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金丝柚惨淡过渡大红酸枝连续数月无成交记录\北美白蜡木订单量大增
交趾黄檀(俗称)已经连续数月没有成交记录了,虽然木材商对其后市信心很足,但是不断萎缩的成交量却让人倍感头疼,持货商家在资金面上压力较大,目前福建仙游市场交趾黄檀1-1.5m,直径15-25cm报6.8-9.5万元/吨,长1.8-2.2m、直径15-25cm报13.8-17.5万元/吨,直径25-40cm报17-23.5万元/吨。深圳观澜交趾黄檀1-1.5m,直径15-25cm报5.8-9.2万元/吨,长1.8-2.2m、直径15-25cm报11.6-15.2万元/吨,直径25-40cm报15.8-22.5万元/吨。
近期北美白蜡木基本每天都有出货记录,少则一两包,多则几包十来包,市场人气较为火热。商家同时表示,近段时间各大家具展会陆续开展,厂家在展会上接到的订单也将陆续进入生产,预计后市白蜡木市场将更加火热。目前广东市场白蜡木长2.15-3.05m、厚1-2寸、FAS级报价7000-7600元/立方米。
“目前下游不少木门、家具商家在各大市场走动搜寻金丝柚,但仍然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受此影响,不少家具商家只能放缓金丝柚家具、木门的生产速度。”目前广东市场金丝柚长2.2—2.6m、厚5cm、A级报价5200—5600元/立方米。
今年以来,红木出口大国纷纷加强了红木原材料的出口禁令。截至目前,紫檀属的紫檀木类、花梨木类中的刺猬紫檀,以及整个黄檀属都被列入了濒危管制。在这种情况下,红木价格将迎来新一轮上涨潮。红木材料涨价对红木家具企业将会产生什么影响?红木家具的未来走势如何?
红木家具掀起新一轮上涨潮
2016年还未过完,大红酸枝原材料平均涨幅已达40%;巴里黄檀原材料涨幅达50%;缅甸花梨小料涨幅高达65%;而之前最不受重视的非洲花梨原材料涨幅竟然接近100%。鉴于此,目前国内各大红木商家纷纷发出涨价3%至10%的通知,原先购买的红木家具在企业规定时间内未付清全款的,重新下单均按照调整后的价格执行。
CITES大会,将多种常用红木材种也列入“拒绝入境”门槛。在没有第十七届CITES缔约方大会CITES进出口许可证的情况下,中国作为CITES的成员国,中国海关都必须履行公约拒绝入境。
出入境运输成本的上涨,其实早在今年7月初就已有了苗头。自7月1日开始,由于过磅改由码头方面负责,对于重量的限制更加严格,变相地增加了运输费用。同时,全球的货柜运输费用上调,各大航线运输费用也在上涨,这两方面因素所产生的费用大约上涨了10%。
而9月21日起,新的运输政策通过这一周的实施,给商家带来的负担也逐渐显露:十三米半挂车减吨,总重不得超49吨,总高不得超4米。运费总金额不变,但是实际载重减少了约25%,运费单价上调约33%,再加相应增加的税金,运输成本或涨35%。
不论是濒危管制、各国严抓走私、还是运输成本增加,都难以阻止原材料的价格一涨再涨。目前,东南亚红木“封关”的影响已逐渐在红木家具的价格上体现出来,而濒危管制的影响将持续发酵至半年甚至更长。可以说,这一场红木价格的上涨,是2016年红木家具进入“牛市”的标志。
硕果仅存的红木界“遗老们”
CITES大会过后,硕果仅存的15种红木为:花梨木类的越柬紫檀、安达曼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囊状紫檀、鸟足紫檀;鸡翅木类的非洲崖豆木、白花崖豆木、铁刀木;乌木类的乌木、厚瓣乌木、毛药乌木、蓬塞乌木;条纹乌木类的苏拉威西乌木和菲律宾乌木。
鸡翅木类多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蟹爪纹,酷似鸡翅膀,“鸡翅木”之名也由此而来。和乌木类相似,目前红木家具市场上鸡翅木类和乌木类家具所占比重并不多,更多的家具则是花梨木类和酸枝木类。
红木管制的加强,或许是鸡翅木类和乌木类的机遇,也或许会让花梨木类一跃而上“独占鳌头”。替代材种的出现必不可少,但是作为最“正统”的“遗老”们,旧有红木的地位依然会是许多人心中的权威。
“被剩下”的红木也并非存量巨大。例如,CITES东盟专家组计划在缔约国大会上提交将大果紫檀、鸟足紫檀列入濒危附录二的提案一事,因产地国政府的原因而未形成正式提案提交大会审议。
从之前的市场上,可以看出大果紫檀逐渐成为红木家具的风向标。它一入市,便以清晰温润的木纹、悠远醇厚的梨香味以及亲民的价格广受好评。大果紫檀坚韧的稳定性和明显的虎皮纹,也被称为“最接近海黄的草花梨”。
鸟足紫檀因其木材纹理极像鸟足而得名,主要产于东南亚中南半岛老挝。由于2016年以来,老挝本土的木材禁令,造成鸟足紫檀的价格有所波动,但是相对来说,大果紫檀的价格波动或许更能代表家具市场的行情。
红木原材价格上涨25%
多种红木原材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引起了业内关注:非洲花梨木从九月份的4600元/吨上涨到了5500元/吨,且近期市场到货量极少;大红酸枝更是一路攀升,常规料的价格在半个月内从15万元/吨升至近20万元/吨,涨幅已超过33%;缅甸花梨统货价格也从1.6万元/吨涨到了2万元/吨,涨幅已超过25%。
红木原材价格飞涨的原因,一个是资源的枯竭,一个是国际上对于红木出口的重视。现存的红木数量远不如人们想象的多。珍贵的红木树种在自然界成活生长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结合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红木类木材惊人数量,这些巨大红木库存量背后是原产地逐渐枯竭的自然资源,所以才出现了濒危管制的不断强化。
当这些因素反应到市场上,就是今年红木原木价格的逐步上升和近期的快速上涨。红木家具市场已初现涨价潮,缅花家具近期已普遍上涨8%至10%,并且不付定金不定价。
刺猬紫檀和大果紫檀无疑是近期市场表现最为亮眼的材种,虽然价格指数已经停止上涨,但市场成交却十分活跃。在各类材种中,家具厂积极备货性价比高的材种,这也是近期红木行情冲高的主要原因。10月以来,红木市场出现了预期反弹,这让不少木材商对于后市行情充满期待。广州鱼珠、上海福人等市场在刺猬紫檀、大果紫檀、阔叶黄檀、交趾黄檀等材种的力挺之下,市场销量依旧保持增幅态势,给了大盘较大支撑。
精细化发展还是“百花齐放”
虽然市场涨势汹涌,但热点集中、品种单一、成交次数多、数量少的特点却让人不容忽视,但随着厂家补仓动作的完成,市场量能的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确认。
在各代表材种中,刺猬紫檀对大盘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但在厂家谨慎、台风侵袭等因素的影响下,刺猬紫檀日销量和价格涨幅收窄。市场人士表示,从市场形态来说,红木市场仍具有上行的动力,但由于量能放大有限,可以预见,近期红木大盘将以震荡调整为主,呈现出慢攻态势。
事实上,因生产周期的问题,近期红木原木的快速上涨尚未真正传导到家具成品的价格上,目前红木家具市场的成品价格小幅上涨仅反映了前期的成本增加。红木材料涨价对红木家具企业影响很大,但就目前行情形势来看,红木企业首要任务仍然是去库存。
红木原材市场大涨,红木家具必然跟随。在价格占主导的市场,木材的价格最终还是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红木家具的未来走向,可能会向更精细化发展,也可能会出现更多“百花齐放”的替代材种,这一切都有待于观察。
但中国木材市场却仍旧“寒风凛冽”。2019年开年至今,在多重负面因素的主导下,中国木材市场就从来没好过。根据中国木材价格指数网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4月中国木材市场成交量同比下滑2.45%,一年不如一年也因此成为当前木材商家最长挂嘴边的话。那么到底市场有多差,我们就来看看市场热门材种:红檀香,它是如何演绎2019年行情的?
据记者调查了解,虽然红檀香在地板市场早已耳熟能详,但在家具市场崭露头角却是近年来的事。其中2017年是红檀香家具材最为疯狂的一年,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国木材市场结构性调整的不断深入,红檀香在2018年跌下神坛,市场坍塌时的惨烈状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因此进入2019年之后,木材商家对红檀香经营显得谨慎很多。从记者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虽然在3、4月之际,红檀香市场曾经一度出现走强行情,但时间短、利润薄却也让木材商家很难对其产生乐观情绪。据经营商家反映,3、4月份市场走货主要集中在巴拿马原木中。其中最吸引厂家出手的还是因为巴拿马原木价格优势,4000-4500元/吨的价格在同档次材种中极具吸引力。此外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木材市场季节性补仓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红檀香走货。
“过完年,行情再怎么差,家具厂要继续运作下去,还是要买些木材的,尤其是在春节前不备货的情况下,厂家或多或少还是要拿些货的。”有商家如是说!
但让木材商家措手不及是,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感受市场回暖的热度,它就消散了。因为进入5月之后,红檀香就再度陷入了低迷,市场走货缓慢。据记者调查了解,当前红檀香价格已经处于相当低位,木材商家在不见利好的情况下,经营信心也大幅下跌,这直接体现在新货的补仓上。据不完全统计,与2018年同期相比,2019年1-4月红檀香新货总到货量至少缩减了30%。这一数据也侧面反映出了木材商家们对2019年红檀香市场不乐观判断。
因此当谈到接下来如何规划市场问题的时侯,红檀香经营商家普遍表示,没有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就怕做多亏多,还不如能做少点就少点”红檀香经营商家说。
从记者调查了解情况来看,对中国木材市场后市持悲观预判的商家并不在少数。当前中国木材市场正面临着结构性洗牌,市场形势的严峻性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打赢这场市场攻坚战,考验商家们更多是耐心与破釜沉舟的勇气。您,准备好了吗?
编译/张嘉奇
编者按
2015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热闹非凡,佳士得推出了1400多件安思远珍藏,很多中国客人前来一睹风采,这位传奇般的收藏家也不负众望成为2015年纽约亚洲艺术周的最大亮点。
本刊记者翻译了纽约佳士得“安思远珍藏”系列拍卖中成交的明清家具前三名评析,并特地邀请几位国内知名明清家具行家(藏家)对拍品进行评价。有好评,也有差评,不方便透露评价人姓名,仅供藏友欣赏鉴别时做参考。
Lot41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Lot41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
(cm)
估价:800,000~1,200,000美元
成交价:968.5万美元(约6038.9万人民币)
佳士得官方评析
★★★★★
此种形制的圈椅已知存世的共有八张,这是其中之一套四张。其他几张,一对可见于1998年出版的嘉木堂《炕上壁间》的pp.16-20的no.3,另外一对在1989年4月18-19日的纽约苏富比拍卖中,作为第508号拍品被拍走,现在成为美国私人珍藏。
这组拍品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其他形制的圈椅:其一,有着完美弧度的椅圈;其二,有独特的精雕细琢的勾形扶手;其三,每张圈椅的靠背板都是分三段镂空雕刻而成,看起来就像是一副水墨画。
参考:安思远,《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1971,p.124,pl.15和15a。
好评
★★★★★
从造型和工艺来看,这套圈椅难得四张。
这套圈椅属典型的明式圈椅,天圆地方理念。椅圈三拼讲究事不过三,开口端设圆形灵芝做握手寓意衔草为仙;椅背隔三山,中屏突出为靠山;鹅脖位置中立抹头,使腿部活动空间增大;座面藤席通透,席下有暗枨似弓,表示硬气;座下脚下牙板逞强,前后左右平枨对应;最该强调的自然是后腿与后圈位立杆一木连做的技巧,如此尚能感悟到椅子从长方凳进化的历程。
差评
★★
年份不到,工艺不足。其一,前腿不是一木连做,鹅脖部分是往后收的,在券口扶手末端和鹅脖之间,做了虚镶的牙板。原意可能是做一个过渡和联接,实际上却显得很多余。更多余的是,加了上半段牙板,又加了下半段,显得更累赘。其二,靠背板三攒框打槽装板,上段中间镂空,中段平镶黄花梨板,下段镶壼门亮脚。四张椅子的靠背板所用木料偏小,不是一根料开出,而且没有对上花纹。
这四只圈椅是实用器,标准做工,标准造型,略显普通。如果没有安思远先生的名望,这些圈椅实在是太平常了。
虽为一套,细看却时空错位,料工均不同,自然包浆的风光更是相差甚远,椅圈有疤者似为后配。
Lot42明十七世纪黄花梨画案Lot42明十七世纪黄花梨画案
(cm)
估价:800,000~1,200,000美元
成交价:352.5万美元(约2197.2万人民币)
佳士得官方评析
★★★★★
这张画案使用了厚重结实的黄花梨来做面心板、边抹、大边、牙条和腿,在这种类型的画案中是非常出色的一例。随着黄花梨供应减少,材料变得更稀有、更贵,这种形制的案子变得越来越薄,变得不那么让人印象深刻。而这张画案的比例之大显示了其更早的制作年代,长达220.3cm,宽度偏窄,说明了这是为创作、展示和欣赏画作而做的一张真正的画案。
画案的形制源自于鲁班经中的一字桌,得名于桌面形状跟中国汉字“一”类似。非常朴素的设计让“一字桌”成为了中国家具制造最经典的款式之一。可以根据“一字桌”的基本比例进行修改来制作更大的画案、更小的桌子、长凳以及高脚凳。
好评
★★★★★
这件家具贵在完整,案面是黄花梨整料做成。面、牙、腿一气呵成,功在夹头榫。攒接所嵌面板为一木对开,虽纹理清淡一般,但掉头双拼增色不少;大边和腿的宽度比例相当合理,夹头榫顶牙、拉边间隙非常切合,宽牙头部分龙凤扣合紧密,已有百年好合之势;腿外部雕刻大小两柱香相嵌套,与边抹、牙板所雕线条相呼应,从修饰上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该案整体造型朴拙厚实,虽宛若从夹头榫长条凳发展而来,但其中庸风格却不乏稳重奢华之风,充分体现了明式家具简约的高雅内涵。
差评
(负分!)
细看整个面的结构,四个边是错位的,从案面上的大边与面板的收缩和开放来看,有明显拼凑的痕迹。另外,面板上的漆与案腿、夹头榫的漆也不一样。合理的怀疑是,这张案子原来的面板坏掉了,所以他们当时找了另外一张腿坏掉的画案,把两件残损的东西拼凑在一起,构成了现在的这张画案,是典型的“借尸还魂”做法。
Lot47明末/清十八世纪初黄花梨圈椅一对Lot47明末/清十八世纪初黄花梨圈椅一对
(cm)
估价:300,000~500,000美元
成交价:262.9万美元(约1638.7万人民币)
佳士得官方评析
★★★★★
这对黄花梨圈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竹制家具。为了模仿竹制家具中将竹子用蒸汽或者火烤变弯的技术,在这对圈椅中出现了壸门形制的券口牙子。比起昂贵厚重又稀有的黄花梨家具,产量丰富、经济实惠、携带轻便的竹制家具在社会广受欢迎。而这对少见的黄花梨圈椅,应该是一个大户人家既被竹制家具的形制吸引,又追求黄花梨的奢华和地位,最终将两者结合的产物。
好评
★★★★
该椅四腿与椅圈支架均为一木连做,步步高横枨配以底牙构筑的结构使椅子整体稳重,椅圈与鹅脖扣合后形成的婀娜之姿与联帮棍、S靠背、三个长弓枨子形成了一种妙曼组合,犹如丰乳肥臀的线性之感,但却不疚内心说是藤式结构,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想也行!
黄花梨圈椅不多见,值得收藏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对圈椅的亮点在椅子下盘的枨子,仿藤造型,用木头把竹子的柔韧性表现出来了,这对圈椅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差评
★★
除了壸门造型少见之外,并没有太多新鲜的地方。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