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邑县督导卞桥镇木业企业重大隐患治理工作\染料紫檀五一假期期间行情惨淡
详细内容

平邑县督导卞桥镇木业企业重大隐患治理工作\染料紫檀五一假期期间行情惨淡

时间:2020-10-11     人气:908     来源:     作者:
概述:4月28日,县应急局应急中心主任陈为友带领工商贸科工作人员督导卞桥镇木业企业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督导组来到平邑县茂森木制品厂,查看了粉尘涉爆工作场所火花报警装置、自动喷淋装置、锁气卸灰装置、围包体泄爆窗设置及安全警示标志等粉尘防爆措施的落实情......
4月28日,县应急局应急中心主任陈为友带领工商贸科工作人员督导卞桥镇木业企业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督导组来到平邑县茂森木制品厂,查看了粉尘涉爆工作场所火花报警装置、自动喷淋装置、锁气卸灰装置、围包体泄爆窗设置及安全警示标志等粉尘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该厂重大隐患治理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督导组强调,要防范遏制重大事故发生,重大隐患治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各企业要认真结合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各项工作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隐患;二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真正将安全生产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镇安监办要做好督促指导,确保卞桥镇重大隐患全部整改到位。
染料紫檀(俗称血檀)在前两周有小批量的走货之后,近期又重回平静,商家们继续等待。市场人士表示,虽然2018年五一假期前后已经让商家感到很惨淡了,但2019年市场更淡,零星、不稳定的交易特征尤为明显。因此在上下游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预计2019年木材商家们过苦日子了。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8月28日,平邑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一中队执法人员对卞桥镇8家涉气企业开展夜查,在检查过程中对存在废气收集设施收集效率低的运达木业、刘云龙木业当即责令停产整顿,对存在有机废气治理设施停运的兴顺木业当场对其产污设备予以查封,并现场立案调查。

    据加纳通讯社报道,加纳海关在特马港扣押了51个装有红木待运至印度的集装箱。海关官员称,加土地自然资源部已宣布将通过行政手段严禁红木出口,这是马哈马总统在参观了布韦地区森林破坏情况之后下达的命令,海关将严格执行。虽然这批红木在禁令实施前获得过出口许可,但没来得及在禁令实施前运出,其出口许可已经失效。

    阅读全文
  • 据了解,林木加工产业是平南县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的三大产业之一。平南县林地有268.57万亩,森林面积254.26万亩,森林覆盖率56.80%,活立木总蓄积量900万立方米。号称南方“板材之都”的贵港市其原材料大部分来自于平南县。为助推林木加工产业提档升级,今年来,平南县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开展长达6个月的深度调研,深入各乡镇和有关林木加工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全面了解全县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存在困难和问题。县政协主席梁军还亲自带领考察组到浙江、福建以及河池等地学习各地推动林木加工产业提档升级的经验做法,并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召集县内部门骨干、专家座谈研讨,深入剖析平南县林木加工产业提档升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一系列调研协商,形成了《平南县林木产业加工提档升级专题调研报告》。

    为促进平南县林木加工产业提档升级,调研组建议:一是瞄准大湾区市场,把林木加工产业定位在家具智能制造、高端家具板材、家居装修定制、高档木地板、高档工业包装等终端产品,并与贵港板材加工产业形成良性互补,比如利用贵港市的板材再加工,制造家具、木地板等。二是充分发挥当前平南正在规划建设4.91平方公里木材加工园区的优势,使园区的规划更科学合理、设施更完备配套、服务政策更优质便捷。三是实行“一对一”精准招商,引进名牌家具、地板、高端木制品产业,加快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推动产品升级。此外,建议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平南县林木加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副县长专职负责,统筹推进和组织协调平南县林木加工产业发展,从原料保障、土地供给、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建立林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机构,加大技术信息服务,加强与区内外林木、板材、家具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研发、引入优秀人才等支持。
    “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智囊团的优势,积极探索平南县林木加工产业提档升级之策,助推全县林木加工经营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切实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让小木头成就大产业。”县政协主席梁军信心满满地说。

    本报讯连日来,天气炎热,躺在桐梓县娄山关镇政府大院的两根乌木有了新待遇:工人为乌木“冲澡退凉”,这样的待遇,乌木每天“享受”两次。据介绍,这两根珍贵的乌木,出自一个多月前当地的一次山体滑坡。

    两根需两人才能勉强合抱的木头,其中一根长7米多,另一根5米左右。它们外表皲裂,木料呈现出黑色,裂口处还能闻到淡淡木香味。

    “木质非常坚硬,刀砍下去只有一个小痕迹。”60多岁的老陈说,20多天前,政府取样送到省外鉴定时,他亲眼见识了木头的坚硬程度。“10多厘米长的一个截面,油锯锯了好几分钟才搞定。”他说。

    受镇政府委托,60多岁的老陈,遇到大晴天时,每天要为这两根用棉被覆盖的木头淋水两次,每次耗水大约200公斤。“这样能防止因内部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木料裂口。”他说,现在能确认,两根木料是珍贵的乌木,价值不菲。

    娄山关镇政府的一名干部昨天告诉记者,上海市一家机构检测样本后,初步认定两根乌木形成的年代大约在距今3000至5000年间,这两根乌木系楠木形成的可能较大。

    “它们会被卖掉,所获得的资金,将用于发现地村庄的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这位干部说。

    这两根乌木出自娄山关脚下杉坪村。据介绍,7月中旬,当地持续降雨后,一个名叫沟底的地方,发生了山体滑坡,有几栋房屋被拉裂后垮塌。两天后一个早晨,滑坡体再次滑动,一阵“轰隆”巨响后,乌木便从泥石中显露出来。

    据称,当地政府闻讯后,派出公安民警到现场维持秩序,并请来挖掘机、大吊车和拖车,耗时近两天,才将两根巨大的乌木运回镇政府大院。“光清理和吊运的经费,就花了好几万元。”老陈说。

    (本报记者黄黔华)

    来源:贵阳晚报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