼,尤其是刨切材级的奥古曼原木。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对更大径级、适合木皮和地板的红花梨原木都深感兴趣,因此奥古曼和红花梨原木的FOB价格下滑得到缓解。

(记者cara)


凭祥:边关“软文化”促经济“硬发展”


山歌合唱、越南舞蹈、独弦琴演奏、民间服饰秀等具有中越边境特色的民间民俗展示你方唱罢我登台,让前来参加凭祥庙会的中越游客大饱眼福。2月18日晚,一场具有中越边境特色的民间民俗展示在这里激情上演。

这一幕,是凭祥市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旅游精品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该市充分发挥贴边、沿边的区位优势,通过边关文化品牌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取得良好成效。

文化建设“牵手”特色产业,打造边关文化品牌

“边贸、红木、旅游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和升级转型关键时期,这三大产业实现结合发展将成为凭祥经济发展最有力的后劲。”凭祥市委书记邱明宏说。

凭祥贴边靠边,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壮族文化元素突出,边境文化特色鲜明,东盟地域风情浓郁,文化资源优势非常明显。该市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边关文化品牌,将文化建设与红木、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相结合,使边境文化实现从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变。

以红木家具为代表的红木,因其附带着中国诸多的传统文化因素,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形成了许多风格迥异的地方流派。而在凭祥,依托与越南及东盟国家的红木市场紧密联系的特殊性,红木文化也自成一流。

凭祥红木产业如何能在跌宕不止、竞争惨烈的全国红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树起自己的品牌?“文化,应该成为凭祥红木产业品牌的灵魂。”经过国内专家的把脉,凭祥找准了自己的发展定位。

把产业的发展作为文化产业来打造。这在凭祥乃“第一次吃螃蟹”之举。该市除了举办中国-东盟(凭祥)红木文化节、中国-东盟红木文化交流与发展营销峰会高端对话会等一系列活动扩大凭祥红木的影响外,在政策上全力扶持红木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已经获得的“中国红木之都”、“中国-东盟红木家具之最”称号打造凭祥红木文化品牌,把南山片区定位为中国红木文化城来规划、打造,将红木、书画、奇石等文化元素相融合,充分展现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神韵。

2011年底,集红木、旅游文化开发、加工、展销、服务配套设施于一体的中国-东盟(凭祥)红木国际商城正式开业。一个与提升红木文化品位紧密相连的项目中国花艺书画院奠基开工。第一期工程要建成一栋6层楼的仿古式艺术馆,模仿中国美术协会的展厅,集展厅、创作室、装裱室、储存室、休闲区于一体。

文化建设在产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不断扩大。在旅游业方面,凭祥突出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促进作用,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着力把友谊关到大连城打造成边关旅游文化长廊,融军事文化、历史文化、红木文化、奇石文化、书画文化于一体。届时,从友谊关-金鸡山-浦寨-红木文化城-奇石馆-书画院-大连城将形成一条新的15公里长的旅游线路,打造凭祥旅游精品和品牌。

去年,该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290万人次,同比增长7.10%,旅游总收入达17.97亿元,增长13.16%。

树立国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走在凭祥的中山路,踏上元春桥,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城乡风貌改造中,城区每条街、每座桥、每栋楼被赋予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主题。主要街道的店铺还统一使用中越文招牌。

民族、历史、人文景观、现代气息、东盟风格等元素融入其中,使凭祥的边关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更为突出。

“凭祥变大了,城市变美了,文化生活更丰富了。”提起凭祥近年的变化,在凭祥居住了近20年的市民韦雪梅用“焕然一新”来形容。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国门城市的良好形象是凭祥历届班子一直坚持的。”凭祥市市长黄云革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按照十八大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凭祥着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新城区,不断扩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再造一个新凭祥。

据介绍,中越商品交易会展中心、城投大厦、中国华艺书画院、凭祥电影城、凭祥国际大酒店、园林商业广场等一批城市项目建设投入使用后,凭祥的城市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国门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同时,该市把夏石镇作为凭祥新城区来打造,并通过支线连接,将凭祥4个镇全部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来,拉开城市框架,实现城镇一体化,形成一个开放的大凭祥。

边关“软文化”的建设,使凭祥发展得到“硬支撑”。去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4亿元,同比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4亿元,同比增长4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39.6%。这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崇左市第一。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中国在进口木材的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了一批来自建筑、造纸和家具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全球企业的关注,其中包括了来自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三个国家共同组成的中欧木材合作项目-LEF中国合作网络(LEFNetworktoChina)

    拉脱维亚工商联合会欧洲项目部部长丽佳·斯艾瓦(LīgaSieva)女士强调LEF木材合作项目是得到欧盟发展基金支持的重点欧盟项目之一,旨在向中国推广来自波罗的海的优质木材产品。斯艾瓦女士表示,中国市场对于欧洲经销商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希望通过对话的形式双方能够互相加深了解,为之后的深度合作进行铺垫。

    LEF中国合作网络一共包括了来自三个国家的共80家欧盟木材和木制品企业公司,全部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有竞争力、独特性和专业性,并选择出了19家最适合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公司。这些企业生产包括各类木屋和花园房各类木质建筑材料,高品质的木质家具以及地板墙板等等。


    来源:收藏杂志

    《明式家具珍赏》王世襄著

    故宫未必会善待这批家具

    在王世襄先生丰富广博的收藏品中,最为重要、数量也最多的品项,是明式家具。在近半个世纪的收藏生涯中,他能凭一己之力收藏到这些精绝之品,简直称得上是旷世奇迹。

    这批明式家具,如今已入藏上海博物馆,对于为什么不是无偿捐献,为何不留在北京,这些年来,曾听有人对此颇有微辞,甚至还听到业界的名人发出的责怪之声,这纯粹是他们不了解情况。作为亲历者,我对全程首尾和来龙去脉记忆得还算清楚。

    多年以来,王先生一直在为这些藏品的最终归宿而操心。他说过,这批家具一定要完整留下,绝对不能再拆散分卖。无论多么困难的时期,无论多少人恳求,他从未卖过一件。最终捐向哪里,也一直在他的考虑之中。我想:任何人首先会想到,故宫应是这批家具最好的归宿地。

    明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霸王枨方凳

    (王世襄旧藏)

    可故宫博物院对这批藏品一直未表示出积极的态度。

    另一方面,王先生对故宫是否真能保存和善待这批家具心有疑虑。

    古代家具,尤其是珍贵的硬木家具,其实相当娇气。像紫檀料的家具,木质表面非常娇嫩,就如同人的皮肤,最怕太阳晒。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藏明清家具,其中有把极为明显的紫檀家具标注成黄花梨料制。我相信,其中一个原因是故宫中有的紫檀家具给晒得颜色变浅了,所以依据颜色才被认成了黄花梨。

    清黄花梨上折式交杌

    (王世襄旧藏)

    故宫的宫殿都坐北朝南。古家具摆在窗户根儿地底下,直受日光的照射。居住在北方的人都知道,北京坐北朝南的房间,日照时间特别长,即使有前廊,但案类、椅类的家具较矮,挨着墙根放仍然晒得着。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晒,什么东西能经得住!为此事,我曾向故宫人员说起,可他们说这是按原来的陈列形式摆放。您站在王先生的角度想想看:再好的东西给了他们,他们能认真上心对待么?能让他放心吗?

    尽管如此,王世襄先生一直在想方设法尽量地把这批明式家具藏品留在北京。可没想到,北京却不以为然,愣是不要。这天底下的事儿就这么奇怪,来得容易的,都不会珍惜,看来这是个永恒的真理。之后,他也考虑过其他博物馆。例如:黄胄先生曾多次向我提出,希望我能帮他劝劝王先生,将他的藏品放到炎黄艺术馆。有一段时间,王先生甚至还考虑过自己建立一个博物馆,但是看到黄胄先生办博物馆,差点儿没给累死,觉得不成,只能作罢。最后,经综合考量,还是给了上海博物馆。

    明鸂鶒撇腿翘头炕案(局部)

    (王世襄旧藏)

    卖,还是捐?

    对于个中情形,尤其对王先生这批明式家具到底算卖还是算捐,社会上有些争议。对此,王先生在2002年10月接受艺术杂志采访的访谈录中说道:

    恰好此时上博修建完工,有家具展室,但没有家具。上海朋友庄先生和我商量,想买我的家具捐给上博,我提出的条件是:您买我的家具必须全部给上博,自己一件也不能留,如同意,收入《珍赏》的家具我一件不留,而且我不讲价钱,你给多少是多少,只要够我买房迁出就行。当时所得只有国际行情的十分之一,但我心安理得,认为给家具找到了一个好去处。就这样,搜集了四十年的七十九件家具都进了上博。《珍赏》中还有一件黄花梨小交杌,出书前我已送给了杨乃济先生,故书中写明藏者姓名是他不是我,过了几年杨先生把交杌还给了我,我最近又无偿捐给了上博。这样就凑了一个整数,共计八十件了。

    这就是事实。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得明白:这其实就是半送!

    明黄花梨夹头榫画案

    (王世襄旧藏)

    如何将这批国之瑰宝运送到上海博物馆,曾叫人煞费苦心,其间还有一段周折。

    王先生与上海博物馆,对这批家具的运送事宜,有着各自不同的顾虑。王先生是怕从北京运往上海的途中遭到损坏,而上海博物馆对这批家具的价值知根知底,担心北京方面知情后,会劝阻王先生改变主意,设法留在北京,不允许运走。

    1976年,王先生的好友朱家溍先生的家族,将家藏十几件极为珍贵的明清家具,无偿捐献给承德避暑山庄。万万没想到,运送过程中,货车司机竟为了拉私活儿,把这批家具三下五除二,全从车上给扔了下来,在客店当院里堆放了整整五天。待他干完私活儿后又扔上车运到了承德。结果,这批托运的珍贵的家具摔损散逸惨重。更离奇的是事后竟没人对此负责,不了了之了。

    清榉木三屏风攒边围子罗汉床(局部)

    (王世襄旧藏)

    鉴于此,王先生真被吓怕了。因此如何把这批珍藏妥善运走,别重蹈朱家那批家具的覆辙,毁于一旦,成了他最最关切的问题。开始时,王先生跟我说,为了安全,要找专门的运输公司。但是先后联系了两家之后,公司办公室的脏乱样儿和调度员那叫一个粗野的言行做派,把我们给吓回来了。

    显然,当时国内的长途运输公司没有一家能令王先生放心。后来,我们找到了大通国际运输公司。那时,该公司在霄云路设有办公室,好像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国际运输公司。经联系后,我发现人家的业务级别很高,主要从事国际空运,对国内的业务并不太熟悉,也不太合适。王先生也觉得挺遗憾,而且通过这几次与货运接触更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无奈之下,他让我找到英国驻华大使麦克?洛瑞恩,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我曾带他参观过王先生的收藏,他对王先生也特别尊重。我们探讨可否以国际外交货物的名义,找一个可靠的国际运输公司来运送,以期做到绝对的安全保险。对此,英国大使表示大力支持,大使夫人更表示愿意全程义务帮助并亲自参加监督。

    明黄花梨夹头榫酒桌

    (王世襄旧藏)

    惊心动魄南下记

    上海博物馆从不担心运输安全。可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北京市政府和文博机构没有出面阻拦此事。因此心里犯嘀咕,担心这期间若北京方面醒悟了,这批古家具出不了北京。他们的顾虑绝对有道理,一点儿也不离谱。我相信,若当年咱北京市委和文博系统中哪怕有一位领导人,能意识到这批国宝家具的哪怕是一半的价值,而且人家仅给了王先生区区一百万美元,肯定都会想方设法说服王先生将之留下来,绝不会让这批世界闻名的精品就这样给一锅端运出北京。

    最后,上海博物馆决定,由馆方来人亲自赴北京负责接运。

    对此,上博马承源馆长真是费尽了心机,他巧妙地采用了“曲线”搬运的方法,先将王先生的七十九件家具从家中快速地运到了一个北京极安全可靠的中央大机关,此机关与古代艺术品无关,在那里放了一段时间,仔细包装后,上海博物馆派来了人员和至少一个排的武警战士,负责装车和跟车押运。

    那天,他们是晚上出发的,大约在夜里十一点钟左右,我接到了上海博物馆负责运送家具的人打来的电话。他仿佛紧张之后长舒了一口气,又轻松又兴奋:“我们已经出了北京的地界啦!”言语之中,听得出来他的激动之情。

    明紫檀扇形南官帽椅(右)

    (王世襄旧藏)

    后来有次机会,我和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应邀去香港出席一个博物馆开幕仪式。在旅途中,他告诉我:“王先生这批家具在上海极受欢迎。统计发现,在上博诸多的专项展馆中,以参观家具馆的人流量最多。”

    这些年来,每次我到上海,都一定会以一名普通游客的身份去看看陈列在上海博物馆里的那些家具,就像去探望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回想曾与这些家具共处二十多年,心情感受,一言难尽。那时,它们是那样窘迫局促地堆挤摞放在一起。但现在,有了那么宽敞华美的展览大厅,在温暖柔和的博物馆专用灯光的照射下,显出傲岸的气派,将优美的线条和珍贵材质的质感,完美地展现给观众。

    我觉得,这些堪称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精极珍品真是找对了归宿,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好家。站在展览大厅中,心中升起一种感觉,这些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家具精品能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重聚在一起,定是上天在冥冥之中已有的安排,乃是天意。

    上海博物馆家具馆一角
    阅读全文
  • 在汉堡举行的国际针叶材会议和在滕布里奇韦尔斯举行的伦敦与东南部木材贸易协会的会议上,木材工业的代表都提到了全球强劲的木材需求正在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木材市场。木材价格和供应情况也是英国木材贸易的重要议题。

    查尔斯·霍普平(CharlesHopping)在《热带木材杂志》最近一期的专栏中指出:英国针叶材行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英国脱欧和英镑贬值对原材料成本的影响等问题上还未取得一致意见,并提醒大家不要指望海外的木材供应商能带来多少好处。

    北欧地区制材厂的产品销路很好,瑞典在长期来看最好的贸易条件下拥有强劲的国内需求。

    来自丹麦、挪威和荷兰的进口商正在为北欧云杉和松木支付最高价格,CLS的生产商正在向美国出口大量的产品。

    货币汇率波动对于买家和卖家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事实却是,木材托运人可以在其他地区的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价格。木材包装和托盘联合会(Timcon)最近发布了对木材价格上涨的进一步警告,指出有可能导致托盘的价格上涨。

    伦敦与东南部木材贸易协会木材贸易协定(TTA)重新提出后,从市场对针叶材的讨论中看到,交易商认为今年交易量会减少,但秋季有望出现回升。一位贸易商表示,2018年与英国的针叶材交易可能会有所减少,另外,欧洲的制材厂向上海发货的价格甚至比英国还要便宜。

    也有人说,瑞典的制材业者向美国装船出口可能会有更高的成本效益。

    没有人认为欧洲的大型针叶材加工厂能够放弃英国,因为英国对于这个市场来说太重要了,但是严酷的经济现实是,2018年的木材供应将成为一个很大问题。

    然而,正如一位贸易商所说,过去价值被低估的木材可能会翻身成为一种价值较高的原材料。

    由于供应依旧比较紧张,人造板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价格涨幅。


    近日,齐普光电取得四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一说到专利就不由的想到第36届东莞名家具秋季展上演的“自己抄自己”事件,其实诸如此类的抄袭事件,在家居建材各行业都是时有发生,不仅抢占了市场份额,给原创企业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地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那么,为什么明明有专利保护,家具行业还是会发生这么多的纠纷呢?总的来说,造成此种局面还是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不够重视专利权

    中国很多的家具企业喜欢闭门造车,埋头苦干专注于自家的产品。当然这是没错的。家具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首先得需要产品,而家具行业起初产品竞争激烈、价格战以及恶意竞争大家都在忙着追求利润,谁也没有心思花在专利上。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消费者日趋理性。企业这才幡然悔悟并趋之若鹜去争取专利权,然而大家的产品都一样到底算谁的呢?最后只能是争得头破血流。有人说出名要趁早,其实重视专利更要趁早。

    抄袭风盛行

    抄袭说的好听就是模仿,总会有长者告诉年轻的下一代人当你不会的时候就模仿别人,模仿久了你就可以自成一派但是会不会到头来却成了邯郸学步亦或是东施效颦呢?家具行业的产品专利之所容易被侵权,是在于产品专利本身的技术和科技含量低。很多家具企业申请的是外观或实用新型专利,真正的发明专利少之又少,造成易模仿的事实。家具行业抄袭风严重无非就是创新难、复制易,而且维权的道路漫长而曲折。无形之中就助长了抄袭着的气焰。

    太过较真

    企业在专利上摔了跟头后,就特别的重视产品的专利保护。例如格力与美的专利纠纷中,格力公司围绕空调产品就申请了大量专利(1.4万项,董姐的原话),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壁垒,甚至小到一个螺丝都有一项专利,在如此多的专利保护下竟争对手很难不中枪。专家指出:格力的专利意识真的很强,但是这种借用专利保护打压竞争对手的作法是否太过了?是否有违公平正当的竞争原则?而且一台空调一家企业就有上万项专利,国内这么多家空调企业那得有多少项专利?有多少专利纠纷?家具行业是否也有类似的状况?企业是否也该思考思考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专利的初衷是保护创新、促进创新,而不是阻碍创新。因此,企业在面对侵权时,应自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面对专利我们也不该是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要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家具企业都应为构建健康的市场秩序而努力。
    (来源:中华建材网)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