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近年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特点
详细内容

一、近年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特点

时间:2007-10-10     人气:1219     来源:中国机械网|http://www.jx.cn/     作者:
概述:   一、近年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特点  近几年,随着国内客车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客车出口形势日新月异,在出口数量连年翻番的同时,出口单价自2004年以来不断提升,出口档次和技术含量也逐年提升。从2000年至20......
   一、近年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特点
  近几年,随着国内客车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客车出口形势日新月异,在出口数量连年翻番的同时,出口单价自2004年以来不断提升,出口档次和技术含量也逐年提升。从2000年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已累计出口大中型客车4.5万辆,累计出口金额11.5亿美元。2006年,我国共出口大中型机动客车1.3万台,出口金额4.16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12倍和11倍,预计2007年全年出口将可能达到3.2万辆的历史最高水平。
  我国客车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我国政府把汽车工业定为国家支柱产业,把鼓励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作为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第二,经过近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国际市场开拓经验的积累,客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第三,依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的客车产品在多数发展中国家适销对路;第四,随着产能的高速扩张,国内客车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形已经出现,出口成为国内企业释放产能的重要通道。
  (一)出口国家和地区快速扩大
  在2000年以前,我国的大中型客车仅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大部分是与我国邻近的亚洲不发达国家,如朝鲜、伊拉克等,然而近年随着客车企业的不断开拓和政府加大对汽车出口的政策扶植,2006年我国大中型客车共出口到118个国家和地区,相信在未来几年,在大多数国家的公路上都能看到我国生产的客车产品的身影。在市场地区结构上,大中型客车出口重点市场已经从亚洲逐步转向非洲、中东等地区,并正在向南美、欧洲渗透。
  我国大中型客车近年向俄罗斯出口增长最为显著,2004年以前,向俄年出口不超过10辆,近年俄罗斯市场已经位居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首位。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汽车消费观念各异,以及汽车进口准入制度的差异,各国市场的进入难易程度有很大不同。西欧、北美等国家的客车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我国的客车产品较难达到这些国家的认证标准,而且,发达国家的客车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开拓,已经趋于饱和,市场潜力有限,因此我国的客车在进入这些国家时困难重重。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大中型客车主要出口地区仍集中在亚非拉及中东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出现这种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除上述外,还包括:
  1.不发达国家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城市化进程加快,由此对客用运输车辆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2.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普遍不发达,或根本没有汽车工业,为我国的客车出口提供了市场空间;
  3.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客车产品的价格水平与国外其他跨国公司的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适销对路。
  (二)中型客车出口份额逐步提高
  随着大中型客车出口量的不断增加,产品结构也随之改变,2001年以前,30座以上的大型客车出口占据主要地位,出口量占大中型客车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中型客车的出口量较少。从2002年开始,中型客车的出口量开始增加,份额逐步提高,客车的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大型客车、中型客车以及旅行小型客车并重的局面。这种变化可以从每年的客车出口平均单价中反映出来,2001年以前,我国大中型客车的平均出口单价很高,达到5万美元,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主要出口的是大型客车,伴随着客车出口结构的优化,中型客车的出口比例逐年提高,使得平均单价逐渐走低,一直到2004年前后,由于客车出口质量和档次的提高,平均出口价格才开始逐年回升。
  但是,在我国出口的大中型客车中,各种车型的比例并不稳定,大型客车与中型客车的出口比例不断波动,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比如,2006年大型客车与中型客车的出口比例大致为1:1,而2007年上半年大型客车出口数量锐减,仅占五分之一,不过相信下半年的出口结构会有所改变,因为2007年以来,郑州宇通等多家客车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出口订单,预计这些订单将从下半年开始陆续交付,从而使出口结构趋于平衡。
  (三)出口企业增长迅速
  近年来,我国客车出口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包括客车生产企业、隶属于客车生产企业的进出口公司以及独立的外贸公司。2001年有出口纪录的大中型客车出口企业总计62家,出口数量超过百辆的只有3家,即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沈阳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及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到了2006年,出口企业猛增到290家,其中出口量过百的已达到29家,苏州金龙等大型客车企业的出口量已经超过1000辆。
 二、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面临的问题
  随着出口企业的增多和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秩序有待规范。很多外贸公司缺乏走向国际市场的整体战略,盲目出口。2006年出口客车不超过3辆的企业有160家之多,这种零星出口必然不能保证售后服务的质量。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市场战略,就草草把产品卖到国外,结果往往是市场在尚未培育成熟前便因为顾客的不断投诉而丢失,最后自吞苦果。
  (二)竞争模式单一。当前客车出口企业的主要竞争模式还偏重价格竞争,试图通过价格的相互挤压快速打开市场。事实证明,这种低层次的竞争策略在成熟的汽车市场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三)出口渠道有限。由于自身的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有限,国内客车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渠道选择有限,造成众多国内客车企业在一些国家“争过独木桥”,难免低价竞争,既损失了利润又损坏了我国客车出口企业的整体形象。
  2006年底,商务部等五部委发布了《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出口企业低价竞争、加强售后监管,相信随着政府相关规范政策的出台,大中型客车的出口结构还会进一步优化,出口的档次和质量还会不断提高。另外,机电商会、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搜集海内外与客车相关的信息,关注客车发展的动向,与其他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和技术标准宣传,并做好出口行业自律、避免内部恶性竞争等方面的工作。
  三、我国在世界客车格局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我国客车制造业在国际上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相对成熟的技术,而且客车领域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自主品牌,因此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潜力非常大,但是与世界客车生产大国相比,我国在营销服务体系、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我国客车已经登陆世界上很多国家,但主要还是瞄准中低端市场和采取低价策略。
  客车生产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逐渐缩小与世界客车巨头之间在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同时围绕客车价值链,形成研发、生产、销售、金融服务、售后服务等完整的营销体系,培育具有国际营销和服务经验的人才,为将来客车全面进军国际市场积蓄力量。
  着眼未来,大中型客车出口能否打开局面、形成规模、站稳脚跟,关系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客车企业迟早会在国际市场上面对汽车工业巨头的竞争,因此,企业、政府以及行业组织等都要未雨绸缪,积极探讨如何应对我国大中型客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保证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国内企业纷纷到国外承揽工程,抢占国际工程市场份额。但是一些企业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和中标的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投入了大量的施工设备。但随着工程的进展和结束,投入的施工设备也陆续闲置起来,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就遇到了设备的转场,甚至跨国转运的问题,笔者结合我集团公司在阿曼国设备跨国转运的实际,浅谈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首先搞清楚需要转运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运输尺寸、重量等技术参数。调出单位向当地海关写出设备发运报告并附运输技术参数表。一并送海关进行审批。

      海关批准后,委托当地警察局有关部门进行实物察看和检查,对照海关审批表,一台一台的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发运要求。

      根据集团公司设备管理规定,下场的设备必须要彻底整修,恢复其性能,确保设备技术状况完好。

      整修好的设备要进行封存。需要转运的设备要做好记录,并严格按照海运和陆运要求做好包装和防护,标识要规范、准确、清晰。要向目的国提供轮船的航班号、船运日期、以及货物裸装或集装箱的编号,货物运输清单等。以备接受方接港和清关时使用。

      要了解清楚当地政府、海关对需要转移到其它国家的施工设备(已经用过的设备,不是新设备)有什么政策要求。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和证明。

      联系运输公司,商谈运输费用。签定运输合同,明确义务和责任。并严格履行合同,不得违约。
    接受单位还要搞清楚设备到达目的国,对已使用过的旧设备入关的政策和征收关税等有关情况。并做好清关的准备。


      设备转运到新的国家,需要设备运往目的国在当地注册公司的一套原件。新开工工程项目的合同编号、正式合同文本、银行保函等。

      据说中东几国出入境的设备,只要第一次在所在国交过关税,以后不管转移到那个国家在报关和通关时,都不需要再交关税。但要出据第一次在所在国交纳关税的有效原始文件和证明以及收据。还有出据双方新签定的设备买卖或租赁合同原件。

    阅读全文
  •     液压配管接头生产商日本AMC(福井市,社长:山口康生)将从2008年开始,在中国生产连接挖掘机车体和履带的主要部件“回转管接头”。最初主要向小松提供产品,日后陆续增加供应对象。

      日本AMC向中国当地法人南通爱慕希机械公司(江苏省)投资约5000万日元,导入两台回转管接头用数控(NC)机床,新设生产线。建立起从材料采购到部件组装的一条龙体制,计划在当地新聘10~20名员工。月产量为400套,投产第一年预计可获得1亿日元的销售额。

      在中国,随着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开发的发展,小松和新卡特彼勒三菱等建机厂商纷纷增产。日本AMC也认为,中国建设机械市场今后仍将持续发展,仅靠日本国内的生产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该公司将首先为主要贸易伙伴小松的建机提供部件,然后陆续供应给其他进驻中国的建机厂商。
     
    阅读全文
  • 分享