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原木出口中37%来自乌克兰原木\奥坎市场平稳西非苏木推广前景看好
详细内容

欧洲原木出口中37%来自乌克兰原木\奥坎市场平稳西非苏木推广前景看好

时间:2020-10-11     人气:929     来源:     作者:
概述:2014年1-3季度进口欧洲原木362.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3.8%,单价增长6.7%,比较稳定。乌克兰原木占进口欧洲原木的37%,以针叶材为主。增长36.5%,价格增长6.2%,比较稳定。进口拉脱维亚原木增幅最大,达到96.7%。​原木......
2014年1-3季度进口欧洲原木362.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3.8%,单价增长6.7%,比较稳定。乌克兰原木占进口欧洲原木的37%,以针叶材为主。增长36.5%,价格增长6.2%,比较稳定。进口拉脱维亚原木增幅最大,达到96.7%。​

原木

20141-9

20131-9

比较

数量

单价

数量

单价

数量增减%

单价增减%

欧洲合计

362.2

174

270.65

163

33.8%

6.7%

乌克兰

133.2

138

97.63

130

36.5%

6.2%

法国

60.9

213

51.86

193

17.4%

10.4%

德国

32.2

231

23.64

209

36.3%

10.5%

罗马尼亚

23.9

163

26.4

150

-9.5%

8.7%

立陶宛

22.6

148

16.71

142

35.2%

4.2%

拉脱维亚

22.3

180

11.32

156

96.7%

15.4%

比利时

13.4

228

12.88

211

3.9%

8.1%

其他

53.7

30.21

77.8%


据了解,由于奥坎(学名圆盘豆)在砧板市场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此木材商家对其补仓情绪也较为浓郁,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奥坎现货库存占据了张家港原木前五的位置。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奥坎的市场热度。目前张家港奥坎原木直径60-100cm报3150-3200元/立方米左右,平稳。

西非苏木经历过大洗牌之后,木材商家也开始从木材深加工着手,开始做精做细这一材料。据记者调查了解,近日陆续有西非苏木板材进入市场,虽然量不大,但木材商家推广积极性却十分高涨。目前西非苏木粗锯枋报2200-2500元/立方米。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2014年1-11月,我国进口欧洲原木增长22.5%,价格同比下降-9.3%。

    进口乌克兰原木占据38%。

    进口拉脱维亚原木增幅达76.4%,爱沙尼亚原木进口增幅达110%,白俄罗斯原木进口增长46.5%。

    (作者:朱光前,中国林产品指标机制)
    各路土豪今年豪气不再

    红木木料暴涨家具商反遇困

    台海网12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张顺和)久违了的“疯狂”、“暴涨”等字眼,今年再次附身红木市场。首先开演的是主产于东南亚的高端红木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木料,在6月中旬短短的数天内,价格就突然暴涨了近1倍。“当时的红木市场上,大红酸枝几乎是一天一个价,而且卖家还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很难拿到货。”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厦门家具专委会主任彭建楚表示。

    11月之后,大红酸枝的涨势终于有所停歇,然而,同样产自东南亚的缅甸花梨(学名大果紫檀)年末又突然发力,至今年内整体涨幅已紧追大红酸枝。

    此外,主产地在非洲的名贵木材刺猬紫檀,由于迟迟没有木料补充,今年已经应声上涨了20%左右。

    红木上演疯狂,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主产地出口受限。6月12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正式生效实施,一些红木树种的贸易因此受到更加严格的管制。新公约生效前后,红木主要出口国纷纷开始严控本国红木砍伐并限制出口。今年5月起,越南率先对红木原材料出口提税200%,随后缅甸方面也宣布计划从2014年4月1日开始停止原木的出口,今后木材必须经加工,提高其价值后方可出口。

    原本就稀缺的红木木料由此在国内更显得奇货可居,相互倒卖及炒作的行为迅速蔓延,大量热钱不断涌入。

    木料价格的暴涨,让一些手中有囤货的红木商在短期内获取了丰厚利润。不过,对于终端的红木家具市场而言并非好事。由于这两年红木家具市场的销量已远不如前几年红火,所以终端的涨价幅度只能“打折”。像大红酸枝、缅甸花梨,木料涨了一倍,但终端也就上调20%左右。

    导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木料的疯狂上涨,不敢接订单或者无料可加工成为不少红木家具厂商的困境。

    新邮排队抢购难掩整体颓势

    虽然今年的邮市整体低迷仍旧,但新邮表现还算不错,频频出现市民排队抢购的现象。上半年的开年蛇生肖、《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等都拥趸者众;进入下半年,引发一时热点的新邮更是接踵而至,《中国梦》、《习仲勋同志诞生100周年》、《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等也表现不俗。

    不过,虽然新邮销售火爆,但市场表现却相当惨淡。按面值计,2013年邮票年票值156.6元,但目前市场交易价已跌破面值至150元附近。相比之下,往年一般会比面值高出20%,好年份甚至能溢价50%。

    像年初的蛇年生肖票,大版从近400元一路下探到如今的115元,下半年的《中国梦》、《习仲勋同志诞生100周年》、《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等,套票价格分别从最高时的15元、20元和20元降至9元、6元和9元。而不少原本就不太热门的邮票,则早早地跌破了面值,甚至深度打折。

    对于这种现象,有厦门邮商坦言,新邮支撑基础薄弱,受资金和炒家操控的迹象明显,大起大落不足为奇。“不过,今年新邮行情惨淡,主要原因还是受限制‘三公’消费和禁止公款送礼的影响,导致礼品册销量较往年锐减。”厦门邮商白建群表示,在当前的邮市格局中,真正的铁杆邮迷已不超过百万,比高峰期时的2000多万已是不可同日而语。礼品册对邮市的兴旺可谓举足轻重,没了它的带动,一些原本少人问津的垃圾票、边缘票就不可能得以大量流通,最终影响到价格。“按照目前的行情,礼品册的这股寒流肯定会波及明年的新邮发行。”

    金银币金价暴跌重创“吉祥马”

    在众多金银藏品中,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出品向来是众多市民收藏投资的理想选择,尤其是每年都持续发行的熊猫币、生肖币、贺岁金条等,更是不少人的购买保留节目。

    马年是个寓意讨喜的生肖年份,在很多币商们的计划中,这是个可以好好地借题发挥的年份,不过,这份“喜”气在今年却完全没有发挥出功效,反倒是身价不断缩水。

    在10月份就早早上场的马年生肖金银币,原本是市场相当看好的题材,以为可以一扫蛇年生肖币不讨喜的阴霾,打个翻身仗。不过,马年生肖币非但没有争气,反而,像本色套币价格不到3000元,比蛇生肖还低了几百元。

    马年贺岁金条同样生不逢时。其实,该贺岁金条今年还有一个吸引爱好者的好机缘。贺岁金条从2003年羊年首次发行,到马年刚好是“十二生肖”齐聚,完成了一次轮回。

    按照惯例,一套生肖藏品完成收官之作,往往会引发更多的关注,相关藏品的行情也会水涨船高。不过,马年贺岁金条完全没有借到势,上市价格仅在300元/克附近,行情比蛇年金条足足下跌了100元/克之多。

    而作为投资币代表的2014版熊猫金银币一样,总体身价比去年矮了一截。以最主流的套金猫(5枚不同规格的金币)为例,今年全套上市之初的价格在1.8万元左右。而去年熊猫币上市时,行情价在2.3万元附近,足足掉了5000元。

    马年金银币的罪魁祸首中,最直接的因素自然是国际金价的颓势,一年近30%的降幅,让跟黄金沾边的东西都顿时黯然失色。另一个因素众所周知则是“三公”消费受限和送礼禁令带来的扩散效应。有厦门钱币商坦言,没有了礼品支撑,今年的交易量缩减近半。

    不过,爱好者们还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像金银币这样的收藏投资品,虽然与金价相连,但又不完全与金价等同,虽然短期内难以看到投资收益甚至亏损,但如果中长期持有,还是有相当的升值空间。

    记者手记

    不折腾可以看清更多真相

    收藏和投资,既可以是盟友,也可能是宿敌。

    收藏会因为投资资金的介入而兴盛,投资回报则需要收藏人气的高涨,两者如果能这般相得益彰,自然皆大欢喜。

    不过,在大多数时候,不少市民抱着保值增值甚至一夜暴富的投资梦,不问好恶,蜂拥而上,既是泡沫的参与制造者,也成了泡沫破裂的受害者。

    不少收藏者感慨,这些年藏品价格都被土豪们炒得高高在上,他们这种真心收藏但手中缺钱的人,只好徒呼奈何,甚至被迫离场当看客。

    不折腾的收藏市场,好处是可以让在场内的藏家和投资者们冷静下来,通过市场这块试金石,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分析眼前的种种,看清到底有多少是泡沫,有多少是真实。

    这对于想入市的尝试者其实也是一种机会,不仅可以少受干扰而清醒地选择自己的喜好,也可以以较小的付出,获取更多心仪的东西。

    阅读全文
  • 随着暑假结束,欧洲公司回到业务上,一些主要物种价格也出现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库存和需求的波动导致。

    印度市场和比利时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导致非洲紫檀FOB价格下跌;欧洲市场沙比利和桃花心木需求低迷,FOB价格也出现下降。


    本报记者王开广国家林业局今天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林业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建立健全林业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与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应当追究林业主管部门相关领导成员的责任。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严重破坏的,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对领导干部开展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意见明确,审议林业中长期规划、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林业改革措施,起草规范性文件,安排林业重大工程项目等,应当列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内部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合法性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提交集体讨论。林业主管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要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在重大决策中的审核把关作用。涉及林业改革发展大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还应当广泛听取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