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木材日出货量达1万方左右\木雕大师佘国平:赝品横行搅乱木雕市场
现在有些人专门仿造名家的作品,侵权问题严重。利益驱使这些人不仅自己不创作,还因火候不到家丑化了名家的作品。
扰乱了木雕的市场秩序,影响非常不好。我的作品就常被人仿造,对此我只能无奈地降低产量--一件作品有可能的话只做一件;再次,宣传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收藏市场对木雕艺术缺乏基本了解,产生了不少偏见。
中国木雕的领军人物之一、来自“中国木雕之城”--福建莆田的木雕大师佘国平创作了《四大美女》等佳作,大师的作品传统雕塑底蕴与学院写实风格兼备,凛然大气,颇具英雄感。作品虽然出色,但为人谦和,淳朴率真--这是记者近日采访佘国平时的感受,因为他可以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抖出自己多年悟出来的用刀、选材等木雕创作绝技,也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木雕艺术现存的弊端,不怕得罪人。
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刀不慎付东流
记者:您是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成就斐然,获奖无数,请问在多年的木雕艺术生涯中,您有何创作心得?您荣获大奖的作品多为人物木雕,为何对这类创作难度较大的题材情有独钟?
佘国平:家父佘文科在福建是有名的木雕艺人,我自幼跟他学习木雕,小学时就已经掌握了刀技和木材挑选的基本原理。父亲对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样样在行,我自然也深得他的真传。工作以后我多次去学校进修,在技术回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人物木雕似乎有格外的天分,且对此兴趣亦很浓厚,因为我认为它更能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思想。
记者:您在小学时就已经掌握了刀技?!刀技可是木雕艺术的决定因素,那您在用刀方面有哪些心得?
佘国平:是的,刀技是木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专用木雕刀具是非常锋利的,可以说轻轻一划就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效果”,就是所谓的“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慎付东流”。
在实践当中,我总结出了“慢想快手”的方法。就一个题材的操作时间来说,我通常只需一两天--这是很快的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利落呢?因为之前我是深思熟虑过的,作品的基本雏形已在脑海中形成,这样下刀就果断,速度就快,可以说是稳操胜券吧。
此外,木雕艺人要学会运用现代刀具。一件作品如果雕刻到最细的时候依然用传统刀具的话,就可能有失误的危险,这时你就要学会运用高速钻、雕磨机等完成这些“很危险的环节”。而且,艺人一定要灵活运用工艺,根据作品的题材所要表达的内容用刀。
记者:提及木材挑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就技术操作而言,木雕与玉雕、牙雕、瓷雕相比,因材料的差异有优势也有劣势,您又是如何扬长避短的?
佘国平:木雕的材质有多种,如硬木、软木、大木、小木等,而且色彩、年轮纹理等也不同。至于如何扬长避短,那一定程度上就要依赖艺人的经验了。我平时按两种方式进行实际操作:一是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构思题材,譬如高雅名贵的紫檀,我会尽量保留它的原有形状和重量;另一种方式就是根据题材来选材料,精选大、小、硬、软、红、黄等不同材质,让作品出现最佳效果。
当然,再好的木料也会有瑕疵,因此我创作时对材料的选择和把关比较严格--一般我都会选择最好的木材进行创作,以黄杨木为例,它的产地有很多,我会选择质量最好的湖北黄杨木。
受学生启发大师创佳作
记者:木雕既然是传统民间绝活,就势必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您觉得当下的艺人在这些领域中做得是否到位?
佘国平:千百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木雕艺人的付出、传承,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福建木雕乃至中国木雕事业才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评价一件木雕作品优劣的标准除了其技巧、形式等元素外,最重要的还是艺术内涵。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需要艺人在创作理念、艺术视野、文化修养等各方面都要到位。我认为一名好的木雕创作者,既要重视技术层面的娴熟程度,也要加强艺术素养。
不可否认,当今木雕艺术领域中的能工巧匠还是很多的,但是出类拔萃、有创意的大师少之又少,这对木雕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为缺少顶尖的艺术人才,就没有艺术精品,真急死人了!
记者: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木雕艺术人才和后备力量,您创建了莆田市兴化雕塑研究院并亲任院长。俗话说“教学相长”,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年轻一代与你们这代艺术家相比有何长处与不足?
佘国平:我们这代人比较专业、单一,而年轻人更有思想、更活跃、路子更广,如他们会选用玉料、石头、水晶等材料进行创作,这是我们以前想不到的。他们的创新思维对我很有启发,举个例子:我曾从海边买回来一个非常漂亮的海螺,某天在家中观赏时,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很好的构思--可以用木雕创作出一个女孩,让她与这个海螺一起成为一幅作品。这个想法很快成形了,就是《海螺姑娘》,效果非常好。
我的成长,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和各位老师无私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千方百计地指导自己的学生少走弯路,尽快成材,使木雕艺术代代相承,源源不断。
赝品横行搅乱木雕市场
记者:作为国家级工艺大师和教育家,木雕艺术现存的哪些问题令您忧虑?
佘国平:木雕产业现在是比以前做大了,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首先,目前国内全身心投入木雕艺术的人并不多,创作能力不够,直接导致风格独特的好作品匮乏,这与当下从业者的态度有关--不少人浅尝辄止,学会技术后不是深入钻研,而是盲目追求眼前的商业利益,不思进取。其实,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为木雕事业献身,我们这个时代当然也不例外;其次,现在有些人专门仿造名家的作品,侵权问题严重。利益驱使这些人不仅自己不创作,还因火候不到家丑化了名家的作品,扰乱了木雕的市场秩序,影响非常不好。我的作品就常被人仿造,对此我只能无奈地降低产量--一件作品有可能的话只做一件;再次,宣传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收藏市场对木雕艺术缺乏基本了解,产生了不少偏见。
记者:能不能具体谈谈您所说的“偏见”?
佘国平:首先是大家对材料的认识有偏见,有相当多的藏家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感触比较深的是一次在新加坡展示,我有许多作品都是力作,展示效果好,评价很高。但最后有相当多的人因为对木头缺乏了解,怕裂、虫蛀、不易保存,不好决定是否收藏。有些藏家收藏了容易变质的木雕、吃了亏而形成偏见是事实,但我想这应该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到好作品的缘故。其次,很多木雕作品都是用于商业装饰,并没将之上升到艺术文化的高度来审视。
记者:多数藏家之所以收藏艺术品,看重的是增值、保值效应,您认为什么样的木雕具有这种效应?
佘国平:从藏家的角度谈,我偏向选择名家大师之作。之所以选择名家之作,主要还是出于品质的考虑。日本媒体曾称我是“人间国宝”,这是他们对国家级大师的认可与评定,他们觉得真正的国家级大师是制造国宝的人,因此他们认为国家级的大师就是“人间国宝”,所以收藏大师的好作品不仅保值,而是有非常大的增值空间。我告诉自己的孩子:我的作品都要自己收藏起来,还可以收藏一些其他大师的艺术品。
然而,只收藏大师的作品也不妥。可以说,现在不少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很有创意和见地,应该值得肯定。
摆放有讲究
由于材质的原因,木雕较玉器、陶瓷、书画等姊妹艺术品而言似乎更为娇贵,倒与牙雕有些相似,那就是很讲究“生活环境”--摆放位置。
在《猛犸象牙来了,牙雕工艺活了》一文中曾提到,象牙工艺品最怕“笑”,而木雕也是如此,如果所处的环境过于干燥、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空调风口对着直吹,木雕就可能开裂;同时,在很潮湿的环境里,部分木雕工艺品就会“长毛”,木质腐朽。开裂或“长毛”,都会让木雕的艺术价值或经济价值打折扣,因此,太潮湿或太干燥的环境都不适合木雕“生存”,在摆放木雕艺术品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避开窗口等受日晒处,防止空调直吹。
还有一点,木雕工艺品千万不要摆放在离明火、火炉太近的地方,否则一旦火和木雕“亲热”起来给烤了,后果可不堪设想。
护理三部曲
一、木雕怕过于干燥,也怕过于潮湿,所以不宜用带水的毛巾擦拭,应用含蜡质的或含油脂的纯棉毛巾擦拭为佳。
二、如果发现木雕工艺品的光泽不好,可以用刷子将上光蜡涂于木雕工艺品的表面,用抹布擦一下抛光即可,也可以像对待红木家具那样,用纯棉毛巾蘸一些核桃仁油轻擦在木雕工艺品的表面。
三、木雕真的出现开裂等情况,紧张也没用,只好请搞红木家具维修的木工师傅处理一下了。
佘国平简介:
195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木雕世家的佘国平,现任中国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木雕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名誉会长,擅长木雕、牙雕和佛像雕刻。佘国平功底扎实、技艺娴熟,是承前启后的雕刻大师,也是中国木雕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其作品先后获18项国家级金奖。多年来,佘国平培养了不少木雕后备人才。
至11月20日,张家港木材总库存量为42.73万立方米,较上周微增1.18万立方米。其中非洲材12.75万立方米,所罗门材15.45万立方米,巴新材12.39万立方米,马来西亚材2.14万立方米。
加蓬消息:加蓬政府将制定新规定,限制私营企业出口风干锯材。据悉,四月中旬,被限制出口的锯材材种将会在新规定中详细描述。报道说,奥古曼是新规定中列出受限的一种,出口的锯材中60%必须是窑干,40%才是风干。另外,古夷苏木也是加蓬政府列为受限的材种,喀麦隆则继续禁止砍伐和加工古夷苏木。
(记者徐小兵)
张家港库存量增幅情况表(单位:立方米)
7月17日
7月22日
库存总量
40.76万
42.58万
其中:非洲材
11.73万
12.26万
所罗门材
11.88万
11.08万
巴新材
14.00万
15.64万
马来西亚材
3.15万
3.61万
明老花梨木雕三屏围榻
文/濮安国(中国红木家具文化研究院院长)编辑/蔡静琦
人物名片>>>
濮安国,1942年出生,江苏无锡人。我国著名的明清家具专家和工艺美术学者,被誉为“中国红木家具研究和苏式家具研究第一人”,早年在业内有“南濮(安国)北王(世襄)”之称。现任中国红木家具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核心提示>>>
明清家具上常施加的种种雕刻,其产生的优秀文化,世人或从业者仍很少能从中吸纳营养,得其奥秘,领悟出其中深妙变化的美学法则。
在我国明清家具史上,除明式家具以其显赫的文化性、卓越的艺术性、杰出的科学性、非凡的创造性震撼世界之外,有些运用雕刻工艺制造的家具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它们以精湛的木雕工艺使家具在充分体现使用功能、时代功能的同时,也凸显了自身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对我们今天继承与发扬民族家具优良传统,乃至推动传统家具生产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图1.明紫檀木雕莲花宝座例如,明紫檀木雕莲花宝座(图1),除座面与束腰外,其椅背、两侧扶手构成的七屏式围子、四腿、牙板及托泥,皆通体满雕,有莲花、荷叶、蒲草组合的花纹图案,均施浮雕而成。花、叶、梗、草互相交织,俯仰自然,错落有序。雕工、刀法圆浑犹劲,宝座形体与雕刻形象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在实现特定功能目的的同时,焕发出峥嵘独特的艺术美。宝座既是一件舒适大度的家具,又是通过精心设计、雕刻的高级艺术品,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本质属性和古典传统家具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着不同时期各种思想的衍化、各类文化的交融以及科技、工艺的进步,自清代中叶起,我国传统家具又出现了一个群星闪亮的新局面:充满着崭新时代风貌的“广式”家具、“京式”家具、“苏式”家具,以及其它地区生产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家具,都出现了新的面貌,其中不乏精雕细刻之作。
图2.清中期紫檀杌座式直背太师椅例如,清中期紫檀杌座式直背太师椅(图2),椅子座面宽62厘米、深49厘米,通高102厘米。此太师椅造型式样也与一般不同,杌座式框架的形体结构方正,束腰中施加交叉的实地线刻与开光,下设着地的桥梁档脚踏与其对应,架体形式的形象特征不落窠臼。座身上部靠背与扶手都作榫卯连接,以框档构成七屏式。座身下的桥梁档、结子也呈现上下呼应之态,椅子整体十分端庄规范,格外统一、均齐。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太师椅所有的装饰花样、花结与架体的用料、部件,几乎都是运用线雕形成了自然纹饰,舒缓流畅。这些以线形为主调的装饰式样,同样实现了椅子形体造型艺术的重要条件。这种个性化的雕刻语言、装饰意匠的设计和应用,很好地丰富了明清家具雕刻的表现力,形成了又一种鲜明的艺术特色。
众所周知,雕刻艺术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技艺、设计和思想。只是在明清家具上常施加的种种雕刻,其产生的优秀文化,世人或从业者仍很少能从中吸纳营养、得其奥秘,领悟出其中深妙变化的美学法则。且往往在可鉴可赏中,多顾此失彼,不能得当。以浙江东阳民间流传的两把古典木雕椅子为例,或许让人有更多感悟。
东阳是我国著名的木雕之乡,木雕历史久远、技艺精湛,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建筑木雕,名匠辈出,誉满四方。至今我们从许多雕刻的建筑构件中依旧能感受到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这些雕刻之美,已有不少的结集图册、文字著说,本文不加赘述。尤其是那些在工艺美术界成绩斐然的东阳木雕大师们,在继承这份优秀艺术遗产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他们在积极创新之中,让这一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把东阳木雕的传统技艺作为家具装饰的重要方面,创造性地将木雕与家具融会贯通,使东阳传统家具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形式特征和地方风格。
图3.清榉木卷书式搭脑太师椅例如,清榉木卷书式搭脑太师椅(图3),该椅椅面宽61.3厘米、深47厘米,座高53.7厘米,材质选用浙江本地种植生长的黄榉树,木质细致,色泽明丽;加上精心选材,椅子各个部位的纹理通顺,各种部件协调一致,整体造型赏心悦目。
太师椅特别醒目之处是将搭脑与靠背连接组合加以整体设计,顶端部分通过雕刻形成卷书式冠状形,书卷下左右两边加饰简明的云头如意纹,使搭脑的形象犹如古时一种官帽状的造型,从而显得舒展闲情、愜意坦荡、泰然置之。毫无疑义,这是经过精心匠意和反复推敲、刻意雕琢而成的。突出的审美意匠,独特的形体式样和意味特征,使这把扶手椅与众多的太师椅大为不同,散发出超然不俗、别具一格的个性品质。
该椅靠背分段装板,隔堂内采用精美的浅浮雕手法,题材有天象、山水、人物、花卉,精致细微、清晰秀丽,内容古趣,寓意深邃。后背两侧与椅腿榫卯连接组成勾云纹的装饰图案,椅子两旁扶手以榫卯兜接构成对勾云纹部件。太师椅座面、束腰、牙板下也饰勾云纹券口,上下均协调统一、疏密有致,部件装饰繁简得当、相得益彰。这把扶手椅的设计,充分展现出了实用传统工艺的美学法则,并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鲜明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里我们已经不难看到,造型端庄、大方,且隽永、秀美的太师椅,完全成为了一件独步庭园、乐居厅堂的高位座具。恰到好处的雕刻设计为这把平常的椅子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功能价值。
由宋代起始的太师椅,经明代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变化,但很少有这一类立意创新的椅子。很多人只是一味地追求形体的夸张,雕刻的细微繁杂,或加饰一些连缀式的俗套故事内容和情节。该太师椅并未追求贵重的木料,而是注意造型与装饰、功能和设计,在历时几百年后,成为一种经典。因此,它同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明清古典家具一样,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使我们看到了中国明清民间木雕家具中蕴藏的丰富智慧和精神财富。
该椅子的图像摄于1998年的东阳芦宅,2004年笔者在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家具鉴赏》著作中正式发表。时隔16年,原物是否依旧保存着,情况并不清楚。笔者之所以一直推重它,是因为通过这件椅子,至少可以让人们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任何家具不能因雕刻而雕刻。此椅通过雕刻的造型塑造,搭脑形象的设计,实现了事物本质的功能属性,提高了家具内在的品性,成为了明清家具的“艺术”典型和代表。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具,才使东阳木雕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在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中,充分地反映出了它在民族造物历史上所取得的意义和成就。当下,“家具与木雕”几乎仍是某些地区、某些传统家具生产中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方式,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吸收明清家具的优秀传统中汲取精华,为当代雕刻家具做出更新的贡献。
图4.晚清樟木东阳木雕的插角屏背椅例如,晚清樟木东阳木雕的插角屏背椅(图4),此椅子似乎是在一件西式化的坐凳上,安装了一幅精致的中国木雕靠背,上端搭脑部位透雕双龙戏珠纹,中部开光内的浮雕题材取自流传的民间传说,椅子两件成对,故事情节不同。搭脑之下采用后腿为立柱,下设横档,安装两个雕刻的结子;柱端榫卯接合成勾云状,使后背呈现出一种明朗及坚挺的形态。左右各站立骑兽战将,中饰寿字纹,空间嵌饰卷云,采用东阳木雕的透雕,雕刻繁复、内容繁多,但尚能疏密有致。故这一靠背,就为这把靠背椅传达出了不同于一般的形貌。这是利用了传统的雕刻工艺和传统的装饰纹样,使清代晚期中国家具在西式化的影响下,依然能留住一份可贵的传统气息。
椅子在靠背前的两旁与坐面的交接处,装有两面镂雕的“半扶手”状的构件,民间俗称“插角”。它既是为了增加靠背的坚固性,又是为了适应整体装饰的对应和平衡。这种“插角扶手屏背椅”,是清代中叶以后我国古典家具的新款式,大量流行于江浙地区,广东地区也有生产。同时,座面下的束腰较高,叠刹起鲫鱼背线,前腿外鼓,上雕兽面下刻兽爪,加上彭牙板的雕刻与背屏的花板装饰相呼应,取得了相辅相成的视觉效果,构成了整体形式上的调和与统一。
该椅子造型完善,木雕装饰与其浑然一体,较好地体现了东阳木雕在家具装饰中的水平,其突出的形制式样和鲜明的雕刻风格,同样反映了东阳家具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感。因此,这款椅子也不可置否地成为了东阳古典家具中与木雕装饰相得益彰的作品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具要想日久弥新,再度振兴,需要我们持久地去挖掘传统精华,将之不断地发扬光大。而家具中木雕的设计、装饰,可以从某个角度帮助我们思考传统家具在发展中所走过的道路,了解民族家具中应该继承的传统形式或符号,并更好地运用传统工艺的装饰手法提高当代传统家具的水平。
今天,当我们面对众多的明清古家具,在这些古物前常常会有所思、有所爱、有所取,这是因各人的文化、素养、喜爱、诉求不同;或因我国传统家具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文生活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了种种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装饰意匠。这些不同,才使我国传统家具的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