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港木材进口量创新高货值不升反跌\红木大佬们本职工作外最关心什么?
从进口木材类别看,2016年共582.67万立方米,货值7.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2%、0.26%;另一方面,受国内加工成本上扬的影响,国内进口商日益青睐于进口板材,2016年太仓口岸进口板材首次突破300万方大关,达305.02万立方米,同比涨幅10.41%,目前该口岸板材进口量已占到总量的34.4%。
我国是木制家具生产大国,木材进口需求量大,2016年至今,国家又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引导发展,预计用10年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30%,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对我国木材进口行业产生良性刺激,预计2017年木材进口量还将持续走高。(周奕景)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离不开行业人的集体推动。红木行业发展这么多年来,行业的大佬们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都最关心什么呢?调查显示,85%的红木企业主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健康问题,高居最关心事情的榜首。
现今的多数红木企业家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上,而这个年龄正是疾病增加的时期,一些年龄稍大些60岁以上的企业家则这个问题更加的突出。健康已经成为他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事情,而且他们的健康程度不光关系到自己的幸福,而且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家族的兴衰成败,所以他们格外的重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最高的。一些企业家压力大、爱发火,很多在心脏方面都已提前出现问题。一些爱喝酒,爱抽烟,爱熬夜的企业家“三高”的现象十分普遍,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大大增加。养生、保健、戒烟、戒酒已成为很多企业家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而在保健品、营养品方面,很多企业家也开始关注。
排在第二位的最关心事情是政治经济形势,包括国内国外的,占比77%,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腾飞发展,让我们的红木企业家的战略眼光早就从关注国内变化到了关注全球,尤其是跟红木木材原产地沾边的国家和地区,关注度更是高而频繁。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一些国家对木材的管制条款的发布都牵动着红木企业家的神经。
排在第三位的是投资,占64%。有了钱后进行投资是每个人的“本能”反应。红木企业家在赚钱后,除了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后,很大一部分企业家还在做投资。各种类型的投资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例如最近钢材的价格走低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红木老板正在逢低“吸纳”,进行钢材的储备,待价格高企时再抛出。
排在第四位的是家庭关系和夫妻感情,占比为55%。大部分红木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和睦,他们认为和睦的家庭不但给自己,也给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而且和睦的家庭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好最关键的人力资源。很多企业都是夫唱妇随,一个管产品、一个管销售,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
排在第五位的是子女教育,占比为47%。大部分中老年的红木企业家的子女的年龄都在15岁以上,很多“红二代”高中、大学,甚至在小学的时候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而到国外读书。一些学成回来的“红二代”目前已经和正在接管家族的企业,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相信假以时日定能超越前辈,将红木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和红木文化的国际化之路也许会因为他们的进入而加快脚步。(文/刘宇)
今年前11月太仓港进口木材中,原木进口量725.7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0.85%;板材进口量303.6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43%。木材进口来源国仍然较为集中,主要进口国为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这5个来源国的木材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93%。
据悉,今年以来,太仓港从澳大利亚和美国进口木材增幅明显,成为突破1000万方的主要增长动力。其中,进口澳大利亚木材112.5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6.91%;进口美国木材103.2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82.93%。此外,进口加拿大木材417.5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12%;进口新西兰木材182.3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5.68%;进口俄罗斯木材141.4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63%;
7月,中国全屋整装定制展暨东莞国际设计周在东莞举办。在这场以定制和设计为主题的展会上,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家居设计师群体。
这些设计师多数“身兼数职”,在为客户设计家居空间的同时,还肩负着家具销售的职责。
未来,或有更多家居设计师登上家具销售的舞台。
放在以前,这实属罕见。按以往观念来看,设计师和销售承担的是完全不同的工作职能。当下,不同工种职能间的模糊与融合,似乎让家具销售市场彻底走向杂乱无章的碎片时代。
不过,这正是定制行业乃至整个家居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消费偏好发生重大变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存量房需求上涨、新中产阶级崛起及消费者对家具的新购买需求,使家具消费者的消费偏好逐渐分散。家具企业也紧跟消费者的新偏好,分散销售渠道,从早期入驻卖场、与地产商合作的单对多销售方式,逐渐转为多对多的“广撒网”流量聚合模式。
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发展。消费观的改变,带来的是消费者对家具产品需求的转变。
80后、90后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和“一站式购齐”的消费习惯,促使定制产业萌芽和发展,也促使“原创设计”、“个性化定制”成为家具行业的热词。一些国内外家装改造类节目备受年轻人热捧,其背后体现的也正是当代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和“设计”的追求。
与成品家具先设计、后销售的模式不同,定制家居设计师销售的并非产品,而是一整套解决和服务方案。因此,定制企业必须拉近设计师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降低沟通成本。
定制家居设计师需要先链接到消费者,综合考虑消费者的职业、日常工作习惯、休闲娱乐习惯,深入了解消费者居家日常的每一个细节,然后才进入设计和生产。
此外,由于一二线城市房价因素影响,部分年轻家庭选择以小户型、特殊户型房进行过渡。这更需要设计师将房屋的每一个角落都利用到位,实现收纳、实用、美观等多项要求,让住房面积发挥到极致。
原有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定制家居头部企业正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部分定制企业虽然拥有大量订单,但其“定制”往往并非根据屋主个人习惯进行个性设计,而是从企业现有方案中进行挑选和整合,将个性定制转化为“模块化搭配”以供消费者选择,很少能具体细化到每一个角落。
其原因一部分在于头部企业订单多、设计师无暇分身;另一部分则在于,定制家具行业对设计师的需求日渐增长,但家居设计师人才仍处在短缺状态。
同时,大量无资质培训班的出现亦使定制家居设计师水平良莠不齐。很多设计师仅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周的培训草草结业,拿着头部企业给出的搭配方案便能轻松上岗。
在定制行业刚起步的时候,这种模式还体现不出自身短板。如今,多数消费者已不再买账。
新中产阶级很愿意为设计和服务付费,“个性方案”千篇一律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消费者逐渐从“品牌导向”变为“设计导向”。信息渠道的扩张,亦使消费者能更方便、更直观地感受家居设计的力量。买家资源由此分散到各个平台。
在这种现状下,定制企业被强行拉入同一条跑道:谁家拥有更多优秀设计师,谁家的设计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消费者需求,谁就能够赢下这一局。
中小企业的新商机
这给中小定制企业提供了新机会。如今,不少中小定制企业开始重视设计,猛打设计牌,提供设计师一对一设计服务。
与头部定制企业推出的“免费设计”噱头相比,这种客户专属的设计师显然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设计服务。企业能够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方案,消费者自然将流向这些中小企业。
中小定制企业也能够给予设计师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设计师凭借自身能力拿到订单并给出解决方案,也能反过来推动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而全屋定制及整装涉及到家具、家装、软装室内搭配等诸多细节,消费者希望“一站式购齐”,家具企业自然也希望“一站解决”。当定制家居设计师成为统筹大局的规划师,家居产品的融合销售特点将会更加明显。材料、家装、家具产业之间的壁垒亦将被不断瓦解。
当然,家居行业碎片化的背后仍然有马太效应作祟。随着时间推移,大量资源还是将涌向头部企业。在经历市场淘汰,行业趋于标准化之后,设计师人才仍将大批量投身头部企业和大中型企业。
经销商广开门店、一家独大的梦想已成往事。当“设计驱动”正式成为家具行业的主流,家居行业的销售模式也正式进入转型期。未来,活跃在定制家居销售市场中的,或许就将是这些家居设计师。
家具销售渠道下沉、营销模式增加,家具门店走出卖场,进驻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甚至开设路边店,种种迹象都表明家具市场销售渠道正在不断分散,从抱团聚合形态走向分散的碎片化经营。
据记者调查获悉,考虑综合成本,广东地区俄罗斯材基本采取工厂(或贸易商)到工厂的模式,以便降低中间的物流仓储成本。从经营商家反映情况来看,落叶松、白松在广东地区使用量还是较大,部分家具厂年消耗量以万立方米为单位,主要用于沙发条或者其他家具框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