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标法打破“驰名” 地板市场将规范发展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地板行业存在着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只要是品牌化操作的地板产品一般都有“驰名商标”傍身,几乎到了不“驰名”无以成品牌的地步。而随着2014年5月1日新《商标法》的正式施行,这一现象将得到终结。
在新《商标法》六大具体修改点中,重新界定“驰名商标”的性质,是最令人瞩目的内容。在此之前,国家对“驰名商标”管理上存在的较大缺失和漏洞,导致了“驰名商标”有利可图,逐渐让本应在发生商标争议或商标侵害时产生作用的“驰名商标”,变为各行各业宣传和盈利的工具。新法中“禁止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的规定。明确了“驰名商标”的去商业化,可谓正本清源。
新商标法打破“驰名”标配 逐步规范地板市场
对于新《商标法》的这一改变,不但可以理清“驰名商标”的具体属性问题,也可以对市场竞争进行相当程度的规范,无论是对地板行业,还是其他行业而言,其意义都是重大的。作为地板企业自身,首先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不再以“驰名商标”作为宣传工具,同时继续精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用产品和服务来提升品牌质量,获取消费者公认的真正“驰名”。“驰名商标”不能再用于广告宣传对于地板企业来说并不是损失,我们应该了解,它并不是真正消失,而只是回到了它本来应该处在的位置之上——驰名商标不是一个荣誉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
众所周知多数企业在申报“驰名商标”时的初衷,主要就是用于宣传推广,以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可信度,而往往忽视了其法律意义。对于这样本末倒置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企业对“驰名商标”的真正含义不够了解,再者就是“一切为营销服务”的功利化思想在起着作用,从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任由“驰名商标”走向变味。
记者认为,对于此类怪状,地板行业很多有识之士以及品牌理念出众的企业早已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并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能够影响的范围内进行调整,比如在广告宣传时少一些夸夸其谈的自吹自擂,多一些产品功能的介绍和服务品质的承诺,以真实的利益打动消费者。强化产品品质的提升,研发全新的技术以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通过积累口碑的方式形成事实上的、真正意义上的“驰名商标”等。
地板企业的长期发展应以诚信为根本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品牌美誉度来说,“驰名商标”、“著名商标”都不如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更加有效。在正常的市场机制里,的确应有“驰名商标”,但这不是机构颁发的荣誉,而是消费者的“口碑”赋予的。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才是商标是否“驰名”的唯一标准。优良的产品品质、出色的产品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圣达地板发展的基石,它们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其产生的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是巨大的,这才是商标之所以“驰名”的最重要基础。
企业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彻底改变观念,从寻找荣誉卖点转变到谋求品牌综合实力上来。对此,地板企业应该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企业要想把品牌做大做强,走得更为长远,就应该放下“虚名”,实实在在地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实事、下苦功,只要用实力说话,市场和消费者自然会懂。
在新《商标法》的引领下,地板企业应该满怀信心,相信在摆脱了“驰名商标”的“羁绊”后,依旧坚持在产品、服务上的创新与投入,在装饰风格上的精准定位和开发,这样的地板企业品牌一定能够更加“驰名”。
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具的设计也日新月异,千奇百怪的家具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视线,令人欲罢不能。它们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且不说家具的工艺怎样精致,单说设计就足以使人叫绝。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仅诞生了很多人性化的懒人家具,也使得很多家具综合了多种功能。
椅子和沙发结合
人们对于家居生活舒适感的追求似乎永远都不会感到满足,大到甚至不吝惜整个房子的装修,即便诸如椅子或者沙发之类的家具也是如此。无论是椅子还是沙发,只要人在上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难免会产生疲劳感。针对这个问题,匈牙利设计师Tamás Bozsik最新设计了一款实验性家具,它的样子十分俏皮,完全出乎我们平常对于椅子或者沙发的印象。单从尺度上来讲,我们很难看得出它到底是椅子还是沙发。或许这也正是设计师想要尝试做到的,一款能将两者功能完美结合的家具。
椅子和沙发结合
在这款家具上面,你可以更加舒适的进行阅读或者工作,充分享受生活的惬意。如果坐累了就躺一会,躺久了就坐一会,这些都由你来决定。我们可以注意到,它的四角中有一个是翘起来的,正好放置枕头,便于倚靠。我在想假如把它摆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或者干脆搬到阳台,一边沐浴阳光一边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而且当繁星满天的时候我们还能躺在上面数星星,这情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椅子和沙发结合
由于目前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参与者广泛,价格战较为激烈,行业集中度较低,而且随着渠道下沉受到影响,因此总体分析来说,国内中端和低端地板市场的格局还没有完全成型。
外销企业转战国内市场
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外销型的地板企业近来日子不是那么好过,地板出口受到限制。据介绍,今年地板出口主要面临三大困难: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再加上一些地板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利润变薄,风险加大。部分外销企业转战内场成为趋势。
目前,地板行业的全球分工已经确立,品牌商进行全球化的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制造服务商提供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装配物流。
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着OEM,中国地板产销量占据世界生产的很大份额。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出口的萎靡导致大多数企业转战内地市场,这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国内的中低端市场。
渠道下沉 企业产品结构作调整
地板行业早已从上世纪的“短缺性市场”发展到“过剩性市场”,发生了从“企业主导市场”到“市场主导企业”的根本逆转,并由地板行业同质化竞争而导致各种危机。
对此,地板企业的普遍策略一是拓展产品线,二是渠道下沉。在渠道下沉方面,伴随的是市场重心由省及市到县的转移,市场重心转向三四线城市,销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始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依托于房产发展的地板行业自然会受到部分影响,但是房产调控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市场依然广阔,现今不少地板企业已经涉足二三线市场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包括部分主攻击中高端市场的地板企业也开始为渠道下沉进行产品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